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再次痛批司馬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張飛的那聲奸賊,司空曹操沒做任何表示。
人家罵的也沒錯,自己的兒子篡漢,雖然看似與自己無關,實則其中肯定是因為自己一係列的鋪墊才能做到。
總之作為曹丕的父親,他是絕對有著千絲萬縷關聯的。
更何況,別說是張飛和劉備等人難以接受。
現在的曹操還沒有徹底從那位熱血青年轉變到之後的梟雄,心中仍保留著對漢室的幻想,就連他自己在聽到兒子篡漢的消息後,也是十分的意外。
被劉備喝止,張飛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是冷哼一聲,怒視著曹操。
丞相曹操倒是早就知這黑廝的性子,並不以為意。
隻是司空曹操與他接觸的時日尚少,此時不免有些尷尬。
劉備雖然一生的誌向都是匡扶漢室,但這會兒短暫的傷感後,竟迅速調整了過來,是一幹人等中最先恢複如常者。
他朝著薑餅拱了拱手,謙恭道:“先生既然讓曹公帶我等過來,知曉這神異之事,心中怕是有了決斷,不知需要我等做什麽?”
聽到這話,薑餅暗自點頭。
這劉備不愧是能在漢末亂世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哪怕初期四處流浪,連自己的基業與地盤都沒有,最後卻仍能成就一番大業,這種察言觀色的本事,哪怕是放在後世也能吃得開。
與之相比,呂布就真是個鐵憨憨了。
他點頭道:“不錯,之所以讓孟德把你們都帶過來,主要是關係到未來我華夏之命運。”
嗯?
見薑餅這話說的鄭重,所有人都被吸引住了目光,不由的露出傾聽之色。
其中也隻有丞相曹操已經猜到了薑餅要說什麽,此刻神色如常。
“敢問薑先生,何為華夏之命運?”
劉備身側的關羽忍不住開口。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
薑餅將未曾改變之時空裏的一係列事情簡明扼要的講述了出來。
每個人都聞之色變。
劉備沒想到,以自己五十歲的年紀,居然還能闖蕩出一番事業,進位漢中王後,更是直接在蜀地稱帝,與曹丕孫權兩家共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在得知關羽威震華夏時,劉備與張飛二人大喝一聲彩,為自己的兄弟感到驕傲。
可得知呂蒙白衣渡江,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最後甚至被砍去頭顱時,心中大慟的同時,怒意湧上心頭,張飛甚至叫囂著要去把呂蒙的腦袋也砍下來,給未來的二哥報仇。
為弟報仇,劉備寧願舍棄萬裏江山,可還未出兵,張飛又先一步被害,至此孫劉兩家仇恨已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
被仇恨衝昏頭腦,一心想要報仇的他在夷陵紮寨,最終將好不容易置辦起來的家業葬送在了一場大火之中。
從此一病不起。
托孤諸葛亮後,也就撒手人寰。
隨著當年的弟兄們一個個逝去,蜀漢進入二代目時期,劉禪雖算不上什麽明主雄君,可勝在聽話,對諸葛亮的安排言聽計從。
為報先帝知遇之恩,諸葛孔明一生致力於北伐,可似乎大漢天數已盡,六出祁山之後,最終永遠的留在了五丈原這個地方。
北伐之大業轉交於降將薑維手中。
這個一輩子未曾見過先帝的年少將軍,堅守著心中的信念,與恩師諸葛亮的期待,同樣將一生都奉獻了出來。
直到最後,哪怕劉禪已經投降,薑維依舊想的是:“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複安,日月幽而複明!”
