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容情!”


    朱高熾歎了一聲,隨即堅定的道:“天子犯法,尚且於庶民同罪,更何況隻是一個國舅!


    要是這樣的食人狂魔不能明正典刑,告慰被他殘害的百姓亡魂,你這個皇位坐起來,不會覺得不安穩麽?”


    “我……這……”


    趙匡胤想要開口,可此刻卻思緒混亂,言語含糊。


    半晌,才幽幽的歎了口氣,眼神隨即變得堅定了起來。


    “我知道了。”


    朝著薑餅一拱手:“薑先生,各位,那我就先告辭了。”


    話畢,趙匡胤頭也不迴的離去,背影卻變得有幾分離索。


    來時匆匆,去時也匆匆,弄的眾人都有些茫然。


    “趙匡胤這是想明白了,打算迴去砍了那個小舅子王繼勳?”


    見眾人都不說話,朱瞻基開口打破了這份凝重的氛圍。


    “或許吧。”


    朱高熾歎息一聲。


    “宋祖其他方麵都做的不錯,唯獨知法犯法,包庇親眷這一點上,實在不是個明君所為啊。”


    薑餅讚同的點了點頭,希望趙匡胤真的聽進去朱高熾的話去,能將他那個變態小舅子給處置了吧。


    但凡他能如此做,也算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了。


    畢竟曆史上這個家夥可是一直逍遙法外到了太平興國二年,趙光義坐穩了皇位後才拿他開的刀。


    趙匡胤現在要能將這個家夥砍了,也算是做了件大好事,拯救了未來不少因為這個畜生而家破人亡的百姓了。


    經過這麽一番波折,氣氛頓時變得有些詭譎了起來。


    薑餅也真正意識到了,自己所麵對的這些曆史人物,在拋出了史書上為他們修飾的濾鏡外,其實本質上也隻是普通人,也會犯錯,也有缺點。


    這讓他心中對於這些祖宗的敬畏之心消散了不少,畢竟,強如唐玄宗,能締造出開元盛世的君王,後期也能搞出安史之亂這樣的簍子。


    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簡直是兩副麵孔。


    可以說,是人就有兩麵性,沒必要過分的神話某個人。


    想明白了這點,薑餅整個人都變得豁然開朗,對這些曆史人物的態度,也愈發的中正平和了。


    朱棣一家吃過飯後,由於還有著一大堆的事情等他迴去處理,也是帶上朱高熾返迴了永樂年間。


    至於朱瞻基這小子,迴去也行,不迴去也行。


    曆史上的這個時候,他都已經當上太子了,再過幾個月親爹駕崩,又順理成章的當了皇帝。


    可以說對於這個好聖孫的曆練,在早些年就已經培養的差不多,現在的朱瞻基,但凡給他一個登基的機會,他都能成為一個好皇帝。


    索性朱棣就讓他留在薑餅這裏,也能增加一些從前沒有過的見聞。


    對此朱瞻基自然是欣喜的接受。


    畢竟習慣了現代化生活,再讓他迴去過那個隻有油燈蠟燭和歌姬舞女的生活,他心底還是頗為不願的。


    趙匡胤和朱棣幾人離去後,一連五天,眾人都過著平靜的生活,也沒有什麽新人過來,朱元璋他們不知道忙到哪一步了,上次過來後就再沒來過。


    朱瞻基還是那樣,打打遊戲,看看視頻,開心的一天就過去了。


    而崇禎變得奮發圖強,在手機上找各種明末的史料觀看,每每看到清軍屠城,南明的各種奇葩操作,他是既痛心,又恨鐵不成鋼。


    甚至變得有些鬱鬱寡歡,覺得都怪自己太過沒用,才讓大明的百姓慘遭了滿清的荼毒。


    後麵還是薑餅開導了他一番後,才重新變得振作了起來。


    關於崇禎,有褒有貶,有人覺得是他能力太差亡的國,有人覺得是局麵太差亡的國,眾說紛紜。


    但就薑餅個人的觀點,還是覺得是局麵差,然後放大了他的能力問題。


    首先要明白的是。古代帝王其實大部分能力一般,或者說都在某個“中等”區間內。


    這些帝王遇到王朝整體趨勢不錯時候,就可以做個承平君王,國家沒有太多高難度問題考驗他,他的錯誤也可以因為大環境還不太差而輕巧兜底,甚至他性格上的許多毛病也因為環境還可以不至於無限發揮。這種情況下。這些帝王甚至名聲還不錯。


    而一旦環境很不好時候,同樣這些帝王,就會手足無措。他的能力不足以力挽狂瀾,但現實已經是驚濤駭浪了,他的每一個錯誤都會在環境襯托下無限放大,都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越來越嚴酷的環境也導致他性格缺點無限放大,每一個失誤都被大家看在眼中。


    崇禎就是這個問題。


    他登基後麵臨的難題可不小:


    關外有了一個組織力和軍事力都非常強勁的國家,且此時已經開始向封建集權帝國過渡。


    內部農民起義達到建國後從沒有過的烈度。


    軍事製度和軍事保障製度積重難返。


    衛所兵戰鬥力急劇下降從正統年間就開始,屯田破壞也是這個時期就逐步開始,


    衛所兵逃亡漸多導致兵源不足,從而充軍增加,兵員流氓化至少萬曆年間已經很嚴重了,洪武初年的充軍罪有22項,而萬曆年間已經243項,靠各類罪犯及其家屬充塞軍隊。


    記功製度僵化從景泰到成化年間就定型了。


    不適宜大兵團作戰的家丁模式在嘉靖年間就已經製度化了。


    財政問題嚴重,明朝財政製度從建國開始一直有比較混亂的問題,單就軍需方麵說,萬曆年間軍隊欠餉情況就開始普遍,天啟末年已經做到戶部和內帑雙白板了。


    大兵團連續全軍覆沒。


    蒙古問題徹底崩壞。


    官員幾乎沒有務實氛圍。


    在這種外部形勢嚴峻、內部情況複雜、朝堂氣氛嚴重歪曲、民間生活日益困難的大前提下,崇禎的所有能力不足和性格缺陷都會被嚴重放大化。而結果的嚴重又會促進崇禎本人的激動,造成更嚴重後果。


    所以可以說崇禎不是力挽狂瀾的中興之主,但他也是放在古代皇帝裏普通的庸主。


    這種庸主很多,誰遇到局麵徹底崩壞時候誰倒黴。


    而崇禎有幸遇到明朝二百年積累問題總爆發,特別是趕在自己奇葩爺爺和哥哥之後,自然是倒黴蛋中的倒黴蛋。但你要他擔負明朝滅亡的主責,那確實過於苛責了。


    經過了薑餅的一番開導,崇禎忽然提出,自己想迴崇禎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看看。


    從他自縊當天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來月的時間,雖然從史書中了解了不少的情況,但崇禎還是想親自迴去,看看在闖逆的治理下,京城變得如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年後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年後的我並收藏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