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情,可偏偏那完顏構和秦檜就是徹頭徹尾的糊塗蟲。


    放著手中的大殺器不用,要去相信敵人的什麽議和之事。


    當時,執掌金國軍政大權的金軍統帥完顏宗弼提出,如果要講和,那麽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殺嶽飛。


    金人深知,嶽飛能征善戰、威名遠播、功高望重,即使被南宋罷官免職,也猶如鎮國柱石。


    就好比上個世紀的時候,有蘑菇蛋和沒蘑菇蛋的我們對世界就是兩個概念。


    我可以承諾不率先使用蘑菇蛋,但是不能沒有這一超級大殺器,嶽飛嶽元帥對金國亦或是南宋而言,也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在金國眼中,嶽飛一日不除,那就仍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況且,嶽家軍在紹興十年,也就是公元1140年的時候,在七月潁昌大戰時,重創金軍,並殺死金國統帥完顏宗弼的女婿。


    即金軍中的夏姓統軍使、金吾衛上將軍,而與金軍統帥兀術結下深仇。


    無論是於情也好,於理也罷,在完顏宗弼的眼中嶽飛是最可恨的眼中釘,肉中刺,非要除之而後快才能睡個好覺。


    金國的秘信,就像給秦檜下了一道不可違抗的聖旨,或者說,甚至比趙構的聖旨還要好用,秦檜當然會千方百計地去執行。


    而趙構為要向金國表示求和的誠意,也決意要殺害嶽飛。


    不過趙構此人, 對外時唯唯諾諾,俯首乞憐,猶如金人麾下的一隻哈巴狗。


    可對內時卻重拳出擊。


    在紹興十一年的淮西會戰時,宋高宗一方麵褒獎嶽飛,“見苦寒嗽,乃能勉為朕行,國爾忘身,誰如卿者”。


    另一方麵,卻已與秦檜進行罪惡的謀劃。罷嶽飛兵權,僅是完成了第一個步驟。


    秦檜與嶽飛在和戰問題上,向來都是勢不兩立的。


    嶽飛曾經將秦檜比作無道小人,睚眥必報的秦檜知道後十分痛恨嶽飛。


    後來,嶽飛看到秦檜奏章中所引“德無常師,主善為師”之語,認為此言“飾奸罔上”,氣憤地說:“君臣大倫,比之天性,大臣秉國政,忍麵謾其主耶!”於是嶽飛和秦檜之間的仇隙更深。


    除了政見不和之外,導致秦檜非要殺嶽飛的一個原因,很難說不是因為他睚眥必報的心理。


    當然了,也不隻是對嶽飛,秦檜對韓世忠,同樣也是欲除之而後快。


    紹興八九年間,韓世忠曾命部屬假扮紅巾軍,企圖襲殺金使張通古,破壞和議。


    雖因部將告密,而未成功,卻使秦檜切齒痛恨。


    按秦檜的盤算,是一不做,二不休,先害韓世忠,後殺嶽飛,這兩人正是他的主要政敵。


    秦檜曾經示意嶽飛,希望嶽飛和張俊一起,幫忙羅織罪名來陷害韓世忠。


    耿直的嶽飛明了秦檜的用心後,便嚴詞迴絕,說“世忠歸朝,則楚州之軍,即朝廷之軍也”,“公相命飛以自衛,果何為者?若使飛捃摭同列之私,尤非所望於公相者”。


    受到嶽飛的責備之後,秦檜氣得臉上變色。


    當秦檜密謀羅織罪名陷害韓世忠之時,嶽飛曾經通風報信,救了韓世忠一命。


    作為南宋三大將之一的卑鄙小人張俊卻把嶽飛派人送信給韓世忠之事告知秦檜,秦檜聞訊,勃然大怒,更加憎恨嶽飛。


    秦檜便把嶽飛作為下一個陷害的目標,必欲置之於死地。


    接著,奸相秦檜和嫉賢妒能的卑鄙小人張俊處心積慮地設計了一係列陷阱,謀劃陷害嶽飛。


    不久,嶽飛就遭到一幫奸佞小人的誣陷。在脫離軍隊、已無軍權的情況下,嶽飛被投入監獄。


    按著宋高宗的詔旨,特設詔獄審訊嶽飛。


    禦史中丞何鑄和大理卿周三畏被特命為正、副主審官,“奉聖旨,就大理寺置司根勘”。


    後麵發生的劇情,是嶽飛親身經曆,幾人也都已經知曉,薑餅就不再過分贅述。


    當這位南宋的鎮國柱石在獄中受苦的時候,趙構和秦檜心中卻樂開了花。


    他們以為處理了嶽飛,既解決了兵權問題,又能引得金國高興,從而簽訂議和條約。


    而他們也就能安於東南,在這煙花柳巷,空中樓閣的繁華中苟且偷生了。


    甚至趙構還對秦檜說:“邊事既息,可以彌兵,卿為相,亦當效曹參之清靜也”。


    也不知道曹參知道了自己被用作了這麽一個小人的評價案例,會不會氣的從墳裏爬出來。


    當然了,議和這是這兩個昏君佞臣的一廂情願,不見得南宋的軍民百姓們就是這麽想。


    尤其是韓世忠這樣的人,他就堅持不以和議為然。


    當使臣要出使金國時,韓世忠上書諫說:“淪陷區的臣民,都延頸以望中興,收複故土,如果長期與金議和,人情銷弱,國勢委靡,誰複振乎?”


    他請求在金使來時,自己要與之麵議,但趙構擔心他誤事,自然是不許。


    無奈之下,韓世忠又隻得上奏陳述說要反對秦檜,力陳秦檜誤國。


    由此秦檜愈發的深怨世忠,唆使其黨羽彈劾韓世忠。


    韓世忠看到趙構的態度與秦檜的陰謀,怕自己重蹈嶽飛的覆轍,不得已也辭去了樞密使之職。


    至此,南宋有能力抗金的兩大柱石已失。


    剩下的,無非是些阿諛諂媚之輩,屈膝卑躬之徒。


    當時,會稽人民對於趙構、秦檜的賣國投降行徑,更是憤恨,紛紛反對。


    可他們卻把百姓的正義唿聲,看為是乘時誹訕,罪不可赦 。


    秦檜更把這種情況歸罪於被罷了官的參知政事李光,認為他是“陰懷怨望,鼓唱萬端”,不讓他繼續留在紹興府,請趙構將他貶去了偏遠地區。


    最可悲也是最可恥的。


    分明是嶽飛韓世忠等人把金國打的哭爹喊娘,不敢再戰,打算議和的。


    這種戰場上勝利的強勢,卻被趙構與秦檜摒棄。


    當使臣拿著擬好的投降條款,卻是去讓金國批準的。


    並且還是經過再三叩首,哀求甚切,完顏宗弼才勉為其難的同意了下來。


    打了勝仗還是這鳥樣,那這勝仗不就白打了麽。


    可人趙構和秦檜根本就不在乎,甚至還十分高興,親愛的金國爸爸總算同意自己議和呢。


    沾沾自喜的以為,自己給國家帶來了和平安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年後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後的我並收藏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