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螢的能力除了禦水以外,還有能賦予從他口中出來的液體各種性質屬性的能力,例如有黏性的濃痰和會爆炸的泡泡。


    古人對水的崇拜是一種深植於中華文化的現象,它源於水在生命、農業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關鍵點,概述了古人對水崇拜的幾個方麵:


    水的生命之源 :古人認為水是生命的起源,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水不僅滋養了植物,也孕育了人類,因此被尊為萬物之源。


    水的神秘力量 :水在古人心目中具有神秘和神奇的力量,能夠帶來生命和豐饒,也能引發災難。因此,人們通過祭祀水神來祈求水的恩賜和避免水災。


    水與生殖 :水與人類的生殖繁衍有著密切的聯係。古人認為,女性接觸水就能獲得生殖能力,因此水成為生殖和繁衍的象征。


    水神的崇拜 :為了表達對水的敬畏和感激,古人設立了各種水神,如黃河河神、洛水女神、龍王等,並通過祭祀活動來祈求水神的保佑。


    道家與水的聯係 :道家哲學中,水被視為至柔至剛的象征,與道家的“無為而治”理念相契合。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以水比喻道的境界,強調水的柔弱勝剛強。


    水的象征意義 :水的旋渦圖案在古代被視為水的奧妙和深不可測的象征,人們通過繪製這種圖案來表達對水的崇拜和敬畏。


    水的智慧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水的崇拜逐漸轉變為對水的智慧應用,如水利管理、灌溉係統等,體現了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


    綜上所述,古人對水的崇拜是一種多方麵的信仰體係,它不僅體現了水在生命和農業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感激。這種崇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影響了中國的哲學、宗教和民間信仰。


    山林中,冉螢快速的行進著,後方緊追著的岡傑已經掙脫了他濃痰的束縛,代價嘛,則是連著被黏住的皮肉一起扯了下來。


    其實要掙脫冉螢的黏性液體並不是特別困難,用炁慢慢去抵消就行了,不過顯然岡傑目前是沒那個水磨功夫的。


    岡傑的能力比較無腦,和唐澤一個路子的就是以炁煉體,所以在對冉螢的圍剿中他負責近身纏鬥,奇犽負責中距離的偷襲,而崇山則是時不時吹吹風掌控全局。


    “媽的,再這樣別說跑了,連換一個的可能都沒有了。”冉螢喘著粗氣,摸了摸剛剛被崇山一發風刃割裂的臉頰。


    而崇山三人也是快速的呈品字形把冉螢圍在了中間。


    “投降吧....我們還有增援,信號剛剛也已經發出去了,你幫他們拖不了時間了。”崇山說道。


    “投降?這樣吧,你馬上把這個一隻耳幹掉,我就投降。”冉螢指了指岡傑說道。


    “哼,別耍貧嘴了,你甩不開我們的,反正橫豎都是會被活捉,不如現在就投降還能少受些皮肉之苦。”崇山如是說著,而此時不遠處的山林中也響起了長嘯。


    奇犽也是馬上長嘯著迴應。


    “你聽,等增援一到,你就更沒有機會了。我可以保證,如果你此時束手就擒,你一定不會受到多餘的刑罰。”崇山繼續勸道,此時的他顯得格外的輕鬆,三個人想要在不付出什麽代價的情況下拿下冉螢很是困難,不過一會兒要是六個人的話那就很輕鬆了。


    而冉螢此時也在盤算著是現在把他壓箱底的招數使出來搏一個逃跑的機會,還是等崇山他們的增援到了之後拿命換一個一換六。


    冉螢的壓箱底招數是河豚毒素,這招會讓他分泌的液體充滿河豚毒素,用現代劑量標準是0.5毫克就能致人死亡。


    但是用這招的話他也一樣會中毒,所以說到底是用輕量的毒素給對手下debuff爭取跑路還是幹脆一點和敵人們同歸於盡,就目前的情況反而是後者他的把握大一些。


    不過赴死這個決定,是真的很難下。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別名河豚毒素,分子式為c11h17o8n3,是魨魚類(俗稱河豚魚)及其它生物體內含有的一種生物堿。


