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很快迴去了,去詳細研究他對抗世家的法子。


    沒辦法,他娘的,某年某月某日,他想重新修訂氏族製,削弱門閥氏族地位的同時,提高李唐皇族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在這些世家大族中,又以崔盧王鄭李五姓七望最崇高顯赫。


    這五姓七望在百姓中的地位,甚至超越了李唐皇族。


    由於祖上出過很多的達官顯貴,憑借著祖上的福蔭,在地方上更是盤根錯節,不可一世。


    哪怕許多人已經成了破落戶,可卻依舊以自己的姓氏沾沾自喜,你若是想與他聯姻,即便送上再多的錢財,他也覺得你寒酸。


    可就是這些自視清高的門閥氏族,在重修的氏族製中,崔姓仍是第一等。


    這極大的激起李世民的不滿,要求重新修訂。


    心中雖有滿腔的怒火,卻無處發泄。


    隻因為千百年來就是如此,世人們甚至都已經習慣了。


    即便重新修訂之後,官員也不過是將李唐皇族的姓排到了第一等,其餘之後的,仍舊沒有做出任何的改變,大姓依舊是大姓,小姓還是那些小姓。


    李世民無可奈何,知道想要徹底改變人們心中的觀念,何其困難。


    索性也不再繼續為難修訂之人。


    隻是心中依舊沒有放棄想要削弱這些門閥世家地位的想法。


    然而除了提高科舉的權重,讓世家們無法再如以前那般為所欲為,李世民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了。


    或許大唐的官員中有的人心中有好法子。


    但卻不會傻乎乎的說出來,更不會讓李世民知道。


    無論是房玄齡也好,魏征也罷。


    本質上依舊有著氏族們的影子。


    在朝為官,也不過是偏向氏族的心少一些,指望他們想出削弱自己勢力地位的辦法,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李二死後,不過三五十年的時間,世家大族再次掌握了天下話語權。


    安史之亂後更甚。


    在唐朝中晚期,連科舉都已經被這些家夥給牢牢把控住了。


    你想要跨越階級?


    比登天還難!


    早期大唐科舉采用不糊名的政策,評定文章的好壞,並不看你寫的什麽內容,而是看你姓甚名誰,家世如何,父輩是否在朝為官,擔任何等職務?


    由此可見,官場黑暗到了什麽地步。


    哪怕俗話說的寒門難出貴子。


    人家所謂的寒門可不是那些流啊、氓啊的窮苦百姓。


    本質上寒門不過是曾經高門第破落了,連續幾代人都沒有顯赫過,才能被稱作寒門。


    就算窮到飯都吃不起了,可隻要一通稟姓名,言其祖上誰誰誰,照樣有一大堆人吹捧。


    這才是所謂的寒門。


    或許是大唐也覺得這種科舉未免徇私舞弊的可能性太高了些,後麵逐漸采取了糊名製。


    這樣一來,似乎有了公平可言?


    那就大錯特錯了。


    名字的確是糊了。


    可你要是在考試之前,由長輩帶著去拜訪拜訪主考官,這自然是允許的,你要是趁機和主考官增進增進感情,誰也挑不出什麽理來不是。


    而到了考場上,名字確實是糊了。


    可交卷的時候,是你本人親自呈上去給考官啊。


    這麽一來,與掩耳盜鈴又有什麽區別。


    可以說,隋唐開始,雖然曾經的舉孝廉也好,察舉製也罷,都被科考製度給取締了。


    看似公平,能恩惠普羅大眾。


    但真正施行的好一些,除了唐太宗時期,到了後麵,依然成了世家的工具。


    你想要做官?


    行啊,氏族幾等,朝中可有長輩,與誰家有過聯姻,祖上出過何人?


    都沒有?


    那你做個屁的官,做夢去吧!


    也正是由於人才的壟斷,到了晚唐時期,黃巢才會屢試不第,按理說,幼時便能寫出“他日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這樣還不錯的詩句來,文學已經不會太低。


    但造化就是這般弄人,即便多次嚐試,依舊是個落榜生。


    或許當初黃巢但凡被科舉給錄取了,後麵就不會再出現什麽衝天大將軍,也沒了“天街踏盡公卿骨”這種慘案發生了。


    可惜,事與願違。


    哪怕唐末最後一個有些作為能力,且為人剛直不阿的宰相鄭畋,若是沒有父輩福蔭,也休想年紀輕輕就考中進士。


    當然了,李二是個既講究,又體麵的人。


    迴去之後才隔了一天的功夫,房遺愛又來了。


    這次可不是空著手來的。


    直接送來了兩大箱金銀珠寶,說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對薑先生的謝禮。


    對此,薑餅自然是樂嗬嗬的接受了。


    通過係統迴收,最終存款已經來到快接近九位數了。


    這在沒獲得奇遇之前,他想都不敢想。


    雖然繼承了農家小院,但平日裏寫寫小說,一個月不過幾千塊錢,勉強維持生活罷了。


    哪裏能像現在這樣直接實現財富自由。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從今以後,自己的交流對象隻能是這些古人了,算是徹底與社會脫軌。


    不過薑餅很快調節好了自己的心態。


    人總不能既要又要吧。


    現在這種狀態也挺好,雖然交流對象都變成了古人,可人家對自己很尊重啊,說話客客氣氣。


    你要放在原先的社會中,這種級別的大人物,誰會對你這種一個月寫寫小說,也不過收入三五千的臭癟三這麽客氣,那都是鼻孔朝天的存在。


    在這裏薑餅不但收獲了財富,還有地位和尊重,甚至是認同感。


    所以這裏其實很好,他一點也不想迴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年後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後的我並收藏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