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都江堰玩,今天準備去趙公山。


    趙公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區玉堂鎮境內,距成都68公裏,市區16公裏。古稱丈人山,為邛崍山脈南段的東支。海拔最高峰為2434米,它是青城山—都江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青城山最高峰,也是其主峰所在。


    趙公山因傳說中財神爺趙公明元帥歸隱處而得名,是青城“洞天福地”的福地所在。


    趙公山是青城山的主峰,何為趙公山呢,許多人還不知道這山的來曆,趙公山原名大麵山,是八百裏青城山的主峰,這座大山背靠阿壩高原雪山,前擁有天府平原,左連熊耳嶺,右靠岷江,幅員麵積50公裏,是傳說中的西蜀趙公明統領的爍羅鬼國部落所在地。


    這座大山就有許多名字,小名,書名,稱謂甚多,最早的《山海經》稱為瀆山,《華陽誌》稱它為“成都山”,天國山,後來稱為壓月山,大麵山,自從有了財神爺趙公明之後,就叫趙公山了。


    青城山趙公山,是財神祖山,開啟旅遊的大門,敬奉財神,請財神,迎接財神民俗得到政府的關注,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青城趙公山之所以注目,天特別藍,水特別清,林特別青,山特別的幽,山秀水美,連綿起伏山巒碧峰,趙公祖廟在其中,更是指點玄機,把握陰陽,能賜人吉祥,佑人發財,護人平安的神仙——趙公明財神爺,讓無數人敬仰。


    趙公山的景區的特別,它血脈裏在趙公財神民俗,趙公山旅遊的目的明確,現代人誰能拒絕財神爺呢?就是看財神,問財神,請財神,期望自己好運,發財,好運,那就請財神,如果說歸結趙公山旅遊特色,就是是財神尋根。


    趙公祖廟的道長,韋清道長,解惑了趙公山的來曆,風景點,道機,稱中國財神民俗源遠流長,社會影響廣泛,隻有有華人地區,都跟財神爺有緣分,都會有財神爺的香火。


    趙公山稱作風水福地,道家修煉聖地,也是許多道家仙師麻姑、張真人,趙公明等修煉煉丹,辟穀成仙的地方。難怪許多風水大師,養生大師,修煉功夫家都稱此地風水好,氣場強。


    風景旅遊點,趙公山,柏灌台,萬壽宮,文昌宮外,還有許多深山腹地道觀廟宇,當地流傳有四觀,八庵的說法。人在山中聞聽鳥兒語,欣賞山水情,如詩如畫,如臨世外桃源。


    趙公山風景區有具有悠久而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曆史文化遺存。趙公山,古稱大麵山(有的學者考證“大麵”即“大岷”),在古代典籍《山海經》中稱為“成都戴天山”(古本“戴”字寫作)。《山海經》卷十七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戴天”。王家鍩著《青城道教仙源錄》雲:“最初的成都,就是‘青城都’,在青城山,又稱天穀(即天府),成都即‘成都戴天之山’,是蜀國的祖山。‘天穀’即‘陽穀’,是扶桑所生長的昆侖山(又分稱為‘群巫之山’)、‘博父之山’。”1唐代杜光庭《青城山記》雲:“大麵之頂,去平地七十二裏,為茲山之主,非常人所到,靈禽異獸,奇花異草,不有焉。其上瓊樓仙室,金闕玉堂,得道之人造之乃見,非凡俗所窺也。”又說:“此山前號青城峰,後名大麵山,其實一耳,同體異名。”其中有“瓊林寶樹、金沙玉田,水清而甘,草靈而秀”,“絕頂之峰,煙雲常覆之”。宋代王象之《地紀勝》雲:“大麵山在三溪之北,前臨成都山,眾峰攢秀,高七十二裏,上有香柏靈竹。”


    大麵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潛確類書》區宇部引司馬紫微《七十二福地書》雲:“大麵上為第五十福地,仙人柏成子治之”。宋代道書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二十七“天地宮府圖”所記亦同。按:古蜀氐羌族神仙俱帶有“成”字如容成子、廣成子、務成子、馬成子、柏成子等。大麵山柏成子也是古氐羌族神仙之一。宋《太平廣記》:“鬥山一洞西去二千裏通青城大麵山”。人們常將青城山稱為“洞天福地”,這是因青城前山和後山古時為“十大洞天”之一,與趙公山這個“福地”合起來,才算是完整的“洞天福地”。於此也可看出趙公山開發的重要性了。


