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冬藏蓄力,靜待春來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作者:安知小鍋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窗外寒風凜冽,鵝毛般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為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裝。郭淩峰卻無暇欣賞這冬日美景,他翻閱著從京城帶來的農書,眉頭緊鎖,似乎遇到了什麽難題。
“夭夭,你說冬天田地荒著,能不能種些耐寒的作物,或者利用這段時間改良土壤呢?”郭淩峰放下手中的書,轉頭看向正依偎在火爐旁做針線活的陶夭夭。
“冬天這麽冷,地都凍住了,還能種東西嗎?”陶夭夭放下手中的繡花針,好奇地問道。
“理論上是可以的。”郭淩峰解釋道,“我記得以前在書上看過,有些地方會利用冬季種植一些耐寒的綠肥,既能改善土壤結構,又能增加肥力,為來年春耕做準備。”
“真的嗎?那太好了!”陶夭夭興奮地說道,“這樣一來,冬天田裏就不會光禿禿的了。”
郭淩峰點點頭,他知道這隻是初步的想法,具體操作還需要仔細研究。他立即派人請來之前結識的農學家,共同商討冬季農田管理和土壤改良的方案。
農學家聽完郭淩峰的想法,撫掌讚歎道:“郭公子真是奇思妙想!冬季種植綠肥,確實是一個提高土地肥力的有效方法。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適應本地氣候的耐寒作物,比如冬小麥、油菜等,既能改善土壤,又能增加農民收入。”
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最終製定了一套詳細的冬季農田管理方案,包括選種、播種、施肥、灌溉等各個環節。
方案確定後,郭淩峰立即找到村長,將冬季農田管理計劃告訴了他。村長聽後,激動地拍著大腿說道:“好!太好了!郭公子,你真是我們村的大恩人啊!如果冬天也能種地,那我們農民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在郭淩峰的號召下,村民們熱情高漲,紛紛行動起來。他們平整土地、修繕水渠、搭建暖棚,為冬季種植做著準備。村裏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仿佛冬天提前變成了春天。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支持郭淩峰的新計劃。村裏一些頑固的老農對新技術抱有懷疑態度,他們認為冬季種地是違背農時,隻會白白浪費種子和人力。
“冬藏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怎麽能亂來呢?”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農指著正在田裏忙碌的村民,大聲說道,“我看啊,這郭公子就是異想天開,遲早要吃虧!”
麵對質疑,郭淩峰並沒有氣餒,他知道,要改變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他決定……
...他決定用事實說話。他找來那位帶頭質疑的老農,誠懇地說道:“老人家,我知道您是擔心新方法會影響收成,您的心情我理解。這樣吧,您經驗豐富,不如來監督我們,看看這個方法到底行不行?”
老農本想拒絕,可看著郭淩峰真誠的眼神,心中那股倔強也漸漸消散。他長歎一口氣,緩緩說道:“罷了罷了,老夫就替大家看看,你這新奇玩意兒究竟能不能種出糧食來!”
就這樣,老農成了冬季農田管理的“監工”。他每天都到田間地頭巡視,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事無巨細地向郭淩峰提出各種問題。郭淩峰也不厭其煩地為他解答,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耐心地向老農解釋每一道工序背後的科學道理。
日子一天天過去,原本光禿禿的田野裏竟然冒出了一片片綠油油的嫩芽。老農親眼見證了這一切,原本緊繃的臉上也逐漸露出了笑容。他開始主動向其他村民介紹冬季種植的好處,從最初的質疑者變成了最堅定的支持者。
冬季農田管理計劃的順利實施,不僅讓村民們看到了增收的希望,也吸引了一些精明的商人。
這天,鎮上最大的糧商劉老板來到了村裏,他笑嗬嗬地對郭淩峰說道:“郭公子,聽說您在推廣冬季種植,真是造福一方百姓啊!我這次來,是想跟您談一筆生意。”
“劉老板請講。”郭淩峰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是這樣的,”劉老板搓了搓手,“我打算收購村裏明年所有的糧食,價格嘛,肯定比市價高!”
