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唐案係列,電影網劇等等看了不止一遍。


    這部唐案1900是真的驚喜,果然陳思誠老師隻要不自己下場演主角他的電影一定沒得拐得。


    因為有推理劇情在裏麵就不劇透了,隻能說推理這塊兒是大大超越了2和3,迴歸了1的感覺。


    片頭有致敬福爾摩斯,開膛手傑克的故事也是推理小說迷和偵探們繞不過的一座大山。


    推理小說一詞最早出自於19世紀的美國作家愛倫坡之手,在他之前人們普遍把類似題材的小說稱作偵探小說。他也因此被奉為推理小說的鼻祖,不僅如此他還是美國三大恐怖小說作家之一以及現代科幻小說的先驅之一。


    我一個很喜歡的作家曾經這樣改編過開膛手傑克的故事。


    一個會道術的偵探穿越到了1888年的倫敦,他發現開膛手傑克其實是一個惡靈,這個惡靈剛剛犯下了頭兩個案子就被他撞見了,失望之下他幹掉了那個惡靈然後模仿他記憶中的開膛者傑克犯下了後續的案件,讓開膛手傑克之名永遠都鐫刻在曆史的長河之上然後就穿迴來了,以此來解釋開膛手為什麽突然的出現又突然的消失這一情況。


    笑點方麵更不用說,魏翔,尹正,白客,嶽雲鵬,小沈陽都來當配角了,各種梗都恰到好處。


    小沈陽依舊是三人組的老大,可惜趙英俊已經不在了。


    這部片的立意也是讓整部電影跳出了推理+搞笑的框架而得到了升華。


    老美的發展史既是印第安人的消亡史。


    正巧我此時吃飯的店裏正放著最後的莫西幹人這首歌。


    “想想在那廣袤的美洲大陸,在他們美麗的家園,他們被白人趕盡殺絕!直到今天,美國依然限製印第安人的發展,把他們限製在一小塊土地裏!聽著曲子,想到那原生美洲,萬物眾生,印第安人自豪自信而又幸福的活著,以寬大的友愛的胸襟接受了屠殺他們的惡魔……”


    片末,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代表一起把酒言歡,雖然也免不了一些互相譏諷,但是他們依舊坐在一塊兒慶祝搞定了周潤發老師所統領的華人勢力。


    現實也是如此,不管老美是哪個黨派當政,我們永遠都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講道理之前老美大選的時候我是非常希望姓哈的那個老妹能當選的,畢竟她看起來比姓特和姓馬那倆兄弟盟蠢得多。


    而在時隔電影故事裏125年的今天,片尾白客的那句“我相信我們會成為最強大的國家。”已經在逐漸實現了。


    電影正片最後一個鏡頭是在夕陽下,白客和魏翔的背影,一人短發西裝,一人唐裝清辮,兩人能並肩而立,亦是為國。


    嶽雲鵬電影裏的表現和今年春晚上比起來那可真是有雲泥之別,他最後的那場打戲是真的會讓人有種“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感覺。


    以及他臨死前拉著白客,那個他不遠萬裏前來緝拿的革命黨說出的最後的三個字,無不令人悲慟。


    至於是哪三個字呢,還是大家自己去電影院看吧。


    個人評價的話這部唐探1990應該是這春節檔六部電影裏最棒的了。


    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是於1888年7月7日到11月9日期間,在倫敦東區白教堂一帶以殘忍手法連續殺害五名女性的兇手的化名。就在警方認為兇手將實施更殘暴、規模更大的兇殺計劃時,他的行動竟戛然而止,銷聲匿跡。犯案期間,兇手多次寄信到相關單位挑釁,卻始終未落入法網。其大膽的犯案手法,經媒體一再渲染,引起當時英國社會的恐慌。至今依然是歐美文化中最惡名昭彰的殺手之一。


    1888年8月7日一具女屍被發現陳屍東區的白教堂,死者是中年女性瑪莎·塔布連(martha tabram),身中三十九刀,其中九刀劃過咽喉。同年8月31日淩晨三點四十五分,另一位女性瑪莉·安·尼古拉斯(mary ann nichols)被發現死在白教堂附近的屯貨區(bucks row)裏,時年43歲。她不但臉部被毆成瘀傷,部分門齒脫落,頸部還被割了兩刀。但最殘忍的是腹部被剖開,腸子被拖出來,腹中女嬰也遭利刃嚴重戳刺。


