烏英嘎顫抖的向李誌繼續介紹:


    一年多之前,她的父親和母親領受皇命,率領兩萬英勇的將士,駐紮在陰山以南黃河兩岸那廣袤的農牧接合之地。


    彼時,這片土地在他們的精心守護之下,周邊的部落與國家停止了無休止的爭鬥,一種和平共處的和諧氛圍彌漫開來。


    黃河兩岸那一座座防禦工事烽火台,也都被全部啟用。每當夜幕降臨,烽火台上熊熊燃燒的火焰,就如同軒轅國威嚴的目光,掃視著四周,那強大的威懾力,使得各個心懷覬覦的軍事勢力隻能望而卻步。


    可是啊,近一個多月以來,這片土地卻被重重災難所籠罩。


    蝗蟲災害如同洶湧的黑色浪潮,遮天蔽日地席卷而來,大片大片的莊稼在蝗蟲的啃食之下,幾乎蕩然無存。


    而黃河淩汛也像是掙脫了韁繩的狂野巨獸,奔騰肆虐,泛濫成災。


    烏英嘎的父親母親心急如焚,他們接連不斷地向朝廷發出緊急報告,每一份報告都飽含著焦急與期盼,字裏行間都透露著前線的危急狀況,請求朝廷給予支援。


    然而,這些報告就如同投入了無盡黑暗的深淵,沒有得到絲毫的迴應。


    烏英嘎滿臉悲憤地向李誌訴說著這一切,她的眼神中燃燒著憤怒與無奈的火焰:


    “李誌大人啊,您能想象得到嗎?我們在前線舍生忘死,與天災人禍奮力抗爭,可朝廷卻對我們的困境置若罔聞,就這麽把我們扔在這兒不管不顧啊。”


    李誌皺著眉頭,一臉凝重嚴肅:


    “這確實讓人難以理解啊,朝廷這般作為,實在是有失公正,也辜負了你們家族的赤膽忠心。”


    就在這個時候,東胡部落察覺到了烏英嘎家族的窘迫處境,於是像一群嗅到了血腥味的狼,開始不斷地增兵圍困。


    烏英嘎家族的糧草很快就斷絕了,整個營地陷入了萬分危急的境地。


    烏英嘎眼眶泛紅,繼續說道:


    “李誌大人,那東胡部落現在步步緊逼,我們真的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絕境了。


    父親和母親為了保護部落裏的百姓,隻能狠下心來安排我們兄弟姐妹五人分散撤離。


    我所在的南岸相對來說壓力是最小的,可是父親母親依舊派出士兵冒著生命危險來掩護我啊。”


    說到這兒,烏英嘎的淚水再也抑製不住,奪眶而出,


    “我一想到這兒,就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可恥的罪人,怎麽就隻有我一個人活了下來呢?”


    李誌輕輕歎了口氣,眼中帶著一絲同情:


    “烏英嘎將軍,你可千萬不要這樣想啊。你能夠活下來,那可是家族存續的希望之光啊。那你現在心裏是怎麽打算的呢?”


    烏英嘎緊緊地握住拳頭,眼神中透著無比堅定的光芒:


    “李誌大人,我一定要為家族報仇雪恨,重振家族的榮耀。我知道您這次出使東胡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暗中調查他們為什麽不肯歸順軒轅國。


    我覺得這背後肯定隱藏著巨大的陰謀,我家族遭遇的這些災難,說不定就和這個陰謀脫不了幹係呢。”


    李誌聽了之後,沉思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地說道:


    “烏英嘎姑娘,你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不過,這其中的關聯錯綜複雜,還需要我們深入地去探究一番才行啊。”


    烏英嘎急切地往前湊了湊,說道:


    “李誌大人,我是有證據的。在被東胡圍困的時候,我就發現他們的行動太過有條不紊了,就好像是早就精心策劃好的一樣。而且啊,我隱隱覺得我們家族內部可能有奸細呢。”


    李誌眼睛一亮,目光中帶著探究的意味:


    “哦?你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烏英嘎趕忙迴答道:


    “李誌大人,您知道嗎?我在撤離的時候,發現有一些士兵的行為特別可疑。


    他們老是出現在一些本不該出現的地方,而且還偷偷地說一些奇奇怪怪的話,讓人不得不懷疑啊。”


    李誌摸著下巴,一邊思考一邊說道:


    “這確實很是可疑啊,不過呢,我們可不能僅僅憑借這些就斷定家族裏有內奸。我們還需要更加深入、細致地去調查才行。”


    烏英嘎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李誌,眼神裏充滿了期盼:


    “李誌大人,我真心希望您能和我一起調查這件事情。我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太渺小、太有限了。”


    李誌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烏英嘎,斬釘截鐵地說:


    “烏英嘎姑娘,我身為軒轅國的臣子,無論是為了國家,還是遵循禮數,我都決定和你站在一起。


    你家族的遭遇可是關係到軒轅國的穩定啊,這背後隱藏的陰謀必須得被揭開,不能讓它繼續危害國家。”


    烏英嘎聽到李誌的話,感動得熱淚盈眶:


    “李誌大人,真是太感謝您了。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麽做呢?”