郭淩峰聽出了劉老板話裏的弦外之音,他這是想趁機壓低價格,從中牟取暴利。
“劉老板,您的好意我心領了,”郭淩峰不卑不亢地說道,“不過,我建議您還是等到明年收獲的時候再來談價格吧。我相信,到時候您一定會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慶幸。”
劉老板見郭淩峰態度堅決,隻好作罷。但他並沒有死心,他留下來觀察了幾天,發現村民們在郭淩峰的帶領下,不僅種植技術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團結互助,充滿了希望。他意識到,與這些勤勞的農民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才是長久之計。
幾天後,劉老板再次找到了郭淩峰,這一次,他不再是來談收購糧食的,而是帶著一份合作協議……
就在郭淩峰的影響力逐漸擴大,村莊的麵貌日新月異的時候,一股暗流也在悄然湧動。
“聽說那個姓郭的小子又在村裏搞什麽新花樣,還引來了不少外地商人,”一個滿臉橫肉的壯漢將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摔在地上,“他這是不把我們放在眼裏啊!”
“大哥,要不要……”站在他旁邊一個瘦小的男子,用手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不急,”壯漢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先讓他得意幾天,等時機成熟了,再給他來個釜底抽薪……”劉老板的合作協議,為村莊帶來了更多發展的機會,村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然而,不遠處的山寨裏,一股名為“嫉妒”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燒。
“大哥,不能再等了!那姓郭的小子越來越得人心,再這樣下去,我們兄弟就別想在這片地界混了!”瘦小男子滿臉焦急,不停地慫恿著。
“慌什麽!”被稱為大哥的壯漢,正是之前摔杯為號的那位地方惡霸,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你去散布消息,就說姓郭的勾結外人,要侵占我們的田地!”
消息像一陣風般傳遍了整個村莊,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開始議論紛紛,甚至對郭淩峰產生了懷疑。郭淩峰得知後,並沒有急於解釋,而是主動找到了那位“壯漢”大哥。
“我知道,你對我有誤會,”郭淩峰站在山寨門口,麵對著一群兇神惡煞的壯漢,語氣平靜而堅定,“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村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也包括你們。”
“少在那假惺惺的!”瘦小男子跳出來指著郭淩峰的鼻子罵道,“你把我們的生意都搶走了,還好意思說為了我們好?”
“生意不是搶來的,而是做出來的,”郭淩峰不卑不亢地解釋道,“我引進新的種植技術,提高糧食產量,是為了讓更多人吃飽飯,你們與其在這裏阻撓,不如也加入進來,一起發展,難道不好嗎?”
壯漢一直沉默不語,他仔細觀察著郭淩峰,試圖從他臉上找到一絲虛偽,但最終他失望了。郭淩峰的眼神清澈而堅定,言語間充滿了真誠,不像是在欺騙他。
“你真的願意帶著我們一起幹?”壯漢終於開口了,語氣中帶著一絲猶豫。
“當然,”郭淩峰毫不猶豫地迴答,“隻要你們願意,我們就是兄弟,一起為家鄉的未來努力!”
就這樣,原本劍拔弩張的雙方,因為郭淩峰的真誠和胸襟,化幹戈為玉帛。壯漢帶著他的兄弟們加入了冬季農田管理的隊伍,他們雖然沒有文化,但力氣大,幹活也賣力,很快便贏得了村民們的認可。
冬日的夜晚,寒風凜冽,但郭淩峰的小屋裏卻溫暖如春。爐火熊熊燃燒,映照著陶夭夭嬌俏的臉龐,她依偎在郭淩峰身旁,聽著他講述未來的計劃。
“等明年春天,我想在村裏辦一所學堂,讓孩子們都能讀書識字……”郭淩峰的聲音充滿了希望,“我還想修一條路,把村子與外界連接起來,這樣……”
陶夭夭靜靜地聽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伸出纖纖玉手,輕輕撫摸著郭淩峰的臉龐,眼中充滿了柔情蜜意……
窗外,雪花漫天飛舞,為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裝素裹。冬季的寧靜中孕育著新的希望,郭淩峰的農業創新之路雖然充滿挑戰,但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郭淩峰起身開門,隻見一個村民神色慌張地站在門外,“郭公子,不好了……”
“郭公子,不好了,村東頭的田裏好像進了老鼠!”村民滿頭大汗,語氣焦急。
郭淩峰心頭一緊,冬季田鼠活動減少,怎麽會突然出現在村東頭?那可是村裏最早試行新式冬耕法的田地!
