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五站 西江苗寨
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 作者:靖字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重巒疊嶂韻悠悠,苗寨西江吊腳樓。
白水迂迴過山寨,青煙繚繞映雲頭。
古街深巷風情厚,翠影銀裝意趣稠。
世外桃源何處覓,此中勝境畫難收。”
今兒早在餐廳吃早飯的時候民宿老板就興衝衝的給唐澤拿了個大紅包過來。
他說他昨晚睡得異常安穩,還想請唐澤順便給他這民宿再四處看看風水什麽的。
“風水什麽的我是一點不會啊。”唐澤很實誠得告訴民宿老板,然後他又給還沒起床的大師兄打了個電話過去詢問一下這個紅包能不能收。
在得到大師兄肯定的迴複後他也是開開心心收了這個紅包。因為隻有治病救人不能收費,這種房間裏麵有髒東西的情況是可以收取報酬的。
而後唐澤也婉拒了民宿老板想要他們在這兒多玩幾天的邀請,吃過早飯就帶著三美上路了。
他們的下一站是300多公裏外的貴州西江千戶苗寨,從龍脊這邊開車過去大概要四個半小時。
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中下遊平原地區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擴張,與東進和南下的炎帝、黃帝部落發生劇烈的武力衝突,經過長時間的征戰,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區被擊敗,蚩尤被黃帝擒殺。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開始第一次大遷徙,放棄黃河中下遊地區而退迴到長江中下遊平原,並於洞庭湖和鄱陽湖之濱建立了“三苗國”。隨著三苗部落的日漸強大,堯、舜多次對“三苗”進行征剿。舜帝位,“南巡狩獵”,對不服舜帝管製的“三苗”進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區遷徙,其中被迫向西北遷徙的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於“羌人”,成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則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區遷徙,從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雲南東部、貴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撾、越南等地。而往西南遷徙的苗族先民則與楚人和睦相處,成為後來“楚蠻”的主要成員。
戰國時期,秦滅楚,一部分苗族背井離鄉,長途跋涉西遷,進入武陵山區的五溪一帶,形成曆史上著名的“武陵蠻”。
西漢時期,這部分苗族先民在這裏較快地發展起來,形成與漢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勢力。
東漢建武二十三年(47年),漢王朝派出軍隊征剿“武陵蠻”,迫使苗族再次離鄉背井,一部分進入黔東北地區(今銅仁一帶),一部分南下廣西融水,後又溯都柳江而上到達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在數次大遷徙中,分化成了許多不同的分支。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幾乎是同時到達貴州榕江,由於西氏族在榕江多處輾轉,到達西江的時間晚於柳氏族。西氏族到達西江的年代約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達以前,這裏已經居住著苗族“賞”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討”,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賞”氏族討來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達並定居在西江以後,陸續又有其他苗族分支遷來,形成以“西”氏族為主體的苗族融合體。傳說西江有千年以上曆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林蔭記》中記錄的西江苗族子連父名的世係譜,從蚩尤到1732年間共有284代,說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係後裔。
