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趙匡胤的打算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哈哈!好,就這麽定了,直接讓趙眘上位好了。
反正他現在也15歲了,雖不至於說是直接獨當一麵,但在大臣的輔佐下,做的應該不會差!”
稍微一合計後,趙匡胤下了決定。
想到趙眘麵臨的局麵,他忽然覺得有些心累。
自己創立的大宋,怎麽從趙光義之後都這麽不讓自己省心啊?
北宋也就不提了。
燕雲十六州拿不迴來,最後兩個皇帝還被金人給帶去了北方旅遊。
至於南宋,那就更別提了。
不但心心念念的燕雲十六州是徹底拿不迴來了。
就連自己的汴京都讓給了金人。
一想到這個,趙匡胤心中就來氣。
無名的窩火。
看著在角落中已經徹底失去了神韻,變得如同活死人一般的趙構,他又是上去一陣拳腳相加。
但也不知道是徹底失去了活著的信念還是什麽別的原因,不管趙匡胤怎麽打,他都沒什麽反應,反倒讓趙匡胤變得有些悻悻,覺得沒什麽意思。
既然已經決定了要立趙眘為君,趙匡胤覺得自己還得再跑一趟南宋才行。
可這種穿越是單向的。
隻有嶽飛在的時候才能進行,現在嶽飛人還在那邊,他們就算想過去也沒有辦法。
好在之前與對方約定,等到他覺得那邊平穩了下來後,就迴來一趟,給眾人報個平安。
想來,應該也就在這幾日了吧。
北宋那邊暫時沒什麽情況,趙匡胤就讓趙普和曹彬先迴去,自己留在這邊等待嶽飛。
果然,才過了兩天後,嶽飛迴來了。
和薑餅第一次見他時的那種落魄蕭瑟模樣截然不同。
此時的嶽飛一襲蟒袍,模樣帥氣威武,端的是儀表堂堂,威風凜凜,不愧是人們心中的嶽元帥。
眾人對著他一陣誇讚,弄得嶽飛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趙匡胤笑道:“鵬舉啊,這次當攝政大臣,感覺如何啊?”
嶽飛道:“飛實在汗顏啊,之前不過一武夫,陡然行此事,實在是誠惶誠恐。”
他的言語很是謙恭,一點都沒有因為獨攬天下權而變得膨脹。
隻能說,不愧是偶像是諸葛亮的男人,就連行事作風都十分相似。
聽到這話,眾人都笑了。
誰都聽得出來,嶽飛說的這些,不過是在自謙罷了。
這樣一位文武雙全的奇才,處理些區區政事,又有何難。
眾人一陣寒暄之後,趙匡胤將話題引到了正題。
“鵬舉啊,我迴來後和薑先生一合計,決定立趙眘為帝。”
“趙眘?”
嶽飛的臉上露出了疑惑之色。
這是哪位皇子,從未聽說過啊!
這時反應過來的薑餅解釋道:“忘了說了,嶽元帥恐怕是不知道趙眘是何人呢。”
“嗯?”
見眾人臉上都浮現出好奇之色,薑餅笑道:“趙昚出生於秀州青杉閘,初名伯琮,是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
生父為趙子偁。
紹興二年,他被趙構育於宮中,翌年改名為瑗。
紹興五年,受封建國公。
紹興十二年,進封普安郡王,出宮居住。
紹興三十年,被立為皇子,受封建王,改名為瑋。
紹興三十二年,被立為皇太子,改名為昚。
同年,趙構讓位於趙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迴到宋太祖一係。
現在趙眘應該是叫趙瑗,於宮外居住。”
聽到薑餅這麽一解釋,眾人也算明白了。
現在的趙眘還是個小透明,甚至連皇子都算不上,嶽飛不認識,也在情理之中。
而聽到要立的這位子嗣是趙匡胤的七世孫,嶽飛有些高興。
“太好了,那這樣一來,飛的攝政大臣之位,也能歸還於皇家了。”
想到這,他覺得鬆了口氣。
別看攝政大臣好似威風無比的樣子,實際上中間的艱辛與壓力,隻有他一人知曉。
可聽到這話,趙匡胤卻搖了搖頭,笑道:
“鵬舉啊,朕雖然也很想讓你不做這個攝政大臣,隨朕一起迴我那個年代去當個平遼元帥。
可沒辦法,江山社稷,你還得再抗一抗。
那趙眘現在估計隻是個懵懂的皇室近親,隻怕想不到有一日皇位能落在自己的頭上。
現在的趙構,估計也還沒有打算立他為嗣的想法。
不論是治國的道理也好,還是駕馭群臣的方法也罷,趙眘隻怕什麽也不懂。
現在貿然將他推到皇帝的位置上,於國家還是他自己而言,都算不上什麽好事。”
“那依太祖皇帝的意思是?”