“走,去看看!”他來不及多想,披上厚襖,跟著村民就往外衝。陶夭夭也擔心起來,急忙取來燈籠,追在二人身後。
冬夜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郭淩峰一路小跑,心裏卻不斷迴憶著農學家傳授的冬耕法要點。難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才招來了鼠患?
村東頭的田埂上,已經聚集了不少村民,大家焦急地議論著,不時傳來幾聲“唉!這下可怎麽辦呦!”的哀歎。
借著火把的光亮,郭淩峰仔細查看田間的情況,隻見部分麥苗已經被啃食,留下斑駁的枯黃。
“郭公子,這可如何是好?眼看著就要過年了,要是收成不好……”村長的臉色在火光中顯得格外凝重。
“大家別慌,先想想辦法!”郭淩峰安慰道,“老鼠最怕什麽?咱們齊心協力,一定能解決問題!”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的說用火熏,有的說用水灌,卻都被郭淩峰一一否決。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而且還會損害田地和作物。
“郭公子,我看這新式冬耕法根本不行!折騰了半天,糧食沒多收,還招來了老鼠,我看還是按照老方法種地穩妥!”人群中,一個蒼老的聲音帶著幾分不滿,說話的正是村裏最頑固的老農,他一直對新式冬耕法持懷疑態度,如今出了鼠患,更是堅定了他的想法。
“是啊,郭公子,這新方法風險太大,萬一明年收成不好,我們可怎麽辦啊?”其他村民也紛紛附和,原本對郭淩峰充滿信任的目光中,此刻多了幾分懷疑和不安。
郭淩峰深吸一口氣,他知道,想要繼續推行新式冬耕法,必須打消村民們的顧慮,給他們一個“定心丸”……
“夭夭,你說冬天田地荒著,能不能種些耐寒的作物,或者利用這段時間改良土壤呢?”郭淩峰放下手中的書,轉頭看向正依偎在火爐旁做針線活的陶夭夭。
“冬天這麽冷,地都凍住了,還能種東西嗎?”陶夭夭放下手中的繡花針,好奇地問道。
“理論上是可以的。”郭淩峰解釋道,“我記得以前在書上看過,有些地方會利用冬季種植一些耐寒的綠肥,既能改善土壤結構,又能增加肥力,為來年春耕做準備。”
“真的嗎?那太好了!”陶夭夭興奮地說道,“這樣一來,冬天田裏就不會光禿禿的了。”
郭淩峰點點頭,他知道這隻是初步的想法,具體操作還需要仔細研究。他立即派人請來之前結識的農學家,共同商討冬季農田管理和土壤改良的方案。
農學家聽完郭淩峰的想法,撫掌讚歎道:“郭公子真是奇思妙想!冬季種植綠肥,確實是一個提高土地肥力的有效方法。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適應本地氣候的耐寒作物,比如冬小麥、油菜等,既能改善土壤,又能增加農民收入。”
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最終製定了一套詳細的冬季農田管理方案,包括選種、播種、施肥、灌溉等各個環節。
方案確定後,郭淩峰立即找到村長,將冬季農田管理計劃告訴了他。村長聽後,激動地拍著大腿說道:“好!太好了!郭公子,你真是我們村的大恩人啊!如果冬天也能種地,那我們農民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在郭淩峰的號召下,村民們熱情高漲,紛紛行動起來。他們平整土地、修繕水渠、搭建暖棚,為冬季種植做著準備。村裏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仿佛冬天提前變成了春天。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支持郭淩峰的新計劃。村裏一些頑固的老農對新技術抱有懷疑態度,他們認為冬季種地是違背農時,隻會白白浪費種子和人力。
“冬藏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怎麽能亂來呢?”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農指著正在田裏忙碌的村民,大聲說道,“我看啊,這郭公子就是異想天開,遲早要吃虧!”
