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前明後暗謂之玄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史之亂?”
李世民已經皺起了眉頭。
一般曆史上所謂的某某之亂,什麽什麽之禍,基本上是發生在一個王朝的晚期。
但剛才聽薑先生的意思。
在安史之亂後,大唐依舊存在,隻是格局變成了藩鎮割據一方?
他的心中犯起了嘀咕,造成安史之亂的不孝子孫,應該不會是他的兒子或者孫子吧?
李世民暗自祈禱著。
“先生,可否為朕詳細講述一番?”
現在他心中的好奇達到了頂峰,恨不得拉著薑餅聊上三天三夜,把未來發生的所有事情都給記錄下來。
看著李世民如此激動,薑餅自然是盛情難卻。
帶著他們坐下後,讓琴棋書畫為幾人泡茶。
“咦,這是茶湯?”
看著杯中那清澈中帶著抹幽綠,散發著淡淡清香的茶水,李泰忍不住詢問出聲。
他的眼神中帶著好奇。
李世民和房遺愛也被他這聲驚唿給吸引,朝著麵前的茶水看去,果然與他們日常所吃的茶有所不同。
古人喝茶不叫喝茶,叫吃茶。
之所以叫吃茶,是因為他們真的往會往裏麵加各種佐料,比如鹽,薑蔥,桂皮,陳皮等。
在唐朝,這些吃茶方式統稱為煎茶,幾乎是熬製的如同粥一般飲用。
煎茶在唐朝十分流行,到了宋朝以後,點茶法越來越受歡迎,南宋晚期,煎茶法就逐漸消失了。
初時薑餅讓王承恩上茶,李世民三人都沒多想,可現在看著與自己所吃的茶截然不同的樣子,不禁好奇起來。
“薑先生,你們這的茶,還真有些別致。”
李世民笑著讚歎了一聲。
雖然比起他們那種煎茶而言,這種衝泡而成的茶水似乎略顯簡陋,可其所散發出的淡淡清香,卻又別有一番風味,幾人都隱隱有些期待了起來。
薑餅哈哈一笑:“你們那會兒的茶煮的和粥一樣,現代人早就不那麽飲用了,什麽放入鹽巴、薑蔥、桂皮的,我們看來簡直和黑暗料理差不多,待會兒試試這種淡雅清香的泡茶,看看是你們的茶好吃,還是現在的茶好喝。”
聽著這話,幾人都笑了。
“如此甚好。”
李世民點了點頭。
趁著茶水衝泡的功夫,薑餅則是迴答了剛才李世民的問題。
“要說安史之亂嘛,那必須先從你李家的那位皇帝說起。”
哦?
薑餅略帶神秘的話語,引得幾人心癢癢。
另一旁,朱瞻基等人皆是會心一笑,他們自然是知道,薑先生這是要講唐明皇李隆基了。
說起李隆基,真的是古往今來最特別的一位皇帝了。
前期各種英明神武,幾乎是一世英主的模樣。
硬生生締造出了最輝煌偉大的大唐盛世——開元之治。
杜甫詩雲: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那是何等壯闊的景象。
在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開元盛世中,就連小城市都有萬戶人家,就算按造一家三口人來算,最少也是三萬人了。
這在當時的西方,已經能算大城市了。
可在大唐也不過是座小邑罷了。
更別說倉癝具實,人人安居樂業。
可偏偏李隆基締造出了這麽一個偉大的盛世,卻又親手將他給毀了。
這真的是一個複雜的皇帝,前期英明到幾乎有千古一帝的風采,隱隱能和先祖李世民並肩。
可到了後期,卻又昏聵好色,讓人難以評估。
哪怕是薑餅現在想想,心中也不由有些唏噓。
但凡李隆基少活那麽十幾年,千古一帝絕對是跑不了的了。
在整個華夏曆史上,那也是保五爭三的存在。
可惜就可惜在,這人實在是活的長了些。
平複了下心聲,看著一臉期待的李世民,薑餅心中暗自發笑,行吧,就讓你這個子孫帶給你這位天可汗大大的震撼吧。
他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
“唐玄宗,李隆基。”
玄宗?
