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變法!


    這兩個詞自古以來都是讓人談之色變。


    蓋因為每一次,都會掀起無盡的爭端,又不知觸碰到了誰的利益。


    總會有那麽一部分人因為改革而獲得好處,但絕大多數的,都是在變法中犧牲。


    當薑餅說出這話時,張居正的神色忍不住有了些許的變動。


    此時的他還不是未來的那位權傾天下的帝師。


    就目前來看,他在朝堂中的分量甚至都還排不上號。


    比不得恩師高拱,也比不上諸如趙貞吉,徐階之流,更別說最得聖眷的嚴嵩一黨了。


    目前的他,不過是個小透明罷了。


    今日來見嘉靖,盡陳其事,也是抱著極大的勇氣而來,隻是沒想到,誤打誤撞中,見識到了如此廣闊的天地。


    所以對於薑餅所言的變法一事,並未發表任何的意見。


    在不知道皇帝的心思之前,張居正覺得還是先不要發表自己的意見為妙。


    至於嘉靖,他本就不是什麽循規蹈矩之人。


    否則也不會以皇帝的身份大興道教,乃至於連朝堂都不去了,就躲在西苑裏參玄煉丹。


    這樣的人,在聽見改革二字後頓時變得兩眼放光,仿佛遇到了極為有趣之事。


    “薑先生,您詳細說說看?”


    薑餅笑著給王承恩使了個眼神,口中說道:“無非就是從農業、科技、工業、教育等幾個大的方向進行。”


    說話間,王承恩手上已經捧著幾本冊子走了過來。


    “喏。”薑餅努力努嘴,說道:“你們想知道的東西,大多數已經被記錄了下來。


    這是之前我和洪武皇帝,永樂皇帝他們談改革的時候提及的一些東西。”


    “你們可以拿迴去詳細觀看,再因地製宜的根據所處環境進行適合的改革方向,包括一些解決通貨膨脹的方法,也寫在裏麵了。”


    頓了頓,薑餅繼續道:“後續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再過來詢問。”


    聽完了這番話,嘉靖雙眼放出精光,如獲至寶,小心翼翼的接過了王承恩手上的那幾本冊子。


    現在在他的眼中,這簡直比仙人所賜的法術還要珍貴百倍!


    這就是讓大明王朝再次繁榮昌盛的寶藏啊!


    “多謝薑先生!”


    嘉靖的語氣中充滿了感激之情:“您放心,待大軍踏平了倭奴國,開采的銀礦我會拿出一半來交於先生,以作報答!”


    說這話時,他無比的誠懇。


    要知道嘉靖可是出了名的貪財,舍得做出這番舉動。可想而知這幾本冊子在他的心中究竟有著怎樣的地位了。


    哪怕知道白銀多了以後,自然而然的就沒有那麽值錢了。


    可架不住他數量多啊。


    貶值再嚴重的東西,數量變得多了,就算當廢品賣都能值不少價吧!


    然而令嘉靖意外的是,薑餅卻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


    “你有心了,白銀就不用了,我暫時不缺什麽錢花。”


    他本身就活的較為佛係。


    再加上如今被困在了這方時空中,錢對他來說其實沒有太大的價值。


    更何況最開始老朱送來的那幾箱金銀他都還沒花完呢,後麵李世民又帶了不少東西過來,價值比老朱給得還要珍貴。


    目前轉化成現代貨幣的話,薑餅的銀行卡中起碼是九位冰冷的數字。


    所以聽到嘉靖這話,他果斷拒絕了。


    “不過……”


    就在朱厚熜有些不知該如何報答薑先生的恩情時,他又一次開口了。


    “你們這次征倭,倒是可以給我倭奴頭剝成白骨帶迴來。


    有多少我要多少。”


    “啊!”


    嘉靖有些疑惑,這薑先生還有這種癖好?


    莫非是修煉什麽邪術。


    正當他生疑時,薑餅笑著解釋道:“這涉及到一些血海深仇了,有時間讓瞻基給你解釋,總之盡可能多帶些迴來吧。


    實在帶不了的,就在原地築京觀吧。”


    “沒問題,薑先生放心!”


    雖然對薑餅狠辣的手段有些意外,但嘉靖並未多說什麽,點了點頭。


    在他看來,不就是些倭奴嗎,有什麽大不了的,甚至還不如他在西苑養的一隻貓珍貴。


    反正嘉靖已經想好了,到時候大軍踏平了倭國,上麵男女老少都是要發配為奴的。


    老的那些沒什麽用了,可以先處死,把頭骨帶給薑先生。


    也算是還一部分恩情了。


    很快,心滿意足的嘉靖帶著張居正離開了小院。


    他們已經獲得了解決大量白銀流入後所產生的通貨影響。


    至少短時間內是不用擔心危及到本國,甚至或許會因為從外國購入大量商品,導致本國商品價格下調,百姓們的日子過的更好呢。


    現在沒有了任何後顧之憂,可以專心準備戰爭了。


    隨著嘉靖離去後,小院中恢複了往常平靜的生活。


    除了朱瞻基和幾個兒子,朱由檢和幾個兒子,以及王承恩和八女這幾個常駐嘉賓外,其他人過來的頻率變得越來越低。


    尤其是老朱小朱一家,曾經恨不得天天過來的他們,現在搞起了改革以後,每天忙的要死,就算已經創辦了內閣製度,但依舊有不少決策需要皇帝參與進去。


    並且你還得知道其中的運作規律是什麽。


    否則被臣子們蒙騙了都不知道。


    對於這等能算的上日後大明國策之色,朱元璋和朱棣二人都是不敢有任何的馬虎,耐著性子跟隨項目進行,或許隻有等後麵新學培養出了新潮思想的官員後,他們才能結束忙碌。


    不過再怎麽忙,他們也總會抽空過來給眾人分享分享當下所做的工作,既是散散心,也算是從薑餅這查缺補漏,讓這位後世之人看看有沒有什麽不太完善的點。


    哪怕這是博采眾長,以他們所處時代最具智慧的大臣所提出的改良法,但受限於時代局限,總歸會有那麽一兩處不完美的點。


    趙匡胤和李煜也先後來過一次。


    趙大現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自從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南唐後,對於什麽吳越啊,北漢啊這些國家簡直如天崩地裂般的消息。


    甚至一度失去了抵抗心理,讓他輕而易舉的將版圖再次擴大,目前來看,大有一統天下的趨勢。


    就連被石敬瑭割讓出去的燕雲十六州,也已經在趙大的戰略決策之中了。


    這一次覺醒後的趙大比曆史上還要生猛,他立誌在有生之年重新奪迴當年大唐的版圖,讓後世子孫徹底擺脫弱宋的名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年後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後的我並收藏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