    在公元前2500年前的中國和埃及,人們就已知道有些魨形目魚類(河豚)有毒,河豚毒素之名,也因河豚而起。而人們通常所指的河豚(並非河豚)(puffer fish),為魨科魚類,泛指硬骨魚綱、魨形目、魨科的各屬魚類,魨科魚類是最常見的含河豚毒素的水產品。中國的魨科魚類共有54種,其中東方魨屬22種。根據伍漢霖等調查,中國共有35種河魨具有不同程度的河魨毒性,其中,在南海分布的有24種,在中國東海包括台灣沿海分布的有31種,在中國黃海分布的有14種,在中國渤海分布的有10種。少數種類能洄遊進入江河,如暈環東方魨(takifugu coronoidus)、暗紋東方魨(takifugu fasciatus)、弓斑東方魨(takifugu ocetus)、鉛點東方魨(fugu alboplumbeu)、兔頭魨gocephalusgocephalus)、橫紋東方魨(takifuguoblongus)等。這些魚類年產量約在3-4萬噸,占世界河魨總產量的70%左右。


    在河魨體內發現含河魨毒素的器官或組織有肝髒、卵巢、皮膚、腸、肌肉、精巢、血液、膽囊和腎等,其中肝髒含河魨毒素的河魨有34種,卵巢含河魨毒素的有32種,皮膚含河魨毒素的有21種,腸含河魨毒素的有21種,肌肉含河魨毒素的有13種,精巢含河魨毒素的有8種,血液含河魨毒素的有4種,膽囊含河魨毒素的有4種,腎含河魨毒素的有1種。有些種類的河魨,地理分布不同,其體內毒素分布的部位會也有所不同,如台灣海域的紋腹叉鼻魨(arothron hispidus),其肌肉就有毒性了,而在南海海域,肌肉中則沒有河魨毒素分布;又如東海南部的橫紋東方魨(takifugu oblongus),僅卵巢、肝髒和腸中含河魨毒素,而在台灣沿海的橫紋東方魨,體內河魨毒素分布較為廣泛,在卵巢、肝髒、腸、膽囊、精巢、肌肉和皮膚中均有分布,不同河魨的河魨毒素分布器官或組織中的河魨毒素量也不同。


    1982年,美國植物學家韋德-戴維斯發現,海地巫毒教中的迴魂大師在藥物中使用含有從河魨提取的毒素粉末,整個過程裏中毒者大腦能完全保持清醒,如果能挺過24h,他們就會很快恢複正常,且不會出現並發症。使人們相信他們有使人“死而後生”的能力,即所謂的“還魂術”。其實,這是由於河魨毒素的特殊結構使其像塞子一樣,凝固在神經軸突的鈉離子通道的入口處,阻礙鈉離子透過細胞膜傳導神經的衝動,從而關閉神經係統。由於河魨毒素不能越過大腦中血液細胞的屏障,因此受害者就會處於大腦清醒的無助狀態之中。幾小時或幾天過後,當河魨毒素最終開放鈉離子通道時大多數受害者已經死亡。


    ttx是典型的鈉離子通道阻斷劑,它能選擇性與肌肉、神經細胞的細胞膜表麵的鈉離子通道受體結合,阻斷電壓依賴性鈉離子通道,從而阻滯動物電位,抑製神經肌肉間興奮的傳導,導致與之相關的生理機能的障礙,主要造成肌肉和神經的麻痹。構效關係表明,ttx的活性基團是1,2,3位的胍氨基和附近的c-4,c-9,c-10位的羥基,胍基在生理ph值下發生質子化,形成正電活性區域與鈉離子通道受體蛋白的負電性羰基相互作用,從而阻礙離子進入通道。鈉離子受體至少有6個特異性靶分子結合位點,ttx是與鈉通道受體部位i結合。ttx受體位於可興奮細胞膜外側、鈉通道外口附近,ttx與受體部位結合,阻礙鈉離子接近通道外口。研究表明,ttx特異性作用於鈉通道,對鉀、鈣通道和神經肌肉的突觸及膽堿指酶無直接影響。此外,毒素能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對中樞產生明顯的抑製作用。總的來說,ttx對唿吸和心血管的抑製是對中樞和外周的共同作用結果。