春秋戰國時期,雷山屬牂牁國與且蘭國之邊地,戰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時屬象郡且蘭縣邊境,西漢時處且蘭、毋斂兩縣之間,東漢時屬毋斂縣,三國屬蜀國之牂牁郡轄之邊地,魏晉時期屬牂牁郡賓化縣境,唐朝時屬於羅恭縣,五代至宋朝屬夔州路紹慶府羈縻州,元初屬“管外苗族地區”,元朝中期屬湖廣省播州宣慰司,明屬管外苗族地區。
清乾隆年間,清政府為了管理苗疆,對苗族人民實行編戶定籍,強行取消苗族子連父名的傳統,用苗名的諧音來定漢姓,西江境內苗族的蔣、唐、侯、楊、董、宋、顧、龍、陸、李、梁、毛、陳、金、吳等姓就是由此而來。從秦漢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區朝廷的設置雖有涉及,但郡縣製、羈縻州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極弱,甚至沒有直接治理,在曆史上多被稱為“蠻荒之地”、“生苗”、“生界”等。
雍正七年(1729年),貴州巡撫張廣泗開辟苗疆,設“新疆六廳”,置丹江廳,下轄丹江衛和凱裏衛,西江屬丹江衛。
乾隆三年(1738年),丹江衛設置了分土司,包括黃茅嶺司、雞講司、烏疊司,雞講司就位於現西江西南附近的營上村,從此西江被列入中原政權的治理範圍。
西江千戶苗寨門票110一張,因為接連收了三嬸以及龍脊梯田民宿老板的紅包,這次唐澤斥巨資預訂了一棟位於苗寨景區內可以俯瞰整個苗寨風光的吊腳樓作為他們此行的歇腳之處。
在景區門口停好車以後,四個酒蒙子,不對,唐澤,林依,丟丟三個酒蒙子就被大門口的十二道攔門酒吸引了過去。
凱裏苗族的“酒文化”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而最講究的是迎賓禮儀。最隆重的迎賓禮節又是“入寨”、“進門”前的十二道“攔門酒”,展示苗家人熱情洋溢迎嘉賓的隆重奇特接待禮節。
苗語稱zat jud ghab diex(酢糾戛九),即以“酒”攔路,以酒接客,以酒待客,以酒表心意,以酒作為最高最隆重迎賓禮儀。
以十二道攔門酒歡迎嘉賓入寨先醉,進門次醉,坐桌正醉,人醉心醉,領略 “客來斟酒等,端飲心歡暢;杯杯進口中,酒醇醉心房;十二道美酒,客醉搖晃晃;貴客入門來,主賓喜洋洋”的攔門酒歌韻味而沉醉。
第一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榜香尤》的再現,展示活了八萬六千年的榜香尤即蚩尤戰神形象,是一位犯天條而大鬧天庭的叛逆英雄,以福祿長壽之山茶花接客,意在不忘祖宗根本。
第二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掘窩》的再現,展示人類始祖“蝴蝶媽媽”生十二個蛋孵化成人、龍、牛等萬物創世英雄,以千裏苗疆走廊盛開芳香鬱人的金銀花接客,芳香撲鼻。
第三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運金運銀》再現,展示神仙和陰陽及先人們運金運銀救世過程形象,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改天換地,用山鄉燦爛牡丹花接客,發揚勤勞致富精神。
第四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鑄造日月》再現,展示苗族戰天鬥地,改換人間的英雄形象,發揚艱苦奮鬥,奮發向上精神,以苗嶺山鄉盛開的刺梨花接客,拚搏改換人間。
第五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五好漢》的再現,展示神奇的巫師,以勇敢善戰技能驅除邪魔的“保家神”英雄形象。以五月火紅石榴花熱情接客,弘揚傳統習俗文化。
