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二站 梧州
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 作者:靖字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嶷連綿屬衡湘,
蒼梧獨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煙樹裏,
落日未落江蒼茫。”
——《九嶷吟》蘇軾
廣西梧州是唐澤他們的第二站,離雲浮隻有132公裏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梧州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唐澤把第二站定在這個地方是因為兩個人,第一個呢自然就是在梧州寫下《九嶷吟》的蘇軾。
話說當年,蘇軾被貶海南,弟弟蘇轍被貶雷州。蘇東坡經過梧州的時候,聽說弟弟蘇轍亦貶雷州並剛過藤州(今藤縣),愁情頓起,即寫下《九嶷吟》,作詩一首寄予蘇轍:“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尚在藤也。旦夕當追及,作此詩示之。”詩曰:
九嶷連綿屬衡湘, 蒼梧獨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煙樹裏, 落日未落江蒼茫。
幽人拊枕坐歎息, 我行忽至舜所藏。
江邊父老能說子, 白須紅頰如君長。
莫嫌瓊雷隔雲海, 聖恩尚許遙相望。
平生學道真實意, 定與窮達俱存亡。
天其以我為箕子, 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誰作輿地誌, 海南萬裏真吾鄉。
此時的蘇東坡心情應該是抑鬱的,但他聽說弟弟蘇轍“尚在藤也”(藤州,今梧州藤縣),偶遇弟弟的消息,令他眼前一亮,驚喜之餘,心情大好,於是寫下此詩。
蘇軾除了是個文學家以外,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食家。
不僅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種純吃貨詩句,還有《豬肉頌》這樣的菜譜式詩句: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宋代,從宮廷到民間,羊肉才是最主要的肉食,豬肉不受人待見。所以才有了“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而除了推動豬肉在中國餐桌上的發展以外,至今也還流傳著蘇東坡自創“羊蠍子”的故事。
“惠州市井寥落,然猶日殺一羊,不敢與仕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骨間亦有微肉,熟煮熱漉出。不乘熱出,則抱水不幹。漬酒中,點薄鹽炙微燋食之。終日抉剔,得銖兩於肯綮之間,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數日輒一食,甚覺有補。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芻豢,沒齒而不得骨,豈複知此味乎?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然此說行,則眾狗不悅矣。”——《與子由弟書》
翻譯翻譯就是羊脊骨這玩意兒在當時特別廉價,隻要給屠戶幾文錢就能買到,當然,如果和屠戶關係好的話他也可能免費送你。一整條羊脊骨,順著關節處切成長度相似的小段,下手時一定得注意,別把脊髓給浪費了。再把羊蠍子冷水入鍋,小火煮熟,在這裏火候很關鍵,因為煮太久容易把僅有的肉都煮沒有了。
而後將煮好的脊骨撈出,濾幹多餘的水分,再澆上黃酒醃製一會兒,放上架子烘烤,點鹽少許,略加調味,等到骨肉表麵微焦,便大功告成。
酥脆的羊肉和濃鬱的脊髓混合在一起,有一種類似蝦蟹的香氣。
這道美味唯一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就是吃完以後整條街上的狗都會很不開心,真是罪過啊。
而且蘇軾出身蜀中,愛好甜口,所以蘸取一些白糖再入口,更是妙不可言。