    趙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稱趙玄壇、趙元帥、趙公元帥、黑虎玄壇,中國民間傳說中主管財源的神明,同時為陰間雷部將帥和五方瘟神之一,傳說能以役雷馭電,除瘟禳災,主持公道。秦時得道於終南山,道教尊為“正一玄壇元帥”。據《辭海》記載,趙玄壇的形象是黑麵濃須,頭戴鐵冠,手執鐵鞭,身跨黑虎。


    趙公明,中國漢族民間傳說中主管財源的神明。《封神演義》中,封趙公明為玄壇真君,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其手下所掌管四名與財富有關的小神,分別是招寶、納珍、招財和利市,因而成為財神。


    武財神的由來和職能:日春神青帝和月財神趙公明合稱為“春福”,日月二神過年時常貼在門上!


    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為黑麵濃須,騎黑虎,一手執銀鞭,一手持元寶,全副戎裝。該財神像當為武財神,即趙公元帥像。趙公元帥,即趙公明、趙玄壇。魏晉南北朝時期成書的《搜神記》和《真誥》等,都有趙公明的神跡,但隻是司土下塚中事,或是瘟神。元明之間,趙公明的神跡才有完整的記載稱,趙公元帥姓趙名朗、玄朗,字公明,終南山下周至趙代村人。原是日精之一。古時天有十日,九日被後羿射下以後,變化為九鳥,墬落於青城山,變成九鬼王。八鬼行病害人,但是趙玄朗卻獨化為人,避隱蜀中,精修至道。張道陵在青城山煉丹時,收趙玄朗護衛丹室。天師丹成,分丹餌之,遂能變化無方。趙玄朗食丹以後,其形酷似天師。天師遂命其永鎮玄壇,故號玄壇元帥。《三教搜神大全》稱其能“驅雷役電,喚雨唿風,除瘟剪瘧,保病禳災”,“至如訟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公能使之獲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對神禱,無不如意”。明代小說《封神演義》有薑子牙封神一節,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乙龍虎玄壇真君,率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統管人世間一切金銀財寶!


    在《封神演義》中,趙公明修道有成,還有三個妹妹,她們分別是雲霄、瓊霄與碧霄。主要法寶二十四顆定海神珠。武王克殷時,趙公明原是居於峨嵋山羅浮洞的截教高人,受殷商太師聞仲禮請,輔佐殷紂王,藝高術強,周朝闡教的仙人及將領們都不是對手,接連敗陣,薑子牙隻好請陸壓以法術將之暗殺!


    殷商滅亡後,薑子牙並未封趙公明為財神,是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簡稱“玄壇真君”,又稱“玄壇元帥”。統領“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四仙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因趙公明部下為四名與負責財富的神,其分別是“招寶”、“納珍”、“招財”和“利市”,因而成為財神。不少人會將趙公明與其四位部下,合稱五路財神,希望他們可以為信徒帶來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與中央五個方位的財運!


    元朝、明朝間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說趙公明終南山人氏,秦朝時避世在山中,虔誠修道。漢朝張道陵天師在鶴鳴山精修時,收他為徒。且讓他騎黑虎,守護丹室。張天師煉丹功成後,分丹與趙公明食之。趙公明神異多能,變化無窮,能夠驅雷役電,唿風喚雨,更能為信徒保命解災,成為道教的重要護法神!


