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陛下三思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就商議完成了。
大明君臣高效的拿出了平倭方略,以胡宗憲為平倭總司令,兩個月內點齊十萬兵馬並糧草輜重,即刻發兵,問罪倭國。
這是前所未有的決策。
自從嘉靖登基以來,還沒有哪一次有能這麽順利的君臣齊心去辦一件事。
政令很快傳達到各部門,各部門下達地方。
按照往常的經驗,磨磨蹭蹭至少也是七八天以後的時候了。
可這一次,僅僅三天的功夫,遠在東南的胡宗憲就接到了聖旨。
沒有任何的阻礙,大明首輔嚴嵩並次輔徐階一力擔保他為統帥,務必保證能如期到達倭國。
消息傳到西苑後,嘉靖笑的腰的直不起來。
他就知道,這些表麵上道貌岸然的文官們,聽說倭國有銀子後,恨不得長了翅膀飛過海去,立馬進行開采。
也因如此,於平倭一事上才會有如此高效的行動。
當然了,正常來說,兩個月點齊各路兵馬以此輜重糧草,實際上還是倉促了許多。
但自內閣發行下去的指令是這樣的。
胡宗憲大軍不需要準備太足的糧草之中。
發兵倭國要借道朝鮮,這也算是為他們清除心腹之患了。
那些倭寇們可不隻是侵擾大明沿海,最受其害的,恰恰的是在大明東北角的朝鮮國。
所以,既然大明發天兵攻倭,他們自然也當有所表示才對。
王師所道,不說萬民迎接,至少要準備好充足的糧草物品,保證大軍的日常開銷才行。
不過嘛,這是大明單方麵決定的事情,朝鮮並不知情。
但內閣的大人們根本不會在乎一個小小朝鮮國王的反應。
他們有資格拒絕?
能為大明的天兵效力,是他們全國的榮幸。
若是不從,先平了你這藩屬國再論倭國。
當消息傳入朝鮮後,引得當時的國王大怒,叫囂著要廢除漢字,以創朝鮮文,徹底脫離大明的掌控,並給其一點顏色看看。
但這番話很快就被官員們給無視了。
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麽?
和大明為敵?
誰不知道大明天下無敵,你瘋了吧?
更是有大臣直接駁斥:“王胡言亂語,舍漢字乃成夷狄,上愧大明,下愧吾心,此言還請日後莫要再講了!”
激進一些的,甚至產生了要不要換王的想法。
當然了,這點小小的波動根本幹擾不到大明這個龐然大物的運行。
胡宗憲忙的腳都不著地,各處挑選精兵悍將,準備著兩個月後的征倭決斷。
雖然不知道朝廷裏的那些官老爺和聖天子到底是怎麽想的,怎麽忽然要去征倭了。
但作為一名將軍加統帥,胡宗憲那可是異常的興奮。
平日裏,大明朝風調雨順,周邊國家早就被調教得乖巧無比,誰敢來騷擾進犯大明。
雖然北方還是有些遊牧民族會南下劫掠,但這和胡宗憲沒什麽關係,他負責的東南沿海一帶,除了偶爾遇到倭寇,其餘幾乎沒什麽戰事。
那點蚊子腿大小的功勳,以他這個級別,甚至不屑於要,都是分潤給下屬們。
沒想到做了大半輩子的官,居然等到了這麽一場開疆擴土的功績啊!
多的不說,隻要他大軍壓境倭國了,無論結果如何,日後史書中都會有他胡宗憲的一筆。
青史留名了!
這是多大的殊榮。
故而他一點也不敢懈怠,務必要找到最精銳的士兵,這一戰朝廷上下既然放心的交給他胡宗憲,那他就一定不會讓皇帝失望!
張居正在開完大朝會迴去後,總覺得心裏有些不對勁。
這項君臣上下都覺得沒有絲毫問題,會給國家帶來巨大財富的征倭行動,明明是一件大好事,可他總是覺得哪裏有點問題。
然而,當時沉浸在極大的喜悅當中,讓張居正腦子始終轉過不來。
迴去後,當他躺在床上休息,看著屋內燭光搖曳時,猛的坐了起來。
“怎麽了?嚇我一跳。”
他的夫人嗔怪的看了張居正一眼,不明白自己丈夫發什麽瘋,莫非是想做那事情了?