聽到這話,嶽飛問道。
“要朕說,這攝政大臣你還繼續做下去,除了你能壓得住那些大臣們外,其他人朕也不放心。
至於這趙眘,可以繼續像之前那樣,以趙構的名義將皇子的身份給定下來。
接著,假借趙構要親自教導他的名號,將趙眘接入宮來。
然後朕親自帶他的我那個時空,教導他為君之術半年。
這半年內,就還是要辛苦鵬舉了,繼續擔著這個擔子。
也算是積累經驗。
等半年之後,我讓趙眘再次迴來,你輔佐他為君,又半年後,等他一切都處理的順利了,就可以卸任了這攝政大臣的身份了。”
趙匡胤一番解釋後,嶽飛也明白了。
他知道,現在來看,這是最好的辦法。
雖然後麵的趙眘表現的很不錯,但現在還是太年輕了。
誰也不敢放心的將皇位就直接交給他。
畢竟輕易得到的東西,又怎麽會珍惜呢。
說不得還會導致趙眘的性格直接發生改變,變得驕奢淫逸,貪於享樂了也說不定呢?
所以,不管是對國家負責也好,還是對趙眘本人負責也罷,這都是必須經曆的事情。
嶽飛知道,這個擔子確實也隻有自己能扛起來。
為了自己所愛的國家,他最終點了點頭,說道:“好,我明白太祖皇帝的意思了。
我會繼續把這個攝政大臣好好做下去的。
並且會將遇到的事情都記錄下來,以當作日後皇帝經驗傳授給他。”
“很好,很好!”
趙匡胤高興的哈哈大笑,忍不住感慨道:“鵬舉這樣的臣子,真的是打著燈籠都難找,一千多年來,隻怕也隻有諸葛孔明能相提並論了吧。
可恨這趙構卻全然不知道珍惜。
哈哈,這下可便宜我了!”
反正他現在也15歲了,雖不至於說是直接獨當一麵,但在大臣的輔佐下,做的應該不會差!”
稍微一合計後,趙匡胤下了決定。
想到趙眘麵臨的局麵,他忽然覺得有些心累。
自己創立的大宋,怎麽從趙光義之後都這麽不讓自己省心啊?
北宋也就不提了。
燕雲十六州拿不迴來,最後兩個皇帝還被金人給帶去了北方旅遊。
至於南宋,那就更別提了。
不但心心念念的燕雲十六州是徹底拿不迴來了。
就連自己的汴京都讓給了金人。
一想到這個,趙匡胤心中就來氣。
無名的窩火。
看著在角落中已經徹底失去了神韻,變得如同活死人一般的趙構,他又是上去一陣拳腳相加。
但也不知道是徹底失去了活著的信念還是什麽別的原因,不管趙匡胤怎麽打,他都沒什麽反應,反倒讓趙匡胤變得有些悻悻,覺得沒什麽意思。
既然已經決定了要立趙眘為君,趙匡胤覺得自己還得再跑一趟南宋才行。
可這種穿越是單向的。
隻有嶽飛在的時候才能進行,現在嶽飛人還在那邊,他們就算想過去也沒有辦法。
好在之前與對方約定,等到他覺得那邊平穩了下來後,就迴來一趟,給眾人報個平安。
想來,應該也就在這幾日了吧。
北宋那邊暫時沒什麽情況,趙匡胤就讓趙普和曹彬先迴去,自己留在這邊等待嶽飛。
果然,才過了兩天後,嶽飛迴來了。
和薑餅第一次見他時的那種落魄蕭瑟模樣截然不同。
此時的嶽飛一襲蟒袍,模樣帥氣威武,端的是儀表堂堂,威風凜凜,不愧是人們心中的嶽元帥。
眾人對著他一陣誇讚,弄得嶽飛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趙匡胤笑道:“鵬舉啊,這次當攝政大臣,感覺如何啊?”