第六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扁瑟縞》的再現,展示惡劣環境迫使人窮而被遺棄歧視的人情世故現象。體現扁瑟縞生長環境惡劣,疾病纏身,被人遺棄且打入惡鬼之類,以霜打苦菜花接客,提示賓主要有仁德之情對人對事。
第七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嶄龍》的再現。展示敢於下龍潭殺惡龍,為民除害的英雄氣愾。以金推磊為民除害的傲雪迎春臘梅花接客,弘揚正氣正當時。
第八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仰歐瑟》的再現。展示苗族美神為純貞愛情而拋棄富貴精神,體現月亮為與仰歐瑟結合,不惜割掉自己半個身體給太陽。以幸福美滿的金桂花接客,情誼香飄千裏。
第九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洪水滔天》的再現。展示聰明過人的阿耶為人類生存而與代表大自然惡勢力的雷公作鬥爭過程,最後製服雷公的英雄形象,以芳香的銀桂花接客,心心相印永駐。
第十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香簡馬》的再現,展示香簡馬為報父仇,除惡滅奸英雄形象。揭示人們不忘“天命”,得到天助,最後奪迴被外人篡去的父王之位。以富貴榮華心態的玫瑰花接客,真心實意久長。
第十一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十二寶》的再現,展示人世間有眾多妖魔鬼怪捉弄人的假、惡、醜現象,告知人們要警惕妖魔魍魎。以山鄉臭牡丹花接客,堅持人窮誌堅的真、善、美本分。
第十二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嗄尼拉》的再現,展示知識淵博,能歌善唱的苗族歌師、理老形象,表明苗家人以火紅攀枝花真情厚誼接客,顯示常來常往常牽掛之情。
又有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送蕭處士遊黔南》詩雲:
“能文好飲老蕭郎,身似浮雲鬢似霜,……不醉黔中爭去得,磨園山月正蒼蒼”。
喝完十二道攔門酒,唐澤他們四人才在想起拍了他們四人的第一張合照。
“左邊那個美女再往中間靠一靠,看鏡頭,一,二,三,茄子!”旁邊的一個景區工作人員指揮著四人拍照。
林依看著鏡頭,笑顏如花,此時陽光明媚,又有一陣微風吹過,然後,他就吐了唐澤一個滿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除了釣魚和開車找兒子的時候需要戴頭盔以外,在外麵喝酒最好也應該把頭盔戴上。
如此情形,今兒下午四人自然是沒法逛景區了,於是唐澤就準備先把三美帶到民宿安頓好,林依一路上剛開始還能自己走後麵就隻能讓唐澤背著了,相比之下丟丟酒量要好得多,至少看起來還是正常的,楊柳因為她本來就是貴州人,這十二道酒她很理智的一口沒喝。
到了民宿以後,唐澤洗了個澡換上了一身道袍,便一個人出門辦事去了。
此行除了遊山玩水唐澤還身負著將師門明年端午法會的請帖沿途送到一些門派家族或是個人修行者手中。
而這西江苗寨之中就住著一位當世的大巫,據說是當年師爺雲遊到此處之時結識的。而今師爺立新派已過數載,意欲在明年法會時廣邀天下修行者前來觀禮,也意味著這新派即將正式進入曆史的舞台並留下屬於他的那一筆。
唐澤跟著導航在景區裏走著,路過之人看見他也是紛紛側目。倒不是他穿著道袍有多麽奇異,在這兒苗寨景區裏,穿苗服,漢服,馬麵裙或是其他各種民族服飾的遊人多不勝數,他迴頭率高的主要原因還是他這棕熊一般的身材,呂布嘛。
在又問了幾戶商販過後,唐澤來到了一個在街邊擺攤燒蛋的老太太旁邊。此時攤位前正坐著一個中年婦女,旁邊陪著一個年輕的女孩看樣子應該是她女兒。而擺攤的老太太此時已經結束了畫符和念咒把雞蛋埋入鍋中了。
等蛋燒好還有一段時間,老太太又拿來紙筆開始寫著什麽。
唐澤走近到一旁看著,老太太也不避著,繼續走筆遊龍。
看著老太太寫下的東西,唐澤也理解了為什麽師爺要專程給一個沒有門派的巫醫送一張請帖過來。
燒蛋之術自古有之,追溯源頭的話,最早是來於部落時期的巫醫、祭師。
巫醫或者祭師一般是部落時期具備權利地位的人,也是最早的“知識分子”,他們知道了某種生活中的現象,認識到一部分自然規律,掌握一些醫藥知識。
但社會的認識和發展有限,當時的巫醫還不能完全認識自然規律,再結合當時的信仰,很容易會和鬼神聯係在一起,發展出特有的巫醫文化。
