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摧枯拉朽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千戶很快迴到大軍所在地,將自己的見聞匯報至上級。
上級聽聞,忍不住嘖嘖稱奇,但也沒有耽擱,同樣很快繼續匯報,層層遞進,很快就傳到了胡宗憲的耳中。
“哦?
竟有這等奇事?”
大帳內,胡宗憲聽著手下人的匯報,握持著書卷那隻手竟然愣住了,另一隻手微微撫須,他也屬實沒想到,剛來的這個島上,居然就敢稱國。
更可笑的是,所謂的家主手中的兵馬不過十五人,甚至連好裝備都沒有。
十五人,放在大明一場鬥毆都不止這麽點吧。
微微搖了搖頭,胡宗憲道:“去賞賜一下那位千戶吧,也算是立了頭功了。”
說罷,他微微頓了頓,接著道:
“我還是那句老話,你們要怎麽打,我不管,但隻有一件,隻許勝,不許敗,聖旨已經發下來了,許我等便宜行事,至於能撈多少好處,全看爾等造化。”
話畢,大帳內所有人都為之一振,顯然在思索著胡帥這句話的含金量。
經曆了對馬島上的小插曲後,胡宗憲並未耽擱,大軍繼續開拔。
短短數日間,便攻克了對馬島隔岸的伊崎島,以及九州島上的肥前,肥後,築前,築後等諸多大名封地。
有了那位千戶做出的表率,明軍一登島就展開了瘋狂的攻勢。
想要投降?
不可能的。
你他娘的投了我還怎麽撈好處。
隻有一個字,殺!
可惜,殺也殺不盡興。
遇到最強的一次抵抗,當屬肥後大名,在明軍相繼攻克伊崎、肥前、築前等地區後。
整個九州島及倭國各地區大名其實已經陸續收到了明軍壓境的奏報,在心存僥幸想要投降的同時,也做好了抵抗的準備。
肥後地區為五十多萬石大名所在,能征納的兵源與對馬家主完全是天壤之別。
就算平日裏也有著千人級的常備軍。
麵對來勢洶洶的胡宗憲大軍,他更是發了狠,強行征召一萬五千人為軍,做好了抵抗的準備。
可惜,在大明麵前依舊與以卵擊石無異。
首先就是軍隊素質和裝備太差。
其次在身高與力量上都被明軍所碾壓。
麵對胡宗憲大軍時,這些肥後大名精心準備的兵馬,就如孩子麵對壯漢般,弱小的可笑。
明軍這邊隻派出了五千餘人,幾次對衝過後,肥後軍隊瞬間潰不成軍,早就沒有了戰鬥力。
其國大名也成功被俘獲。
沒有任何的意外,他麵對的隻有死路一條。
俘虜,什麽俘虜,不存在的。
自從拿到嘉靖聖旨後,胡宗憲日夜揣摩,從中隻看出了兩個字:“殺人!”
他這次過來除了最重要的兩座銀礦外,就是以殺人為目的,把仗打的漂漂亮亮的。
這樣才能對本國人民有個交代。
所以當他深度解讀後,自然不會對倭奴國人留有什麽情麵。
優待俘虜,不殺平民?