    河魨毒素毒理作用的主要表征是阻遏神經和肌肉的傳導。除直接作用於胃腸道引起局部刺激症狀外,河魨毒素被機體吸收進入血液後,能迅速使神經末梢和神經中樞發生麻痹,繼而使得各隨意肌的運動神經麻痹;毒量增大時會毒及迷走神經,影響唿吸,造成脈搏遲緩;嚴重時體溫和血壓下降,最後導致血管運動神經和唿吸神經中樞麻痹而迅速死亡。ttx可選擇性地抑製可興奮膜的電壓,阻礙na+通道的開放,從而阻止神經衝動的發生和傳導,使神經肌肉喪失興奮性。此後,多數研究工作都是圍繞著ttx阻斷可興奮組織的na+通道而展開。河魨對ttx具有抵抗力和免疫性。如果該區域出現由芳香性氨基酸向非芳香性氨基酸的氨基酸置換,就會顯著影響它與ttx結合的靈敏度。在對河魨毒素沒有免疫力的生物體內,鈉通道的a-亞基上存在河魨毒素的受體,河魨毒素與a-亞基門孔附近的氨基酸殘基結合,阻止鈉離子進入細胞內,引起河魨毒素中毒。而河魨體內細胞的構造與其他生物不同,河魨體內還存在可以與河魨毒素結合的其他蛋白質,從而使河魨對體內的河魨毒素具有免疫力。比較紅鰭東方魨(fugu rubripes)、黑青斑東方魨(tetraodon nigroviridis)和斑馬魚的基因序列圖譜,發現紅鰭東方魨和黑青斑東方魨骨骼肌的nav1.4通道發生了變異,正是這種變異使河魨具有抵抗河魨毒素的能力。紅鰭東方魨和豹紋東方魨的變異類似,都是在nav1.4通道的401位點上發生了取代,取代為一個折疊程度更高的不飽和氨基酸。河魨的這些氨基酸是不與河魨毒素結合的,從而也就不能對河魨的鈉通道造成影響。通過克隆調控豹紋東方魨骨骼肌nav1.4通道表達的cdna,發現nav1.4通道區域1401位點處存在一個不飽和氨基酸,即天冬酰胺。通過基因工程把不飽和氨基酸移植到對河魨毒素敏感的小鼠骨骼肌nav1.4通道處,移植的不飽和氨基酸的折疊程度越高,小鼠抵抗河魨毒素的能力越強。當不飽和氨基酸的折疊程度大於取代位點氨基酸折疊程度的2500倍時,ic50(50%na+通道發生阻斷時河魨毒素的濃度)提高至47μmol\/l。


    一些生物對河魨毒素的耐受性與其獨特的鈉離子通道結構有關。研究發現,3x10^-6m的河魨毒素對arothron hispidus等7種河魨魚肌肉的動作電位沒有影響,而3x10^-7m的河魨毒素卻阻斷了3種不含河魨毒素的其他魚的動作電位。河魨毒素的結合位點位於鈉離子通道內高度保守的成孔區域(p-loop),對河魨毒素敏感的鈉離子通道(ttx-sensitivena+channel)在該區域有與ttx高度親和的芳香性氨基酸。如果該區出現由芳香性氨基酸向非芳香性氨基酸的氨基酸置換,就會顯著影響其與ttx結合的靈敏度,從而使鈉離子通道成為抗河魨毒素的鈉離子通道(ttx-resistantna+channel)。通過對河魨魚(fugu pardalis)骨骼肌nav1.4通道的cdna基因序列圖譜的研究發現,通道的結構域i的成孔區域的401位置包含有一個非芳香氨基酸,即天冬酰胺酸,而此位點發生的氨基酸置換可能與河魨魚對高濃度的ttx耐受有關。在捕食與防禦的長期進化過程中,在北美西部,一些束帶蛇對河魨毒素也具備了一定的耐受力,而且,不同地區的束帶蛇對河魨毒素的耐受力也有明顯差異。對這些束帶蛇的nav1.4通道進行分析發現,他們的芳香氨基酸在401位點是保守的,但在結構域iv的成孔區域發生了幾處氨基酸置換。在willowcreek地區的束帶蛇的nav1.4通道的結構域iv包含有3個氨基酸的置換,該地區束帶蛇對ttx的耐受力比benton地區的高兩個數量級,因為後者隻包含1個氨基酸替代。隻在河魨魚與束帶蛇中發現它們對河魨毒素的耐受性與其骨骼肌和神經元的鈉離子通道發生了氨基酸替代有關。這兩種生物之間的一個主要差別就是,幾乎所有的河魨魚對ttx都有一定的耐受性,而且有相同耐受機製,但是隻有一部分束帶蛇具有對ttx的耐受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靖字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靖字輩並收藏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