於是順著對方的身子纏了上來,臉上露出嫵媚的神色。
可此時,張居正哪裏有心思搞這些,他滿腦子都是一個想法。
大量的白銀進入大明後,那錢豈不是就不值錢了!
這麽簡單的一個道理,他一時間腦子卻轉不過彎來。
直到現在,才猛然想起。
“不行,一定要和陛下說,萬萬不可征倭!”
張居正叫了一聲,把他夫人給嚇了一跳,有心想罵出聲來,可看著自己的相公現在雙眼迷離,宛如癲狂的模樣,一時間竟有些害怕。
“你怎麽了?”
她輕聲的詢問讓張居正迴過神來。
“完了,晚了,一切都晚了,政令已經發了下去,如何還能再更改,大明百姓,要遭殃了!”
張居正滿臉的苦笑,說出的話卻讓自家夫人摸不著頭腦。
不過她一向是不管這些事情的,現在能為枕邊人做的,也唯有用自己溫暖的身子貼了上去,緊緊的摟住對方,以此來安撫他躁動的心。
果然,感受著夫人的擁抱,張居正情緒平複了許多。
“算了,無論如何,明天我再去麵見陛下,陳述其事,至於結果如何,唯有聽天由命了!”
次日一早,張居正便來到宮門外,讓人去給陛下匯報,自己有緊急之事要告知。
小太監們不敢耽擱,立馬跑去了西苑。
留下張居正獨自焦急的踱步。
很快,消息傳到嘉靖耳中。
“張居正?他怎麽來了。”
往日裏,嘉靖對這個臣子有些印象,但印象不大。
可自從那日聽了薑先生所說,這是為大明續了半條命的能人後,朱厚熜就對其產生了興趣。
現在聽聞他要麵聖,當即道:“快去請他進來吧。”
當小太監出來相請時,瞬間讓張居正鬆了口氣。
陛下總算願意見他。
很快,見到嘉靖,他簡單的行禮後,下一句話頓時讓朱厚熜變了臉色。
“陛下,征倭一事,萬萬不可,還請三思啊!”
大明君臣高效的拿出了平倭方略,以胡宗憲為平倭總司令,兩個月內點齊十萬兵馬並糧草輜重,即刻發兵,問罪倭國。
這是前所未有的決策。
自從嘉靖登基以來,還沒有哪一次有能這麽順利的君臣齊心去辦一件事。
政令很快傳達到各部門,各部門下達地方。
按照往常的經驗,磨磨蹭蹭至少也是七八天以後的時候了。
可這一次,僅僅三天的功夫,遠在東南的胡宗憲就接到了聖旨。
沒有任何的阻礙,大明首輔嚴嵩並次輔徐階一力擔保他為統帥,務必保證能如期到達倭國。
消息傳到西苑後,嘉靖笑的腰的直不起來。
他就知道,這些表麵上道貌岸然的文官們,聽說倭國有銀子後,恨不得長了翅膀飛過海去,立馬進行開采。
也因如此,於平倭一事上才會有如此高效的行動。
當然了,正常來說,兩個月點齊各路兵馬以此輜重糧草,實際上還是倉促了許多。
但自內閣發行下去的指令是這樣的。
胡宗憲大軍不需要準備太足的糧草之中。
發兵倭國要借道朝鮮,這也算是為他們清除心腹之患了。
那些倭寇們可不隻是侵擾大明沿海,最受其害的,恰恰的是在大明東北角的朝鮮國。
所以,既然大明發天兵攻倭,他們自然也當有所表示才對。
王師所道,不說萬民迎接,至少要準備好充足的糧草物品,保證大軍的日常開銷才行。
不過嘛,這是大明單方麵決定的事情,朝鮮並不知情。
但內閣的大人們根本不會在乎一個小小朝鮮國王的反應。
他們有資格拒絕?
能為大明的天兵效力,是他們全國的榮幸。
若是不從,先平了你這藩屬國再論倭國。
當消息傳入朝鮮後,引得當時的國王大怒,叫囂著要廢除漢字,以創朝鮮文,徹底脫離大明的掌控,並給其一點顏色看看。
但這番話很快就被官員們給無視了。
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麽?