    由於該教堂附近甚少發生兇殺案,這兩件案子和之前的幾件殺人案件受到社會大眾的注目,有些媒體甚至以“白教堂連續兇殺案”(the whitechapel murders)稱之,認為是同一名兇手所為。


    8天後,一位居住在漢伯寧街(hanbury street)29號的老車夫於其廉價出租公寓的後方籬笆裏發現一具女屍,死者是47歲的女性安妮·查 普曼(annie chapman)。她與前位死者同樣被割開喉嚨,並慘遭剖腹,腸子被甩到她的右肩上,部分子宮和腹部的肉被兇手割走。其頸部有明顯的勒痕,據說死前曾唿救,但未引起注意。由於這是兇手第一次在住宅附近犯案,時間還是接近清晨的5點以前,卻未發出任何引人注意的聲響,此案成為日後人稱開膛手的兇手所犯下最著名的案件。


    1888年9月25日,中央新聞社(central news agency)收到一封用紅墨水書寫,並蓋有指紋的信,署名“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信中以戲謔的態度表明自己就是殺死女性的兇手,並聲稱被逮捕前還會繼續殺害更多女性。由於這封信以“親愛的老板”(dear boss)起頭,日後便以此稱唿兇手寄發的第一封信。


    1888年9月30日淩晨一點,一名馬車夫於住家附近發現伊麗莎白·史泰德(elizabeth stride)的屍體。不同於前兩位犧牲者,這位44歲的瑞典裔女性雖被割喉,但未遭剖腹,而是死於左頸部動脈失血過多。由於犯罪手法不同,有人懷疑此案的兇手與前兩起開腸剖腹的兇案並無直接關係。


    就在大批警力趕到伊麗莎白·史泰德陳屍處時,淩晨一點四十五分左右,46歲的女性凱薩琳·艾道斯(catherine eddowes)被發現橫屍在主教廣場(mitre square)上。除了同樣被割喉剖腹,腸子甩到右胸外,她還被奪去部分子宮和腎髒。由於巡邏的警員聲稱一點半時這裏並無異狀,因而研判死者是在一點半至一點四十五分之間被殺害,並被剖開腹部。兇手行兇手法之利落,讓多數人認為他可能是專業的外科醫生。


    淩晨三點,一位搜尋可疑嫌犯的警員在高斯頓街(goulston street)附近發現件沾滿血的衣物,經過鑒定是凱薩琳·艾道斯身穿圍裙的一部分。而在衣物掉落的附近高牆上,發現疑似兇手用粉筆寫下的一行文字:“the jews are not the men to be med for nothing(猶太人不是無故會遭人怨恨的民族)”但另有刑警記得是\"the jews are the men that will not be med for nothing(猶太人不是甘於被無故責難的民族)\"。之後警察督察長湯瑪斯·阿諾德(thomas arnold )到現場巡視並觀看這句留言,因擔心該牆上塗鴉天亮後被路人看到,反而激起反猶太主義者的情緒,當場下令擦去。


    隔天,中央新聞社又收到一封明信片,內文同樣以紅墨水寫成。信裏,寫信者自稱是“調皮的傑克”(saucy jacky),並提到他打算“隔天再幹兩件事”——一般認為是淩晨伊麗莎白·史泰德和凱薩琳·艾道斯這兩起命案。另外,寫信者提到打算割下死者的耳朵寄給警方,這與凱薩琳·艾道斯遺體外耳損毀的情形類似。最後,寫信者同樣留下“開膛手傑克”的屬名。而日後便以寫信者自稱的“調皮的傑克”(\"saucy jacky\")稱唿該信件。


    1888年10月16日,一封寄給白教堂一帶的居民自發組成的白教堂警戒委員會(whitechapel vignce mittee)信再度引起大家的注意。信裏附半顆腎髒,並以黑色墨水書寫。寫信者聲稱“來自地獄”,並說這顆腎髒取自“某個女人”(一般認為就是凱薩琳·艾道斯)身上,其中半顆被他煎熟吃掉。不同於前麵兩封信,這封信沒有任何署名,日後人們便以開頭的“來自地獄”(\"from hell\")為此信命名。比起前兩封信,一般認為此信由兇手親自書寫的可能性最大。


