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四國淪陷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白,當然明白。
胡宗憲這話說的可太直白,就明晃晃的告訴你,這倭奴國我吃定了,耶穌也留不住他。
倘若真的有上帝存在,他甚至想問問上帝他娘的有幾個師?
在他的十三萬大軍麵前,一切都是徒勞。
他們大明士兵對比起倭奴國士兵,那簡直是堪比人形高達。
古時有一漢抵五胡的說法,又有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一說。
現在胡宗憲手下的這些兵馬,簡直是buff疊滿了。
一個個嗷嗷直叫,不怕有敵軍敢反抗,就怕敵人投降啊。
但凡小倭奴們敢舉白旗,明軍們也得給你認成黑旗。
投降?
那是絕對不可能接受的。
接受了我們還怎麽殺人,還怎麽肆虐。
來的時候打著的可是王者之師的旗號啊,你這簡直是想往我的身上抹黑,壞到這種程度,還是殺了填坑吧!
拿下九州島後,胡宗憲的大軍在休整了幾日後繼續出發。
至於本地,則是留了三千人的軍隊看守平叛。
實際上根本用不了那麽多,兩千人都綽綽有餘。
隻是為了保守起見,才把這些人留下來的。
彼時的倭奴國,下層百姓都處在大名的壓迫中,除了一些貴族和武士階級外,每個人的日子都苦不堪言。
他們沒有國家的概念,也不會擁護誰。
大明的軍隊取代了本地的大名,對他們而言其實並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反正日子還要照樣過下去。
而胡宗憲呢,也沒有剝削這些底層人民的想法。
倒不是因為心善或者憐憫之類的。
完全是沒必要。
這些窮鬼可比不上大明的百姓,胡宗憲甚至都怕把這些人給餓死了,到時候采礦都沒有礦奴用。
再加上一些倭奸們自告奮勇,因為聽得懂大明官話,主動幫助明軍們鎮壓當地不服王化之人。
簡直不知道為胡宗憲省了多少事,留下一部分隊伍後,大軍繼續出發。
倭奴國除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小型島嶼外,由四大島構成。
分別是九州島、四國島、本州島和北海道島。
拿下九州,下一個目標自然要朝著四國進發。
雖然本州島離的更近,但這是整個倭國最大的一塊區域,胡宗憲打算放在後麵。
行軍打仗,其實最怕的是迷失方向,往往需要抓本地人做向導才行。
但有了之前薑餅給嘉靖準備的地圖,這問題直接從根本上解決。
四國的軍隊和九州沒有什麽太大區別,甚至還要弱一些。
照樣是沒耗費太大的力氣,胡宗憲就又拿下一塊地盤。
迄今為止,大軍總共死亡七百餘人,累計傷亡一千六百多人。
戰損不過百分之一。
實際上,有一部分傷亡人員,還是在行軍趕路的途中,遇上一些險道失足而亡,若是真正戰死沙場的,那就更少了。
此時,倭奴國京都。
織田信長正在發脾氣,他一發脾氣就要殺人。
家中的下人都已經被砍死了四個了,誰也不敢接近他。
致使他暴怒的原因,正是四國島淪陷的消息。
雖然心中多多少少做好了準備,可他怎麽也沒想到,那些大名軍隊會敗亡的這麽快。
織田信長甚至忍不住在想,當初和自己打的時候根本不是這個樣子啊。
究竟是大明太強了,還是自己太弱了?
想到這些,他不由的陷入了迷惘。
恰逢此時,一名婢女打翻的茶水,把織田信長嚇了一跳,暴怒之餘,直接揮刀將其砍死。
後麵有幾人進來查看,也被他一一砍殺。
血腥味彌漫在院子裏,卻再沒人敢去查看了。
“織田彈正忠,您這是怎麽了?”
直到一道幽幽聲傳到織田信長的耳中,他心中的火氣才消散了不少。
看著來人的身影,他將手中倭刀扔在地上,忍不住苦笑:
“森蘭丸,你來了。”
那個俊美的少年輕柔的摟住織田信長的肩膀。
這是極為無禮的行為,放在外人眼中,若是看到眼前一幕,隻怕眼球都要驚掉了。
傳聞中那個日食一人的第六天魔王信長,在此人麵前居然如此溫和嗎?