    “黑麵虯髯”:麵部黝黑(或紫黑)當與趙公明早期形象包含的“瘟”“鬼”要素特征相關,作為其神格在疊合式建構過程中保留瘟鬼(瘟神)、鬼帥(冥神)特征的象征性痕跡。並且,黑麵虯髯(濃須)的外貌特征還進一步強化了趙公明作為將帥的威猛有力形象。


    “戴交腳襆頭”(鐵襆頭):襆頭,又稱袱頭,是宋代官帽的一種。按宋代官方輿服製度,襆頭有直腳、局腳(曲腳)、交腳、朝天、順風五種。其中,交腳襆頭通常為宋代武官、將佐所戴,其形製有圓頂、方頂之分,軟裹、硬裹之別。硬裹襆頭,初用木作“山”,放置在額前使巾襯起,再用紗裹之,使其外型平整固定,後改用鐵絲織成內型,外糊絹羅,塗以黑漆,俗稱“軍容頭”。在宋代,高級將領、中下級軍官甚至士卒衙役都可戴交腳襆頭。元代以後,這種“交腳襆頭”仍十分流行。


    “金甲皂袍”:內甲外袍的裝束,是宋代高級將帥的標準配置。這一戎裝配置,象征趙公明元帥作為較高級別武將的特征。


    “持鞭牽索”:鐵鞭既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實戰兵器,又象征著高級將帥的權力地位;鐵索則可能是趙公明早期瘟鬼(鬼帥)形象的象征要素遺留痕跡。


    “黑虎跟從”:黑虎跟從或跨黑虎,不僅增加了趙公明作為元帥神的威猛形象,而且還具有深刻的象征義涵。《道法會元》卷二百三十二《正一玄壇趙元帥秘法》中對此的闡釋是:“跨虎者,金象也。”民間傳說趙公明曾收服為害人間的黑虎,因而以黑虎作為坐騎。另外,中國民間有“騎黑虎”象征發財的傳統觀念,因而“黑虎”的要素也強化了趙公明作為財神的身份屬性。


    上述服色、外貌特征構成了趙公明威武勇猛元帥神形象的同時,還蘊含著其“主財利”即司掌財運的功能。綜合《道法會元》的相關內容可知,按照古代的五行八卦理論,趙公明“其位在乾”,即乾卦所象征的西北方位,呈現的是“金合水炁之象”;頭戴鐵冠、手執鐵鞭是“金遘水炁”之象征;黑麵濃須是“北炁”,跨虎是“金象”,蘊含著“水中金”之義。


    自民國時期以來,圖像上的趙公明大多捧著“元寶”、“聚寶盆”一類的財富象征物。此後,這種直觀化的圖像學表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道教科儀圖像和宮觀造像。如今,我們在許多道教宮觀中看到的財神趙元帥像,也捧出了“大元寶”、“聚寶盆”。


    漢朝時期,道教書籍《典籍實錄》記載:趙公明乃“日之精”。


    晉朝時期,《搜神記》記載:“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鍾士季,各督鬼下取人”。《搜神後記》載:“趙玄壇,秦代人,得道於終南山”。


    南朝時期,《真誥·協昌期》記載:“天帝告土下塚中直氣五方諸神趙公明等,某國公位甲乙年如千歲,生值清真之氣,死管神宮,翦身冥冥潛寧衝虛,辟斥諸禁忌,不得妄為害氣”。


    明朝時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趙公明,終南山人,頭戴鐵冠,手執鐵鞭,麵如黑炭,胡須四張。跨黑虎,授正一玄壇元帥。能驅雷役電,唿風喚雨,除瘟剪瘧,祛病禳災。如遇訟冤伸抑,能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宜利合和,無不如意”。《列仙全傳》記載:“趙公明為八部鬼帥,周行人間,暴殺萬民,太上老君命張天師治之”。《琅琊金石輯注》曰:“財神者,姓趙名朗,字公明,琅琊古來有之。昔者天上生十日,帝命羿射九日。其八墜海為仙,海上八仙是也。餘一隕於天台,其身為石,太陽石是也,其精為人,趙公明是也。既長成,至峨眉山修煉,得神仙之術。商周交兵,遂受聞太師之邀下山助商,失利為太公所殺。太公岐山封神,郎受封玄壇真君,日精再歸天台,遂真陽附石,神體合一。轄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專司人間迎祥納福之責。此後石下有廟供真君之位,天台山亦易名財山焉。”


    現代時期,《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記載:“俗祀財神趙公明,亦稱趙公元帥,精修得道,能驅雷役電,除瘟剪瘧,祛病禳災,買賣求財,使之宜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靖字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靖字輩並收藏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