嶽飛道:“飛實在汗顏啊,之前不過一武夫,陡然行此事,實在是誠惶誠恐。”
他的言語很是謙恭,一點都沒有因為獨攬天下權而變得膨脹。
隻能說,不愧是偶像是諸葛亮的男人,就連行事作風都十分相似。
聽到這話,眾人都笑了。
誰都聽得出來,嶽飛說的這些,不過是在自謙罷了。
這樣一位文武雙全的奇才,處理些區區政事,又有何難。
眾人一陣寒暄之後,趙匡胤將話題引到了正題。
“鵬舉啊,我迴來後和薑先生一合計,決定立趙眘為帝。”
“趙眘?”
嶽飛的臉上露出了疑惑之色。
這是哪位皇子,從未聽說過啊!
這時反應過來的薑餅解釋道:“忘了說了,嶽元帥恐怕是不知道趙眘是何人呢。”
“嗯?”
見眾人臉上都浮現出好奇之色,薑餅笑道:“趙昚出生於秀州青杉閘,初名伯琮,是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
生父為趙子偁。
紹興二年,他被趙構育於宮中,翌年改名為瑗。
紹興五年,受封建國公。
紹興十二年,進封普安郡王,出宮居住。
紹興三十年,被立為皇子,受封建王,改名為瑋。
紹興三十二年,被立為皇太子,改名為昚。
同年,趙構讓位於趙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迴到宋太祖一係。
現在趙眘應該是叫趙瑗,於宮外居住。”
聽到薑餅這麽一解釋,眾人也算明白了。
現在的趙眘還是個小透明,甚至連皇子都算不上,嶽飛不認識,也在情理之中。
而聽到要立的這位子嗣是趙匡胤的七世孫,嶽飛有些高興。
“太好了,那這樣一來,飛的攝政大臣之位,也能歸還於皇家了。”
想到這,他覺得鬆了口氣。
別看攝政大臣好似威風無比的樣子,實際上中間的艱辛與壓力,隻有他一人知曉。
可聽到這話,趙匡胤卻搖了搖頭,笑道:
“鵬舉啊,朕雖然也很想讓你不做這個攝政大臣,隨朕一起迴我那個年代去當個平遼元帥。
可沒辦法,江山社稷,你還得再抗一抗。
那趙眘現在估計隻是個懵懂的皇室近親,隻怕想不到有一日皇位能落在自己的頭上。
現在的趙構,估計也還沒有打算立他為嗣的想法。
不論是治國的道理也好,還是駕馭群臣的方法也罷,趙眘隻怕什麽也不懂。
現在貿然將他推到皇帝的位置上,於國家還是他自己而言,都算不上什麽好事。”
“那依太祖皇帝的意思是?”
聽到這話,嶽飛問道。
“要朕說,這攝政大臣你還繼續做下去,除了你能壓得住那些大臣們外,其他人朕也不放心。
至於這趙眘,可以繼續像之前那樣,以趙構的名義將皇子的身份給定下來。
接著,假借趙構要親自教導他的名號,將趙眘接入宮來。
然後朕親自帶他的我那個時空,教導他為君之術半年。
這半年內,就還是要辛苦鵬舉了,繼續擔著這個擔子。
也算是積累經驗。
等半年之後,我讓趙眘再次迴來,你輔佐他為君,又半年後,等他一切都處理的順利了,就可以卸任了這攝政大臣的身份了。”
趙匡胤一番解釋後,嶽飛也明白了。
他知道,現在來看,這是最好的辦法。
雖然後麵的趙眘表現的很不錯,但現在還是太年輕了。
誰也不敢放心的將皇位就直接交給他。
畢竟輕易得到的東西,又怎麽會珍惜呢。
說不得還會導致趙眘的性格直接發生改變,變得驕奢淫逸,貪於享樂了也說不定呢?
所以,不管是對國家負責也好,還是對趙眘本人負責也罷,這都是必須經曆的事情。
嶽飛知道,這個擔子確實也隻有自己能扛起來。
為了自己所愛的國家,他最終點了點頭,說道:“好,我明白太祖皇帝的意思了。
我會繼續把這個攝政大臣好好做下去的。
並且會將遇到的事情都記錄下來,以當作日後皇帝經驗傳授給他。”
“很好,很好!”
趙匡胤高興的哈哈大笑,忍不住感慨道:“鵬舉這樣的臣子,真的是打著燈籠都難找,一千多年來,隻怕也隻有諸葛孔明能相提並論了吧。
可恨這趙構卻全然不知道珍惜。
哈哈,這下可便宜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