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元帥尼托聽聞德頓歸來,心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聽完德頓的匯報後,難以置信,連忙將那些殘兵召來細細盤問,才確認此事屬實。
想到大軍眼下的困境,尼托不禁感到一陣心堵眩暈,他深吸一口氣,強行穩住心神。
他本想將這些逃兵處決,但轉念一想,此事難以掩蓋,隻好召集一眾將領前來商討對策。
隨後,越來越多的逃兵返迴,數小時後竟然聚集了八九千人。
過河道路被截斷的消息在大軍之中迅速傳開,士兵們的希望破滅,軍營中開始湧動起不安的騷動。
尼托用鐵腕手段強行鎮壓,但對這些逃迴來的殘兵,他心中怒火難平。
若是平時,這麽多人迴來,他或許會感到一絲欣慰。
但現在軍中缺糧多日,且他發現這些逃兵在談及敵軍時,個個麵露懼色。
這對全軍的士氣無疑是一種更大的打擊,但他又不能讓近萬士兵閉嘴。
不過,尼托倒是從逃兵口中得到了一個有用的消息:這股敵軍正是火燒摩森崖的那支部隊,他們不知何時下山,竟然繞到了聯軍的後方,切斷了通往塔馬哥城的道路。
尼托猜測,想出這一計謀的,很可能是那個少年金千裏了。
昨日伏擊賈斯喬丁一事,尼托便覺得有些不尋常。
要知道,賈斯喬丁可是六級劍士,而據逃兵所講,他是被對方的弓箭和床弩射殺的。
不久,尼托得知這支敵軍的將領竟是金千裏本人,更是出乎意料。
他想不明白,敵國元帥卡爾紮,為何會讓金千裏孤軍在外。
他還誤以為這支敵軍有一兩萬人,這其實是逃兵們在驚慌之下造成的誤解。
因為在他們的將軍被殺後,這些士兵個個如驚弓之鳥,四處逃竄,根本無暇顧及對方到底有多少兵馬。
尼托突然意識到,金千裏對聯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甚至可能讓數十萬大軍毀滅於此人之手。
這是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決定派出三支軍隊,共計近十萬人,前去圍捕這個傳說中的少年。
此時,金千裏正站在一個竹筏上,橫渡卡倫多河。
一根粗繩同時牽引著三四個木排,每個木排上載著十五到二十個不等的士兵,以及他們的馬匹。
河中共有十根這樣的粗繩,是先前在堤壩未掘開時,由工兵們鋪設好的。
今早,除了四個作戰大隊外,其他人已經過河。
現在剩下三千六七百人,每趟運送六百倚天營士兵,六七趟便能全部過河。
到了傍晚,金千裏留下數名斥候在此毀掉河中的繩索,以防聯軍圍堵截殺。而他則率部隊直奔塔馬哥城。
早在兩天前,他就派斥候探明了塔馬哥城的守軍情況,得知城內現在不過五百餘人。
塔馬哥城距離他們隻有三十多公裏,而他們有兩千多人,且人人有快馬一匹。
金千裏親自率領第二、第三大隊以及一部分弓射兵,僅用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塔馬哥城下。
雖然摩森崖糧倉被焚毀,但城中的聯軍對此並不知情。
加之這幾日連降大雨,守將隻是一名低級將軍,身處大軍後方,平時有所鬆懈。
甚至當金千裏領軍抵達城下時,守城的士兵竟然沒有絲毫察覺。
天黑時本應緊閉城門,但此時城門卻大開。
這讓金千裏心中大喜。
守城門的士兵正要詢問來的是哪支部隊,卻被潛伏在城中的斥候上前斬殺。對方隻有五六個人,被滅後沒有發出太大的聲響。
