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付之一炬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據朱元璋和朱棣說,通過錦衣衛的調查,現在大明上下掀起了一股科學熱潮。
以前的文人見麵,討論的是什麽之乎者也的文章。
而現在一見麵,探討的都是什麽微積分,平方根之類的題目。
包括什麽大明第一定律啊,大明第二定律啊,以及各種化學元素……
當然了,那個什麽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實際上就是牛頓的三大定律。
不過嘛。
誰讓現在你牛爵爺還沒出生呢。
而這又恰好在大明爆發了一波科學熱潮,那不好意思,直接拿來吧你。
或許幾百年後,出生的小牛頓總感覺自己失去了什麽,可又找不到根源。
可以說,現在大明學生的風氣,那是以誰的數學好,誰的物理化學等學科學的好為榮。
至於八股文,四書五經?
老掉牙的東西了。
明眼人都知道,以後的考試,這些東西的占比會越來越少的!
當然了,事情總歸是兩麵性的。
有好就有壞。
比如這場由皇帝開始自上而下掀起的科學熱潮。
對於大部分平民百姓來說,都是極好的。
四書五經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那個年代有很多人對數字感興趣,對世界萬物的誕生演化感興趣。
並非所有人都喜歡沉浸在冗雜枯燥的書卷之中。
對於這些人來說,想要出人頭地,就得學四書五經考八股文。
可學了這些東西又宛如桎梏一般,讓自己倍感頭疼。
曾經有許多人一麵痛斥著這些東西,一麵又基於父輩和生活的壓力,不得不咬牙寒窗苦讀。
最後熬壞了身體,熬白了頭發,始終一事無成。
現在好了。
你想要出人頭地,你想要科舉做官,並非隻有四書五經八股文一條道路了。
你木工做的好,做成了世界第一,那你就是人才,擇優錄取。
去學習數學物理,日後當個科研人員。
你對農業生產知識了解,喜歡研究花草樹木?
沒問題!
也是人才一枚。
去學習化學生物等等學科。
把那些什麽雜交定律啊,遺傳定律啊研究透徹。
去繁育出更優良的品種,做個當代神農!
可以說,就現在的大世而言,隻要你的是個人才,隻要你有一技之長,那麽就能出人頭地。
曾經被文人騷客稱作奇淫巧技的東西。
現在反而成了你能力的象征。
以前的匠籍人員,你一生是匠籍,一輩子都是匠籍,後世子孫除非有人幫你脫離匠籍,否則世世代代都是如此,被許多人看不起。
可現在不同了。
這些家夥都被老朱小朱視作了高端人才。
那是未來科學儲備的先驅啊!
一個個被搞去學習數理化,至於四書五經,完全沒必要,會認字就行了。
後續科學的發展,可是需要這些人來提供助力。
可以說搖身一變,直接地位都變的高了。
當然了,有人歡喜有人愁。
哪怕這種政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利好的。
而且許多讀書人也會自覺的去擁護愛戴。
可總是會有唱反調的人出現。
有那麽一批頑固的老夫子。
一輩子守著他們的之乎者也不肯放鬆。
臨到老了。
忽然聽說當今聖上不再重視這些儒家經典,反而改的去推行什麽奇淫巧技,氣的是到處散播一些不好的消息,動不動就咒罵大明如何如何。
這些話自然而然就通過錦衣衛傳到了皇帝的耳中。
一切讚成改革之人大為憤怒,覺得這些就是時代的絆腳石,看不清大門往哪邊開。
還抱著舊時代思想愚弄眾生呢?
就應該讓錦衣衛把這些家夥全都抓進大牢裏麵伺候。
而那些同樣覺得皇帝此舉是損害了他們這些讀書人大地主的利益的,雖然明麵上不敢說什麽,暗地裏卻支持那些老夫子。
巴不得通過各種流言蜚語讓大明現在的新策胎死腹中。
再不濟,也把他弄得一團糟糕,讓皇帝知道隻有他們儒家經典才是真正的治國韜略。
對於底下的風起雲湧,朱元璋和朱棣自然是心知肚明。
可他們卻沒有選擇用暴力手段去剔除這些不好的消息。
一個政策好不好,他們會不知道?
