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這隻是利息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軍的話說完,親信猶在發愣。
他怎麽都想不到將軍居然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從小接受的認知告訴他,主子的性命和安危大於一切,哪怕用他們的命來填,也在所不惜。
可現在將軍的一番話卻直接打破了他的認知。
這……這怎麽能允許啊?
他整個人愣在了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是應該阻止將軍的做法,還是同他一起?
親信心中在痛苦的掙紮著。
可將軍卻不管那麽多了。
如今白布已經就緒,自己活命的機會來了。
他一把將白布扯了過來,緊接著,對著身邊一名士卒道:“你,把長槍給我!”
“是,是。”
對方唯唯諾諾的將長槍遞了過去,接著,將軍把白布隨意的捆紮在了長槍上,形成了好似一麵旗幟的模樣,接著一邊大聲道:
“兒郎們,活命的機會來了!
皇城中的主子要咱們給他們賣命,抵擋眼前的明軍。
可你們也看的清楚,這些人不是凡人,是天兵,是神仙!我們連他們的身都近不了,就死了這麽多的同伴了。
要是在繼續堅持下去,最終的結局隻能是死亡!
這還隻是明軍的一支小隊,他們的大軍還在後麵呢!
既然橫豎都是死,咱們不如投降了吧,天大地大,自己的命最大,城中的主子們,隻能是自求多福了!
……”
一番話喊完,場中先是寂靜一片,接著就便有聲音傳出:
“將軍英明,我們同意投降!”
“是啊,投降了,我們投降了,城中的主子們和我們有什麽關係!”
一時間,此起彼伏的投降聲響起。
這些士卒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卒,留在城中,本來也隻是為了養老,誰知道會遇到這夥突如其來的明軍們?
他們捫心自問,為大清立下的功勞已經不小了。
能活到現在的人,誰不是出生入死了多少次的。
既然這樣,他們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這次遇到的明軍實在恐怖,他們根本沒有戰鬥的能力,隻想活命了。
於是乎,在將軍的慫恿下,所有的士兵一致決定——投降!
很快,白旗高高舉起,在空中不斷揮舞著,凝聚成了投降二字。
遠處的朱家叔侄看見這一幕,有些懵圈。
“不是,這就降了?”
朱高煦有些不可置信的叫了一聲,顯然不能接受。
“二叔,咱們的火器太猛了,能堅持到現在,都算這些軍隊意誌力強悍,人家不投降你還想怎樣,讓他們上來拚命?”
朱瞻基笑了笑,說道。
“不是,關鍵是我不想他們投降啊!”
“這還不簡單。”
聽到這話,朱瞻基神秘一笑:“兒郎們,把槍收起來了,隨我衝鋒!”
說話間,他率先給自己的那一支兵馬下達了命令,緊接著,自己便一馬當先的衝了出去。
此時此刻,朱高煦還在發懵。
看著侄子朱瞻基的身影已經衝出去了一段距離,他猛的反應了過來,兩人在自己皇帝老子那裏,開始還有過比試的想法啊。
“嘿你這小子,不講武德?讓你先衝一段距離又如何?”
朱高煦哈哈大笑,接著也是給手下的士卒下達了衝鋒的號令。
滿清的將軍隻覺得,他們舉起了白旗投降之後,那夥明軍恐怖的砰砰聲就再也沒有響起了。
所以,這是接受咱們的投降了?
將軍臉上一喜,隻覺得自己做出了明智的決定。
早知道這樣的話,還負隅頑抗幹什麽,早早的投降了,也省的死這麽多人。
他有些後悔,麵對這樣恐怖的對手,就該第一時間選擇投降的。
不過現在似乎也不晚。
在砰砰聲徹底停下的那一刻,每個都鬆了口氣,似乎已經看見自己活下來的結局了,臉上紛紛洋溢出了笑容。
雖然同袍的死亡固然讓人難受,可自己的幸存卻是無比的喜悅啊。
就在大家做好明軍來接收統治戰場時,耳邊響起了蹋蹋的馬蹄聲。
“明軍來了!我們投……”
一名最近的士兵看到騎著戰馬疾馳而來的明軍,高興的大叫著,可話還沒說完,隻覺得一陣腥風掠過,自己的頭顱不知何時已經滾落到了地上,臉上還保持著方才劫後餘生的喜悅之情。
刹那間,所有人心中大震。
怎麽迴事?