而城門口來往的幾人,全是布斯來尼帝國的百姓。倚天營的斥候亮明身份後,百姓們並未驚慌,反而有膽大者上前配合。
兩千多人趁著夜色,在城上守兵的眼皮底下,浩浩蕩蕩地進了城。
進城後,倚天營分成幾隊,直奔敵軍的據點和守城將領的住所。
不費力氣,半小時不到,倚天營就占領了塔馬哥城。
金千裏並未在此城停留太久,隻是暫住一晚。
他知道這一路去往菲阿城,還有數座大小城池需要攻占。
據斥候迴報,每座城池都有幾百敵軍據守。因此,他想一鼓作氣拿下這些城池。
至於菲阿城,他確實有些無計可施了。
因為此城有聯軍兩萬人駐守,且城內儲備了不少糧食和軍械物資。
菲阿城本是一個要塞之地,不像沿途的那些城池,隻是人口集中的城鎮。
晚上,金千裏找來了以前的城主和帝國的低級官員,讓他們暗中潛伏在城中。
他授其言語,讓這些人按其行事。
淩晨,斥候從拉科城返迴。
當金千裏得知三皇子前往馬格索地區時,他感到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憂慮。
一方麵,他驚訝於辛羅的膽大,敢於身臨險境以博取功勞;另一方麵,他覺得三皇子行事不按常理,這件事似乎有些不尋常。
他自然想到,三皇子除了對他有恨意之外,更應該有猜忌之心才對。
可對方竟然選擇如此信任他,似乎將個人恩怨拋諸腦後。這讓金千裏的心中升起幾絲疑惑和不安。
他心中五味雜陳,深知自己不過是他人布局中的一枚棋子,既無勢力也無背景,如同任人擺布的軟柿子。
然如今已退路全無,他隻能苦笑以對,期盼未來能有轉機。
盡管心中充滿僥幸,但他也明白,這不過是自欺欺人。
一夜過後,第二日清晨,倚天營的四千多將士再次踏上征途,前往下一個城鎮。
幸運的是,雨過天晴,隻是天氣略顯酷熱。
與此同時,聯軍元帥尼托派出的三支部隊在卡倫多河邊匯聚,卻驚訝地發現,不僅河岸這邊沒有敵人的蹤跡,就連對岸也空無一人。
經過一日的追擊,十多萬聯軍疲憊不堪,可始終未能找到金千裏和他的軍隊。
直到後來,通過一些蛛絲馬跡,聯軍才得知那少年已經過河到了對岸,但對方究竟是如何過河的,卻無人知曉。
時值中午,將士們早已疲憊至極。
盡管雨已停了,但連日的大雨導致河水暴漲,此時架橋顯然困難重重。
因此,十萬聯軍隻能望著湍急的河流,無奈地歎息。
最後的希望破滅後,幾位將軍帶著滿腹的疑惑和懊惱,隻好率軍返迴。
這一去一返,又是一日時光流逝,而聯軍斷糧已持續到了第四日。
尼托接到三路返迴的將軍們的匯報後,不禁長歎一聲,隨後自語:“塔馬哥城完了。”
隻是他不知道,塔馬哥城在昨晚就已經失守。
在聯軍的大後方,紹比特公國的現任大公托萬頓魯,年逾五旬,曆經二十餘載,國力大增。
而他的鄰國塔求力加公國,大公亞林奇德同樣是八級中階劍士,年長托萬頓魯幾歲。
兩人因姻親關係而少了摩擦,國力增強後,他們心中的欲望也隨之膨脹。
幾年前,他們遇到了一位神秘人,後來才得知此人來自黑暗教廷。
神秘人告訴他們,單憑一公國之力無法向外發展,因此,兩公國不久後便聯合起來。
他們明白,要想向外擴張,就必須攻城掠地,擁有更大的地盤和更多的人口與資源。
教廷的人還暗示他們,在適當之時可以將公國提升為王國。
要知道,公國的主宰者有時還不如一個帝國的親王。
這是兩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也是整個公國君臣上下的迫切期盼。