感受著肩上傳來的觸感,織田信長一把將這個少年拉進懷中,聞著他身上散發出的幽香,整個人的內心都平和了不少。
織田信長歎了口氣,說道:“都是怪這些廢物,一點簡單的小事都做不好!”
森蘭丸笑了笑,說道:“您心中為之發怒的,應該並不是此事吧。”
“果然瞞不住你嘛,森蘭丸。”
織田信長朝著少年的臉上輕輕琢了一口,說道:“這隻是個引子罷了,真正讓我煩心發怒的,是那幾個島上傳來的軍報,這些廢物,實在是太無能了!”
說話間, 從懷裏取出了一封書信,交由少年觀看。
掃閱完畢,森蘭丸的臉色瞬間白了不少。
“怎……怎麽會這樣?”
一抹驚恐浮現在臉上,手緊緊的拽住書信,滿心的不可置信。
信上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織田信長放在外界的探子傳迴來的信息,說是四國島淪陷了,僅僅堅持了二十一天。
起初收到這封信件時,織田信長也是不敢相信。
四國島這麽大的一塊地方,連一個月都沒堅守下來?
可很快,想到九州島的遭遇,他又覺得,這似乎並非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當初聽了森蘭丸的法子,派出了使者前去求和,祈求大明撤軍。
一開始的他認為,無非就是天下熙熙皆為利往而已,隻要好處許到位,就沒什麽不能成的。
可後來使者不但沒迴來,反而傳出九州淪陷的消息,織田信長就明白了。
迴來是不可能迴來了,估計早就死在明人的手中。
至於撤軍,那也是不可能撤軍的。
觀他們的表現,多半是想要吞並整個倭奴國。
這讓織田信長異常的憤怒。
當年不可一世的大元帝國,都沒有拿下他們倭國,明帝國又怎麽能做到呢?
思來想去,他覺得自己手握二十萬大軍,也未嚐不能和他們一戰。
想法是好的,直到四國島淪陷的消息傳來後,織田信長卻感受到難以言說的惶恐。
太快了,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他們的軍隊就和紙糊的一樣,在明軍麵前不堪一擊。
而憤怒,則是他掩蓋惶恐的方式之一,這才有了怒殺下人的一幕。
胡宗憲這話說的可太直白,就明晃晃的告訴你,這倭奴國我吃定了,耶穌也留不住他。
倘若真的有上帝存在,他甚至想問問上帝他娘的有幾個師?
在他的十三萬大軍麵前,一切都是徒勞。
他們大明士兵對比起倭奴國士兵,那簡直是堪比人形高達。
古時有一漢抵五胡的說法,又有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一說。
現在胡宗憲手下的這些兵馬,簡直是buff疊滿了。
一個個嗷嗷直叫,不怕有敵軍敢反抗,就怕敵人投降啊。
但凡小倭奴們敢舉白旗,明軍們也得給你認成黑旗。
投降?
那是絕對不可能接受的。
接受了我們還怎麽殺人,還怎麽肆虐。
來的時候打著的可是王者之師的旗號啊,你這簡直是想往我的身上抹黑,壞到這種程度,還是殺了填坑吧!
