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霸王別姬
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 作者:靖字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年第一天,唐澤跟著老輩子們學習四川人聚會的傳統項目——麻將。
麻將是中國人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古老的文化娛樂活動,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
麻雀牌這種說法是最主流的麻將起源的說法。麻將牌又稱麻雀牌、麻雀兒牌,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市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遊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
麻雀牌三種基礎花色的名字叫做“萬、束、筒”。“筒”的圖案就是火藥槍的橫截麵,“筒”即是槍筒,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藥槍。“索”即“束”,是用細束繩串起來的雀鳥,所以“一索”的圖案以鳥代表,幾索就是幾束鳥,獎金則是按鳥的多少計算的。“萬”即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
此外“東南西北”為風向,故稱“風”,火藥槍射鳥應考慮風向。“中、白、發”:“中”即射中之意,故為紅色;“白”即白板,放空炮;“發”即發放賞金,領賞發財。
麻將玩法的術語也與捕雀護糧有關。如“碰”即“彭”的槍聲。又如成牌叫“和”(音胡),“和”“鶻”諧音,“鶻”是一種捕雀的鷹。除此還有“吃”、“杠”等術語也與捕鳥有關。
那麽為何又叫做“麻將”呢?在太倉方言中,“麻雀兒”和“麻將”讀音較近。太倉話的兒話音念做(\/ng\/),打“麻雀兒”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將”了。太倉方言雀(\/tsiak\/)兒(\/ng\/),合在一起就變成將(\/tsiang\/)。唐朝,麻將傳入了日本。
而唐澤跟著老輩子們打的是成都麻將,沒有東南西北中發白也沒有萬子,隻有條子和筒子。兩房牌四家人打13張,摸不了幾張牌一局就結束了,主打一個快。
在廣東,如果一個人叫你去喝茶,那就真的是喝茶,三五個人坐在長條桌上,搞點兒陳年普洱一泡兩泡三泡很多泡,一下午就過去了。
而在四川,如果一個人叫你去喝茶,那麽大概率就是叫你去打麻將,麻將鋪裏麵有花茶、素茶、菊花和苦蕎。
“小古哪去了,感覺一下午都沒有咋個qio到他喃,二筒,碰,幺雞。”丟丟的外婆問道。
“科.....古哥他切城頭買火炮了說得。跟到打幺雞。”唐澤說道。古正道吃過中午飯就出門了,去買煙花的路上順便又去了趟公安局。
“哎.....該爆得,自摸了。”丟丟的堂姐摸第一張牌就胡了。
四川麻將裏麵的術語爆叫或者說是報叫,就等於聽牌或者說立直。報聽手裏牌的番數直接加三番然後就不能再換張了。
丟丟的堂姐胡牌之後就拿出手機刷起了微博。
“誒?那誰誰誰被爆偷稅漏稅3個億,多家品牌方緊急下架廣告誰誰誰或將麵臨天價賠償。我記得你是他粉絲誒。”丟丟的堂姐看向丟丟。
“嗯....以前年輕唄....”牌桌上的是丟丟外婆,丟丟她媽,丟丟她堂姐,還有唐澤,丟丟則是在一旁陪他們聊天。
“還涉嫌強勾,聚眾淫亂?已經被公安機關控製事件正在調查.....我的天,這瓜大了去了。”丟丟她表姐看著新聞繼續說道。
“想不到科長下手那麽快。”唐澤心裏想著。
而實際上這男明星突然被爆出各種問題出來和古正道雖然有一定關係但是並不是他幹的,因為早就有相關部門盯上男明星。
古正道在昨兒製定好了”玩弄”男明星的策略過後,今天則是出門著手男明星的背景調查,想著手裏盡量多捏一些籌碼的。
當古正道那邊開始調查時,之前就掌握了男明星一部分罪證的那撥人很快就察覺到有其他同行介入了,為了避免自己這邊跟了大半年的瓜被別人摘了,於是他們就決定提前開始行動,先把人抓到自個兒這邊來再說,並且在網上放出各種風聲預熱。
最終在又經過一個月左右的調查取證之後,男明星的事情也蓋棺定論了。
被告人烏某,32歲,加拿大籍華人,以強奸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附加驅逐出境;以聚眾淫亂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以開設賭場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八年,附加驅逐出境,同時烏某也因偷逃稅被追繳並罰款6億元,因涉及被害人隱私,案件依法采取不公開開庭審理方式。
至於唐澤的事兒嘛,接到烏某報案的某所直接就以證據不足為由撤案了。
而在烏某案霸榜微博熱搜的那段時間,唐澤在飛機上把烏某單手舉高高的視頻也被曝了出來,一度還小火了幾天。