換做大明本國的軍閥混戰時自然如此,可裏到處都是外國人,異族人,更談不上什麽不濫殺了。
當然,胡宗憲也不是什麽嗜血的惡魔,他沒有屠殺平民為樂的癖好,隻要那些倭人沒有擋到自己的路,順從自己的軍隊,暫時放過一馬也無不可。
在他眼中,這些都是優質礦奴,沒完成使命之前就死了,未免也有些可惜。
沒錯,即便連九州島都還未完全占據,但倭奴人在胡宗憲眼中已經淪為了奴隸。
打下整個倭國無非是時間問題罷了。
作為當時大明最優秀的將領,這點自信胡宗憲還是有的。
數日內拿下這麽多大名,軍隊中許多人也是吃得滿嘴流油,那些連湯都喝不上的,自然是看得眼饞。
紛紛請願讓大軍繼續開拔,總得讓所有弟兄們都撈點好處才行啊。
整個隊伍中的統戰情緒極強,就連胡宗憲都感到了震驚。
往常帶兵出征,大多是厭戰情緒,如現在一樣,眾誌成城,恨不得一天都不休息的情況,可是從未有之。
不過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大家情緒高漲,也需要考慮身體能否吃得消才行。
連續高強度行軍加作戰,其實很多士兵已經處在極限的邊緣了。
於是胡宗憲下令,讓大軍都休整兩日再繼續開拔,同時也告訴大家不用心急,仗還有得打。
就是再蠢笨的隊伍,總能撈到油水的,也順利安撫了那些躁動丘八們的內心。
休整結束,大軍便如秋風掃落葉般,迅速橫掃了整個九州島上的大名。
到了後來,甚至有幾個大名忍不住想要聯手對付明軍,可惜依舊沒有什麽用。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都顯得是那麽的可笑。
到達倭奴國不過二十三日,就已經拿下了四大島中的一座,其中有半數的時間還花在了趕路上,若不然,隻會更快。
說實話,胡宗憲自己也沒打過這麽暢快的仗。
這和國內不同,那個時候打仗,要考慮的東西就多了。
不擾民,不殺戮,後勤補給,糧草輜重……
方方麵麵都要謀劃到位才行。
哪裏像現在這樣,後勤都不用帶,走到哪裏擄到哪裏。
缺吃缺喝了,直接去搶就行,根本不用擔心餓著,他現在是深刻感受到北方那些胡人們秋冬時節就南下劫掠中原時到底有多暢快了。
而且很顯然,自己比他們還要舒服的多。
大明北方各種山脈連綿起伏,形成了天然屏障,更兼有各種防禦工事,派了重兵把守。
他們每下來一次,都得損失慘重的迴去。
哪裏像現在自己這樣,簡直就成了單方麵屠殺,那些倭人的士兵和大明士兵比起來,就像豆腐一樣,一碰就碎,根本沒有絲毫的戰鬥力。
夜深人靜的時候胡宗憲甚至忍不住在想,莫非自己是祖墳冒了青煙,這麽大的功勞就落在了自己頭上了。
在他看來,就算統帥是頭豬,在進攻倭國這種幾乎不需要動任何腦子的事情上,也能輕而易舉的取得自己現在的功績。
簡直就是來撿功的。
他這邊打的暢快了,自然沒忘記寫題本迴朝廷,一方麵是為了請功,一方麵麽,自然也是為了讓朝堂中的那些大人和皇帝們樂嗬樂嗬。
上級聽聞,忍不住嘖嘖稱奇,但也沒有耽擱,同樣很快繼續匯報,層層遞進,很快就傳到了胡宗憲的耳中。
“哦?
竟有這等奇事?”
大帳內,胡宗憲聽著手下人的匯報,握持著書卷那隻手竟然愣住了,另一隻手微微撫須,他也屬實沒想到,剛來的這個島上,居然就敢稱國。
更可笑的是,所謂的家主手中的兵馬不過十五人,甚至連好裝備都沒有。
十五人,放在大明一場鬥毆都不止這麽點吧。
微微搖了搖頭,胡宗憲道:“去賞賜一下那位千戶吧,也算是立了頭功了。”
說罷,他微微頓了頓,接著道:
“我還是那句老話,你們要怎麽打,我不管,但隻有一件,隻許勝,不許敗,聖旨已經發下來了,許我等便宜行事,至於能撈多少好處,全看爾等造化。”
話畢,大帳內所有人都為之一振,顯然在思索著胡帥這句話的含金量。
經曆了對馬島上的小插曲後,胡宗憲並未耽擱,大軍繼續開拔。
短短數日間,便攻克了對馬島隔岸的伊崎島,以及九州島上的肥前,肥後,築前,築後等諸多大名封地。
有了那位千戶做出的表率,明軍一登島就展開了瘋狂的攻勢。
想要投降?
不可能的。
你他娘的投了我還怎麽撈好處。
隻有一個字,殺!