麵對質疑,郭淩峰並沒有氣餒,他知道,要改變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他決定……
...他決定用事實說話。他找來那位帶頭質疑的老農,誠懇地說道:“老人家,我知道您是擔心新方法會影響收成,您的心情我理解。這樣吧,您經驗豐富,不如來監督我們,看看這個方法到底行不行?”
老農本想拒絕,可看著郭淩峰真誠的眼神,心中那股倔強也漸漸消散。他長歎一口氣,緩緩說道:“罷了罷了,老夫就替大家看看,你這新奇玩意兒究竟能不能種出糧食來!”
就這樣,老農成了冬季農田管理的“監工”。他每天都到田間地頭巡視,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事無巨細地向郭淩峰提出各種問題。郭淩峰也不厭其煩地為他解答,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耐心地向老農解釋每一道工序背後的科學道理。
日子一天天過去,原本光禿禿的田野裏竟然冒出了一片片綠油油的嫩芽。老農親眼見證了這一切,原本緊繃的臉上也逐漸露出了笑容。他開始主動向其他村民介紹冬季種植的好處,從最初的質疑者變成了最堅定的支持者。
冬季農田管理計劃的順利實施,不僅讓村民們看到了增收的希望,也吸引了一些精明的商人。
這天,鎮上最大的糧商劉老板來到了村裏,他笑嗬嗬地對郭淩峰說道:“郭公子,聽說您在推廣冬季種植,真是造福一方百姓啊!我這次來,是想跟您談一筆生意。”
“劉老板請講。”郭淩峰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是這樣的,”劉老板搓了搓手,“我打算收購村裏明年所有的糧食,價格嘛,肯定比市價高!”
郭淩峰聽出了劉老板話裏的弦外之音,他這是想趁機壓低價格,從中牟取暴利。
“劉老板,您的好意我心領了,”郭淩峰不卑不亢地說道,“不過,我建議您還是等到明年收獲的時候再來談價格吧。我相信,到時候您一定會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慶幸。”
劉老板見郭淩峰態度堅決,隻好作罷。但他並沒有死心,他留下來觀察了幾天,發現村民們在郭淩峰的帶領下,不僅種植技術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團結互助,充滿了希望。他意識到,與這些勤勞的農民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才是長久之計。
幾天後,劉老板再次找到了郭淩峰,這一次,他不再是來談收購糧食的,而是帶著一份合作協議……
就在郭淩峰的影響力逐漸擴大,村莊的麵貌日新月異的時候,一股暗流也在悄然湧動。
“聽說那個姓郭的小子又在村裏搞什麽新花樣,還引來了不少外地商人,”一個滿臉橫肉的壯漢將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摔在地上,“他這是不把我們放在眼裏啊!”
“大哥,要不要……”站在他旁邊一個瘦小的男子,用手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不急,”壯漢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先讓他得意幾天,等時機成熟了,再給他來個釜底抽薪……”劉老板的合作協議,為村莊帶來了更多發展的機會,村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然而,不遠處的山寨裏,一股名為“嫉妒”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燒。
“大哥,不能再等了!那姓郭的小子越來越得人心,再這樣下去,我們兄弟就別想在這片地界混了!”瘦小男子滿臉焦急,不停地慫恿著。
“慌什麽!”被稱為大哥的壯漢,正是之前摔杯為號的那位地方惡霸,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你去散布消息,就說姓郭的勾結外人,要侵占我們的田地!”
消息像一陣風般傳遍了整個村莊,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開始議論紛紛,甚至對郭淩峰產生了懷疑。郭淩峰得知後,並沒有急於解釋,而是主動找到了那位“壯漢”大哥。
“我知道,你對我有誤會,”郭淩峰站在山寨門口,麵對著一群兇神惡煞的壯漢,語氣平靜而堅定,“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村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也包括你們。”
“少在那假惺惺的!”瘦小男子跳出來指著郭淩峰的鼻子罵道,“你把我們的生意都搶走了,還好意思說為了我們好?”
