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到了川渝,雲南,貴州,甘肅,寧夏,青海,西藏,新疆,內蒙古的各個門派


    川渝九家,青城派,峨眉派,哥老會,美姑盟,火神派,藥王穀,鐵劍門,唐門和灌江廟。


    雲南有點蒼派,雪山派,天龍寺,沐王府和無量宮。


    貴州是布依族摩教和苗族五毒教。


    青海有血刀門,明教,昆侖派和青海劍派。


    甘肅是靈鷲宮和崆峒派。


    寧夏有迴教和一品堂。


    西藏密宗獨樹一幟。


    新疆有哈族和維族以及天山派。


    內蒙則是黃金家族一支。


    以上一共29支。


    今兒則是說說兩廣和港澳海南的門派。


    海南之前劇情提到過,衛東山和鄧波死後俠客島最後的傳承斷絕,目前隻剩下南海派了。


    廣西有騰蛟庵,華光派,青罡派,紅蓮派,壯族摩教五個門派。


    廣東則是有兩廣武術會(總部在廣州),十星教,紅林大教,六壬派,珠海普陀寺和新廣東幫六個門派。


    澳門和香港倆小地方各有一支,澳門賭皇齋和香港和聯勝。


    廣西陽朔騰蛟庵與明朝末年忠臣良將 何騰蛟有關。騰蛟庵的曆史有300多年,古庵依岩而建,麵朝漓江。


    “盡瘁時已逝,鵑血染宗周。”是為南明英烈何蛟騰。


    而其中廣西紅蓮法,華光法,青罡法,和廣東十星教,紅林大教被稱為三法兩教。


    這五家都屬於民間法教範疇,不屬於正統道教。


    這些法脈隸屬於道家,但不屬於道教,準確的說,他們是民間某個地域文化形成的宗教,人們稱之為民間法教。當然,法教與道教的關係是千絲萬縷的,其思想也一樣,都源道而生。他們同體有山相醫命卜五術流傳,但與道教不同的是,法教重法,重實修,所學之法通常都體現在替人驅邪鑲鎮,改善風水之上。傳承方式也各有不同,沒有固定的道觀地點,大多都是師徒相承,代代流傳。


    六壬派全名為三十三天流民六壬鐵板教,也是民間法教以供奉六壬仙師為主。盛傳於香港,廣東惠州等地的民間。


    壯族摩教和布依族摩教差不多,在此就不多贅述。


    兩廣武術協會是兩廣的各個武術流派的聯盟組織,脫胎於當年的兩廣國術館。


    中央國術館1927年成立,館長張之江,副館長李景林。


    1928年10月,廣東省主席李濟深在南京觀看了由中央國術館組織的第一屆武術國考。


    李濟深認為武術是中華民族強國強種、雪恥救國的工具,亟需在兩廣提倡。


    他向萬籟聲、李先五發出邀請函。


    萬籟聲,自然門高手,時年26歲,師承滄州神槍手劉德寬的高足趙鑫洲、南北大俠杜心五、江南第一腿劉百川等人,內功、拳術、槍棍、暗器無一不練,在第一屆武術國考中得獎,聲名鵲起。


    李先五,廣東南海人,時年22歲,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自幼嗜武,曾師從吳全佑弟子劉彩臣(鳳山)學習吳式太極拳,劉彩臣是少林六合門“大槍”劉德寬的弟子,精通六合、八卦、形意、太極多門技藝。李先五還曾拜杜心五為師學自然門,與萬籟聲是師兄弟,也是第一屆武術國考得獎者。


    李濟深帶二人返迴廣州,便向省府提議籌建兩廣國術館。


    在李濟深的推動下,省府會議通過議案,交省教育廳經辦此事,具體籌辦便落在北伐戰爭中留守廣東的粵軍部隊編成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頭上。


    此時的李濟深還是第八路軍的總指揮。


    他委任萬籟聲為館長,並負責落實籌辦事宜,每月財政支出4500元大洋。


    萬籟聲強龍過江,要讓嶺南武術界折服,出任館長之職,必須以武服人。


    1929年初,萬籟聲在廣州大東門外設擂,以武會友,先過本地武林高手這一關。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萬籟聲在大東門外的擂台連數天會嶺南群雄,心裏不服的挑戰者來了一撥又一撥,最後,萬籟聲憑著一身過硬的自然門神功,眾多本地拳師甘拜下風,兩廣國術館這才熱熱鬧鬧開了張。


