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科舉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話讓曹操和呂布都呆愣在了原地,一瞬間,隻覺得天高地闊。
這是他們從未聽過的理念,可現在聽來卻點燃了他們的神經。
雖然二者都是那個時代中諸侯的佼佼者,甚至曹操最後還做到了魏王的位置,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都不屬於門閥世家。
首先說呂布,他本身就屬於平民遊俠出身,一步步走到現在,還要多虧了那個時代。
倘若放在太平盛世,他一輩子可能也就當個小軍官頂了天,哪裏還能混成一番諸侯呢。
至於曹操,他的家世比呂布要好不少,其實也沒好到什麽地方去。
看起來祖父在朝中做官,他自己也是官身,但他的祖父曹騰卻是宦官,自己的父親也隻是其養子,天然的曹操身上就有了一層宦官的印記,比起一般人來說已經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了,但在世家的眼中,他直接被劃歸成了閹黨一派。
如果不是恰逢大亂,他想要走到自己所想的征西將軍的位置,隻怕少不了要去巴結各方大佬,一路上也為極其的艱辛。
也正因如此,二人都很清楚的認識得到門閥世家的恐怖。
就說袁紹,他們袁家在當時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說句不怎麽好聽的,就連皇帝都得賣他們袁家麵子。
正是這樣,他才有底氣公然和董卓叫板,就算激怒了這個在當時已經權傾朝野的太師,袁紹還是能從容的離開洛陽。
可想而知這世家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大了。
在原本的曆史上,曹魏也是依靠軍事手段組建一個豪門依附的政權。
在文化上,他更是提倡唯才是舉,反對豪門階層的“唯德是舉”,大量啟用寒門人才對豪門進行平衡和削弱,但卻又並非打壓。
曹操不是沒有那個實力打壓豪門,隻是沒有那個底氣罷了。
治理天下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又從哪裏來?
在唐宋以前,天下絕大多數的人才都是來自這些豪門家族中,也隻有他們才有財力和物力培養出治理天下的人才了。
而所謂的寒門出貴子,你以為當時的寒門就是現在普通百姓?
錯了!
真正的寒門隻不過是沒落了的貴族,但祖上依舊有著尊貴的血統,所以這些人當中假如好不容易出了個能在朝堂上為官做宰之人,也不會太受其他豪門的排擠。
從天然上而言,他們本就屬於一個階層,隻是因為家族稍微沒落了些罷了。
真正讓他們不爽的,實際上是平民出身,沒有尊貴的血統,沒有顯赫的家世,卻身居高位的家夥。
這些被豪門望族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倘若皇帝越過門閥世家,親近這些平民出身之人,不聽他們家族子弟的話,就會被罵作親近小人,可見一斑。
所以說,就算曹操有手段鏟除打壓豪門,也不敢那麽做。
後果是遭到全天下世家們的抵製,不再向他輸送人才,那麽結果就顯而易見了。
有本事的人去了敵對陣營,曹操這邊都是些歪瓜裂棗,那還怎麽出謀劃策,怎麽行軍打仗呢。
他不是沒想過要改變人才全都出自世家這樣的局麵,但最終效果微乎其微,甚至隻能妥協到平衡豪門和寒門,這也是曹操的無奈。
現如今聽到薑餅的這一係列說法,他隻覺得眼前豁然開朗了起來。
起身朝著對方一行禮:“請先生教我!”
薑餅可不願受這禮,連忙跳開道:“行行行,教你一點問題都沒有,不過你可別給我行禮,按照輩分來說,我都該稱你一聲祖宗,我可受不起!”
這話一出,曹操和呂布都笑了,他又坐迴了沙發上,向薑餅請教起來。
而薑餅本就有意為之,自然也不會藏著掖著,他說道:“其實從後來的曆史觀來看,世家大族消失在曆史長河中一個最主要的因素,便是科舉!”
“科舉?”
曹操口中念叨著這兩個字,看上去簡簡單單的發音,卻能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真是難以想象啊!
\"不錯!”