視頻中,丟丟的楚楚動人和唐澤的力拔山兮被網友戲稱是當代的楚霸王和虞美人。
在古代,弄權的女人都美麗,而一些美麗的女人卻不都弄權。她們默默無聞,堅守婦道,無私奉獻,光彩照人。虞美人就屬後一種。
虞美人即虞姬,是項羽畢生鍾愛的一個女人。
有人說項羽和虞姬的愛情是天生一對,地配一雙。這項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國貴族,秦始皇滅楚後,遷移到今江蘇省宿遷縣過隱居生活。項羽和虞薇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這兩家於是結為秦晉之好。
虞姬嫁給項羽之後不久,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開始了。項羽和叔叔項梁帶著八千子弟兵也樹起了義旗,項羽從此戎馬倥傯,開始了緊張的軍旅生活,南征北戰,晝夜廝殺。作為妻子的虞姬,隨軍行動,項羽戰到哪裏,她就跟到那裏。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先是陳勝、吳廣的義軍發展迅速,所向無敵,主力部隊都進入了關中,打到距秦國都城鹹陽隻有幾十裏的地方。鹹陽城兵臨城下,情況萬分危急;可不久秦軍在張酣帶領下反撲,迅速扭轉了戰局,吳廣在滎陽失敗,陳勝在陳縣被殺,項梁也在定陶戰死。
每當項羽在外苦戰,虞姬就守在帳中等項羽迴來,時刻掛念著前線的戰事,心裏七上八下。有一天項羽迴來,虞姬連忙把他迎入帳內,但見項羽形容疲憊,神色倉皇,精神狼狽,不像從前得勝迴來雄赳赳、氣昂昂的大英雄氣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項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帶著笑臉,輕聲細語,小心翼翼地問起前方的戰事。當她聽到項梁戰死的消息時也不禁失色,悲傷萬分,可臉上又不敢現出驚慌的神色,怕惹起項羽的煩惱。她連忙命人擺上早已準備的酒肴,借著美酒,替項羽解悶消愁。這種時候她隻能把悲傷的淚水偷偷咽下去。
就這樣,在項羽領兵出戰時,她給他鼓勵,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歸來;在項羽凱旋歸營時,她以翩躚舞姿,千般柔情,萬般嫵媚,歡歌娛曲給他祝賀;在項羽遇到挫折的時候,她便以“勝敗乃兵家之常事”的話給他撫慰;甚至她還會穿了戰靴,披上繡甲,騎馬跟著項羽在陣上衝鋒,作他堅強的後盾。有了這一強大的精神支柱,項羽越戰越勇,所向披靡。
巨鹿之戰,楚懷王派宋義和項羽帶一支大軍去援救陳餘。俗話說,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將宋義害怕秦國勢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項羽怒而殺死宋義,帶領軍隊渡河進軍。項羽破釜沉舟,揚言隻準備三天的糧食,以向全軍表示此次作戰有死無生、誓死一拚。在巨鹿與秦軍的大戰中,項羽的人馬無不以一當十,奮勇廝殺,唿聲動天,殺聲震地,項羽大破秦軍。巨鹿之戰後,項羽已成為各路諸侯軍的領導者,成為諸侯上將軍,凡是參加巨鹿之戰的諸侯軍無一不歸其麾下,甘心情願聽從他的號令,一直隨他西征。接著他坑殺投降過來的20萬秦軍,帶領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鹹陽。
秦滅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為王,或為侯,虞姬也被封為美人。當時皇帝的內宮分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等,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於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經是比較高的名號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傳揚開來。
項羽是一個性格暴躁的男子,卻也是個用情專一的人。他始終愛著虞美人,成為曆史上的一段佳話。劉邦進入鹹陽後,項羽跟著進來,一把火燒了阿房宮,收集秦朝宮殿中的金銀財寶,全部運到他的根據地彭城,卻將阿房宮內成百上千的美女盡數遣散,純粹就是為了討好虞美人。