如此忠義,也算是給大漢畫上了個完美的句號。
聽到這些,劉關張三人早已泣不成聲。
他們一輩子的抱負雖未曾實現,可留下了許多轟轟烈烈的事跡,此生也算足矣。
至於司空曹操,他這邊的故事線和丞相曹操幾乎一模一樣。
聽到成濟弑君處,他同樣幽幽歎息一聲,雖有遺憾,卻不失忠烈,不負他曹操的名聲了。
隻有呂布頗為豔羨的看著這些家夥。
他們都有後來的故事,隻有他自己,如果不是得到十年後曹操的搭救,現在已經身首異處了。
呂布的故事,到下邳城也就戛然而止。
許久,待眾人平複好了情緒,劉備忍不住道:“沒想到,我們魏、蜀漢、吳三家鬥了許多年,最後竟然便宜了司馬家,這真是……”
他有些說不下去了,也不知道該怎麽評價。
如果是曹劉孫中任意一家坐了天下,其他兩家雖然不忿,可也隻能能講是自己技不如人,子孫後代不爭氣,罵一罵後輩,誇一誇對手,就算是過去了。
可司馬家的這種操作,明顯就是鳩占鵲巢的撿陋行為,以至於讓情商極高的劉備,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評價了。
“哼!小人行徑!”
相較之下,呂布就沒什麽顧忌了,直接了當了罵了出來。
雖然自己被人家罵作三姓家奴,反複無常之小人。
可呂布自己卻不這樣覺得。
丁原親近自己,卻又提防著自己。
以他呂奉先的能耐,在那老賊帳下卻隻能做個主簿,這簡直就是淹沒人才。
他對自己不好,呂布自然不願自己在他那待下去。
董卓雖然願意給自己高官厚祿,可呂布心中尚且知忠義,他殺董卓那是為國家除去一個大害。
到後來,每個人都想著利用天子,隻有他是在擁護天子。
偏偏又被朝中公卿所排擠,最終還背上了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罵名。
呂布心中是委屈的,他也不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人。
所以在罵司馬家時是毫無顧忌。
隻是別人卻不這麽想,這會兒難免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
不過該說不說,這還真是好罵。
這司馬家撿漏的行為,不正是應了小人這個詞嗎?
你要是光明正大的撿漏,大家最多羨慕你運氣好,想罵你也隻能從運氣方麵入手。
可你偏偏是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那不好意思,不罵你罵誰呢?
當然了。
如今司馬家的行為隻能算是讓眾人覺得不恥與厭惡。
而薑餅繼續說著後麵發生的一係列變故,到了五胡亂華時期的事情,在眾人心中已經演變成了極度的憤怒。
聽著薑餅平和的聲音講述那血淋淋的曆史,眾人總算知道,什麽叫做關乎華夏之命運了。
人家罵的也沒錯,自己的兒子篡漢,雖然看似與自己無關,實則其中肯定是因為自己一係列的鋪墊才能做到。
總之作為曹丕的父親,他是絕對有著千絲萬縷關聯的。
更何況,別說是張飛和劉備等人難以接受。
現在的曹操還沒有徹底從那位熱血青年轉變到之後的梟雄,心中仍保留著對漢室的幻想,就連他自己在聽到兒子篡漢的消息後,也是十分的意外。
被劉備喝止,張飛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是冷哼一聲,怒視著曹操。
丞相曹操倒是早就知這黑廝的性子,並不以為意。
隻是司空曹操與他接觸的時日尚少,此時不免有些尷尬。
劉備雖然一生的誌向都是匡扶漢室,但這會兒短暫的傷感後,竟迅速調整了過來,是一幹人等中最先恢複如常者。
他朝著薑餅拱了拱手,謙恭道:“先生既然讓曹公帶我等過來,知曉這神異之事,心中怕是有了決斷,不知需要我等做什麽?”
聽到這話,薑餅暗自點頭。
這劉備不愧是能在漢末亂世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哪怕初期四處流浪,連自己的基業與地盤都沒有,最後卻仍能成就一番大業,這種察言觀色的本事,哪怕是放在後世也能吃得開。
與之相比,呂布就真是個鐵憨憨了。
他點頭道:“不錯,之所以讓孟德把你們都帶過來,主要是關係到未來我華夏之命運。”
嗯?
見薑餅這話說的鄭重,所有人都被吸引住了目光,不由的露出傾聽之色。
其中也隻有丞相曹操已經猜到了薑餅要說什麽,此刻神色如常。
“敢問薑先生,何為華夏之命運?”
