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憲的捷報很快傳到了京城,落在了嘉靖皇帝的手中。


    這個道君皇帝看著這份輕飄飄的奏報,心中卻大為激動。


    “好好好!”


    一連誇讚了三個好字,才算是緩過神來。


    “主子,什麽事那麽高興啊?”


    呂芳小心翼翼的湊了上來,用漫不經心的語氣詢問著。


    實際上這奏報就是通過他的手傳上來的,上麵到底記載了些什麽東西,雖然他沒有親眼見到,心裏卻猜了個七七八八。


    但伺候皇帝就是這樣,要把他當作小孩來哄。


    你明知道胡宗憲傳到京城的書信中講了什麽內容,也的裝作什麽都不懂的樣子,得給皇帝提供情緒價值!


    果然,被呂芳這麽一問,嘉靖的那股分享欲瞬間就湧上心頭。


    他故作淡定的道:“也沒什麽,就是胡宗憲把那倭國給打下來了,喏,賞你看看吧!”


    說著用手撚著奏紙放在呂芳眼前。


    他小心翼翼的接過,做出一副大為驚駭的表情,接著迅速覽了一遍信上所講的東西,噗通一聲,呂芳毫不猶疑的跪在嘉靖腳下。


    用無比激動的語氣道:“奴婢為主子賀!為大明賀!胡將軍此番立了大功,全是仰賴主子您的恩德啊!”


    當皇帝就是這樣的。


    你自己犯了錯,會有人給你找借口,說這是身邊的小人啊,妖妃啊迷惑了聖上,這才致使出了問題的。


    總之皇帝是天底下最神聖的存在,是絕對不可能犯錯的。


    但要是國家有人立了大功,那不好意思,你就算再牛逼也隻能排在第二。


    最大的功績是皇帝的,正是因為有皇帝福澤庇佑,才能讓你立功的。


    嘉靖也早就習慣了這些阿諛奉承,並不以為意,甚至心情極為暢快。


    “去,快去!把這消息給那些閣老們也說一說,接著傳閱百官,然後是整個天下,普天同慶啊!”


    這麽多年來,嘉靖鮮少會有喜形於色的表現,但這一次實在太激動了。


    胡宗憲給他解決了個大大的難題。


    就打了這麽一次仗,國家的多少矛盾都得解決了不是。


    正因如此,才會讓嘉靖興奮成這樣。


    當然了。


    胡宗憲在前邊打仗,他們在後方也沒閑著。


    通過從薑餅那學來的不少改革知識,現在已經是初見端倪,想來再有個一年半載的功夫,就能有些成效了。


    在這短時間內,從倭奴國開采迴來的白銀根本衝擊不了大明這個龐然大物,甚至還會因此讓百姓的生活變得富足起來呢。


    至於再往後,那就不用擔心了。


    等到生產力起來了,國內財富能匹配這麽多白銀的時候,就可以放心的讓這些東西流進大明了。


    “是,奴婢遵旨!”


    呂芳恭敬的答了一聲,捧著胡宗憲萬裏之外傳迴來的奏報,喜滋滋的朝著內閣跑去。


    當傳到內閣時,所有閣臣的神色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都有極大的喜悅包含在其中。


    “天佑大明,陛下福澤綿長啊!”


    嚴嵩不鹹不淡的拍了個馬屁,其他人別管心中是怎麽想的,這會兒也都一一附和了起來。


    接著消息傳到京城所有官員的耳中。


    他們除了一股發自內心的自豪之外,更多的是喜悅。


    他們可早就聽說了,在倭奴國上有好幾座銀礦山呢。


    那些白花花的銀子開采迴來了,他們可不就更有錢了麽。


    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在這些人的心中,胡宗憲的功績比以往任何一個將軍都大。


    畢竟,就算是打過滅國戰的人,除了耗費本國巨大的人力物力之外,最多也就是提升一些民族自豪感和開疆擴土青史留名的聲譽了。


    對於他們這些當官的,又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東西。


    可這次不同啊。


    那是要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銀的。


    倭國的礦山,國家和嘉靖皇帝占了大頭,他們這些當官的也能撈點湯喝吧。


    就算隻是喝湯,也足以讓整個家族幾輩子的榮華富貴了。


    千裏為官隻為財,有此等大喜事,整個紫禁城的官員們那是堪比過年了,喜氣洋洋的,逢人就是道喜說些吉利的話。


    當消息傳入百姓耳中時,整個京城甚至都洋溢在了一種極其快活的氛圍中。


    一些大點的商鋪甚至將商品降價打折處理,以示慶祝。


    大酒樓更是宣布三日內吃食免費,許多青年人彈冠相慶,無比熱鬧。


    隨著這些人的傳播以及朝廷的邸報,消息也在短短十多天內傳遍大明各州縣中。


    所有人都知道在當今皇帝的治下,他們的大明滅了周邊的倭奴,從此再也不會有倭寇了。


    可保海域一片祥和安寧。


    那些沿海省份城市的漁民們家家戶戶的感念嘉靖的功德,甚至有人在家中為其立了長生牌坊,保佑帝君福壽延綿。


    隻怕嘉靖自己都想不到, 荒唐了大半輩子了,臨到頭竟然被百姓們奉為了明主聖君,真是頗為諷刺的。


    而另一邊,胡宗憲在把捷報送往京師後,已經在組織倭奴國的百姓去挖礦了。


    至於織田信長嘛,後麵被人帶下去後,經由隨軍醫師的診斷,能治,但是需要花費一些昂貴的藥材,還得隨時有人服侍著,才能勉強保住一條命。


    消息傳到胡宗憲耳中,他直接迴了一句:“扯淡!浪費好東西,喂狗算了。”


    於是倭奴國的一代梟雄織田信長,最終的結局居然是葬身於野狗腹中。


    倘若能有來世,他大概率是不願意投胎在倭奴國了。


    雖然胡宗憲已經統一了這個小小的島國,但和其上的百姓相比,大明軍隊的數量還是少了些。


    這會兒倭奴國大約有近千萬的人口。


    而大明軍隊隻有十萬,大概是百分之一的樣子。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想憑借這麽點人就統治這個人口近千萬的國家應該是頗為不易的。


    事實也正如胡宗憲預料的那樣。


    雖然已經把各地大大小小的大名軍閥打服了,說是完全接手了這個國家也沒任何的毛病。


    但倭奴國的民間,依舊是有一些不願當亡國奴的家夥站出來反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年後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後的我並收藏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