然而環顧四周,不是帝國便是王國。
他聽完德頓的匯報後,難以置信,連忙將那些殘兵召來細細盤問,才確認此事屬實。
想到大軍眼下的困境,尼托不禁感到一陣心堵眩暈,他深吸一口氣,強行穩住心神。
他本想將這些逃兵處決,但轉念一想,此事難以掩蓋,隻好召集一眾將領前來商討對策。
隨後,越來越多的逃兵返迴,數小時後竟然聚集了八九千人。
過河道路被截斷的消息在大軍之中迅速傳開,士兵們的希望破滅,軍營中開始湧動起不安的騷動。
尼托用鐵腕手段強行鎮壓,但對這些逃迴來的殘兵,他心中怒火難平。
若是平時,這麽多人迴來,他或許會感到一絲欣慰。
但現在軍中缺糧多日,且他發現這些逃兵在談及敵軍時,個個麵露懼色。
這對全軍的士氣無疑是一種更大的打擊,但他又不能讓近萬士兵閉嘴。
不過,尼托倒是從逃兵口中得到了一個有用的消息:這股敵軍正是火燒摩森崖的那支部隊,他們不知何時下山,竟然繞到了聯軍的後方,切斷了通往塔馬哥城的道路。
尼托猜測,想出這一計謀的,很可能是那個少年金千裏了。
昨日伏擊賈斯喬丁一事,尼托便覺得有些不尋常。
要知道,賈斯喬丁可是六級劍士,而據逃兵所講,他是被對方的弓箭和床弩射殺的。
不久,尼托得知這支敵軍的將領竟是金千裏本人,更是出乎意料。
他想不明白,敵國元帥卡爾紮,為何會讓金千裏孤軍在外。
他還誤以為這支敵軍有一兩萬人,這其實是逃兵們在驚慌之下造成的誤解。
因為在他們的將軍被殺後,這些士兵個個如驚弓之鳥,四處逃竄,根本無暇顧及對方到底有多少兵馬。
尼托突然意識到,金千裏對聯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甚至可能讓數十萬大軍毀滅於此人之手。
這是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決定派出三支軍隊,共計近十萬人,前去圍捕這個傳說中的少年。
此時,金千裏正站在一個竹筏上,橫渡卡倫多河。
一根粗繩同時牽引著三四個木排,每個木排上載著十五到二十個不等的士兵,以及他們的馬匹。
河中共有十根這樣的粗繩,是先前在堤壩未掘開時,由工兵們鋪設好的。
今早,除了四個作戰大隊外,其他人已經過河。
現在剩下三千六七百人,每趟運送六百倚天營士兵,六七趟便能全部過河。
到了傍晚,金千裏留下數名斥候在此毀掉河中的繩索,以防聯軍圍堵截殺。而他則率部隊直奔塔馬哥城。
早在兩天前,他就派斥候探明了塔馬哥城的守軍情況,得知城內現在不過五百餘人。
塔馬哥城距離他們隻有三十多公裏,而他們有兩千多人,且人人有快馬一匹。
金千裏親自率領第二、第三大隊以及一部分弓射兵,僅用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塔馬哥城下。
雖然摩森崖糧倉被焚毀,但城中的聯軍對此並不知情。
加之這幾日連降大雨,守將隻是一名低級將軍,身處大軍後方,平時有所鬆懈。
甚至當金千裏領軍抵達城下時,守城的士兵竟然沒有絲毫察覺。
天黑時本應緊閉城門,但此時城門卻大開。
這讓金千裏心中大喜。
守城門的士兵正要詢問來的是哪支部隊,卻被潛伏在城中的斥候上前斬殺。對方隻有五六個人,被滅後沒有發出太大的聲響。
而城門口來往的幾人,全是布斯來尼帝國的百姓。倚天營的斥候亮明身份後,百姓們並未驚慌,反而有膽大者上前配合。