他們不是已經選擇投降了嗎?
為什麽這些明軍還要對他們進行殺戮?
這到底是為什麽?
“誤會,都是誤會啊,我們已經投降了,我們……”
將軍以為是不是明軍沒有理解他們想表達的意思,於是用別扭的漢話想要說些什麽。
可他的結局也如剛才的士兵一般,隻是手起刀落的瞬間,人頭已經在地上滾了一圈。
他可能到死都想不明白,為什麽明明已經選擇了投降,明軍們還要趕盡殺絕,不是說中原王朝的最是仁慈,講究什麽仁愛禮儀麽,這到死是為什麽啊?
如果朱瞻基能聽到他的心聲,絕對會冷笑的告訴他。
沒錯,中原確實說什麽仁義禮智,可這些都是說給人聽的啊,你們這些畜生,也配?
其實他們想表達的意思朱瞻基和朱高煦二人都理解了。
可知道是一迴事,願不願意接受投降又是另外一迴事。
曆史上,這些畜生入關後可是屠殺了不知道多少漢人啊,入關前同樣也造成了許多殺戮。
朱瞻基他們覺得,自己可沒有那個權利選擇原諒這些畜生,最好的選擇就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殺了他們下地獄去,讓那些枉死的百姓們自己決定,到底是要原諒還是不原諒吧。
這一切,也隻是開始收點利息罷了。
而看著明軍們在他們選擇投降之後,依舊不分緣由的進行屠殺,所有的士兵全都傻了。
本來知道他們的武器根本不可能對遠處的明軍造成傷害,加上為了給他們一個好印象,確認自己是真心實意的投降,武器早就被扔在了一邊。
他們怎麽都想不到,迎接他們的,會是這樣的結局。
每個人都慌不擇路的想要去撿地上的武器來反抗。
可為時已晚,麵對騎兵的衝鋒與殺戮,他們這種潰軍,又如何抵擋?
他怎麽都想不到將軍居然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從小接受的認知告訴他,主子的性命和安危大於一切,哪怕用他們的命來填,也在所不惜。
可現在將軍的一番話卻直接打破了他的認知。
這……這怎麽能允許啊?
他整個人愣在了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是應該阻止將軍的做法,還是同他一起?
親信心中在痛苦的掙紮著。
可將軍卻不管那麽多了。
如今白布已經就緒,自己活命的機會來了。
他一把將白布扯了過來,緊接著,對著身邊一名士卒道:“你,把長槍給我!”
“是,是。”
對方唯唯諾諾的將長槍遞了過去,接著,將軍把白布隨意的捆紮在了長槍上,形成了好似一麵旗幟的模樣,接著一邊大聲道:
“兒郎們,活命的機會來了!
皇城中的主子要咱們給他們賣命,抵擋眼前的明軍。
可你們也看的清楚,這些人不是凡人,是天兵,是神仙!我們連他們的身都近不了,就死了這麽多的同伴了。
要是在繼續堅持下去,最終的結局隻能是死亡!
這還隻是明軍的一支小隊,他們的大軍還在後麵呢!
既然橫豎都是死,咱們不如投降了吧,天大地大,自己的命最大,城中的主子們,隻能是自求多福了!
……”
一番話喊完,場中先是寂靜一片,接著就便有聲音傳出:
“將軍英明,我們同意投降!”
“是啊,投降了,我們投降了,城中的主子們和我們有什麽關係!”
一時間,此起彼伏的投降聲響起。
這些士卒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卒,留在城中,本來也隻是為了養老,誰知道會遇到這夥突如其來的明軍們?
他們捫心自問,為大清立下的功勞已經不小了。
能活到現在的人,誰不是出生入死了多少次的。
既然這樣,他們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這次遇到的明軍實在恐怖,他們根本沒有戰鬥的能力,隻想活命了。
於是乎,在將軍的慫恿下,所有的士兵一致決定——投降!
