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朱元璋:咱也想建設現代化大明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眾人口中喃喃自語,念叨著這句話,此時此刻,有了更加直觀的感悟。
朱棣更是幻想,自己坐著飛機,天降奇兵,地上跑著高鐵,動員著無數大明精銳,頃刻間來到漠北王庭,直接來個犁庭掃穴。
想到這,他不由自主的開口道:
“薑先生,其它的先不說,您就先將那個飛機高鐵的製作方法傳授給老頭子吧!
等我迴去了,一定第一時間弄出來!”
迎著朱棣期待的目光,薑餅有些欲哭無淚。
(⊙_⊙)?
誰?我嗎?
我一個小屁民,懂什麽高鐵飛機的製造方式啊。
無奈的笑了笑,解釋道:“永樂帝,你可太抬舉我了。
且不說我會不會製作飛機高鐵。
就算會吧,這東西已經涉及到完整的學科和配套的工業基礎,就算你拿著圖紙和製造方案迴去,想要造出來幾乎是不能的事情。
況且,你以為造成飛機高鐵來了,他就能使用了嗎?
日常的保養,人員的維護,各種設備的操作。
以及高鐵特有的鐵軌、站台。
飛機所需的塔台、航線等等,
涉及的東西方方麵麵,可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
這些話宛若一盆冷水,瞬間將興致高漲的朱棣給澆滅了。
“這麽說來,老頭子我有生之年是無法坐上飛機了?”
看著朱棣那顆不老的童心,薑餅笑道:“理論上來說是很難了。
你們可能不知道,從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到如今的全麵現代化發展,可是足足走了近300年的時間。
你們雖然能通過我這裏收集的理論知識,大大縮減其中的過程,但少說幾十年上百年是跑不了的。
所以啊,飛機你是不用想了,期待期待坐上第一台蒸汽動力火車或許可行。”
“好好好,飛機坐不了,坐坐火車過把癮也可行!”朱棣又一次來了精神。
看著活躍的judy,眾人都忍不住笑了。
笑著笑著,朱元璋想起了自己之前詢問李善長造電視的事情。
現在想想,當時還真是無知者無畏啊。
他忍不住感慨:
“薑先生,咱現在總是明白為什麽您會說這長期法子是一勞永逸的治本之法了。
聽完這些,咱真是感慨良多。
要是真的能完成了您講的現代化,可不就真的是創立萬世之基業了嘛!”
“是啊!”朱標也忍不住道:“法子是好法子,可就是執行起來太難,時間也太久了些。”
朱元璋正色道:“標兒,咱決定了,迴去就開始建設現代化大明!
並且以後都將以此為國策。
咱做不完的事情,就交到你的手中,你沒做完的,交到雄英的手中。
既然這並非一代人所能完成的,那就花幾代,十幾代去做!
隻要咱朱家的子孫能安安穩穩的發展下去,不敢說江山永固,但至少大明也不至於隻能存續兩百多年了。”
“是!孩兒記住了!”朱標神色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老大,大孫子,咱爹說的這些,你們也都聽到了?”另一邊,朱棣同樣看向朱高熾與朱瞻訓話。
他們自然也知曉其中的利害,忙道:“爹\/爺爺,我們記住了!”
“先生。”朱元璋又道:“咱想在大明掀起一場浩浩蕩蕩的科技變法,不知您有什麽好的建議?”
遇事不決問薑餅。
如今已經成了老朱家的鐵律了。
思索片刻,薑餅道:“這個嘛,在別的朝代或許有些困難,但在大明,由皇帝開始自上而下的改革倒是最容易進行的。”
“請先生賜教!”
點點頭,薑餅接著道:
“其他每一個朝代,都有著這樣那樣的阻力。
如漢唐時的世家大族,宋朝的文官黨派,這些都讓變法在一定程度上變得困難。
明朝卻不同。
就拿老爺子您來說,一刀一槍重新打出了漢家江山,本身在民間唿聲威望就極高。
再加上您的執政手段,可以說在朝堂上是說一不二,沒有誰敢違抗您的旨意。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幾乎可以輕易的完成變法。
唯一需要考慮的問題,可能就是各學科的資料以及變法人員了。
前者倒是好說,直接從我這裏拿一份過去抄錄就好。
真正的關鍵,還是變法人員。
你們總不可能指望那些靠八股取士當官的人,來完成這樣的思維革新吧!”