薑餅給他們科普了一下科舉的由來和進行的方式,這瞬間讓曹操的眼睛亮了起來。
“好啊,太好了,這簡直不知比唯才是舉與唯德是舉,人才全都來自世家好了多少!
薑先生,這科舉製度操能在大漢使用嗎?”
曆史上,科舉由隋文帝楊堅正式確立,之後又經曆唐宋正式發揚光大,從此在中華曆史上延續了一千多年之久。
而楊堅之所以能搞出來科舉,本質上也是因為他剛剛結束了一個亂世,創建了大一統王朝,百廢待興,自然沒有什麽阻礙。
可惜的是,在唐朝時期,科舉製度也是名存實亡的,真正能在其中脫穎而出的寒門和平民少之又少,依舊是被世家壟斷其中。
那麽宋又是如何成功讓科舉徹底取代世家選拔人才的渠道呢?
除了五代十國那戰亂不休的曆史背景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現在所說的四書五經,在古代其實是分開的。
尤其是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世家子弟們大部分學的都是五經,既:詩書禮易春秋,哪怕科舉製度上,選拔人才也是以五經為主。
到了宋代,由於四書的地位逐漸高過五經後,才逐漸讓掌握了五經注釋權和解釋權的世家逐漸凋零,直至徹底淘汰在了曆史中。
曹操現在的局麵就和隋文帝很像。
知曉了未來的曆史,統一國家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而那些世家們由於長期的戰爭,其實也有些萎靡不振,力量早就沒有桓靈二帝時期那麽強了。
這是其一。
其二,薑餅想要提供給他科舉的教材,可不是什麽四書五經,而是現代的啟蒙教材,以及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等科學學科。
不說徹底取締四書五經,但也要將其放在權重較低的位置上。
寒門和平民學的是這些,科舉考試考的也是這些,你世家大族還能這麽去壟斷呢?
到時候考試都考不過人家,要麽就乖乖等著被徹底取締淘汰,要麽就學著寒門和平民一樣也學這些東西。
但無論走的哪條路,主動權都到了曹操手中,可謂是天下英雄盡入吾轂了,到了那個時候,想要收拾他們,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這是他們從未聽過的理念,可現在聽來卻點燃了他們的神經。
雖然二者都是那個時代中諸侯的佼佼者,甚至曹操最後還做到了魏王的位置,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都不屬於門閥世家。
首先說呂布,他本身就屬於平民遊俠出身,一步步走到現在,還要多虧了那個時代。
倘若放在太平盛世,他一輩子可能也就當個小軍官頂了天,哪裏還能混成一番諸侯呢。
至於曹操,他的家世比呂布要好不少,其實也沒好到什麽地方去。
看起來祖父在朝中做官,他自己也是官身,但他的祖父曹騰卻是宦官,自己的父親也隻是其養子,天然的曹操身上就有了一層宦官的印記,比起一般人來說已經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了,但在世家的眼中,他直接被劃歸成了閹黨一派。
如果不是恰逢大亂,他想要走到自己所想的征西將軍的位置,隻怕少不了要去巴結各方大佬,一路上也為極其的艱辛。
也正因如此,二人都很清楚的認識得到門閥世家的恐怖。
就說袁紹,他們袁家在當時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說句不怎麽好聽的,就連皇帝都得賣他們袁家麵子。
正是這樣,他才有底氣公然和董卓叫板,就算激怒了這個在當時已經權傾朝野的太師,袁紹還是能從容的離開洛陽。
可想而知這世家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大了。
在原本的曆史上,曹魏也是依靠軍事手段組建一個豪門依附的政權。
在文化上,他更是提倡唯才是舉,反對豪門階層的“唯德是舉”,大量啟用寒門人才對豪門進行平衡和削弱,但卻又並非打壓。
曹操不是沒有那個實力打壓豪門,隻是沒有那個底氣罷了。
治理天下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又從哪裏來?
在唐宋以前,天下絕大多數的人才都是來自這些豪門家族中,也隻有他們才有財力和物力培養出治理天下的人才了。
而所謂的寒門出貴子,你以為當時的寒門就是現在普通百姓?