劉邦和項羽作為起義軍的兩支展開了龍虎之爭。戰爭開始的時候,項羽占有絕對優勢,後因他內心仁弱,對敵人也講仁慈,漸漸地處於不利的地位。在楚漢相爭的第4年,項羽和劉邦的大將韓信在垓下展開激戰,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戰”。虞美人在帳篷中心驚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著項羽的歸來。項羽迴來了,這一迴他中了韓信的十麵埋伏計,他雖然靠著一支畫戟,並有鍾離昧、季布在左右奮力相幫,殺散一層又一層的漢兵,殺出一條血路,逃了出來,但自己的人馬,已丟了八成。他自起兵以來,像這樣的失敗,尚是破天荒第一迴。漢軍把項羽的營地圍得水泄不通,而且漢營中的韓信,還編出一曲楚歌,教軍士在楚營外四麵唱和。其歌詞無句不哀,無字不慘,使那些殘敗的楚兵,無不懷念起遙遠的家鄉,一時間鬥誌全無,一個個在夜色掩護下陸續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煩悶地坐在軍帳中飲酒。當時,麵對他寵幸的美人虞姬,麵對多年伴他馳騁戰場的駿馬,楚霸王撫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難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無法避免,他的事業就要煙消雲散,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沒有歎息。他惟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虞美人的命運和前途。毫無疑問,在他死後,虞美人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於是無限哀傷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聽了,泣不成聲,若斷若續地吟道:
漢兵已略地,四麵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親信和侍臣,在旁見了,個個情不自禁,大放悲聲。這時,營中更鼓敲了五下,項羽迴頭對虞美人說:“天將明了,我當冒死衝出重圍,你將怎麽樣!”這時的項羽,竟然說不出讓虞美人一起突圍的話。虞姬雖然得到項羽寵愛,與項羽難舍難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項羽的。為了不使項羽為難,便對項羽說:“賤妾生隨大王,死亦隨大王,願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項羽撫屍大哭一聲,為了避免愛人死後屍體被漢軍侮辱,項羽親手割下了她的頭顱,跨上戰馬,殺出重圍。但終究沒有逃出漢兵的追擊,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自刎於江邊,這年項羽才31歲。
後來,據說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長出了一種罕見的豔美花草,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就把這種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這名稱就一直流傳到今天。
麻將是中國人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古老的文化娛樂活動,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
麻雀牌這種說法是最主流的麻將起源的說法。麻將牌又稱麻雀牌、麻雀兒牌,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市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遊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
麻雀牌三種基礎花色的名字叫做“萬、束、筒”。“筒”的圖案就是火藥槍的橫截麵,“筒”即是槍筒,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藥槍。“索”即“束”,是用細束繩串起來的雀鳥,所以“一索”的圖案以鳥代表,幾索就是幾束鳥,獎金則是按鳥的多少計算的。“萬”即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
此外“東南西北”為風向,故稱“風”,火藥槍射鳥應考慮風向。“中、白、發”:“中”即射中之意,故為紅色;“白”即白板,放空炮;“發”即發放賞金,領賞發財。
麻將玩法的術語也與捕雀護糧有關。如“碰”即“彭”的槍聲。又如成牌叫“和”(音胡),“和”“鶻”諧音,“鶻”是一種捕雀的鷹。除此還有“吃”、“杠”等術語也與捕鳥有關。
那麽為何又叫做“麻將”呢?在太倉方言中,“麻雀兒”和“麻將”讀音較近。太倉話的兒話音念做(\/ng\/),打“麻雀兒”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將”了。太倉方言雀(\/tsiak\/)兒(\/ng\/),合在一起就變成將(\/tsiang\/)。唐朝,麻將傳入了日本。
而唐澤跟著老輩子們打的是成都麻將,沒有東南西北中發白也沒有萬子,隻有條子和筒子。兩房牌四家人打13張,摸不了幾張牌一局就結束了,主打一個快。
在廣東,如果一個人叫你去喝茶,那就真的是喝茶,三五個人坐在長條桌上,搞點兒陳年普洱一泡兩泡三泡很多泡,一下午就過去了。
而在四川,如果一個人叫你去喝茶,那麽大概率就是叫你去打麻將,麻將鋪裏麵有花茶、素茶、菊花和苦蕎。