    萬籟聲為兩廣國術館館長,李先五為教務主任。


    兩廣國術館聘請了傅振嵩、顧汝章、王少周、任生魁、李運恆、許錫國、林耀桂、林蔭堂、張禮泉、黃嘯俠、劉繼封、黃俊新等為教官。


    武術界最負盛名的“五虎下江南”,指的是萬籟聲、傅振嵩、耿德海、顧汝章、王少周五位北拳名師。


    兩廣國術館薈萃南北武術精英,陣容強大,開啟了廣東武術的一個興旺時代。


    1929年3月 25日,兩廣國術館招收了140多名的研究班開學了,主要學員為公務人員,學期為6個月。分班學習各種內外家拳術,祛病延年的簡易功夫,器械等。上課時間為:早班上午8點到10點,午班中午1點至3點,晚班7點半到9點。另外,為方便公務人員,還加設了上午7點至8點,下午5點半至6點半兩個班。


    兩廣國術館前,報名者絡繹不絕,為滿足群眾要求,凡機關團體或學校自行組合來館學習,可派教員指導,也可以送課上門。


    國術館很快發展到11個研究班和9個特別班,共計500多名學員。後來又再次增加班次,兼收男女學員,羊城掀起了一股習武熱潮。


    1929年5月,國民黨內部紛爭,李濟深被蔣介石囚禁在南京湯山,陳濟棠成了第八路軍總指揮,並主持粵政。


    5月底,陳濟棠以兩廣國術館開支浩繁為借口,下令解散,所有教員及工作人員均發放路費遣散。


    兩廣國術館從開辦到結束,僅有兩個多月時間,民眾習武熱情急起急落,時人頗感痛惜。


    現任的兩廣武術會的第一高手是南派莫家拳的傳人唐仁,他常年居住在泰國,是大名鼎鼎的泰國唐人街第一神探。


    莫家拳被譽為“廣東五大名拳”之一,原稱“六度陰陽掌”,它發於防身、立於健身、搏於賽場、習於日常、載於武藝、歸於武德。莫家拳具有鮮明的嶺南特色和樸實大方的南拳風格,以腿法見稱,其所謂“一腿勝三拳,手長尺七、腳長三尺,放長攻出,淩空飛踢,拳重百兩,腳重千斤力。”


    莫達士所傳拳術,因戰陣所需,招式狠辣,動輒取人性命。其後族人拳術也多用於軍陣之中,因此狡詐多變,為性命相搏之利器。


    莫達士以武名世,在清朝初年的動蕩時期,組民團以保境,舉梅州鄉進士(注:《莫氏家譜》及祠堂神主牌記為“保境義士舉梅州鄉進士”)。


    莫家拳早期不外傳,隻傳給族人,到莫亮、莫清嬌等人將拳術外傳,才創下“南拳五大名家”的名號。另外,一些外姓人士以姻親的關係也得到傳授。以上列二傳陳堂公為例。陳本為東莞常平元崗園村人,家世業農,因與鄰村群農爭水,被圍摳至重傷,陳妻莫少嫻技擊,持鋤擊敗群農,翼之歸。陳羞為婦人庇,遂憤而學拳,終得“無影腳”秘技。陳堂公後為東莞武技第一人,從學者四百多人,徐皮鐵則其弟子。陳堂公有子名火勝,女名金姑,俱得其夫婦真傳。時有羅浮僧人聞其名,欲與火勝較量,金姑爭為先。僧笑虐,有輕視金姑意,爭鬥中襲其私處。金姑怒起,以手傷其目,僧遂目瞽而去。後鹹豐年間,西洋火器日精,火勝亡,“無影腳”秘技遂絕傳。(注:無影腳善行詭道,先以雙手攻敵迷惑敵人,然後出腳傷敵。此技後輾轉傳至洪拳武師黃飛鴻,遂名昌於天下。)


    關於莫清嬌其人,本人在《莫氏家譜》中無法找到其名。考校各地傳說及年代,竊以為莫清嬌即莫達士侄孫莫振蛟,也即有些傳言中莫家拳的創派人海豐莫遮蛟。用國語或客家話念讀,莫清驕、莫振蛟、莫遮蛟其音極為相近。