劉備身側的關羽忍不住開口。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
薑餅將未曾改變之時空裏的一係列事情簡明扼要的講述了出來。
每個人都聞之色變。
劉備沒想到,以自己五十歲的年紀,居然還能闖蕩出一番事業,進位漢中王後,更是直接在蜀地稱帝,與曹丕孫權兩家共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在得知關羽威震華夏時,劉備與張飛二人大喝一聲彩,為自己的兄弟感到驕傲。
可得知呂蒙白衣渡江,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最後甚至被砍去頭顱時,心中大慟的同時,怒意湧上心頭,張飛甚至叫囂著要去把呂蒙的腦袋也砍下來,給未來的二哥報仇。
為弟報仇,劉備寧願舍棄萬裏江山,可還未出兵,張飛又先一步被害,至此孫劉兩家仇恨已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
被仇恨衝昏頭腦,一心想要報仇的他在夷陵紮寨,最終將好不容易置辦起來的家業葬送在了一場大火之中。
從此一病不起。
托孤諸葛亮後,也就撒手人寰。
隨著當年的弟兄們一個個逝去,蜀漢進入二代目時期,劉禪雖算不上什麽明主雄君,可勝在聽話,對諸葛亮的安排言聽計從。
為報先帝知遇之恩,諸葛孔明一生致力於北伐,可似乎大漢天數已盡,六出祁山之後,最終永遠的留在了五丈原這個地方。
北伐之大業轉交於降將薑維手中。
這個一輩子未曾見過先帝的年少將軍,堅守著心中的信念,與恩師諸葛亮的期待,同樣將一生都奉獻了出來。
直到最後,哪怕劉禪已經投降,薑維依舊想的是:“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複安,日月幽而複明!”
如此忠義,也算是給大漢畫上了個完美的句號。
聽到這些,劉關張三人早已泣不成聲。
他們一輩子的抱負雖未曾實現,可留下了許多轟轟烈烈的事跡,此生也算足矣。
至於司空曹操,他這邊的故事線和丞相曹操幾乎一模一樣。
聽到成濟弑君處,他同樣幽幽歎息一聲,雖有遺憾,卻不失忠烈,不負他曹操的名聲了。
隻有呂布頗為豔羨的看著這些家夥。
他們都有後來的故事,隻有他自己,如果不是得到十年後曹操的搭救,現在已經身首異處了。
呂布的故事,到下邳城也就戛然而止。
許久,待眾人平複好了情緒,劉備忍不住道:“沒想到,我們魏、蜀漢、吳三家鬥了許多年,最後竟然便宜了司馬家,這真是……”
他有些說不下去了,也不知道該怎麽評價。
如果是曹劉孫中任意一家坐了天下,其他兩家雖然不忿,可也隻能能講是自己技不如人,子孫後代不爭氣,罵一罵後輩,誇一誇對手,就算是過去了。
可司馬家的這種操作,明顯就是鳩占鵲巢的撿陋行為,以至於讓情商極高的劉備,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評價了。
“哼!小人行徑!”
相較之下,呂布就沒什麽顧忌了,直接了當了罵了出來。
雖然自己被人家罵作三姓家奴,反複無常之小人。
可呂布自己卻不這樣覺得。
丁原親近自己,卻又提防著自己。
以他呂奉先的能耐,在那老賊帳下卻隻能做個主簿,這簡直就是淹沒人才。
他對自己不好,呂布自然不願自己在他那待下去。
董卓雖然願意給自己高官厚祿,可呂布心中尚且知忠義,他殺董卓那是為國家除去一個大害。
到後來,每個人都想著利用天子,隻有他是在擁護天子。
偏偏又被朝中公卿所排擠,最終還背上了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罵名。
呂布心中是委屈的,他也不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人。
所以在罵司馬家時是毫無顧忌。
隻是別人卻不這麽想,這會兒難免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
不過該說不說,這還真是好罵。
這司馬家撿漏的行為,不正是應了小人這個詞嗎?
你要是光明正大的撿漏,大家最多羨慕你運氣好,想罵你也隻能從運氣方麵入手。
可你偏偏是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那不好意思,不罵你罵誰呢?
當然了。
如今司馬家的行為隻能算是讓眾人覺得不恥與厭惡。
而薑餅繼續說著後麵發生的一係列變故,到了五胡亂華時期的事情,在眾人心中已經演變成了極度的憤怒。
聽著薑餅平和的聲音講述那血淋淋的曆史,眾人總算知道,什麽叫做關乎華夏之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