巫醫文化在世界各地的文明演變中幾乎都存在,中國的祝尤術,也是巫醫的一種發展演變。
民間燒雞蛋算命、看事就是巫醫方式的一種。吃掉燒好的雞蛋,病就會好轉,一是因為精神、念力,信仰療法,這也是巫醫的根本;二是最開始的燒蛋治療,除了吃掉燒好的雞蛋之外,燒蛋人還會有其他的藥材藥方配合,有些還會進行推拿按摩,幫助病人痊愈。
巫醫的本質還是醫,是為治病救人。
但現在配套的藥方和推拿,幾乎沒人知道了,燒蛋、吃蛋簡單,所以流傳了下來。
雖然在“醫”這一塊兒唐澤連入門都算不上,但是他也能看出來是一張藥方。
這位老太太一脈便是這世間僅存的還承襲著藥理的家傳巫醫。
“見過梁大師,在下維玄子門下弟子靖閑,家師劍參。”等那對母女離開後,唐澤恭敬的向老太太行弟子之禮並表明了來意。他隻提師承不提門派是因為師爺立玄霄之事目前還隻在道門之中為人知曉。
“哦哦,我想起了咯,你師父去年子都還來看過我的哇,喊我切你們那邊?算了哦,我老太婆門都沒咋個出過,我喊我娃兒去一趟可以嘛,我還要問一下他有沒得時間多,他們年輕人在縣城裏麵上班每天忙得很啊.....”老太太一口純正的貴州方言也虧得唐澤是一個四川人才聽得明白。
“現在交通方便得很了,到凱裏縣城裏麵切坐高鐵一路就到咯。”唐澤也改用四川話和老太太交流。
“你是我們這邊的娃娃嗦,晚上就留到屋頭吃飯哈,等娃兒迴來了你跟他們說嘛。”老太太幾乎一輩子都在這個苗寨裏生活,在他們那一輩的眼裏雲貴川的小孩都是他們的孩子。
“要得嘛,梁婆婆你好久收攤喃,我就住到這裏麵的這幾天,我朋友在門口喝酒的時候喝多了,我迴去看一哈,晚點你收攤的時候我再過來幫你dia東西。”唐澤注意到他在這攤子前站的這一會兒已經有很多遊人及周圍的商販在關注他們了,他也察覺到梁老太也不是很喜歡這種被很多人看著的感覺。
“那就把朋友帶到一起哈,人多吃起熱鬧些,你五點半左右再過來嘛。”梁老太也是很欣賞唐澤的感知靈敏說道。
“要得,那我等會兒過來。”唐澤再次向梁老太行禮後離去。
迴去路上他去藥店買了胃藥和解酒的,又在景區裏買了一小罐“野生”蜂蜜。
“他奶奶的,這一罐在外麵能買仨了。”唐澤迴到民宿後一邊給林依兌蜂蜜水一邊想道。
見時間還早,唐澤他們便決定楊柳留下來照顧林依,這西江苗寨她作為一個貴州人小時候沒少來,早就逛膩了。
丟丟則是和唐澤去景區裏吃吃逛逛,然後一起去梁老太家中赴宴。
殊不知,這一去,對唐澤今後的修行生涯會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白水迂迴過山寨,青煙繚繞映雲頭。
古街深巷風情厚,翠影銀裝意趣稠。
世外桃源何處覓,此中勝境畫難收。”
今兒早在餐廳吃早飯的時候民宿老板就興衝衝的給唐澤拿了個大紅包過來。
他說他昨晚睡得異常安穩,還想請唐澤順便給他這民宿再四處看看風水什麽的。
“風水什麽的我是一點不會啊。”唐澤很實誠得告訴民宿老板,然後他又給還沒起床的大師兄打了個電話過去詢問一下這個紅包能不能收。
在得到大師兄肯定的迴複後他也是開開心心收了這個紅包。因為隻有治病救人不能收費,這種房間裏麵有髒東西的情況是可以收取報酬的。
而後唐澤也婉拒了民宿老板想要他們在這兒多玩幾天的邀請,吃過早飯就帶著三美上路了。
他們的下一站是300多公裏外的貴州西江千戶苗寨,從龍脊這邊開車過去大概要四個半小時。
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中下遊平原地區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擴張,與東進和南下的炎帝、黃帝部落發生劇烈的武力衝突,經過長時間的征戰,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區被擊敗,蚩尤被黃帝擒殺。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開始第一次大遷徙,放棄黃河中下遊地區而退迴到長江中下遊平原,並於洞庭湖和鄱陽湖之濱建立了“三苗國”。隨著三苗部落的日漸強大,堯、舜多次對“三苗”進行征剿。舜帝位,“南巡狩獵”,對不服舜帝管製的“三苗”進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區遷徙,其中被迫向西北遷徙的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於“羌人”,成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則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區遷徙,從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雲南東部、貴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撾、越南等地。而往西南遷徙的苗族先民則與楚人和睦相處,成為後來“楚蠻”的主要成員。