“生意不是搶來的,而是做出來的,”郭淩峰不卑不亢地解釋道,“我引進新的種植技術,提高糧食產量,是為了讓更多人吃飽飯,你們與其在這裏阻撓,不如也加入進來,一起發展,難道不好嗎?”
壯漢一直沉默不語,他仔細觀察著郭淩峰,試圖從他臉上找到一絲虛偽,但最終他失望了。郭淩峰的眼神清澈而堅定,言語間充滿了真誠,不像是在欺騙他。
“你真的願意帶著我們一起幹?”壯漢終於開口了,語氣中帶著一絲猶豫。
“當然,”郭淩峰毫不猶豫地迴答,“隻要你們願意,我們就是兄弟,一起為家鄉的未來努力!”
就這樣,原本劍拔弩張的雙方,因為郭淩峰的真誠和胸襟,化幹戈為玉帛。壯漢帶著他的兄弟們加入了冬季農田管理的隊伍,他們雖然沒有文化,但力氣大,幹活也賣力,很快便贏得了村民們的認可。
冬日的夜晚,寒風凜冽,但郭淩峰的小屋裏卻溫暖如春。爐火熊熊燃燒,映照著陶夭夭嬌俏的臉龐,她依偎在郭淩峰身旁,聽著他講述未來的計劃。
“等明年春天,我想在村裏辦一所學堂,讓孩子們都能讀書識字……”郭淩峰的聲音充滿了希望,“我還想修一條路,把村子與外界連接起來,這樣……”
陶夭夭靜靜地聽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伸出纖纖玉手,輕輕撫摸著郭淩峰的臉龐,眼中充滿了柔情蜜意……
窗外,雪花漫天飛舞,為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裝素裹。冬季的寧靜中孕育著新的希望,郭淩峰的農業創新之路雖然充滿挑戰,但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郭淩峰起身開門,隻見一個村民神色慌張地站在門外,“郭公子,不好了……”
“郭公子,不好了,村東頭的田裏好像進了老鼠!”村民滿頭大汗,語氣焦急。
郭淩峰心頭一緊,冬季田鼠活動減少,怎麽會突然出現在村東頭?那可是村裏最早試行新式冬耕法的田地!
“走,去看看!”他來不及多想,披上厚襖,跟著村民就往外衝。陶夭夭也擔心起來,急忙取來燈籠,追在二人身後。
冬夜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郭淩峰一路小跑,心裏卻不斷迴憶著農學家傳授的冬耕法要點。難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才招來了鼠患?
村東頭的田埂上,已經聚集了不少村民,大家焦急地議論著,不時傳來幾聲“唉!這下可怎麽辦呦!”的哀歎。
借著火把的光亮,郭淩峰仔細查看田間的情況,隻見部分麥苗已經被啃食,留下斑駁的枯黃。
“郭公子,這可如何是好?眼看著就要過年了,要是收成不好……”村長的臉色在火光中顯得格外凝重。
“大家別慌,先想想辦法!”郭淩峰安慰道,“老鼠最怕什麽?咱們齊心協力,一定能解決問題!”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的說用火熏,有的說用水灌,卻都被郭淩峰一一否決。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而且還會損害田地和作物。
“郭公子,我看這新式冬耕法根本不行!折騰了半天,糧食沒多收,還招來了老鼠,我看還是按照老方法種地穩妥!”人群中,一個蒼老的聲音帶著幾分不滿,說話的正是村裏最頑固的老農,他一直對新式冬耕法持懷疑態度,如今出了鼠患,更是堅定了他的想法。
“是啊,郭公子,這新方法風險太大,萬一明年收成不好,我們可怎麽辦啊?”其他村民也紛紛附和,原本對郭淩峰充滿信任的目光中,此刻多了幾分懷疑和不安。
郭淩峰深吸一口氣,他知道,想要繼續推行新式冬耕法,必須打消村民們的顧慮,給他們一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