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既然身死,按照傳統的宗法繼承製,就該輪到嫡次子李賢做太子。


    李賢做了太子之後,也表現得十分賢明,得到了大臣們的喜愛。


    但是,後來李賢卻因為種種原因,和皇後武則天產生了矛盾,母子二人成了敵人。


    最後,武則天派人在李賢的太子府內,搜出了數百具盔甲,舉報李賢謀反。


    在古代,私藏甲胄是謀反的大罪,就算是太子也不能免罪。


    所以最後,李治隻能無奈之下,廢掉了李賢的太子之位,改立老三李顯做太子。”


    “糊塗,糊塗!”


    說到這裏,李世民忍不住破口大罵。


    “這分明就是武氏女故意將甲胄藏匿於李賢府內!


    他既貴為太子,又有何必要再去造反,不是多此一舉嗎!”


    李世民氣的暴跳如雷,可周圍李泰和房遺愛卻麵麵相覷。


    陛下,你是不是忘記了,你那長子李承乾,在一年後也即將造反啊?


    見沒人附和,李世民忽然也像是想到了什麽,訕訕坐了下來。


    “罷了,薑先生您繼續說吧。”


    薑餅微微一笑,接著道:


    “李顯成為太子之後,猶如驚弓之鳥般,時刻保持著警惕。


    他深知自己如今的皇位與其說是順應天命得來的,不如說是母親武則天的傀儡罷了。


    他默默地汲取著之前哥哥們的慘痛教訓,明白在這宮廷鬥爭之中,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於是,他開始老老實實地做起了他的太子,不再像從二哥李賢那般與母後武則天爭權。


    他知道,武則天作為大唐的第二個天,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望。


    她的手段狠辣,心思縝密,任何敢於挑戰她權威的人都將遭到無情的打擊。


    李顯不想重蹈覆轍,也不願意再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所以,他選擇了沉默,選擇了順從,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來保住自己的性命。


    與此同時,身為皇帝的李治,身體情況則開始越來越差,公元683年,李治因病去世,李顯終於順利登基為帝。


    不過,李顯雖然當上了皇帝,但當時的朝政大權,依然都掌握在太後武則天手裏。


    李顯之前雖然做了很長時間的溫順太子,但如今做了皇帝之後,他也打算抓穩皇權。


    李顯深知,要想在與太後武則天的權力鬥爭中占據上風,必須有足夠的實力作為後盾。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皇後韋氏一族,他們擁有龐大的家族勢力,可以成為自己對抗武則天的有力支持。


    李顯開始精心策劃,準備重用韋氏一族,組建一支強大的外戚集團,他知道,隻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在這場激烈的權力爭奪中取得勝利。


    然而就在李顯剛剛表現出這個態度之後,武則天卻在第一時間動手,直接廢掉了李顯的太子之位,將李顯改封為廬陵王,趕出了京城。


    就這樣,在老三李顯被廢之後,身為老四的李旦,被武則天扶上了皇位,做了新的皇帝。”


    “這,這……”


    李世民想到武則天之後既然登基成了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那手段必然是如雷霆一般。


    可卻不曾想,在權利麵前,他那幾個兒子都一一成了犧牲品。


    相當於是她踏上皇位路上的墊腳石一般。


    若是別人倒也罷了。


    可這幾人都是他的孫子,身上流淌著他李家的血脈,怎麽能任由這武氏女如此欺辱!


    李世民心中升起一團邪火,他打定主意,這番迴去之後,就將那武才人給處死,省的重蹈日後的覆轍。


    當然了,他心中何等想法,薑餅自然無從得知,他仍在繼續講述著。


    “隻不過,李旦的這個皇位,幾乎就等於是天上掉下來的一樣。


    李旦原本隻打算做一個閑散王爺,從小到大也一直都是過著閑散的生活,突然讓他做了皇帝,李旦自然不知道該如何行使自己皇帝的權力。


    再加上當時武則天把持朝政,也用不著李旦過問朝政。


    所以李旦登基之後,直接就成了一個傀儡皇帝。


    雖然是皇帝,但李旦的日子,卻過得十分淒慘,反倒還不如之前做閑散王爺的時候了。


    因為是傀儡皇帝,武則天怕李旦圖謀不軌,所以將李旦徹底軟禁在皇宮內,根本不讓李旦一家接觸外人,完全沒了自由。而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所有支持李旦,反對武則天的李家宗室,幾乎都被武則天屠戮殆盡。


    直到公元690年,此時的唐朝,已經完全被武則天掌控。


    武則天終於按捺不住,開始暗示李旦禪位。


    李旦也早就樂得如此,連忙將皇位讓給了母親武則天。


    就這樣,武則天從自己的兒子手裏,搶過了皇位,成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大膽!”


    李泰聽得睚眥欲裂。


    一個區區外姓女子,居然敢屠戮他李家宗室,簡直是膽大包天,膽大妄為!


    雖然他平日裏對這些宗室子弟也不見得有多麽親近,可賬卻不能這麽算。


    作為大宗子弟,他可以對那些小宗族人不屑一顧,視之如螻蟻。


    可他卻不允許別人也如此。


    那些人的身上,畢竟流著他們李家的血,如此行為,不正意味著是打他們李唐王朝的臉麵麽!


    李泰尚且如此,更別說李世民了。


    他此刻臉色平靜的嚇人,仿佛事不關己一般。


    但隻有真正熟悉他的人才知道,這恰恰是李世民盛怒到極點的表現。


    可以說,如果武才人隻是搶奪了李家的皇位,但畢竟後來又一次迴到了李家的手中,若隻是如此的話,或許隻是將其誅殺,甚至軟禁也無不可。


    現在她的一係列做法,卻徹底觸怒了李世民心中的逆鱗,他的大唐這一刻仿佛成了那個女人的玩物,他豈能不怒。


    甚至心中已經在計劃著,不隻是武才人,就連她的親眷朋友,也一同問斬算了,如此才能解心頭之恨。


    雖然是這麽想,但李世民畢竟不是朱元璋,心中還有些猶豫,這種在貞觀十六年未曾發生的事情,是否該以此為由頭定罪他們,這樣是否太不公平了些。


    如果是朱元璋知道了對方心中的想法,隻會說一句:菜就多練。


    就武則天的那些親眷朋友才多少人啊,頂了天幾百人,連他洪武四大案的零頭都不夠,你擱這做慈善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年後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後的我並收藏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