戰國時期,秦滅楚,一部分苗族背井離鄉,長途跋涉西遷,進入武陵山區的五溪一帶,形成曆史上著名的“武陵蠻”。
西漢時期,這部分苗族先民在這裏較快地發展起來,形成與漢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勢力。
東漢建武二十三年(47年),漢王朝派出軍隊征剿“武陵蠻”,迫使苗族再次離鄉背井,一部分進入黔東北地區(今銅仁一帶),一部分南下廣西融水,後又溯都柳江而上到達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在數次大遷徙中,分化成了許多不同的分支。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幾乎是同時到達貴州榕江,由於西氏族在榕江多處輾轉,到達西江的時間晚於柳氏族。西氏族到達西江的年代約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達以前,這裏已經居住著苗族“賞”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討”,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賞”氏族討來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達並定居在西江以後,陸續又有其他苗族分支遷來,形成以“西”氏族為主體的苗族融合體。傳說西江有千年以上曆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林蔭記》中記錄的西江苗族子連父名的世係譜,從蚩尤到1732年間共有284代,說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係後裔。
春秋戰國時期,雷山屬牂牁國與且蘭國之邊地,戰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時屬象郡且蘭縣邊境,西漢時處且蘭、毋斂兩縣之間,東漢時屬毋斂縣,三國屬蜀國之牂牁郡轄之邊地,魏晉時期屬牂牁郡賓化縣境,唐朝時屬於羅恭縣,五代至宋朝屬夔州路紹慶府羈縻州,元初屬“管外苗族地區”,元朝中期屬湖廣省播州宣慰司,明屬管外苗族地區。
清乾隆年間,清政府為了管理苗疆,對苗族人民實行編戶定籍,強行取消苗族子連父名的傳統,用苗名的諧音來定漢姓,西江境內苗族的蔣、唐、侯、楊、董、宋、顧、龍、陸、李、梁、毛、陳、金、吳等姓就是由此而來。從秦漢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區朝廷的設置雖有涉及,但郡縣製、羈縻州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極弱,甚至沒有直接治理,在曆史上多被稱為“蠻荒之地”、“生苗”、“生界”等。
雍正七年(1729年),貴州巡撫張廣泗開辟苗疆,設“新疆六廳”,置丹江廳,下轄丹江衛和凱裏衛,西江屬丹江衛。
乾隆三年(1738年),丹江衛設置了分土司,包括黃茅嶺司、雞講司、烏疊司,雞講司就位於現西江西南附近的營上村,從此西江被列入中原政權的治理範圍。
西江千戶苗寨門票110一張,因為接連收了三嬸以及龍脊梯田民宿老板的紅包,這次唐澤斥巨資預訂了一棟位於苗寨景區內可以俯瞰整個苗寨風光的吊腳樓作為他們此行的歇腳之處。
在景區門口停好車以後,四個酒蒙子,不對,唐澤,林依,丟丟三個酒蒙子就被大門口的十二道攔門酒吸引了過去。
凱裏苗族的“酒文化”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而最講究的是迎賓禮儀。最隆重的迎賓禮節又是“入寨”、“進門”前的十二道“攔門酒”,展示苗家人熱情洋溢迎嘉賓的隆重奇特接待禮節。