兩千多人趁著夜色,在城上守兵的眼皮底下,浩浩蕩蕩地進了城。
進城後,倚天營分成幾隊,直奔敵軍的據點和守城將領的住所。
不費力氣,半小時不到,倚天營就占領了塔馬哥城。
金千裏並未在此城停留太久,隻是暫住一晚。
他知道這一路去往菲阿城,還有數座大小城池需要攻占。
據斥候迴報,每座城池都有幾百敵軍據守。因此,他想一鼓作氣拿下這些城池。
至於菲阿城,他確實有些無計可施了。
因為此城有聯軍兩萬人駐守,且城內儲備了不少糧食和軍械物資。
菲阿城本是一個要塞之地,不像沿途的那些城池,隻是人口集中的城鎮。
晚上,金千裏找來了以前的城主和帝國的低級官員,讓他們暗中潛伏在城中。
他授其言語,讓這些人按其行事。
淩晨,斥候從拉科城返迴。
當金千裏得知三皇子前往馬格索地區時,他感到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憂慮。
一方麵,他驚訝於辛羅的膽大,敢於身臨險境以博取功勞;另一方麵,他覺得三皇子行事不按常理,這件事似乎有些不尋常。
他自然想到,三皇子除了對他有恨意之外,更應該有猜忌之心才對。
可對方竟然選擇如此信任他,似乎將個人恩怨拋諸腦後。這讓金千裏的心中升起幾絲疑惑和不安。
他心中五味雜陳,深知自己不過是他人布局中的一枚棋子,既無勢力也無背景,如同任人擺布的軟柿子。
然如今已退路全無,他隻能苦笑以對,期盼未來能有轉機。
盡管心中充滿僥幸,但他也明白,這不過是自欺欺人。
一夜過後,第二日清晨,倚天營的四千多將士再次踏上征途,前往下一個城鎮。
幸運的是,雨過天晴,隻是天氣略顯酷熱。
與此同時,聯軍元帥尼托派出的三支部隊在卡倫多河邊匯聚,卻驚訝地發現,不僅河岸這邊沒有敵人的蹤跡,就連對岸也空無一人。
經過一日的追擊,十多萬聯軍疲憊不堪,可始終未能找到金千裏和他的軍隊。
直到後來,通過一些蛛絲馬跡,聯軍才得知那少年已經過河到了對岸,但對方究竟是如何過河的,卻無人知曉。
時值中午,將士們早已疲憊至極。
盡管雨已停了,但連日的大雨導致河水暴漲,此時架橋顯然困難重重。
因此,十萬聯軍隻能望著湍急的河流,無奈地歎息。
最後的希望破滅後,幾位將軍帶著滿腹的疑惑和懊惱,隻好率軍返迴。
這一去一返,又是一日時光流逝,而聯軍斷糧已持續到了第四日。
尼托接到三路返迴的將軍們的匯報後,不禁長歎一聲,隨後自語:“塔馬哥城完了。”
隻是他不知道,塔馬哥城在昨晚就已經失守。
在聯軍的大後方,紹比特公國的現任大公托萬頓魯,年逾五旬,曆經二十餘載,國力大增。
而他的鄰國塔求力加公國,大公亞林奇德同樣是八級中階劍士,年長托萬頓魯幾歲。
兩人因姻親關係而少了摩擦,國力增強後,他們心中的欲望也隨之膨脹。
幾年前,他們遇到了一位神秘人,後來才得知此人來自黑暗教廷。
神秘人告訴他們,單憑一公國之力無法向外發展,因此,兩公國不久後便聯合起來。
他們明白,要想向外擴張,就必須攻城掠地,擁有更大的地盤和更多的人口與資源。
教廷的人還暗示他們,在適當之時可以將公國提升為王國。
要知道,公國的主宰者有時還不如一個帝國的親王。
這是兩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也是整個公國君臣上下的迫切期盼。
然而環顧四周,不是帝國便是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