普羅大眾會不知道?
那些叫罵聲不過是吃不到時代紅利,覺得自己馬上就要被掃進曆史垃圾堆裏的,無能狂怒罷了。
哪怕叫破了天,喊破了地,也無濟於事,隨他們去吧。
雖然皇帝不計較了。
可大眾老百姓反而不樂意了。
作為儒家文化最忠實的簇擁,世修降表的衍聖公一家可謂是對這新政策最為抵觸,沒有之一。
他們之所以能世世代代繁榮昌盛,靠的不就是儒家文化,祖先福蔭嗎?
可現在朝廷忽然搞了這麽一個東西。
本來傳承了上千年的儒家思想瞬間被割裂開了。
要把他從統治者最看重的位置慢慢往下挪,那衍聖公家族肯定不樂意啊。
於是在他們手能伸得到的地方,各種貶低新學,甚至還說有儒無新,有新無儒這樣的話來。
言外之意就是號召全天下儒生一起來抵製新學,從而達到讓他的家族堅不可摧,千年永固的目的。
可惜。
這一招放在其他任何一個年代都好使。
放在當今天下,簡直是廁所裏點燈——找死!
這一下可把天下人的情緒拉爆了!
怎麽著?
你衍聖公家世世代代繁榮了數千年了。
現在終於輪到我們這些普通人可以有所作為,有些出息了。
結果你整這一出,是何居心?
別說是普通人,就連一些儒生也覺得,自己寒窗苦讀學十餘年的四書五經,到頭來肯定是比不過那些世家子弟,那些父輩當官的人。
隻有寥寥數人能脫穎而出,最後的結果,無外乎是給他們去當墊腳石罷了。
這樣的結局,讓他們如何能接受。
現在好不容易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了。
可偏偏還有人想要來壞規矩,想要來搞特權。
那怎麽辦啊?
沒得說!
弄他!
這則消息才傳出來沒多久,衍聖公家的門檻都差點被人給踏破了。
無數憤怒的百姓攔都攔不住,差點一把火將這個千年世家付之一炬。
好在最後是官府出麵,才勉強安撫住了這些人。
以前的文人見麵,討論的是什麽之乎者也的文章。
而現在一見麵,探討的都是什麽微積分,平方根之類的題目。
包括什麽大明第一定律啊,大明第二定律啊,以及各種化學元素……
當然了,那個什麽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實際上就是牛頓的三大定律。
不過嘛。
誰讓現在你牛爵爺還沒出生呢。
而這又恰好在大明爆發了一波科學熱潮,那不好意思,直接拿來吧你。
或許幾百年後,出生的小牛頓總感覺自己失去了什麽,可又找不到根源。
可以說,現在大明學生的風氣,那是以誰的數學好,誰的物理化學等學科學的好為榮。
至於八股文,四書五經?
老掉牙的東西了。
明眼人都知道,以後的考試,這些東西的占比會越來越少的!
當然了,事情總歸是兩麵性的。
有好就有壞。
比如這場由皇帝開始自上而下掀起的科學熱潮。
對於大部分平民百姓來說,都是極好的。
四書五經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那個年代有很多人對數字感興趣,對世界萬物的誕生演化感興趣。
並非所有人都喜歡沉浸在冗雜枯燥的書卷之中。
對於這些人來說,想要出人頭地,就得學四書五經考八股文。
可學了這些東西又宛如桎梏一般,讓自己倍感頭疼。
曾經有許多人一麵痛斥著這些東西,一麵又基於父輩和生活的壓力,不得不咬牙寒窗苦讀。
最後熬壞了身體,熬白了頭發,始終一事無成。
現在好了。
你想要出人頭地,你想要科舉做官,並非隻有四書五經八股文一條道路了。
你木工做的好,做成了世界第一,那你就是人才,擇優錄取。
去學習數學物理,日後當個科研人員。
你對農業生產知識了解,喜歡研究花草樹木?
沒問題!
也是人才一枚。
去學習化學生物等等學科。
把那些什麽雜交定律啊,遺傳定律啊研究透徹。
去繁育出更優良的品種,做個當代神農!