和大明為敵?
誰不知道大明天下無敵,你瘋了吧?
更是有大臣直接駁斥:“王胡言亂語,舍漢字乃成夷狄,上愧大明,下愧吾心,此言還請日後莫要再講了!”
激進一些的,甚至產生了要不要換王的想法。
當然了,這點小小的波動根本幹擾不到大明這個龐然大物的運行。
胡宗憲忙的腳都不著地,各處挑選精兵悍將,準備著兩個月後的征倭決斷。
雖然不知道朝廷裏的那些官老爺和聖天子到底是怎麽想的,怎麽忽然要去征倭了。
但作為一名將軍加統帥,胡宗憲那可是異常的興奮。
平日裏,大明朝風調雨順,周邊國家早就被調教得乖巧無比,誰敢來騷擾進犯大明。
雖然北方還是有些遊牧民族會南下劫掠,但這和胡宗憲沒什麽關係,他負責的東南沿海一帶,除了偶爾遇到倭寇,其餘幾乎沒什麽戰事。
那點蚊子腿大小的功勳,以他這個級別,甚至不屑於要,都是分潤給下屬們。
沒想到做了大半輩子的官,居然等到了這麽一場開疆擴土的功績啊!
多的不說,隻要他大軍壓境倭國了,無論結果如何,日後史書中都會有他胡宗憲的一筆。
青史留名了!
這是多大的殊榮。
故而他一點也不敢懈怠,務必要找到最精銳的士兵,這一戰朝廷上下既然放心的交給他胡宗憲,那他就一定不會讓皇帝失望!
張居正在開完大朝會迴去後,總覺得心裏有些不對勁。
這項君臣上下都覺得沒有絲毫問題,會給國家帶來巨大財富的征倭行動,明明是一件大好事,可他總是覺得哪裏有點問題。
然而,當時沉浸在極大的喜悅當中,讓張居正腦子始終轉過不來。
迴去後,當他躺在床上休息,看著屋內燭光搖曳時,猛的坐了起來。
“怎麽了?嚇我一跳。”
他的夫人嗔怪的看了張居正一眼,不明白自己丈夫發什麽瘋,莫非是想做那事情了?
於是順著對方的身子纏了上來,臉上露出嫵媚的神色。
可此時,張居正哪裏有心思搞這些,他滿腦子都是一個想法。
大量的白銀進入大明後,那錢豈不是就不值錢了!
這麽簡單的一個道理,他一時間腦子卻轉不過彎來。
直到現在,才猛然想起。
“不行,一定要和陛下說,萬萬不可征倭!”
張居正叫了一聲,把他夫人給嚇了一跳,有心想罵出聲來,可看著自己的相公現在雙眼迷離,宛如癲狂的模樣,一時間竟有些害怕。
“你怎麽了?”
她輕聲的詢問讓張居正迴過神來。
“完了,晚了,一切都晚了,政令已經發了下去,如何還能再更改,大明百姓,要遭殃了!”
張居正滿臉的苦笑,說出的話卻讓自家夫人摸不著頭腦。
不過她一向是不管這些事情的,現在能為枕邊人做的,也唯有用自己溫暖的身子貼了上去,緊緊的摟住對方,以此來安撫他躁動的心。
果然,感受著夫人的擁抱,張居正情緒平複了許多。
“算了,無論如何,明天我再去麵見陛下,陳述其事,至於結果如何,唯有聽天由命了!”
次日一早,張居正便來到宮門外,讓人去給陛下匯報,自己有緊急之事要告知。
小太監們不敢耽擱,立馬跑去了西苑。
留下張居正獨自焦急的踱步。
很快,消息傳到嘉靖耳中。
“張居正?他怎麽來了。”
往日裏,嘉靖對這個臣子有些印象,但印象不大。
可自從那日聽了薑先生所說,這是為大明續了半條命的能人後,朱厚熜就對其產生了興趣。
現在聽聞他要麵聖,當即道:“快去請他進來吧。”
當小太監出來相請時,瞬間讓張居正鬆了口氣。
陛下總算願意見他。
很快,見到嘉靖,他簡單的行禮後,下一句話頓時讓朱厚熜變了臉色。
“陛下,征倭一事,萬萬不可,還請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