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風雨兼程,教育的考驗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作者:安知小鍋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淩峰猛地抬頭,映入眼簾的是劉全身穿官服,身後跟著一眾兇神惡煞的衙役,滿臉的傲慢之色。他心中頓時明了,這劉全,來者不善!
“劉大人今日到訪,不知有何貴幹?”郭淩峰不動聲色地站起身,不動聲色地將昏迷的士兵擋在身後,語氣中聽不出喜怒。
“哼,郭大人好大的架子,竟然讓本官親自上門!”劉全斜睨了一眼地上的士兵,冷哼一聲,“本官今日前來,是為了教育改革之事。”
郭淩峰心中一沉,果然不出所料,這劉全,是衝著教育改革來的。他麵上卻不動聲色,淡淡道:“哦?不知劉大人對教育改革有何高見?”
劉全走到郭淩峰對麵坐下,翹起二郎腿,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郭大人雷厲風行,大刀闊斧地推行教育改革,本官佩服。隻是,這國庫空虛,百廢待興,這教育之事,是不是耗費了些?”
“劉大人此言差矣,”郭淩峰毫不退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乃立國之本,隻有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才能讓國家更加富強,百姓更加安居樂業。眼下的這點投入,與未來相比,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話雖如此,但也不能不顧眼前!”劉全猛地一拍桌子,厲聲道,“本官已經決定,削減教育預算,將這筆銀兩用於賑災救災!”
“不可!”郭淩峰斷然拒絕,“教育事關重大,豈能如此兒戲?劉大人若要削減預算,除非從我的屍體上踏過去!”
兩人針鋒相對,氣氛劍拔弩張。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教育家孫先生站了出來,躬身說道:“兩位大人息怒,老朽倒是有個想法,或許可以解決眼前的困境。”
郭淩峰和劉全同時看向孫先生,等待著他的下文。孫先生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教育改革,人人有責。我們可以發動社會各界力量,鼓勵富商巨賈捐資助學,同時也可以鼓勵一些有經驗的匠人到學堂授課,傳授一些實用的技能,這樣既能減輕朝廷的負擔,又能讓更多人參與到教育改革中來,可謂一舉兩得啊!”
郭淩峰眼前一亮,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他當即表示讚同:“孫先生所言極是,就按你說的辦!”
劉全見郭淩峰如此堅決,知道今日無法得逞,隻得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送走了劉全,郭淩峰心中的陰霾並沒有散去。他知道,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他看著書桌上堆積如山的公文,還有窗外那一張張求知若渴的年輕麵孔,心中暗暗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將教育改革進行到底!
這時,李梅老師匆匆忙忙地走進了他的房間,欲言又止。
“郭大人……”李梅老師麵露難色,欲言又止。
郭淩峰放下手中批閱了一半的公文,溫和地問道:“李老師,可是在教學中遇到了什麽困難?”
李梅老師歎了口氣,說道:“孩子們求知若渴,我也盡心盡力想要將所學傳授給他們,可是……”她頓了頓,從身後拿出一摞已經有些破舊的書冊,“我們現在所用的教材,還是之前那些陳舊的內容,有些知識點已經過時了,而且數量也不夠,很多孩子都沒有課本可用。”
郭淩峰接過教材,翻看了一下,眉頭微微皺起。他知道,李梅老師反映的問題並非個例,而是整個教育體係都麵臨的難題。之前因為劉全從中作梗,教育經費被大幅削減,教材的印刷和更新自然也受到了影響。
“李老師,你放心,我會盡快想辦法解決教材的問題。”郭淩峰鄭重承諾道。
李梅老師感激地點點頭,但她心中依然放心不下。迴到學堂後,她看著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心中暗暗下定決心:既然沒有教材,那她就自己編寫!她挑燈夜戰,將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知識的理解融入其中,一筆一劃地編寫著新的教材。雖然辛苦,但她心中卻充滿了希望,因為她相信,知識就是力量,隻有讓孩子們掌握了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與此同時,郭淩峰也在為籌措教育經費而奔波。他積極聯絡城中的富商巨賈,希望他們能夠慷慨解囊,支持教育事業。然而,大多數商人都對他的提議反應冷淡,他們更關心自己的生意和利益,對教育的投入並不感興趣。
就在郭淩峰一籌莫展之際,城中卻發生了一件讓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富家子弟王鵬,那個曾經讓所有老師都頭疼的紈絝子弟,竟然帶著他組織的藝術社團,在城中心廣場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慈善演出。
演出當晚,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王鵬和他的夥伴們表演了精心準備的歌舞、戲曲,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喝彩。演出結束後,王鵬走上舞台,向眾人宣布,他們將把這次演出的所有收入全部捐贈給城中的學堂,用於購買書籍和文具。
王鵬的舉動引起了全城轟動,人們紛紛讚揚他的善舉,許多原本對教育漠不關心的商賈也深受感動,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一時間,捐款如潮水般湧來,郭淩峰看著堆積如山的物資,心中充滿了希望。
然而,就在郭淩峰為教育改革取得的進展感到欣慰的時候,他卻不知道,在城中一處簡陋的民房裏,一群貧苦的孩子正圍坐在閃爍的油燈下,他們麵前沒有課本,隻有一張張粗糙的紙張,上麵抄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昏暗的油燈下,趙玲明亮的雙眸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家境貧寒,無力購買書籍,但她對知識的渴望卻無比強烈。白天,她會去學堂旁聽,努力將老師講解的內容記在心裏。晚上,她就著微弱的燈光,一筆一劃地將白天聽到的知識點抄錄下來,反複研讀。
“大家不要灰心,知識就在我們手中!”趙玲召集了幾個同樣無力購買教材的孩子,成立了一個學習互助小組,“我們可以互相幫助,一起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學習小組的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卻是一樣的強烈。他們互相借閱筆記,共同探討難題,在學習中互相鼓勵,共同進步。雖然條件艱苦,但他們卻從不放棄,因為他們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照亮未來。
與此同時,皇城之中,一場關於教育改革的激烈辯論正在朝堂之上展開。
“陛下,微臣以為,郭大人提出的教育改革勞民傷財,實屬不妥!”劉全站出來反對,“我朝自古以來以農為本,將大量資源投入教育,隻會讓百姓荒廢農耕,不利於國家穩定。”
“劉大人此言差矣!”郭淩峰不甘示弱地反駁道,“知識就是力量,隻有讓百姓接受教育,才能提高生產力,國家才能更加富強!難道劉大人希望我朝子民永遠愚昧無知嗎?”