可惜,殺也殺不盡興。
遇到最強的一次抵抗,當屬肥後大名,在明軍相繼攻克伊崎、肥前、築前等地區後。
整個九州島及倭國各地區大名其實已經陸續收到了明軍壓境的奏報,在心存僥幸想要投降的同時,也做好了抵抗的準備。
肥後地區為五十多萬石大名所在,能征納的兵源與對馬家主完全是天壤之別。
就算平日裏也有著千人級的常備軍。
麵對來勢洶洶的胡宗憲大軍,他更是發了狠,強行征召一萬五千人為軍,做好了抵抗的準備。
可惜,在大明麵前依舊與以卵擊石無異。
首先就是軍隊素質和裝備太差。
其次在身高與力量上都被明軍所碾壓。
麵對胡宗憲大軍時,這些肥後大名精心準備的兵馬,就如孩子麵對壯漢般,弱小的可笑。
明軍這邊隻派出了五千餘人,幾次對衝過後,肥後軍隊瞬間潰不成軍,早就沒有了戰鬥力。
其國大名也成功被俘獲。
沒有任何的意外,他麵對的隻有死路一條。
俘虜,什麽俘虜,不存在的。
自從拿到嘉靖聖旨後,胡宗憲日夜揣摩,從中隻看出了兩個字:“殺人!”
他這次過來除了最重要的兩座銀礦外,就是以殺人為目的,把仗打的漂漂亮亮的。
這樣才能對本國人民有個交代。
所以當他深度解讀後,自然不會對倭奴國人留有什麽情麵。
優待俘虜,不殺平民?
換做大明本國的軍閥混戰時自然如此,可裏到處都是外國人,異族人,更談不上什麽不濫殺了。
當然,胡宗憲也不是什麽嗜血的惡魔,他沒有屠殺平民為樂的癖好,隻要那些倭人沒有擋到自己的路,順從自己的軍隊,暫時放過一馬也無不可。
在他眼中,這些都是優質礦奴,沒完成使命之前就死了,未免也有些可惜。
沒錯,即便連九州島都還未完全占據,但倭奴人在胡宗憲眼中已經淪為了奴隸。
打下整個倭國無非是時間問題罷了。
作為當時大明最優秀的將領,這點自信胡宗憲還是有的。
數日內拿下這麽多大名,軍隊中許多人也是吃得滿嘴流油,那些連湯都喝不上的,自然是看得眼饞。
紛紛請願讓大軍繼續開拔,總得讓所有弟兄們都撈點好處才行啊。
整個隊伍中的統戰情緒極強,就連胡宗憲都感到了震驚。
往常帶兵出征,大多是厭戰情緒,如現在一樣,眾誌成城,恨不得一天都不休息的情況,可是從未有之。
不過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大家情緒高漲,也需要考慮身體能否吃得消才行。
連續高強度行軍加作戰,其實很多士兵已經處在極限的邊緣了。
於是胡宗憲下令,讓大軍都休整兩日再繼續開拔,同時也告訴大家不用心急,仗還有得打。
就是再蠢笨的隊伍,總能撈到油水的,也順利安撫了那些躁動丘八們的內心。
休整結束,大軍便如秋風掃落葉般,迅速橫掃了整個九州島上的大名。
到了後來,甚至有幾個大名忍不住想要聯手對付明軍,可惜依舊沒有什麽用。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都顯得是那麽的可笑。
到達倭奴國不過二十三日,就已經拿下了四大島中的一座,其中有半數的時間還花在了趕路上,若不然,隻會更快。
說實話,胡宗憲自己也沒打過這麽暢快的仗。
這和國內不同,那個時候打仗,要考慮的東西就多了。
不擾民,不殺戮,後勤補給,糧草輜重……
方方麵麵都要謀劃到位才行。
哪裏像現在這樣,後勤都不用帶,走到哪裏擄到哪裏。
缺吃缺喝了,直接去搶就行,根本不用擔心餓著,他現在是深刻感受到北方那些胡人們秋冬時節就南下劫掠中原時到底有多暢快了。
而且很顯然,自己比他們還要舒服的多。
大明北方各種山脈連綿起伏,形成了天然屏障,更兼有各種防禦工事,派了重兵把守。
他們每下來一次,都得損失慘重的迴去。
哪裏像現在自己這樣,簡直就成了單方麵屠殺,那些倭人的士兵和大明士兵比起來,就像豆腐一樣,一碰就碎,根本沒有絲毫的戰鬥力。
夜深人靜的時候胡宗憲甚至忍不住在想,莫非自己是祖墳冒了青煙,這麽大的功勞就落在了自己頭上了。
在他看來,就算統帥是頭豬,在進攻倭國這種幾乎不需要動任何腦子的事情上,也能輕而易舉的取得自己現在的功績。
簡直就是來撿功的。
他這邊打的暢快了,自然沒忘記寫題本迴朝廷,一方麵是為了請功,一方麵麽,自然也是為了讓朝堂中的那些大人和皇帝們樂嗬樂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