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草庫被搶了?


    烏英嘎 烏英嘎替身烏娜 五經博士李誌奔向糧草庫。


    烏英嘎她們一舉占領了東胡的南岸後勤大營。東胡部落與烏英嘎父親鐵英部長達一個月的持久戰,遭受了重創,原本近三萬人的部隊,被黃河水淩汛無情地卷走了二萬餘人,戰死的有四五千人,傷病員也有二三千人。


    而烏英嘎大哥的部隊在這場戰爭中盡顯強大,他們俘虜帶走了近二千人。


    此時的東胡南岸後勤大營,一片淒慘景象。那些東胡留下來的婦幼老弱傷病員,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悲痛。


    在這裏,幾乎沒有一個家庭是完整的,不是死了兒子,就是沒了丈夫,要不就是失去了父親。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悲痛欲絕,還有深深的仇恨。在這片充滿哀傷的營地裏,但凡還有能走動的家人,便開始著手準備或進行祭祀之事。


    有的單獨行動,有的幾個人組合在一起,紛紛請薩滿來為逝去的親人祭祀。


    一時間,大營裏到處都是火光閃爍,哭聲迴蕩在每一個角落。薩滿祭司用歌舞祭祀表達了對天對地對逝去親人的紀念。


    烏英嘎自己也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的父親母親在這場戰爭中失蹤了,族人戰死的數量也相當多。


    族人們收拾一切能提供的祭品,以不同的方式舉行祭祀儀式,來告慰那些逝去的靈魂。


    就在大家都忙於祭祀之事的時候,矛盾卻爆發了。東胡部落和烏英嘎本部的祭祀人員因為貢品和祭祀地點的問題大打出手。


    烏英嘎部落祭祀去世親人有著嚴格的流程。在準備階段,家人首先要進行齋戒,這是一種表達敬重的方式。


    他們會沐浴更衣,讓自己在心理和身體上都保持潔淨,在齋戒期間,飲酒食肉和娛樂活動都是被禁止的。


    同時,家族裏德高望重或者有學識的人會承擔起書寫祭文的重任,祭文的內容大多是緬懷逝者的生平事跡,訴說生者對逝者的思念之情,並且祈求逝者在陰間庇佑家族。


    到了祭祀當日,儀式也很莊重。如果家族有祠堂,那就在祠堂裏進行祭祀;要是沒有祠堂,也會在家中專門設置供奉祖先和逝者牌位的房間或者區域來擺放祭品。


    主祭者通常是家族中的長輩,他會用清晰沉穩的聲音誦讀祭文,讀祭文的時候,聲音裏滿是對逝者的追思。


    在祭祀過程中,香燭是必不可少的,點燃香燭後,那繚繞的煙霧仿佛在建立生者與逝者靈魂的溝通。


    祭祀持續一段時間後,家族成員還會再次行跪拜禮。祭祀完畢後,家人會分食部分祭品,這意味著接受逝者的庇佑,之後還會整理祭祀用品,將牌位擦拭幹淨妥善保存。


    在貢品方麵,也有諸多講究。食物類的貢品,像黍稷等穀物是主食部分,作為貢品體現對逝者飲食需求的關心,秋季祭祀時可能會有新收的棗子、梨子等時鮮果蔬。


    肉類的話,豬肉、雞肉等比較常見,這些肉會精心烹飪,例如豬肉會做成蒸肉整齊地放在盤中。生活用品類的貢品包括布帛,布帛很重要,會裁剪合適大小放在祭祀桌上,還有陶製的器具如陶碗、陶杯等,就好像是為逝者在陰間提供生活用具一樣。


    酒也是不可或缺的,它被認為可以慰藉逝者的靈魂,再加上香燭等祭祀用品,它們在祭祀過程中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


    東胡部落在準備階段,他們也有齋戒行為,不過不像軒轅族那樣嚴格遵循儒家規範。家族成員會去收集祭品,挑選合適的祭祀牲畜。而且會有專人負責準備祭祀時的歌舞表演內容,因為遊牧民族的祭祀往往伴隨著歌舞。


    祭祀當日的儀式,地點多在草原上的特定場所,可能是靠近逝者生前居住的營帳之處或者家族選定的聖地。


    祭祀開始時,家族成員圍坐成圈,中間放置祭品。先由薩滿來開場,薩滿會進行一些特殊的舞蹈動作,嘴裏念著祈求神靈照顧逝者靈魂的咒語。


    然後家族成員依次向逝者表達敬意,其中有一種很莊重的方式是割破手指將血滴在地上。獻上祭品後,眾人就開始歌舞,歌舞內容多是緬懷逝者的英勇事跡或者善良品德等。


    祭祀完畢後,部分祭品會分給家族成員,剩餘的祭品可能會留在原地或者進行特殊處理,像把牲畜的骨頭埋在地下等。


    東胡部落的祭祀地點多在草原上,除了靠近營帳或者聖地之外,河流附近也是他們選擇的地方,因為在他們心中河流是神聖的,逝者的靈魂在靠近河流的地方能夠得到更好的安息。


    在祭品方麵,牲畜類的馬、牛、羊等是最主要的。馬在遊牧民族中有特殊地位,用馬做祭品是對逝者很高的敬意,牛和羊也是遊牧生活中的常見財產,獻給逝者表示家族對逝者的重視。


    食物類的有奶製品,如奶酪、馬奶酒等,這些是他們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有風幹的肉類,如風幹牛肉、羊肉等,方便保存和攜帶,適合在草原祭祀時使用。


    另外,還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如用獸骨製作的裝飾品、皮毛製品等,這些可能是逝者生前喜愛的物品,或者是家族專門製作獻給逝者的。