可以說,就現在的大世而言,隻要你的是個人才,隻要你有一技之長,那麽就能出人頭地。
曾經被文人騷客稱作奇淫巧技的東西。
現在反而成了你能力的象征。
以前的匠籍人員,你一生是匠籍,一輩子都是匠籍,後世子孫除非有人幫你脫離匠籍,否則世世代代都是如此,被許多人看不起。
可現在不同了。
這些家夥都被老朱小朱視作了高端人才。
那是未來科學儲備的先驅啊!
一個個被搞去學習數理化,至於四書五經,完全沒必要,會認字就行了。
後續科學的發展,可是需要這些人來提供助力。
可以說搖身一變,直接地位都變的高了。
當然了,有人歡喜有人愁。
哪怕這種政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利好的。
而且許多讀書人也會自覺的去擁護愛戴。
可總是會有唱反調的人出現。
有那麽一批頑固的老夫子。
一輩子守著他們的之乎者也不肯放鬆。
臨到老了。
忽然聽說當今聖上不再重視這些儒家經典,反而改的去推行什麽奇淫巧技,氣的是到處散播一些不好的消息,動不動就咒罵大明如何如何。
這些話自然而然就通過錦衣衛傳到了皇帝的耳中。
一切讚成改革之人大為憤怒,覺得這些就是時代的絆腳石,看不清大門往哪邊開。
還抱著舊時代思想愚弄眾生呢?
就應該讓錦衣衛把這些家夥全都抓進大牢裏麵伺候。
而那些同樣覺得皇帝此舉是損害了他們這些讀書人大地主的利益的,雖然明麵上不敢說什麽,暗地裏卻支持那些老夫子。
巴不得通過各種流言蜚語讓大明現在的新策胎死腹中。
再不濟,也把他弄得一團糟糕,讓皇帝知道隻有他們儒家經典才是真正的治國韜略。
對於底下的風起雲湧,朱元璋和朱棣自然是心知肚明。
可他們卻沒有選擇用暴力手段去剔除這些不好的消息。
一個政策好不好,他們會不知道?
普羅大眾會不知道?
那些叫罵聲不過是吃不到時代紅利,覺得自己馬上就要被掃進曆史垃圾堆裏的,無能狂怒罷了。
哪怕叫破了天,喊破了地,也無濟於事,隨他們去吧。
雖然皇帝不計較了。
可大眾老百姓反而不樂意了。
作為儒家文化最忠實的簇擁,世修降表的衍聖公一家可謂是對這新政策最為抵觸,沒有之一。
他們之所以能世世代代繁榮昌盛,靠的不就是儒家文化,祖先福蔭嗎?
可現在朝廷忽然搞了這麽一個東西。
本來傳承了上千年的儒家思想瞬間被割裂開了。
要把他從統治者最看重的位置慢慢往下挪,那衍聖公家族肯定不樂意啊。
於是在他們手能伸得到的地方,各種貶低新學,甚至還說有儒無新,有新無儒這樣的話來。
言外之意就是號召全天下儒生一起來抵製新學,從而達到讓他的家族堅不可摧,千年永固的目的。
可惜。
這一招放在其他任何一個年代都好使。
放在當今天下,簡直是廁所裏點燈——找死!
這一下可把天下人的情緒拉爆了!
怎麽著?
你衍聖公家世世代代繁榮了數千年了。
現在終於輪到我們這些普通人可以有所作為,有些出息了。
結果你整這一出,是何居心?
別說是普通人,就連一些儒生也覺得,自己寒窗苦讀學十餘年的四書五經,到頭來肯定是比不過那些世家子弟,那些父輩當官的人。
隻有寥寥數人能脫穎而出,最後的結果,無外乎是給他們去當墊腳石罷了。
這樣的結局,讓他們如何能接受。
現在好不容易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了。
可偏偏還有人想要來壞規矩,想要來搞特權。
那怎麽辦啊?
沒得說!
弄他!
這則消息才傳出來沒多久,衍聖公家的門檻都差點被人給踏破了。
無數憤怒的百姓攔都攔不住,差點一把火將這個千年世家付之一炬。
好在最後是官府出麵,才勉強安撫住了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