“小古哪去了,感覺一下午都沒有咋個qio到他喃,二筒,碰,幺雞。”丟丟的外婆問道。
“科.....古哥他切城頭買火炮了說得。跟到打幺雞。”唐澤說道。古正道吃過中午飯就出門了,去買煙花的路上順便又去了趟公安局。
“哎.....該爆得,自摸了。”丟丟的堂姐摸第一張牌就胡了。
四川麻將裏麵的術語爆叫或者說是報叫,就等於聽牌或者說立直。報聽手裏牌的番數直接加三番然後就不能再換張了。
丟丟的堂姐胡牌之後就拿出手機刷起了微博。
“誒?那誰誰誰被爆偷稅漏稅3個億,多家品牌方緊急下架廣告誰誰誰或將麵臨天價賠償。我記得你是他粉絲誒。”丟丟的堂姐看向丟丟。
“嗯....以前年輕唄....”牌桌上的是丟丟外婆,丟丟她媽,丟丟她堂姐,還有唐澤,丟丟則是在一旁陪他們聊天。
“還涉嫌強勾,聚眾淫亂?已經被公安機關控製事件正在調查.....我的天,這瓜大了去了。”丟丟她表姐看著新聞繼續說道。
“想不到科長下手那麽快。”唐澤心裏想著。
而實際上這男明星突然被爆出各種問題出來和古正道雖然有一定關係但是並不是他幹的,因為早就有相關部門盯上男明星。
古正道在昨兒製定好了”玩弄”男明星的策略過後,今天則是出門著手男明星的背景調查,想著手裏盡量多捏一些籌碼的。
當古正道那邊開始調查時,之前就掌握了男明星一部分罪證的那撥人很快就察覺到有其他同行介入了,為了避免自己這邊跟了大半年的瓜被別人摘了,於是他們就決定提前開始行動,先把人抓到自個兒這邊來再說,並且在網上放出各種風聲預熱。
最終在又經過一個月左右的調查取證之後,男明星的事情也蓋棺定論了。
被告人烏某,32歲,加拿大籍華人,以強奸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附加驅逐出境;以聚眾淫亂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以開設賭場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八年,附加驅逐出境,同時烏某也因偷逃稅被追繳並罰款6億元,因涉及被害人隱私,案件依法采取不公開開庭審理方式。
至於唐澤的事兒嘛,接到烏某報案的某所直接就以證據不足為由撤案了。
而在烏某案霸榜微博熱搜的那段時間,唐澤在飛機上把烏某單手舉高高的視頻也被曝了出來,一度還小火了幾天。
視頻中,丟丟的楚楚動人和唐澤的力拔山兮被網友戲稱是當代的楚霸王和虞美人。
在古代,弄權的女人都美麗,而一些美麗的女人卻不都弄權。她們默默無聞,堅守婦道,無私奉獻,光彩照人。虞美人就屬後一種。
虞美人即虞姬,是項羽畢生鍾愛的一個女人。
有人說項羽和虞姬的愛情是天生一對,地配一雙。這項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國貴族,秦始皇滅楚後,遷移到今江蘇省宿遷縣過隱居生活。項羽和虞薇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這兩家於是結為秦晉之好。
虞姬嫁給項羽之後不久,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開始了。項羽和叔叔項梁帶著八千子弟兵也樹起了義旗,項羽從此戎馬倥傯,開始了緊張的軍旅生活,南征北戰,晝夜廝殺。作為妻子的虞姬,隨軍行動,項羽戰到哪裏,她就跟到那裏。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先是陳勝、吳廣的義軍發展迅速,所向無敵,主力部隊都進入了關中,打到距秦國都城鹹陽隻有幾十裏的地方。鹹陽城兵臨城下,情況萬分危急;可不久秦軍在張酣帶領下反撲,迅速扭轉了戰局,吳廣在滎陽失敗,陳勝在陳縣被殺,項梁也在定陶戰死。
每當項羽在外苦戰,虞姬就守在帳中等項羽迴來,時刻掛念著前線的戰事,心裏七上八下。有一天項羽迴來,虞姬連忙把他迎入帳內,但見項羽形容疲憊,神色倉皇,精神狼狽,不像從前得勝迴來雄赳赳、氣昂昂的大英雄氣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項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帶著笑臉,輕聲細語,小心翼翼地問起前方的戰事。當她聽到項梁戰死的消息時也不禁失色,悲傷萬分,可臉上又不敢現出驚慌的神色,怕惹起項羽的煩惱。她連忙命人擺上早已準備的酒肴,借著美酒,替項羽解悶消愁。這種時候她隻能把悲傷的淚水偷偷咽下去。
就這樣,在項羽領兵出戰時,她給他鼓勵,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歸來;在項羽凱旋歸營時,她以翩躚舞姿,千般柔情,萬般嫵媚,歡歌娛曲給他祝賀;在項羽遇到挫折的時候,她便以“勝敗乃兵家之常事”的話給他撫慰;甚至她還會穿了戰靴,披上繡甲,騎馬跟著項羽在陣上衝鋒,作他堅強的後盾。有了這一強大的精神支柱,項羽越戰越勇,所向披靡。