錯了!
真正的寒門隻不過是沒落了的貴族,但祖上依舊有著尊貴的血統,所以這些人當中假如好不容易出了個能在朝堂上為官做宰之人,也不會太受其他豪門的排擠。
從天然上而言,他們本就屬於一個階層,隻是因為家族稍微沒落了些罷了。
真正讓他們不爽的,實際上是平民出身,沒有尊貴的血統,沒有顯赫的家世,卻身居高位的家夥。
這些被豪門望族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倘若皇帝越過門閥世家,親近這些平民出身之人,不聽他們家族子弟的話,就會被罵作親近小人,可見一斑。
所以說,就算曹操有手段鏟除打壓豪門,也不敢那麽做。
後果是遭到全天下世家們的抵製,不再向他輸送人才,那麽結果就顯而易見了。
有本事的人去了敵對陣營,曹操這邊都是些歪瓜裂棗,那還怎麽出謀劃策,怎麽行軍打仗呢。
他不是沒想過要改變人才全都出自世家這樣的局麵,但最終效果微乎其微,甚至隻能妥協到平衡豪門和寒門,這也是曹操的無奈。
現如今聽到薑餅的這一係列說法,他隻覺得眼前豁然開朗了起來。
起身朝著對方一行禮:“請先生教我!”
薑餅可不願受這禮,連忙跳開道:“行行行,教你一點問題都沒有,不過你可別給我行禮,按照輩分來說,我都該稱你一聲祖宗,我可受不起!”
這話一出,曹操和呂布都笑了,他又坐迴了沙發上,向薑餅請教起來。
而薑餅本就有意為之,自然也不會藏著掖著,他說道:“其實從後來的曆史觀來看,世家大族消失在曆史長河中一個最主要的因素,便是科舉!”
“科舉?”
曹操口中念叨著這兩個字,看上去簡簡單單的發音,卻能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真是難以想象啊!
\"不錯!”
薑餅給他們科普了一下科舉的由來和進行的方式,這瞬間讓曹操的眼睛亮了起來。
“好啊,太好了,這簡直不知比唯才是舉與唯德是舉,人才全都來自世家好了多少!
薑先生,這科舉製度操能在大漢使用嗎?”
曆史上,科舉由隋文帝楊堅正式確立,之後又經曆唐宋正式發揚光大,從此在中華曆史上延續了一千多年之久。
而楊堅之所以能搞出來科舉,本質上也是因為他剛剛結束了一個亂世,創建了大一統王朝,百廢待興,自然沒有什麽阻礙。
可惜的是,在唐朝時期,科舉製度也是名存實亡的,真正能在其中脫穎而出的寒門和平民少之又少,依舊是被世家壟斷其中。
那麽宋又是如何成功讓科舉徹底取代世家選拔人才的渠道呢?
除了五代十國那戰亂不休的曆史背景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現在所說的四書五經,在古代其實是分開的。
尤其是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世家子弟們大部分學的都是五經,既:詩書禮易春秋,哪怕科舉製度上,選拔人才也是以五經為主。
到了宋代,由於四書的地位逐漸高過五經後,才逐漸讓掌握了五經注釋權和解釋權的世家逐漸凋零,直至徹底淘汰在了曆史中。
曹操現在的局麵就和隋文帝很像。
知曉了未來的曆史,統一國家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而那些世家們由於長期的戰爭,其實也有些萎靡不振,力量早就沒有桓靈二帝時期那麽強了。
這是其一。
其二,薑餅想要提供給他科舉的教材,可不是什麽四書五經,而是現代的啟蒙教材,以及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等科學學科。
不說徹底取締四書五經,但也要將其放在權重較低的位置上。
寒門和平民學的是這些,科舉考試考的也是這些,你世家大族還能這麽去壟斷呢?
到時候考試都考不過人家,要麽就乖乖等著被徹底取締淘汰,要麽就學著寒門和平民一樣也學這些東西。
但無論走的哪條路,主動權都到了曹操手中,可謂是天下英雄盡入吾轂了,到了那個時候,想要收拾他們,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