    然而,此刻在東胡南岸後勤大營裏,東胡部落和烏英嘎本部的人都沉浸在悲痛和對祭祀的執著中,雙方都認為自己的祭祀傳統是必須堅持的,對祭品需求是必不可少的、祭祀地點的選擇才是正確的,互不相讓,爭鬥在大營裏持續升溫,而那彌漫的悲傷卻並沒有因為這場爭鬥而有絲毫的消散……


    祭品稀缺,是不可能解決的。烏英嘎所有物品僅僅是東胡大營裏的糧草庫裏的物資,是確保近四千人的人吃馬喂的生命線,出現了轟搶


    在東胡北大營那片充滿哀傷與混亂的地方,烏英嘎麵臨著一個極為棘手的狀況。由於戰爭的破壞,此時的祭品稀缺到了極點,而他所能依靠的所有物品僅僅是東胡大營裏糧草庫裏的物資。


    那糧草庫,原本是確保近四千人的人吃馬喂的生命線。這裏麵存放著糧食、草料以及一些其他的生活必需品。


    這些物資在戰前就被嚴格規劃和管理,是東胡軍隊和百姓賴以生存的保障。然而現在,戰爭的陰雲散去,死亡的悲痛籠罩下,這些物資卻成為了眾人爭奪的焦點。


    烏英嘎的族人,那些同樣沉浸在失去親人痛苦中的人們,看到這些物資時,眼睛裏燃起了希望。


    他們想到祭祀需要的貢品,想到逝去的親人,在悲痛與急切的心情驅使下,衝向了糧草庫。而東胡部落的那些老弱病殘,他們雖然力量微弱


    ,但為了祭祀自己的親人,也不甘示弱。他們心中懷著對逝者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恐懼,也朝著糧草庫奔去。


    於是,一場轟搶開始了。在糧草庫前,人們擁擠在一起,互相推搡。有人緊緊抱著糧食袋子,有人則搶奪著草料捆。


    婦女們大聲唿喊著自己親人的名字,仿佛這樣就能為自己的搶奪行為正名;老人們顫顫巍巍地伸手去拿那些可能作為祭品的物品,眼神中滿是執著;孩子們被擠在人群中,哭聲和唿喊聲交織在一起。


    烏英嘎站在一旁,看著這混亂的場景,心中五味雜陳。好理解族人對祭祀的渴望,也明白這些物資對於存活下來的人的重要性。


    她知道,如果這些物資被哄搶一空,那麽不僅祭祀無法正常進行,近四千人的生存都會成為問題。可是,她卻不知道該如何阻止眼前這瘋狂的一幕。


    在這混亂的轟搶中,糧草庫的秩序被徹底破壞。原本堆放整齊的物資被扔得到處都是,一些糧食撒落在地上,被人們踩踏。


    而那些負責看守糧草庫的士兵,在戰爭中已經疲憊不堪,麵對這樣洶湧的人群,他們也無能為力,隻能在一旁焦急地唿喊,試圖讓大家冷靜下來,但他們的聲音很快就被淹沒在哄搶的喧囂之中。


    這場轟搶,不僅僅是對物資的爭奪,更是在戰爭創傷下人們內心恐懼、悲痛和迷茫的集中爆發。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在絕望中尋找著一絲慰藉,無論是為了祭祀親人,還是為了自己的生存。


    烏英嘎站在混亂的部落之中,望著那因貢品稀缺而紛爭不斷的族人,心中猶如翻江倒海一般,思緒萬千。


    “我必須建立一個公平的分配製度,”


    烏英嘎在心中暗自思忖,


    “這是平息紛爭的首要之事。每個人都在痛苦和需求中掙紮,可資源就這麽多。按照家庭人口數量或者貢獻大小來分配物資,這或許是最能讓大家接受的方式了。


    隻有明確的規則和程序,才能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得到了應有的份額,而不是在這混亂中被忽視或者掠奪。”


    烏英嘎的目光投向那被哄搶的糧草庫,眉頭緊鎖。


    “這糧草庫是大家生存的命脈,絕不能再這樣混亂下去。我得組織部落成員共同管理和保護它,設立專門的管理小組或者輪流值班製度也許可行。


    讓大家都參與進來,明白這公共資源是屬於所有人的,隻有合理利用和保護,我們才能熬過這艱難的時期。”


    想到族人間不斷的爭吵和衝突,烏英嘎深吸一口氣。“我要促進大家的溝通和協商,讓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機會。我們不能再這樣互相攻擊、搶奪,隻有共同尋找解決方案,我們的部落才有希望。”


    烏英嘎抬起頭,眼神中透著堅定。


    “我得不斷地強調集體利益,現在是困難時期,每一個族人就像一隻手的手指,隻有緊緊握成拳頭,我們才能抵禦這重重困難。


    我要把部落的曆史和文化傳統不斷地講給大家聽,讓他們明白家族和部落的聯係是多麽緊密,隻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生存下去,而不是在這內耗中走向滅亡。”


    烏英嘎的臉上閃過一絲嚴肅。


    “對於那些違反規則、破壞秩序的人,絕不能姑息。警告,甚至驅逐出部落,這些懲罰措施雖然殘酷,但卻是維護部落穩定和秩序必須的手段。


    如果沒有規矩,那這部落就真的要亂成一團糟了,大家都會在無序中遭受更多的苦難。”


    看著那被族人視為祭品卻稀缺無比的物資,烏英嘎有些無奈,但很快眼神又明亮起來。


    “那就尋找替代祭祀方案吧。雖然這並不容易,但一定有其他方式能夠滿足大家對祭祀的需求,具有類似的意義或者價值。


    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家對祭品的爭奪,也能讓祭祀繼續下去,安撫大家悲痛的心靈。對,由部落組織集體祭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陰山靜臥亙古草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攬景會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攬景會心並收藏陰山靜臥亙古草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