    在影視劇的助推下,洪拳創始人洪熙官早已家喻戶曉。洪、劉、蔡、李、莫,是廣東五大名拳,莫家拳正是與洪拳齊名的一大拳術。在莫家拳的發展壯大曆程中,惠州仲愷高新區瀝林鎮夥崗村是一個關鍵地區。莫家拳創始人祖籍在夥崗村,夥崗村又是莫家拳的盛行地,曆史上“家家習拳術,輩輩出高手”,湧現了一批著名拳師和武進士,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目前夥崗莫家拳逐漸式微,拳師全都年過花甲。


    東江時報訊“ 日前,在2014年國家‘文化遺產日’期間,莫家拳傳人及代表一行9人受上海體育學院中國武術博物館邀請,飛赴上海參加“交流武術技藝保護文化遺產——— 2014年中國武術博物館傳統武術展演活動”。據了解,瀝林夥崗村正宗莫家拳目前以申報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珠海普陀寺位於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前山街道東坑鳳凰山下的四大名山旅遊風景區,順著山勢以1:1的比例重現中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嵋山、山西五台山的主要建築物及名勝,普陀山部分已建成並對外開放。景區內的古建築藝術精湛,殿堂黃牆黛瓦、飛簷翹角,佛像雕像造型精美,姿態雄偉。鍾樓懸掛著重達7000斤的“大呂銅鍾”堪稱一絕,叩之其聲轟鳴,餘音綿綿。整個景區將建為包括牌坊、塔林、美食、商業和頤年等九大功能區的園林式風景區。寺中池塘養有很多長壽龜,成為普陀寺的亮點之一。


    珠海鳳凰山前山東坑,金鳳路東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太陽輻射量大,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屬典型的南亞熱帶氣候。與鳳凰山比鄰的普陀寺,是四大佛山風景區之一,該景區占地40多萬平方米,古建築藝術十分精湛,殿堂黃牆黛瓦,飛簷翹角,具有濃厚的古寺廟建築特色,佛像雕塑造型優美,雕刻精細。所有佛像還采用24k金箔貼金,金光燦爛,莊嚴輝煌。據說,鍾樓懸掛的“大呂銅鍾”重達7000斤,堪稱一絕。寺內可以燒香禮佛,與佛結緣。


    珠海普陀寺是個後起寺廟,位置就挨著珠海大學,也是有九科背景的佛家門派。


    新廣東幫呢,是一群非裔廣東人搞的組織,目前是已經納入九科的黑名單了,被收拾那是遲早的事。


    香港和聯勝和之前介紹的台灣三聯幫差不多,都是黑澀會性質的修行組織。


    和聯勝的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紀80年代,當時已有大量外來人口到中國香港打工,三邑人、四邑人、客家人、圍頭人(佘佬)團結成幫,一般自稱或登記注冊為“工人自助幫會”、“同鄉會”、“宗親會”。


    和聯勝沿用洪門入會儀式收納門生及紮職,以新聞公布為事實記載。


    洪門三十六誓第一誓:自入洪門之後,爾父母即是我父母,爾兄弟姊妹即是我兄弟姊妹,爾妻是我嫂,爾子侄即是我子侄,如有不遵此例,不念此情,即為背誓,五雷誅滅。


    第二誓:倘有父母兄弟,百年歸壽,無銀埋葬,有磷飛到求兄相幫,必要通知各兄弟,有多幫多無錢出力,以完其事,如有詐作不知者,五雷誅滅。


    第三誓:各省外洋洪家兄弟,不論士農工商,江湖之客到來,必要留其一宿兩餐,如有不思親情,詐作不知,以外人相看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四誓:所有洪家兄弟,未相識掛牌號,說起情由,必要相認,如有不認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五誓:洪家內事,父不能傳子,子不能傳父,兄不得傳弟,弟不得傳兄,以及六親四眷,一概皆不得傳凡講說以及私傳,衫仔腰平以及本底,私教私授,貪人錢財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六誓:凡我洪家兄弟,不得做線捉拿洪門兄弟,倘有舊仇宿恨,必要傳齊眾兄弟,判其是非曲直,當眾決斷,不得記恨在心,倘有不知者,捉錯兄弟,須要放他逃走,如有不遵此例者,五雷誅滅。


    第七誓:兄弟患難之時,無銀走路,必要相幫,銀錢水腳,不論多少,如有不念親情者,五雷誅滅。


    第八誓:捏造兄弟有逆倫,以及謀害香主,行刺兄弟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九誓:不得奸淫兄弟妻女,及兄弟姊妹,犯者五雷誅滅。