    李誌沉穩地說道:


    “首先呢,我們要重新管理營地。把現有的資源好好地整合起來,穩定住軍心。然後呢,就從你說的那些可疑的士兵入手,悄悄地展開調查。”


    烏英嘎連連點頭,眼神中充滿了信任:


    “好的,李誌大人。我都聽您的。”


    就這樣,李誌和烏英嘎開始並肩管理營地,準備揭開那背後隱藏的重重陰謀,為家族洗清冤屈,為軒轅國消除禍患。


    她想,父親母親啊,你們的威名與信義,再一次站到了自己一邊。雖然你們已經不在了,但是你們留下的精神卻依然在這個世界上發揮著力量。


    她的內心像是經曆了一場暴風雨後的平靜,雖然還有些波瀾,但已經充滿了生機。


    在這一刻,烏英嘎的內心充滿了感慨。她意識到,家族的命運雖然曆經坎坷,但依然有著無數的可能性。


    李誌的支持就像是一道曙光,穿透了籠罩在她心頭的黑暗雲層。


    她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了。她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對得起李誌的支持,要重新振興家族的榮譽,要為軒轅國在東胡這片土地上謀取更多的利益。


    她想到那些分散潛伏的兄弟姐妹,他們一定也在等待著這樣一個機會。現在,這個機會就在眼前,她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


    她的內心充滿了力量,這種力量是對家族的熱愛,是對李誌信任的迴報,也是對未來的憧憬。


    李誌聽聞烏英嘎講述的鐵英夫婦事跡後,不禁心生讚歎。


    他目光中透著欽佩,說道:


    “烏英嘎,你父親真乃軒轅國之忠勇之士。鐵英將軍守邊疆,威震四方,其英勇無畏,,實乃國之脊梁。


    而你母親,身為當朝太後侄女,以善良教導家族之人,堅守家族榮譽,此等賢德之人,著實令人敬仰。


    你能在這樣的家庭成長,必定繼承了家族優秀的品質。”


    他看著烏英嘎,又繼續說道:


    “而你,烏英嘎,在經曆家族如此變故之後,依然堅強勇敢,懷揣著複仇與守護軒轅國之心,更是讓人刮目相看。”


    烏英嘎聽到李誌的讚揚,心中既感到欣慰又有些不好意思。她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但李誌的話就像一陣春風,給了她更多的信心和動力。


    李誌在學問上的智慧更是非凡。他在與烏英嘎交流關於部落事務時,總是能從軒轅國古老的典籍和曆史經驗中找到借鑒。當提及整合部落力量時,他引經據典,侃侃而談:


    “昔日軒轅國曾有部落融合之事,當時的智者便是采用互通有無之法,先從文化交流入手,讓彼此了解各自的優勢與特色,而後行軍事與經濟上的合作。


    如今東胡部落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借鑒此法,先讓部落間的民眾互相交流技藝與文化,增進彼此的感情,而後再進行力量的整合。”


    他的每一個建議都充滿了前瞻性和可行性,讓烏英嘎對他更加欽佩。烏英嘎在聽李誌講述這些的時候,內心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她開始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可能有些狹隘,李誌的智慧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烏英嘎開始又開始了思考接下來的計劃,她的內心依然有些擔憂。她知道,雖然有了李誌的支持,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滿了挑戰。


    東胡營地剛剛占領,還需要鞏固防禦,防止敵人的反撲。


    而且,要想徹底解決東胡不歸順的問題,還需要深入了解東胡的內部情況。


    她想,自己要盡快和李誌商量出一個詳細的計劃,要整合部落的力量,還要和軒轅國國內取得聯係,讓朝廷知道這裏的情況。


    她的內心就像一個裝滿了各種想法的盒子,這些想法在她的腦海中不斷碰撞,她試圖從中找到一個最佳的方案。


    她擔心著那些還在潛伏中的兄弟姐妹。她不知道他們是否安全,是否也得知了這個好消息。


    她想,一定要盡快找到他們,讓大家團聚在一起。家族的力量隻有凝聚起來,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她的內心充滿了對團聚的渴望,那是一種血濃於水的情感。她覺得自己有責任保護好兄弟姐妹,就像父母曾經保護他們一樣。


    她的思緒不斷地飄向遠方,想象著兄弟姐妹重逢時的場景,那將是多麽激動人心的時刻啊。她想好遠啊。


    她看著李誌,認真地說:


    “李誌大人,就拜托您管理營地吧,後麵的路還很長。我們要小心謹慎,不能有絲毫的大意。”


    李誌點頭表示同意,烏英嘎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信任,這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為洗清父親冤屈,為父親母親正名為家族部落的血脈生存的信念。


    她的內心就像一艘揚起風帆的船,雖然前方可能有狂風巨浪,但她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李誌答應烏英嘎請求之後,突然從外麵走進來一個與烏英嘎一模一樣的人。烏英嘎鄭重地握拳作揖,對李誌說道:


    “李大人,為了您好開展工作,特委托此人代我行令。”


    李誌鄭重點了點頭。


    “ 外麵有人,保護李大人。”


    烏英嘎追了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陰山靜臥亙古草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攬景會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攬景會心並收藏陰山靜臥亙古草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