這裏其實又提到了一個知識點,以前的四川人是喜歡吃甜食的,要不四川眉山出生的蘇東坡也不會犯了痔瘡都還要日啖荔枝三百顆了。而辣椒原產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把辣椒帶迴歐洲,並由此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於明代傳入中國。清陳子之《花鏡》有番椒的記載。
而後麵的川菜其實是複合味,辣隻是其中的一種,例如酸辣,甜辣,麻辣,香辣,酸甜,怪味這些都是川菜的特色。
而讓唐澤選擇梧州的另一人則是寫下《馬嵬坡》的鄭畋。
玄宗迴馬楊妃死,
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
景陽宮井又何人。
鄭畋曾官拜翰林學士,後被貶為梧州刺史,到了梧州,他修觀宇建書閣,坐於桂江邊看白雲飄飄鳥雀飛過,又有詩曰:
鬆陰如幄水如羅,
秋盡山青白鳥過。
獨坐一庵心正寂,
數聲何處竹枝歌。
唐澤他們早上十點出的發,不到十二點就到了當年鄭畋在梧州所修的白鶴觀。隻可惜現在的白鶴觀單純是一座文物景點,並沒有在此修行立派的道人。
交了五塊錢門票,唐澤他們三進觀一遊。想著來都來了,林依去點了三支香準備拜一拜。
隻見她點燃香以後剛準備用嘴把明火吹熄就被唐澤製止了。
“這可不能用嘴吹啊,如果說真的有神明的話,這香是給別個上供吃的,你先吐兩爬口水上切別個還想不想吃嘛。”唐澤說到
“那真的有神明嗎。”林依看向唐澤
“不知道,沒見過,我不信。”
“那你為什麽還要當道士。”
“你是想我長話短說還是娓娓道來呢”
“先長話短說。”
“我想修仙。”
“說人話。”
“西湖的斷橋殘雪旁邊有一個道觀叫抱樸道院。”
“然後呢”
“抱樸道院?是一個叫葛洪的人的道場。葛洪自號抱樸子,東晉道教理論家、著名煉丹家和醫藥學家,世稱小仙翁。”
“沒聽過,你繼續。”
“?葛洪長期從事煉丹實驗,在其煉丹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認識了物質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學反應。這也是現代化學的先聲。並且在煉製水銀的過程中,發現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像火藥一開始也是道士煉丹的時候發現硫磺木炭硝酸鉀這些混在一起燒會爆炸然後再發展的。”
“你是說道士都是科學家嗎。”楊柳倒是很感興趣的問到
“?可以這樣說,古代的道門弟子都是當時的高知識分子。例如,孫思邈,王羲之,華佗,李白,蕭衍,朱權,魏征,趙雲,朱熹,諸葛亮,吳道子,賀知章,蘇軾等等等等。”
“真的假的哦。”林依說道。
“不信你切百度嘛,而道家的終極追求是長生以及探索萬物規律,換個詞來說就是科學。
拒絕封建迷信,現代社會了,左手擎香右手拿槍,該上香上香該放槍放槍。”
“那到底有沒得神仙嘛。”
“你不慌嘛,我慢慢說。?言歸正傳,道門五術為山醫命相卜。
所謂“卜”,它包括卜和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你看我之前掐指一算還有易經八卦那些就屬於卜。
所謂“相”,就是觀其形而知其義之法。一為相天(星相),二為相地(風水),三為相人(麵相手相骨相)。星相被現代科學衝擊得體無完膚了已經,風水嘛可以通過學習它去了解古人的思維意圖,找到古人認為的好地段,然後刨了它,嗯....開采保護它。
所謂“命”,就是透過推理命運的方式來了解人生,分析宇宙自然日月對人體的影響,進而改善人命的一種學問。隻需記住一句話“過去無法挽迴,未來可以改變”,算八字就屬於命理。
所謂“醫”,是利用方藥、針灸、推拿,靈治等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此醫實包括所有民族醫藥,醫治肉體及精神,從曆史角度來看宗教的誕生意味著人類開始意識到精神問題的存在。
所謂山,即道家修煉法。就是通過食餌、丹法、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來修煉“肉體”與“精神”,以達超脫身心的一種學問。借助於自然界,天體宇宙的能量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就是道家常說的盜天地、奪造化。在一些現代科學尚無法解釋的領域,山之術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者說是科學的,但是經過上千年的積累摸索,它一定程度上可以讓人去感受與體驗,類似一種現象學。”