苗語稱zat jud ghab diex(酢糾戛九),即以“酒”攔路,以酒接客,以酒待客,以酒表心意,以酒作為最高最隆重迎賓禮儀。
以十二道攔門酒歡迎嘉賓入寨先醉,進門次醉,坐桌正醉,人醉心醉,領略 “客來斟酒等,端飲心歡暢;杯杯進口中,酒醇醉心房;十二道美酒,客醉搖晃晃;貴客入門來,主賓喜洋洋”的攔門酒歌韻味而沉醉。
第一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榜香尤》的再現,展示活了八萬六千年的榜香尤即蚩尤戰神形象,是一位犯天條而大鬧天庭的叛逆英雄,以福祿長壽之山茶花接客,意在不忘祖宗根本。
第二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掘窩》的再現,展示人類始祖“蝴蝶媽媽”生十二個蛋孵化成人、龍、牛等萬物創世英雄,以千裏苗疆走廊盛開芳香鬱人的金銀花接客,芳香撲鼻。
第三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運金運銀》再現,展示神仙和陰陽及先人們運金運銀救世過程形象,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改天換地,用山鄉燦爛牡丹花接客,發揚勤勞致富精神。
第四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鑄造日月》再現,展示苗族戰天鬥地,改換人間的英雄形象,發揚艱苦奮鬥,奮發向上精神,以苗嶺山鄉盛開的刺梨花接客,拚搏改換人間。
第五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五好漢》的再現,展示神奇的巫師,以勇敢善戰技能驅除邪魔的“保家神”英雄形象。以五月火紅石榴花熱情接客,弘揚傳統習俗文化。
第六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扁瑟縞》的再現,展示惡劣環境迫使人窮而被遺棄歧視的人情世故現象。體現扁瑟縞生長環境惡劣,疾病纏身,被人遺棄且打入惡鬼之類,以霜打苦菜花接客,提示賓主要有仁德之情對人對事。
第七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嶄龍》的再現。展示敢於下龍潭殺惡龍,為民除害的英雄氣愾。以金推磊為民除害的傲雪迎春臘梅花接客,弘揚正氣正當時。
第八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仰歐瑟》的再現。展示苗族美神為純貞愛情而拋棄富貴精神,體現月亮為與仰歐瑟結合,不惜割掉自己半個身體給太陽。以幸福美滿的金桂花接客,情誼香飄千裏。
第九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洪水滔天》的再現。展示聰明過人的阿耶為人類生存而與代表大自然惡勢力的雷公作鬥爭過程,最後製服雷公的英雄形象,以芳香的銀桂花接客,心心相印永駐。
第十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香簡馬》的再現,展示香簡馬為報父仇,除惡滅奸英雄形象。揭示人們不忘“天命”,得到天助,最後奪迴被外人篡去的父王之位。以富貴榮華心態的玫瑰花接客,真心實意久長。
第十一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十二寶》的再現,展示人世間有眾多妖魔鬼怪捉弄人的假、惡、醜現象,告知人們要警惕妖魔魍魎。以山鄉臭牡丹花接客,堅持人窮誌堅的真、善、美本分。
第十二道攔門酒暨苗族古歌《嗄尼拉》的再現,展示知識淵博,能歌善唱的苗族歌師、理老形象,表明苗家人以火紅攀枝花真情厚誼接客,顯示常來常往常牽掛之情。
又有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送蕭處士遊黔南》詩雲:
“能文好飲老蕭郎,身似浮雲鬢似霜,……不醉黔中爭去得,磨園山月正蒼蒼”。
喝完十二道攔門酒,唐澤他們四人才在想起拍了他們四人的第一張合照。
“左邊那個美女再往中間靠一靠,看鏡頭,一,二,三,茄子!”旁邊的一個景區工作人員指揮著四人拍照。