聽著這個廟號,李世民心底就已經升起了不好的預感。
對於皇帝而言,廟號的的意義可是非同一般。
廟號來自商代,周代無廟號,漢代又恢複了廟號。
商代和漢代並不是每個君主都有資格上廟號,隻有有大功值得單獨立廟祭祀的君主才可以上廟號,漢朝景帝就沒有廟號,好幾個皇帝死後上了廟號還被後人取消了,認為功德不夠。
因此理論上廟號就沒有不好的,畢竟你都值得單獨立廟祭祀了(後世有廟號的皇帝並不單獨立廟祭祀)。
最初廟號數量也少,無非是“太高中世”加祖加宗。
後來廟號通貨膨脹,除了被廢、被篡位和亡國的以外基本人手一個,於是也就發明了很多新廟號。
但按照傳統,最好的廟號依然是太祖太宗高祖高宗世祖世宗這些,當然了,宋代以後,高宗除外。
不過李世民也不知道這些,他現在唯一糾結的,是李隆基廟號中的那個玄字。
前明後暗謂之玄。
海水深而又深、遠而又遠而逐漸成為黑色,看不清內裏,也就是玄色,玄武的一部分就是大黑烏龜。
如果一個皇帝的廟號為玄,那說明此人一生毀譽參半,不好評價。
從這一點上看,或許當時君臣對於李隆基實際上是有怨恨的,但是確實不能罵的太過分,所以用”玄“字。
平時我們說某件事情、某個人不好評價的時候,大概就是心裏已經對這件事定了性,就是壞的,但是礙於情麵或者其他的什麽原因不便發表評價。
所以不好評價,大概就是最好的評價。
李世民自然明白其中的奧妙,此刻眉頭緊鎖。
他不明白,一個促成了安史之亂的皇帝,難不成還會是什麽好貨色不成,怎麽當時的大臣不給惡諡,或是不好的廟號也就算了,居然是毀譽參半的玄字,這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但不知全貌,他也不好貿然評價,心中對於這個後世子孫的好奇之情已經達到了頂點。
此刻靜靜的看向薑餅,等待著對方接下來要說的故事。
李世民已經皺起了眉頭。
一般曆史上所謂的某某之亂,什麽什麽之禍,基本上是發生在一個王朝的晚期。
但剛才聽薑先生的意思。
在安史之亂後,大唐依舊存在,隻是格局變成了藩鎮割據一方?
他的心中犯起了嘀咕,造成安史之亂的不孝子孫,應該不會是他的兒子或者孫子吧?
李世民暗自祈禱著。
“先生,可否為朕詳細講述一番?”
現在他心中的好奇達到了頂峰,恨不得拉著薑餅聊上三天三夜,把未來發生的所有事情都給記錄下來。
看著李世民如此激動,薑餅自然是盛情難卻。
帶著他們坐下後,讓琴棋書畫為幾人泡茶。
“咦,這是茶湯?”
看著杯中那清澈中帶著抹幽綠,散發著淡淡清香的茶水,李泰忍不住詢問出聲。
他的眼神中帶著好奇。
李世民和房遺愛也被他這聲驚唿給吸引,朝著麵前的茶水看去,果然與他們日常所吃的茶有所不同。
古人喝茶不叫喝茶,叫吃茶。
之所以叫吃茶,是因為他們真的往會往裏麵加各種佐料,比如鹽,薑蔥,桂皮,陳皮等。
在唐朝,這些吃茶方式統稱為煎茶,幾乎是熬製的如同粥一般飲用。
煎茶在唐朝十分流行,到了宋朝以後,點茶法越來越受歡迎,南宋晚期,煎茶法就逐漸消失了。
初時薑餅讓王承恩上茶,李世民三人都沒多想,可現在看著與自己所吃的茶截然不同的樣子,不禁好奇起來。
“薑先生,你們這的茶,還真有些別致。”
李世民笑著讚歎了一聲。
雖然比起他們那種煎茶而言,這種衝泡而成的茶水似乎略顯簡陋,可其所散發出的淡淡清香,卻又別有一番風味,幾人都隱隱有些期待了起來。
薑餅哈哈一笑:“你們那會兒的茶煮的和粥一樣,現代人早就不那麽飲用了,什麽放入鹽巴、薑蔥、桂皮的,我們看來簡直和黑暗料理差不多,待會兒試試這種淡雅清香的泡茶,看看是你們的茶好吃,還是現在的茶好喝。”
聽著這話,幾人都笑了。
“如此甚好。”
李世民點了點頭。
趁著茶水衝泡的功夫,薑餅則是迴答了剛才李世民的問題。
“要說安史之亂嘛,那必須先從你李家的那位皇帝說起。”
哦?