巨鹿之戰,楚懷王派宋義和項羽帶一支大軍去援救陳餘。俗話說,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將宋義害怕秦國勢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項羽怒而殺死宋義,帶領軍隊渡河進軍。項羽破釜沉舟,揚言隻準備三天的糧食,以向全軍表示此次作戰有死無生、誓死一拚。在巨鹿與秦軍的大戰中,項羽的人馬無不以一當十,奮勇廝殺,唿聲動天,殺聲震地,項羽大破秦軍。巨鹿之戰後,項羽已成為各路諸侯軍的領導者,成為諸侯上將軍,凡是參加巨鹿之戰的諸侯軍無一不歸其麾下,甘心情願聽從他的號令,一直隨他西征。接著他坑殺投降過來的20萬秦軍,帶領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鹹陽。
秦滅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為王,或為侯,虞姬也被封為美人。當時皇帝的內宮分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等,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於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經是比較高的名號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傳揚開來。
項羽是一個性格暴躁的男子,卻也是個用情專一的人。他始終愛著虞美人,成為曆史上的一段佳話。劉邦進入鹹陽後,項羽跟著進來,一把火燒了阿房宮,收集秦朝宮殿中的金銀財寶,全部運到他的根據地彭城,卻將阿房宮內成百上千的美女盡數遣散,純粹就是為了討好虞美人。
劉邦和項羽作為起義軍的兩支展開了龍虎之爭。戰爭開始的時候,項羽占有絕對優勢,後因他內心仁弱,對敵人也講仁慈,漸漸地處於不利的地位。在楚漢相爭的第4年,項羽和劉邦的大將韓信在垓下展開激戰,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戰”。虞美人在帳篷中心驚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著項羽的歸來。項羽迴來了,這一迴他中了韓信的十麵埋伏計,他雖然靠著一支畫戟,並有鍾離昧、季布在左右奮力相幫,殺散一層又一層的漢兵,殺出一條血路,逃了出來,但自己的人馬,已丟了八成。他自起兵以來,像這樣的失敗,尚是破天荒第一迴。漢軍把項羽的營地圍得水泄不通,而且漢營中的韓信,還編出一曲楚歌,教軍士在楚營外四麵唱和。其歌詞無句不哀,無字不慘,使那些殘敗的楚兵,無不懷念起遙遠的家鄉,一時間鬥誌全無,一個個在夜色掩護下陸續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煩悶地坐在軍帳中飲酒。當時,麵對他寵幸的美人虞姬,麵對多年伴他馳騁戰場的駿馬,楚霸王撫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難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無法避免,他的事業就要煙消雲散,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沒有歎息。他惟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虞美人的命運和前途。毫無疑問,在他死後,虞美人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於是無限哀傷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聽了,泣不成聲,若斷若續地吟道:
漢兵已略地,四麵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親信和侍臣,在旁見了,個個情不自禁,大放悲聲。這時,營中更鼓敲了五下,項羽迴頭對虞美人說:“天將明了,我當冒死衝出重圍,你將怎麽樣!”這時的項羽,竟然說不出讓虞美人一起突圍的話。虞姬雖然得到項羽寵愛,與項羽難舍難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項羽的。為了不使項羽為難,便對項羽說:“賤妾生隨大王,死亦隨大王,願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項羽撫屍大哭一聲,為了避免愛人死後屍體被漢軍侮辱,項羽親手割下了她的頭顱,跨上戰馬,殺出重圍。但終究沒有逃出漢兵的追擊,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自刎於江邊,這年項羽才31歲。
後來,據說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長出了一種罕見的豔美花草,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就把這種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這名稱就一直流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