說到這,眾人都認同的點了點頭。
“所以,想要開展變法,前期的準備工作就得做足。
準備的越充分,後麵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小。”
“具體需要做些什麽呢?”朱標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首先就是國民開智。”薑餅道:“不說像我們國家之前開展的掃盲運動一樣,讓98%以上的國民都能識字。
至少要讓大部分百姓都做到不是睜眼瞎吧。
這樣的好處在於,朝廷的政令傳播到地方,盡可能的避免當地百姓被官紳階級愚弄。
讓他們也明白朝廷在做的事情與他們都是息息相關的。
如此一來,全國上下擰做一根繩,辦事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多少?
聽到這個比率,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大家默默想了一下,隻怕在他們所處的時代,文盲率都得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吧。
讓幾乎所有人都識字,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為了能成功變法,即便再難,也得咬牙去做!
無論是誰,此刻心中都是那麽的堅定。
隻要看過了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之後,幾乎不會有人還固執的認為他們之前所奉行的是正確道路。
“當然了,如此一來,四書五經便不再適合用作主流,可以用於充當國學教育,但也要與數學、物理、化學等等一樣,作為基礎學科讓百姓開智。”
“這樣做的話,隻怕那些儒生們可要鬧起來了。”朱高熾略微有些擔憂。
朱元璋嗤笑了一聲,冷冷的道:“就憑他們?
但凡敢阻撓變法的人,咱倒是要看看,是他的腦袋硬,還是咱手中的刀硬!”
洪武皇帝的霸氣發言,讓薑餅忍不住道:“老爺子,您是開國皇帝,自然有這個魄力。
不說你了,就連永樂皇帝這麽做也沒什麽問題,隻是不具有普適性,其他的皇帝想要這麽做,隻怕不是溺水、就是被毒殺了。”
“誰敢!”
老朱虎目圓睜,喝道。
怎麽不敢?
你大明的皇帝可都是出了名的易溶於水,
薑餅在心中暗道,不過沒有說出聲來,否則又得被追問個不停了。
“無論敢不敢吧,這總歸不是一個好辦法。”
“那先生您說怎麽辦?”
“將朋友搞的多多的,將敵人搞的少少的!”
眾人口中喃喃自語,念叨著這句話,此時此刻,有了更加直觀的感悟。
朱棣更是幻想,自己坐著飛機,天降奇兵,地上跑著高鐵,動員著無數大明精銳,頃刻間來到漠北王庭,直接來個犁庭掃穴。
想到這,他不由自主的開口道:
“薑先生,其它的先不說,您就先將那個飛機高鐵的製作方法傳授給老頭子吧!
等我迴去了,一定第一時間弄出來!”
迎著朱棣期待的目光,薑餅有些欲哭無淚。
(⊙_⊙)?
誰?我嗎?
我一個小屁民,懂什麽高鐵飛機的製造方式啊。
無奈的笑了笑,解釋道:“永樂帝,你可太抬舉我了。
且不說我會不會製作飛機高鐵。
就算會吧,這東西已經涉及到完整的學科和配套的工業基礎,就算你拿著圖紙和製造方案迴去,想要造出來幾乎是不能的事情。
況且,你以為造成飛機高鐵來了,他就能使用了嗎?
日常的保養,人員的維護,各種設備的操作。
以及高鐵特有的鐵軌、站台。
飛機所需的塔台、航線等等,
涉及的東西方方麵麵,可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
這些話宛若一盆冷水,瞬間將興致高漲的朱棣給澆滅了。
“這麽說來,老頭子我有生之年是無法坐上飛機了?”
看著朱棣那顆不老的童心,薑餅笑道:“理論上來說是很難了。
你們可能不知道,從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到如今的全麵現代化發展,可是足足走了近300年的時間。
你們雖然能通過我這裏收集的理論知識,大大縮減其中的過程,但少說幾十年上百年是跑不了的。
所以啊,飛機你是不用想了,期待期待坐上第一台蒸汽動力火車或許可行。”
“好好好,飛機坐不了,坐坐火車過把癮也可行!”朱棣又一次來了精神。
看著活躍的judy,眾人都忍不住笑了。
笑著笑著,朱元璋想起了自己之前詢問李善長造電視的事情。
現在想想,當時還真是無知者無畏啊。
他忍不住感慨:
“薑先生,咱現在總是明白為什麽您會說這長期法子是一勞永逸的治本之法了。
聽完這些,咱真是感慨良多。
要是真的能完成了您講的現代化,可不就真的是創立萬世之基業了嘛!”