“再給你一次機會,說人話。”用四川話來說林依現在坨子都捏得邦緊了。
“我傾向是沒有鬼神的。《左傳》裏麵有句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祭祀是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祭祀還分民祭與官祭,官祭的意思是隻能官家祭老百姓私自祭是要吃牢飯的。
而昊天是官祭最重要的一環,隻設神位沒有神像化身,祭的就是這天道。
玉皇大帝這類的天帝神像就是民間為了也能祭祀天道所衍化而來。
之前我去太原的晉祠裏麵就有昊天神祠,但是當時我去的時候找了半天沒找到,問工作人員一個二個的都不曉得,人流量全跑到裏麵的聖母廟切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之後,那個昊天神祠又是遊人止步,不曉得是不是隻對特殊人群開放。”林依聽得漫不經心,但是看著楊柳還挺有興趣的唐澤又繼續說道
“再說個常見的,二郎神你們都曉得三,他姓啥子曉得不。”
“楊戩三”林依說道
“都會搶答了嗦,其實啊,二郎神一開始是姓李的。先看關鍵詞,灌口二郎,治水。其實指的就是戰國時期的秦國李冰父子都江堰治水。所以二郎神一開始是姓李的,我們熟知的二郎神楊戩的出處《封神演義》是明朝的小說,而二郎神的概念至少隋唐就有了。
我們都四大名著都是小說,小說和曆史是有差距的。例如《三國演義》裏把諸葛武侯搞得神乎其神,像我們成都的武侯祠,其實是漢昭烈帝廟,是劉備的廟,但是因為諸葛亮更被老百姓熟知,所以都隻曉得武侯祠不曉得劉備廟。這些也跟我們經曆了某個時期文化有斷層相關。”
“那你學到啥子法術沒有嘛,好久可以飛嘛。”
“飛還沒有學,隻學到了算卦現在,我掐指一算就曉得你今天沒穿內衣。”正值炎炎夏日,又在嶺南,而林依的穿衣風格一向比較火辣,是那種唐澤沒事就喜歡瞟兩眼的。
“老子!”林依舉起坨子就是把唐澤追著打。
逛完白鶴觀,唐澤便開車帶林依楊柳她們去梧州的騎樓城逛美食街。
這騎樓城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之所以有騎樓這個稱號,是因為這建築是結合南方潮濕多雨及多洪易澇的氣候特點而設計建造,一般為三四層樓房,地層商鋪門麵向內縮入2至3米讓出來作為人行走廊——亦叫“騎樓底人行道”,這樣既可以替行人遮陽擋雨,又可以為商鋪營造舒適環境,也顯示出商家誠信待客的經商之道;樓房二層一般設有水門,是為備洪水浸街時樓上方便居民出入用的,可以在水門放下一把竹梯,居民從竹梯上下搭艇,也可以在水門放下竹籃向沿街巡遊的售貨小艇購買米、油、蔬菜、火油、電池等生活必需品。臨街磚柱上鑲嵌鐵環高低各一隻,亦為備栓泊船艇係纜繩用的,這些都是因為梧州地處三江水口,幾乎年年有幾次洪水淹街的特殊需要。梧州騎樓文化已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曾被入選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
來到美食街自然就是吃,冰泉豆漿,雙錢龜苓膏,明記砵仔糕,牛腸酸,老伯田螺,芳記腸粉等等,唐澤是帶著她倆一家家的吃了過去,而他自己為了避免誤食隻是吃了些甜品類的東西,因為哪怕是他們點的菜裏麵沒放大蒜那些,但是也保不齊炒他們菜的這口鍋這個鏟子上一道菜裏麵有木有啊。
在梧州他們隻會待這一天,第二天一早他們就會去往下一站,而今晚住的地方是唐澤在網上預訂的兩室的民宿,這樣兩個姑娘也能夠好好的洗個熱水澡。
“你覺得唐澤人怎麽樣啊。”被窩裏,林依一邊戳著楊柳的癢癢肉一邊問道。
“誒,你別,哈哈哈,再來我可不客氣了啊。”楊柳轉身迴擊,一招華山龍爪手襲向林依。
“啊,臥槽,本來就小了,都給你抓沒了!”林依也是不甘示弱的迴擊
“他人挺好的,但是不太適合我。”楊柳一邊防禦一邊說道。
“為啥啊?”楊柳一邊問著手上招式依舊不停。
“我們貴州人不吃蒜確實是遭不住啊。”
“啊好嘛,確實是,好羨慕你明明也很瘦但是發育得那麽完善哦。”林依畫風一轉把手放在楊柳身上某處羨慕得說道。
“啊哈哈哈哈哈,羨慕嗎,要不要再借你多玩一會兒。”
“哈哈哈哈,臥槽,去死去死去死!”
...