林依看著鏡頭,笑顏如花,此時陽光明媚,又有一陣微風吹過,然後,他就吐了唐澤一個滿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除了釣魚和開車找兒子的時候需要戴頭盔以外,在外麵喝酒最好也應該把頭盔戴上。
如此情形,今兒下午四人自然是沒法逛景區了,於是唐澤就準備先把三美帶到民宿安頓好,林依一路上剛開始還能自己走後麵就隻能讓唐澤背著了,相比之下丟丟酒量要好得多,至少看起來還是正常的,楊柳因為她本來就是貴州人,這十二道酒她很理智的一口沒喝。
到了民宿以後,唐澤洗了個澡換上了一身道袍,便一個人出門辦事去了。
此行除了遊山玩水唐澤還身負著將師門明年端午法會的請帖沿途送到一些門派家族或是個人修行者手中。
而這西江苗寨之中就住著一位當世的大巫,據說是當年師爺雲遊到此處之時結識的。而今師爺立新派已過數載,意欲在明年法會時廣邀天下修行者前來觀禮,也意味著這新派即將正式進入曆史的舞台並留下屬於他的那一筆。
唐澤跟著導航在景區裏走著,路過之人看見他也是紛紛側目。倒不是他穿著道袍有多麽奇異,在這兒苗寨景區裏,穿苗服,漢服,馬麵裙或是其他各種民族服飾的遊人多不勝數,他迴頭率高的主要原因還是他這棕熊一般的身材,呂布嘛。
在又問了幾戶商販過後,唐澤來到了一個在街邊擺攤燒蛋的老太太旁邊。此時攤位前正坐著一個中年婦女,旁邊陪著一個年輕的女孩看樣子應該是她女兒。而擺攤的老太太此時已經結束了畫符和念咒把雞蛋埋入鍋中了。
等蛋燒好還有一段時間,老太太又拿來紙筆開始寫著什麽。
唐澤走近到一旁看著,老太太也不避著,繼續走筆遊龍。
看著老太太寫下的東西,唐澤也理解了為什麽師爺要專程給一個沒有門派的巫醫送一張請帖過來。
燒蛋之術自古有之,追溯源頭的話,最早是來於部落時期的巫醫、祭師。
巫醫或者祭師一般是部落時期具備權利地位的人,也是最早的“知識分子”,他們知道了某種生活中的現象,認識到一部分自然規律,掌握一些醫藥知識。
但社會的認識和發展有限,當時的巫醫還不能完全認識自然規律,再結合當時的信仰,很容易會和鬼神聯係在一起,發展出特有的巫醫文化。
巫醫文化在世界各地的文明演變中幾乎都存在,中國的祝尤術,也是巫醫的一種發展演變。
民間燒雞蛋算命、看事就是巫醫方式的一種。吃掉燒好的雞蛋,病就會好轉,一是因為精神、念力,信仰療法,這也是巫醫的根本;二是最開始的燒蛋治療,除了吃掉燒好的雞蛋之外,燒蛋人還會有其他的藥材藥方配合,有些還會進行推拿按摩,幫助病人痊愈。
巫醫的本質還是醫,是為治病救人。
但現在配套的藥方和推拿,幾乎沒人知道了,燒蛋、吃蛋簡單,所以流傳了下來。
雖然在“醫”這一塊兒唐澤連入門都算不上,但是他也能看出來是一張藥方。
這位老太太一脈便是這世間僅存的還承襲著藥理的家傳巫醫。
“見過梁大師,在下維玄子門下弟子靖閑,家師劍參。”等那對母女離開後,唐澤恭敬的向老太太行弟子之禮並表明了來意。他隻提師承不提門派是因為師爺立玄霄之事目前還隻在道門之中為人知曉。
“哦哦,我想起了咯,你師父去年子都還來看過我的哇,喊我切你們那邊?算了哦,我老太婆門都沒咋個出過,我喊我娃兒去一趟可以嘛,我還要問一下他有沒得時間多,他們年輕人在縣城裏麵上班每天忙得很啊.....”老太太一口純正的貴州方言也虧得唐澤是一個四川人才聽得明白。
“現在交通方便得很了,到凱裏縣城裏麵切坐高鐵一路就到咯。”唐澤也改用四川話和老太太交流。
“你是我們這邊的娃娃嗦,晚上就留到屋頭吃飯哈,等娃兒迴來了你跟他們說嘛。”老太太幾乎一輩子都在這個苗寨裏生活,在他們那一輩的眼裏雲貴川的小孩都是他們的孩子。
“要得嘛,梁婆婆你好久收攤喃,我就住到這裏麵的這幾天,我朋友在門口喝酒的時候喝多了,我迴去看一哈,晚點你收攤的時候我再過來幫你dia東西。”唐澤注意到他在這攤子前站的這一會兒已經有很多遊人及周圍的商販在關注他們了,他也察覺到梁老太也不是很喜歡這種被很多人看著的感覺。
“那就把朋友帶到一起哈,人多吃起熱鬧些,你五點半左右再過來嘛。”梁老太也是很欣賞唐澤的感知靈敏說道。
“要得,那我等會兒過來。”唐澤再次向梁老太行禮後離去。
迴去路上他去藥店買了胃藥和解酒的,又在景區裏買了一小罐“野生”蜂蜜。
“他奶奶的,這一罐在外麵能買仨了。”唐澤迴到民宿後一邊給林依兌蜂蜜水一邊想道。
見時間還早,唐澤他們便決定楊柳留下來照顧林依,這西江苗寨她作為一個貴州人小時候沒少來,早就逛膩了。
丟丟則是和唐澤去景區裏吃吃逛逛,然後一起去梁老太家中赴宴。
殊不知,這一去,對唐澤今後的修行生涯會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