“是啊!”朱標也忍不住道:“法子是好法子,可就是執行起來太難,時間也太久了些。”
朱元璋正色道:“標兒,咱決定了,迴去就開始建設現代化大明!
並且以後都將以此為國策。
咱做不完的事情,就交到你的手中,你沒做完的,交到雄英的手中。
既然這並非一代人所能完成的,那就花幾代,十幾代去做!
隻要咱朱家的子孫能安安穩穩的發展下去,不敢說江山永固,但至少大明也不至於隻能存續兩百多年了。”
“是!孩兒記住了!”朱標神色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老大,大孫子,咱爹說的這些,你們也都聽到了?”另一邊,朱棣同樣看向朱高熾與朱瞻訓話。
他們自然也知曉其中的利害,忙道:“爹\/爺爺,我們記住了!”
“先生。”朱元璋又道:“咱想在大明掀起一場浩浩蕩蕩的科技變法,不知您有什麽好的建議?”
遇事不決問薑餅。
如今已經成了老朱家的鐵律了。
思索片刻,薑餅道:“這個嘛,在別的朝代或許有些困難,但在大明,由皇帝開始自上而下的改革倒是最容易進行的。”
“請先生賜教!”
點點頭,薑餅接著道:
“其他每一個朝代,都有著這樣那樣的阻力。
如漢唐時的世家大族,宋朝的文官黨派,這些都讓變法在一定程度上變得困難。
明朝卻不同。
就拿老爺子您來說,一刀一槍重新打出了漢家江山,本身在民間唿聲威望就極高。
再加上您的執政手段,可以說在朝堂上是說一不二,沒有誰敢違抗您的旨意。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幾乎可以輕易的完成變法。
唯一需要考慮的問題,可能就是各學科的資料以及變法人員了。
前者倒是好說,直接從我這裏拿一份過去抄錄就好。
真正的關鍵,還是變法人員。
你們總不可能指望那些靠八股取士當官的人,來完成這樣的思維革新吧!”
說到這,眾人都認同的點了點頭。
“所以,想要開展變法,前期的準備工作就得做足。
準備的越充分,後麵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小。”
“具體需要做些什麽呢?”朱標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首先就是國民開智。”薑餅道:“不說像我們國家之前開展的掃盲運動一樣,讓98%以上的國民都能識字。
至少要讓大部分百姓都做到不是睜眼瞎吧。
這樣的好處在於,朝廷的政令傳播到地方,盡可能的避免當地百姓被官紳階級愚弄。
讓他們也明白朝廷在做的事情與他們都是息息相關的。
如此一來,全國上下擰做一根繩,辦事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多少?
聽到這個比率,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大家默默想了一下,隻怕在他們所處的時代,文盲率都得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吧。
讓幾乎所有人都識字,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為了能成功變法,即便再難,也得咬牙去做!
無論是誰,此刻心中都是那麽的堅定。
隻要看過了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之後,幾乎不會有人還固執的認為他們之前所奉行的是正確道路。
“當然了,如此一來,四書五經便不再適合用作主流,可以用於充當國學教育,但也要與數學、物理、化學等等一樣,作為基礎學科讓百姓開智。”
“這樣做的話,隻怕那些儒生們可要鬧起來了。”朱高熾略微有些擔憂。
朱元璋嗤笑了一聲,冷冷的道:“就憑他們?
但凡敢阻撓變法的人,咱倒是要看看,是他的腦袋硬,還是咱手中的刀硬!”
洪武皇帝的霸氣發言,讓薑餅忍不住道:“老爺子,您是開國皇帝,自然有這個魄力。
不說你了,就連永樂皇帝這麽做也沒什麽問題,隻是不具有普適性,其他的皇帝想要這麽做,隻怕不是溺水、就是被毒殺了。”
“誰敢!”
老朱虎目圓睜,喝道。
怎麽不敢?
你大明的皇帝可都是出了名的易溶於水,
薑餅在心中暗道,不過沒有說出聲來,否則又得被追問個不停了。
“無論敢不敢吧,這總歸不是一個好辦法。”
“那先生您說怎麽辦?”
“將朋友搞的多多的,將敵人搞的少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