薑餅略帶神秘的話語,引得幾人心癢癢。
另一旁,朱瞻基等人皆是會心一笑,他們自然是知道,薑先生這是要講唐明皇李隆基了。
說起李隆基,真的是古往今來最特別的一位皇帝了。
前期各種英明神武,幾乎是一世英主的模樣。
硬生生締造出了最輝煌偉大的大唐盛世——開元之治。
杜甫詩雲: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那是何等壯闊的景象。
在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開元盛世中,就連小城市都有萬戶人家,就算按造一家三口人來算,最少也是三萬人了。
這在當時的西方,已經能算大城市了。
可在大唐也不過是座小邑罷了。
更別說倉癝具實,人人安居樂業。
可偏偏李隆基締造出了這麽一個偉大的盛世,卻又親手將他給毀了。
這真的是一個複雜的皇帝,前期英明到幾乎有千古一帝的風采,隱隱能和先祖李世民並肩。
可到了後期,卻又昏聵好色,讓人難以評估。
哪怕是薑餅現在想想,心中也不由有些唏噓。
但凡李隆基少活那麽十幾年,千古一帝絕對是跑不了的了。
在整個華夏曆史上,那也是保五爭三的存在。
可惜就可惜在,這人實在是活的長了些。
平複了下心聲,看著一臉期待的李世民,薑餅心中暗自發笑,行吧,就讓你這個子孫帶給你這位天可汗大大的震撼吧。
他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
“唐玄宗,李隆基。”
玄宗?
聽著這個廟號,李世民心底就已經升起了不好的預感。
對於皇帝而言,廟號的的意義可是非同一般。
廟號來自商代,周代無廟號,漢代又恢複了廟號。
商代和漢代並不是每個君主都有資格上廟號,隻有有大功值得單獨立廟祭祀的君主才可以上廟號,漢朝景帝就沒有廟號,好幾個皇帝死後上了廟號還被後人取消了,認為功德不夠。
因此理論上廟號就沒有不好的,畢竟你都值得單獨立廟祭祀了(後世有廟號的皇帝並不單獨立廟祭祀)。
最初廟號數量也少,無非是“太高中世”加祖加宗。
後來廟號通貨膨脹,除了被廢、被篡位和亡國的以外基本人手一個,於是也就發明了很多新廟號。
但按照傳統,最好的廟號依然是太祖太宗高祖高宗世祖世宗這些,當然了,宋代以後,高宗除外。
不過李世民也不知道這些,他現在唯一糾結的,是李隆基廟號中的那個玄字。
前明後暗謂之玄。
海水深而又深、遠而又遠而逐漸成為黑色,看不清內裏,也就是玄色,玄武的一部分就是大黑烏龜。
如果一個皇帝的廟號為玄,那說明此人一生毀譽參半,不好評價。
從這一點上看,或許當時君臣對於李隆基實際上是有怨恨的,但是確實不能罵的太過分,所以用”玄“字。
平時我們說某件事情、某個人不好評價的時候,大概就是心裏已經對這件事定了性,就是壞的,但是礙於情麵或者其他的什麽原因不便發表評價。
所以不好評價,大概就是最好的評價。
李世民自然明白其中的奧妙,此刻眉頭緊鎖。
他不明白,一個促成了安史之亂的皇帝,難不成還會是什麽好貨色不成,怎麽當時的大臣不給惡諡,或是不好的廟號也就算了,居然是毀譽參半的玄字,這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但不知全貌,他也不好貿然評價,心中對於這個後世子孫的好奇之情已經達到了頂點。
此刻靜靜的看向薑餅,等待著對方接下來要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