    一位多塞街(dorset street)上的房東托他助手到瑪莉·珍·凱莉(mary jane kelly)的房間收六個星期未繳的房租,卻從窗口發現這位25歲的年輕女性慘死在床上:她全身赤裸,頸部有勒痕,胸部和腹部被剖開,臉部的耳鼻和乳房也被割掉。一位鄰居宣稱昨晚,即11月8日晚上八點半時仍看到凱莉活著(不過她對凱莉的長相描述不完全正確),另外有鄰居聲稱當天淩晨四點左右有聽到一聲淒慘的女性尖叫聲。但可以確定的是,屍體發現的前一天晚上10點,凱莉曾出現在酒吧裏。


    瑪莉·珍·凱莉命案後,開膛手傑克似乎銷聲匿跡:倫敦未再出現類似的命案手法,媒體對命案的興趣也逐漸褪去。但警方動員大批人力卻遲遲無法偵破案件,飽受包括維多利亞女王在內的英國各界人士批評,進而導致警界高層的異動。1892年,警方宣布停止偵辦白教堂連續兇殺案。


    綜觀整個開膛手犯案期間,警方和報業收到千百封關於案情的信件。有些信出自全心全意提供訊息協助捉拿兇手的人士之手,但其中絕大多數被認為對案情毫無幫助而被忽略。


    也許這數以百計的信中,較吸引人的是那些宣稱兇手親筆寫的信件。這些信中絕大部分被當作騙局。許多專家指出這些信裏“沒有任何一封”是真的,但其中卻很可能包含兇手真跡。經過權威人士驗證,有三封信最引人注目:


    “親愛的老板”信:


    日期是寫9月25日,收件者是中央新聞社(central news agency),9月29日被送往蘇格蘭場。剛開始這封信被認為是個騙局,但當愛道斯的遺體被發現有隻耳朵部分被割掉時,信中被應證的“割走女士們的耳朵”(\"clip thedys‘ ears off\")引起人們的注意。警方於公布這封信,希望有人能認得信裏的筆跡,但徒勞無功。“開膛手傑克”之名第一次出現在這封信中,並在信件被公布後獲得世界級的惡名,大部分的胡鬧信件都模仿該信的筆調。連續兇殺案結束後,警方宣稱該信是一名當地記者的騙局。


    “調皮的傑克”:


    郵戳日期是1888年10月1日,收件者是中央新聞社,內文筆跡類似《親愛的老板信》。信中提到兩位受害者 (即史泰德和艾道斯)將死在彼此附近:“此時的兩件事”(\"double event this time.\")。有爭議的是這封信在兇殺案公布前就寄出了,而且不像是具有此類犯罪知識的怪人所寫,雖然它在案發前24小時更早以前就被加上郵戳,且後麵相當長的細節為當地居民與記者所知曉。之後警署宣稱已確認該信是由特定記者所寫,而這位記者也是《親愛的老板信》的撰寫者。


    “來自地獄”信:


    又被稱作《盧斯科信》(lusk letter)郵戳日期是10月15日,白教堂警戒委員會的喬治·盧斯科(george lusk)於1888年10月16日收到。盧斯科打開信件附送的小盒子時,發現裏麵有半顆腎髒,不久將其保存在“酒之靈魂”(乙醇)的醫生說這是人類的腎髒。艾道斯其中一顆腎髒被兇手取走,而這位醫生認為寄給盧斯科的腎髒“貌似凱撒林·艾道斯被取走的那顆”,雖然他的發現十分不可靠。該信的作者宣稱已經“煎熟並吃掉”另外半顆腎髒。關於這顆腎髒的說法不太一致:有人堅稱這是艾道斯的,但其他人認為這隻是個“恐怖的惡作劇,而且僅僅如此。”但如今英國的筆跡鑒定專家認為隻有這封“來自地獄”的信件才是真正的兇手所為。


    有些地方會列出另一封信,即日期是寫1888年9月17日,被認為是第一封使用開膛手傑克這名號的訊息。專家們相信這是封20世紀才被放入警方檔案,距離開膛手犯案時代已十分久遠的的現代贗品。他們察覺到這封信既無警印鑒以核對收件日期,也沒有早期調查員檢查過其是否是潛在證據。另外沒有任何一個當時的警察檔案曾提過該信,而且部分看過的人宣稱這封信是用圓珠筆書寫,而這要到開膛手傑克犯案後50多年後才被發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靖字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靖字輩並收藏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