此時的唐澤正躺在床上,聽著隔壁房間裏斷斷續續傳來的嬉鬧聲,不禁搖了搖頭。
感歎道:“六月,可真是燥熱啊。”
蒼梧獨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煙樹裏,
落日未落江蒼茫。”
——《九嶷吟》蘇軾
廣西梧州是唐澤他們的第二站,離雲浮隻有132公裏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梧州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唐澤把第二站定在這個地方是因為兩個人,第一個呢自然就是在梧州寫下《九嶷吟》的蘇軾。
話說當年,蘇軾被貶海南,弟弟蘇轍被貶雷州。蘇東坡經過梧州的時候,聽說弟弟蘇轍亦貶雷州並剛過藤州(今藤縣),愁情頓起,即寫下《九嶷吟》,作詩一首寄予蘇轍:“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尚在藤也。旦夕當追及,作此詩示之。”詩曰:
九嶷連綿屬衡湘, 蒼梧獨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煙樹裏, 落日未落江蒼茫。
幽人拊枕坐歎息, 我行忽至舜所藏。
江邊父老能說子, 白須紅頰如君長。
莫嫌瓊雷隔雲海, 聖恩尚許遙相望。
平生學道真實意, 定與窮達俱存亡。
天其以我為箕子, 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誰作輿地誌, 海南萬裏真吾鄉。
此時的蘇東坡心情應該是抑鬱的,但他聽說弟弟蘇轍“尚在藤也”(藤州,今梧州藤縣),偶遇弟弟的消息,令他眼前一亮,驚喜之餘,心情大好,於是寫下此詩。
蘇軾除了是個文學家以外,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食家。
不僅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種純吃貨詩句,還有《豬肉頌》這樣的菜譜式詩句: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宋代,從宮廷到民間,羊肉才是最主要的肉食,豬肉不受人待見。所以才有了“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而除了推動豬肉在中國餐桌上的發展以外,至今也還流傳著蘇東坡自創“羊蠍子”的故事。
“惠州市井寥落,然猶日殺一羊,不敢與仕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骨間亦有微肉,熟煮熱漉出。不乘熱出,則抱水不幹。漬酒中,點薄鹽炙微燋食之。終日抉剔,得銖兩於肯綮之間,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數日輒一食,甚覺有補。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芻豢,沒齒而不得骨,豈複知此味乎?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然此說行,則眾狗不悅矣。”——《與子由弟書》
翻譯翻譯就是羊脊骨這玩意兒在當時特別廉價,隻要給屠戶幾文錢就能買到,當然,如果和屠戶關係好的話他也可能免費送你。一整條羊脊骨,順著關節處切成長度相似的小段,下手時一定得注意,別把脊髓給浪費了。再把羊蠍子冷水入鍋,小火煮熟,在這裏火候很關鍵,因為煮太久容易把僅有的肉都煮沒有了。
而後將煮好的脊骨撈出,濾幹多餘的水分,再澆上黃酒醃製一會兒,放上架子烘烤,點鹽少許,略加調味,等到骨肉表麵微焦,便大功告成。
酥脆的羊肉和濃鬱的脊髓混合在一起,有一種類似蝦蟹的香氣。
這道美味唯一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就是吃完以後整條街上的狗都會很不開心,真是罪過啊。
而且蘇軾出身蜀中,愛好甜口,所以蘸取一些白糖再入口,更是妙不可言。
這裏其實又提到了一個知識點,以前的四川人是喜歡吃甜食的,要不四川眉山出生的蘇東坡也不會犯了痔瘡都還要日啖荔枝三百顆了。而辣椒原產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把辣椒帶迴歐洲,並由此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於明代傳入中國。清陳子之《花鏡》有番椒的記載。