很快,白旗高高舉起,在空中不斷揮舞著,凝聚成了投降二字。
遠處的朱家叔侄看見這一幕,有些懵圈。
“不是,這就降了?”
朱高煦有些不可置信的叫了一聲,顯然不能接受。
“二叔,咱們的火器太猛了,能堅持到現在,都算這些軍隊意誌力強悍,人家不投降你還想怎樣,讓他們上來拚命?”
朱瞻基笑了笑,說道。
“不是,關鍵是我不想他們投降啊!”
“這還不簡單。”
聽到這話,朱瞻基神秘一笑:“兒郎們,把槍收起來了,隨我衝鋒!”
說話間,他率先給自己的那一支兵馬下達了命令,緊接著,自己便一馬當先的衝了出去。
此時此刻,朱高煦還在發懵。
看著侄子朱瞻基的身影已經衝出去了一段距離,他猛的反應了過來,兩人在自己皇帝老子那裏,開始還有過比試的想法啊。
“嘿你這小子,不講武德?讓你先衝一段距離又如何?”
朱高煦哈哈大笑,接著也是給手下的士卒下達了衝鋒的號令。
滿清的將軍隻覺得,他們舉起了白旗投降之後,那夥明軍恐怖的砰砰聲就再也沒有響起了。
所以,這是接受咱們的投降了?
將軍臉上一喜,隻覺得自己做出了明智的決定。
早知道這樣的話,還負隅頑抗幹什麽,早早的投降了,也省的死這麽多人。
他有些後悔,麵對這樣恐怖的對手,就該第一時間選擇投降的。
不過現在似乎也不晚。
在砰砰聲徹底停下的那一刻,每個都鬆了口氣,似乎已經看見自己活下來的結局了,臉上紛紛洋溢出了笑容。
雖然同袍的死亡固然讓人難受,可自己的幸存卻是無比的喜悅啊。
就在大家做好明軍來接收統治戰場時,耳邊響起了蹋蹋的馬蹄聲。
“明軍來了!我們投……”
一名最近的士兵看到騎著戰馬疾馳而來的明軍,高興的大叫著,可話還沒說完,隻覺得一陣腥風掠過,自己的頭顱不知何時已經滾落到了地上,臉上還保持著方才劫後餘生的喜悅之情。
刹那間,所有人心中大震。
怎麽迴事?
他們不是已經選擇投降了嗎?
為什麽這些明軍還要對他們進行殺戮?
這到底是為什麽?
“誤會,都是誤會啊,我們已經投降了,我們……”
將軍以為是不是明軍沒有理解他們想表達的意思,於是用別扭的漢話想要說些什麽。
可他的結局也如剛才的士兵一般,隻是手起刀落的瞬間,人頭已經在地上滾了一圈。
他可能到死都想不明白,為什麽明明已經選擇了投降,明軍們還要趕盡殺絕,不是說中原王朝的最是仁慈,講究什麽仁愛禮儀麽,這到死是為什麽啊?
如果朱瞻基能聽到他的心聲,絕對會冷笑的告訴他。
沒錯,中原確實說什麽仁義禮智,可這些都是說給人聽的啊,你們這些畜生,也配?
其實他們想表達的意思朱瞻基和朱高煦二人都理解了。
可知道是一迴事,願不願意接受投降又是另外一迴事。
曆史上,這些畜生入關後可是屠殺了不知道多少漢人啊,入關前同樣也造成了許多殺戮。
朱瞻基他們覺得,自己可沒有那個權利選擇原諒這些畜生,最好的選擇就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殺了他們下地獄去,讓那些枉死的百姓們自己決定,到底是要原諒還是不原諒吧。
這一切,也隻是開始收點利息罷了。
而看著明軍們在他們選擇投降之後,依舊不分緣由的進行屠殺,所有的士兵全都傻了。
本來知道他們的武器根本不可能對遠處的明軍造成傷害,加上為了給他們一個好印象,確認自己是真心實意的投降,武器早就被扔在了一邊。
他們怎麽都想不到,迎接他們的,會是這樣的結局。
每個人都慌不擇路的想要去撿地上的武器來反抗。
可為時已晚,麵對騎兵的衝鋒與殺戮,他們這種潰軍,又如何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