拿下九州島後,胡宗憲的大軍在休整了幾日後繼續出發。
至於本地,則是留了三千人的軍隊看守平叛。
實際上根本用不了那麽多,兩千人都綽綽有餘。
隻是為了保守起見,才把這些人留下來的。
彼時的倭奴國,下層百姓都處在大名的壓迫中,除了一些貴族和武士階級外,每個人的日子都苦不堪言。
他們沒有國家的概念,也不會擁護誰。
大明的軍隊取代了本地的大名,對他們而言其實並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反正日子還要照樣過下去。
而胡宗憲呢,也沒有剝削這些底層人民的想法。
倒不是因為心善或者憐憫之類的。
完全是沒必要。
這些窮鬼可比不上大明的百姓,胡宗憲甚至都怕把這些人給餓死了,到時候采礦都沒有礦奴用。
再加上一些倭奸們自告奮勇,因為聽得懂大明官話,主動幫助明軍們鎮壓當地不服王化之人。
簡直不知道為胡宗憲省了多少事,留下一部分隊伍後,大軍繼續出發。
倭奴國除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小型島嶼外,由四大島構成。
分別是九州島、四國島、本州島和北海道島。
拿下九州,下一個目標自然要朝著四國進發。
雖然本州島離的更近,但這是整個倭國最大的一塊區域,胡宗憲打算放在後麵。
行軍打仗,其實最怕的是迷失方向,往往需要抓本地人做向導才行。
但有了之前薑餅給嘉靖準備的地圖,這問題直接從根本上解決。
四國的軍隊和九州沒有什麽太大區別,甚至還要弱一些。
照樣是沒耗費太大的力氣,胡宗憲就又拿下一塊地盤。
迄今為止,大軍總共死亡七百餘人,累計傷亡一千六百多人。
戰損不過百分之一。
實際上,有一部分傷亡人員,還是在行軍趕路的途中,遇上一些險道失足而亡,若是真正戰死沙場的,那就更少了。
此時,倭奴國京都。
織田信長正在發脾氣,他一發脾氣就要殺人。
家中的下人都已經被砍死了四個了,誰也不敢接近他。
致使他暴怒的原因,正是四國島淪陷的消息。
雖然心中多多少少做好了準備,可他怎麽也沒想到,那些大名軍隊會敗亡的這麽快。
織田信長甚至忍不住在想,當初和自己打的時候根本不是這個樣子啊。
究竟是大明太強了,還是自己太弱了?
想到這些,他不由的陷入了迷惘。
恰逢此時,一名婢女打翻的茶水,把織田信長嚇了一跳,暴怒之餘,直接揮刀將其砍死。
後麵有幾人進來查看,也被他一一砍殺。
血腥味彌漫在院子裏,卻再沒人敢去查看了。
“織田彈正忠,您這是怎麽了?”
直到一道幽幽聲傳到織田信長的耳中,他心中的火氣才消散了不少。
看著來人的身影,他將手中倭刀扔在地上,忍不住苦笑:
“森蘭丸,你來了。”
那個俊美的少年輕柔的摟住織田信長的肩膀。
這是極為無禮的行為,放在外人眼中,若是看到眼前一幕,隻怕眼球都要驚掉了。
傳聞中那個日食一人的第六天魔王信長,在此人麵前居然如此溫和嗎?
感受著肩上傳來的觸感,織田信長一把將這個少年拉進懷中,聞著他身上散發出的幽香,整個人的內心都平和了不少。
織田信長歎了口氣,說道:“都是怪這些廢物,一點簡單的小事都做不好!”
森蘭丸笑了笑,說道:“您心中為之發怒的,應該並不是此事吧。”
“果然瞞不住你嘛,森蘭丸。”
織田信長朝著少年的臉上輕輕琢了一口,說道:“這隻是個引子罷了,真正讓我煩心發怒的,是那幾個島上傳來的軍報,這些廢物,實在是太無能了!”
說話間, 從懷裏取出了一封書信,交由少年觀看。
掃閱完畢,森蘭丸的臉色瞬間白了不少。
“怎……怎麽會這樣?”
一抹驚恐浮現在臉上,手緊緊的拽住書信,滿心的不可置信。
信上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織田信長放在外界的探子傳迴來的信息,說是四國島淪陷了,僅僅堅持了二十一天。
起初收到這封信件時,織田信長也是不敢相信。
四國島這麽大的一塊地方,連一個月都沒堅守下來?
可很快,想到九州島的遭遇,他又覺得,這似乎並非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當初聽了森蘭丸的法子,派出了使者前去求和,祈求大明撤軍。
一開始的他認為,無非就是天下熙熙皆為利往而已,隻要好處許到位,就沒什麽不能成的。
可後來使者不但沒迴來,反而傳出九州淪陷的消息,織田信長就明白了。
迴來是不可能迴來了,估計早就死在明人的手中。
至於撤軍,那也是不可能撤軍的。
觀他們的表現,多半是想要吞並整個倭奴國。
這讓織田信長異常的憤怒。
當年不可一世的大元帝國,都沒有拿下他們倭國,明帝國又怎麽能做到呢?
思來想去,他覺得自己手握二十萬大軍,也未嚐不能和他們一戰。
想法是好的,直到四國島淪陷的消息傳來後,織田信長卻感受到難以言說的惶恐。
太快了,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他們的軍隊就和紙糊的一樣,在明軍麵前不堪一擊。
而憤怒,則是他掩蓋惶恐的方式之一,這才有了怒殺下人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