而後麵的川菜其實是複合味,辣隻是其中的一種,例如酸辣,甜辣,麻辣,香辣,酸甜,怪味這些都是川菜的特色。
而讓唐澤選擇梧州的另一人則是寫下《馬嵬坡》的鄭畋。
玄宗迴馬楊妃死,
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
景陽宮井又何人。
鄭畋曾官拜翰林學士,後被貶為梧州刺史,到了梧州,他修觀宇建書閣,坐於桂江邊看白雲飄飄鳥雀飛過,又有詩曰:
鬆陰如幄水如羅,
秋盡山青白鳥過。
獨坐一庵心正寂,
數聲何處竹枝歌。
唐澤他們早上十點出的發,不到十二點就到了當年鄭畋在梧州所修的白鶴觀。隻可惜現在的白鶴觀單純是一座文物景點,並沒有在此修行立派的道人。
交了五塊錢門票,唐澤他們三進觀一遊。想著來都來了,林依去點了三支香準備拜一拜。
隻見她點燃香以後剛準備用嘴把明火吹熄就被唐澤製止了。
“這可不能用嘴吹啊,如果說真的有神明的話,這香是給別個上供吃的,你先吐兩爬口水上切別個還想不想吃嘛。”唐澤說到
“那真的有神明嗎。”林依看向唐澤
“不知道,沒見過,我不信。”
“那你為什麽還要當道士。”
“你是想我長話短說還是娓娓道來呢”
“先長話短說。”
“我想修仙。”
“說人話。”
“西湖的斷橋殘雪旁邊有一個道觀叫抱樸道院。”
“然後呢”
“抱樸道院?是一個叫葛洪的人的道場。葛洪自號抱樸子,東晉道教理論家、著名煉丹家和醫藥學家,世稱小仙翁。”
“沒聽過,你繼續。”
“?葛洪長期從事煉丹實驗,在其煉丹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認識了物質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學反應。這也是現代化學的先聲。並且在煉製水銀的過程中,發現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像火藥一開始也是道士煉丹的時候發現硫磺木炭硝酸鉀這些混在一起燒會爆炸然後再發展的。”
“你是說道士都是科學家嗎。”楊柳倒是很感興趣的問到
“?可以這樣說,古代的道門弟子都是當時的高知識分子。例如,孫思邈,王羲之,華佗,李白,蕭衍,朱權,魏征,趙雲,朱熹,諸葛亮,吳道子,賀知章,蘇軾等等等等。”
“真的假的哦。”林依說道。
“不信你切百度嘛,而道家的終極追求是長生以及探索萬物規律,換個詞來說就是科學。
拒絕封建迷信,現代社會了,左手擎香右手拿槍,該上香上香該放槍放槍。”
“那到底有沒得神仙嘛。”
“你不慌嘛,我慢慢說。?言歸正傳,道門五術為山醫命相卜。
所謂“卜”,它包括卜和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你看我之前掐指一算還有易經八卦那些就屬於卜。
所謂“相”,就是觀其形而知其義之法。一為相天(星相),二為相地(風水),三為相人(麵相手相骨相)。星相被現代科學衝擊得體無完膚了已經,風水嘛可以通過學習它去了解古人的思維意圖,找到古人認為的好地段,然後刨了它,嗯....開采保護它。
所謂“命”,就是透過推理命運的方式來了解人生,分析宇宙自然日月對人體的影響,進而改善人命的一種學問。隻需記住一句話“過去無法挽迴,未來可以改變”,算八字就屬於命理。
所謂“醫”,是利用方藥、針灸、推拿,靈治等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此醫實包括所有民族醫藥,醫治肉體及精神,從曆史角度來看宗教的誕生意味著人類開始意識到精神問題的存在。
所謂山,即道家修煉法。就是通過食餌、丹法、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來修煉“肉體”與“精神”,以達超脫身心的一種學問。借助於自然界,天體宇宙的能量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就是道家常說的盜天地、奪造化。在一些現代科學尚無法解釋的領域,山之術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者說是科學的,但是經過上千年的積累摸索,它一定程度上可以讓人去感受與體驗,類似一種現象學。”