    第十誓:兄弟托寄銀錢及什物,必要盡心交妥,帶到支還,如有私騙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十一誓:兄弟寄妻托子,或有要事相托,如不做到者,五雷誅滅。


    第十二誓:今晚入洪門,年庚八字,須要報真年月日時,如有假報瞞騙五祖者,五雷誅滅。


    第十三誓:今晚入洪門後,不得歎息自怨入錯,當天解願,如有此心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十四誓:私劫兄弟財物,或暗幫外人,搶奪兄弟財物者,五雷誅滅。


    第十五誓:不得強買兄弟貨物,以及騙買爭賣,亦不得強為,如有恃強欺弱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十六誓:所借兄弟錢財物件,有借有還,如有欺心不還,不念情義者,五雷誅滅。


    第十七誓:或有搶劫取錯兄弟財物者,即送迴兄弟,如有欺心不送迴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十八誓:倘被兵役捉獲,此乃天降橫禍,不得供出洪門兄弟,亦不得記念舊仇,亂供兄弟,如有亂供兄弟,不念洪門結義之情者,五雷誅滅。


    第十九誓:兄弟被官捉去,或出外日久,不得迴家,留下妻兒子女無人倚靠,必要留心幫助,使後長大成人,如有詐作不知者,五雷誅滅。


    第二十誓:遇有兄弟被人打罵,必要向前,有理相幫,無理相勸,其係屢次被人欺壓者,即須傳知眾兄弟商議,若其家貧,必要幫助錢財,代他爭氣,如無錢者出力,不得詐作不知,如有犯此例者,五雷誅滅。


    第二十一誓:各省及外洋兄弟,文書以及物件,如有官廳追拿,務須及時通知他逃走,如有故作不知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二十二誓:凡在賭博場中,不得使假吞騙兄弟錢財,及串同外人騙賭,貪圖利己以傷兄弟,有此欺心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二十三誓:不得捏造是非,增言滅語,離間兄弟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二十四誓:不得私做香主,入洪門後須三年外為服滿,果係忠心義氣,有香主傳受文章,或前傳後教,或有三及第保舉,方可做得香主,如有私自為之者,五雷誅滅。


    第二十五誓:自入洪門之後,遇有前仇舊恨,不得再行記念,前事已過,無容懷恨,如有私懷憤恨者,五雷誅滅。


    第二十六誓:遇有親兄弟或洪家兄弟,相打涉訟等事,必要相勸,不得幫助一邊,總歸以和為是如有不遵此例者,五雷誅滅。


    第二十七誓:凡屬兄弟看守之地方,不得去幹犯他,因為各有事業,如有詐作不知,故犯兄弟所守地方,連累兄弟受苦者,五雷誅滅。


    第二十八誓:遇有兄弟因事得財不得眼紅,如有存心妒嫉或圖謀分潤者,五雷誅滅。


    第二十九誓:遇有兄弟發財,不得泄漏機關,如有不遵此例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三十誓:不得以外人包押貨物,指東話西,庇護外人騙吞洪門兄弟犯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三十一誓:勿恃我洪家人多,倚勢欺人,橫行霸道必須安分守己,各安職業,如有恃眾欺人者,天也難容,死在萬刀之下。


    第三十二誓:不得因借貸不遂生怨,加懷怨恨之心,此乃小人之見,五雷誅滅。


    第三十三誓:不得奸淫我洪家兄弟之幼童少女,有此犯者,五雷誅滅。


    第三十四誓:不得受買洪家兄弟之妻妾為室,亦不得與兄弟妻妾通奸,如有犯此例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三十五誓:不得對外人亂講書句,古白宜謹慎,腰平衫仔,不得被外人看破,務宜小心,不得失漏機關,如有犯此例者,死在萬刀之下。


    第三十六誓:士農工商,各執一藝,自入洪門,必要以忠心義氣為先,交結各省洪家兄弟,如同一體手足之情,不得妄分彼此,遇有兄弟起義,務宜支辦軍火糧草,同心協力,覆滅滿清恢複明室,以報五祖火燒之仇,以表今日結義聯盟之情,如有二心不盡其力者,死在萬刀之下。


    澳門賭皇齋是某家族的勢力,這裏也不用多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靖字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靖字輩並收藏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