“再給你一次機會,說人話。”用四川話來說林依現在坨子都捏得邦緊了。
“我傾向是沒有鬼神的。《左傳》裏麵有句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祭祀是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祭祀還分民祭與官祭,官祭的意思是隻能官家祭老百姓私自祭是要吃牢飯的。
而昊天是官祭最重要的一環,隻設神位沒有神像化身,祭的就是這天道。
玉皇大帝這類的天帝神像就是民間為了也能祭祀天道所衍化而來。
之前我去太原的晉祠裏麵就有昊天神祠,但是當時我去的時候找了半天沒找到,問工作人員一個二個的都不曉得,人流量全跑到裏麵的聖母廟切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之後,那個昊天神祠又是遊人止步,不曉得是不是隻對特殊人群開放。”林依聽得漫不經心,但是看著楊柳還挺有興趣的唐澤又繼續說道
“再說個常見的,二郎神你們都曉得三,他姓啥子曉得不。”
“楊戩三”林依說道
“都會搶答了嗦,其實啊,二郎神一開始是姓李的。先看關鍵詞,灌口二郎,治水。其實指的就是戰國時期的秦國李冰父子都江堰治水。所以二郎神一開始是姓李的,我們熟知的二郎神楊戩的出處《封神演義》是明朝的小說,而二郎神的概念至少隋唐就有了。
我們都四大名著都是小說,小說和曆史是有差距的。例如《三國演義》裏把諸葛武侯搞得神乎其神,像我們成都的武侯祠,其實是漢昭烈帝廟,是劉備的廟,但是因為諸葛亮更被老百姓熟知,所以都隻曉得武侯祠不曉得劉備廟。這些也跟我們經曆了某個時期文化有斷層相關。”
“那你學到啥子法術沒有嘛,好久可以飛嘛。”
“飛還沒有學,隻學到了算卦現在,我掐指一算就曉得你今天沒穿內衣。”正值炎炎夏日,又在嶺南,而林依的穿衣風格一向比較火辣,是那種唐澤沒事就喜歡瞟兩眼的。
“老子!”林依舉起坨子就是把唐澤追著打。
逛完白鶴觀,唐澤便開車帶林依楊柳她們去梧州的騎樓城逛美食街。
這騎樓城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之所以有騎樓這個稱號,是因為這建築是結合南方潮濕多雨及多洪易澇的氣候特點而設計建造,一般為三四層樓房,地層商鋪門麵向內縮入2至3米讓出來作為人行走廊——亦叫“騎樓底人行道”,這樣既可以替行人遮陽擋雨,又可以為商鋪營造舒適環境,也顯示出商家誠信待客的經商之道;樓房二層一般設有水門,是為備洪水浸街時樓上方便居民出入用的,可以在水門放下一把竹梯,居民從竹梯上下搭艇,也可以在水門放下竹籃向沿街巡遊的售貨小艇購買米、油、蔬菜、火油、電池等生活必需品。臨街磚柱上鑲嵌鐵環高低各一隻,亦為備栓泊船艇係纜繩用的,這些都是因為梧州地處三江水口,幾乎年年有幾次洪水淹街的特殊需要。梧州騎樓文化已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曾被入選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
來到美食街自然就是吃,冰泉豆漿,雙錢龜苓膏,明記砵仔糕,牛腸酸,老伯田螺,芳記腸粉等等,唐澤是帶著她倆一家家的吃了過去,而他自己為了避免誤食隻是吃了些甜品類的東西,因為哪怕是他們點的菜裏麵沒放大蒜那些,但是也保不齊炒他們菜的這口鍋這個鏟子上一道菜裏麵有木有啊。
在梧州他們隻會待這一天,第二天一早他們就會去往下一站,而今晚住的地方是唐澤在網上預訂的兩室的民宿,這樣兩個姑娘也能夠好好的洗個熱水澡。
“你覺得唐澤人怎麽樣啊。”被窩裏,林依一邊戳著楊柳的癢癢肉一邊問道。
“誒,你別,哈哈哈,再來我可不客氣了啊。”楊柳轉身迴擊,一招華山龍爪手襲向林依。
“啊,臥槽,本來就小了,都給你抓沒了!”林依也是不甘示弱的迴擊
“他人挺好的,但是不太適合我。”楊柳一邊防禦一邊說道。
“為啥啊?”楊柳一邊問著手上招式依舊不停。
“我們貴州人不吃蒜確實是遭不住啊。”
“啊好嘛,確實是,好羨慕你明明也很瘦但是發育得那麽完善哦。”林依畫風一轉把手放在楊柳身上某處羨慕得說道。
“啊哈哈哈哈哈,羨慕嗎,要不要再借你多玩一會兒。”
“哈哈哈哈,臥槽,去死去死去死!”
...
此時的唐澤正躺在床上,聽著隔壁房間裏斷斷續續傳來的嬉鬧聲,不禁搖了搖頭。
感歎道:“六月,可真是燥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