“你……”劉全被郭淩峰的話語噎住,一時語塞。
“陛下,請您明鑒!”郭淩峰轉向皇帝,拱手說道,“教育乃百年大計,關係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懇請陛下能夠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讓所有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為我朝培養更多棟梁之材!”
郭淩峰慷慨激昂的陳詞在朝堂上迴蕩,最終打動了皇帝。最終,皇帝下旨,撥專款用於教育改革,並嚴厲斥責了劉全等阻撓教育改革的官員。
消息傳迴城中,百姓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李梅老師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她知道,這來之不易的勝利,離不開郭淩峰的堅持和努力,更離不開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
郭淩峰看著堆積如山的書籍和文具,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教育改革的道路還很漫長,但他相信,隻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讓教育之花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得更加絢爛。
然而,就在郭淩峰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時候,他的心腹匆匆趕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郭淩峰的笑容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大人,不好了!劉大人他……”心腹麵色凝重,語氣急促,欲言又止。
“劉全怎麽了?可是又在阻撓教育改革?”郭淩峰劍眉微蹙,心中隱約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劉大人他……他將您撥給城外幾所學堂的款項,挪用了!”心腹深吸一口氣,終於將這個壞消息說了出來,“說是要修繕城防,可……”
“可惡!”郭淩峰猛地一拍桌子,怒火中燒,“這個劉全,簡直是目無王法,置百姓福祉於不顧!”
他深知,城防固然重要,但教育才是百年大計,若是任由劉全這般胡作非為,辛苦爭取來的教育改革成果將毀於一旦。
“大人息怒!現在當務之急是想辦法彌補損失,不能讓孩子們的希望落空啊!”心腹擔憂地看著郭淩峰,生怕他氣壞了身子。
郭淩峰強壓下心中的怒火,來迴踱步,腦海中飛速運轉,思考著對策。
“對了!”郭淩峰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個人,“孫先生博學多才,又心係教育,或許他能幫上忙!”
他立刻提筆寫了一封信,派人快馬加鞭地送往城外孫先生的住處。
信中,郭淩峰將教育改革遇到的困境和自己的擔憂和盤托出,希望孫先生能夠助他一臂之力。
孫先生收到信後,立即趕迴城中,與郭淩峰商議對策。
“郭大人不必憂心,老夫雖然年邁,但還可以盡綿薄之力。”孫先生捋著胡須,語氣堅定地說道,“老夫這就迴去變賣家產,籌措資金,支援教育!”
“孫先生高義,郭某感激不盡!”郭淩峰感動不已,深深地向孫先生鞠了一躬。
有了孫先生的支持,郭淩峰的信心倍增,他一邊安撫受到影響的學堂和師生,一邊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深知,這場教育改革的阻力遠不止劉全一人,還有許多根深蒂固的觀念需要改變,許多潛在的困難需要克服。
“大人,您看這個……”心腹將一幅畫卷遞到郭淩峰麵前,神情古怪。
郭淩峰疑惑地接過畫卷,緩緩打開,畫卷上是一幅色彩鮮豔、構圖奇特的畫作。畫中的人物形態誇張,色彩大膽,充滿了奇思妙想。
“這是……”郭淩峰仔細辨認著畫卷上的落款,一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王鵬?”
“這…這是那個紈絝子弟畫的?”郭淩峰難以置信地問道,他怎麽也沒想到,那個整天遊手好閑的富家子弟,竟然還有如此驚人的繪畫天賦。
心腹點點頭,壓低聲音說道:“這幅畫是王公子偷偷畫的,本來想送給陶小姐,結果……”
“劉大人今日到訪,不知有何貴幹?”郭淩峰不動聲色地站起身,不動聲色地將昏迷的士兵擋在身後,語氣中聽不出喜怒。
“哼,郭大人好大的架子,竟然讓本官親自上門!”劉全斜睨了一眼地上的士兵,冷哼一聲,“本官今日前來,是為了教育改革之事。”
郭淩峰心中一沉,果然不出所料,這劉全,是衝著教育改革來的。他麵上卻不動聲色,淡淡道:“哦?不知劉大人對教育改革有何高見?”
劉全走到郭淩峰對麵坐下,翹起二郎腿,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郭大人雷厲風行,大刀闊斧地推行教育改革,本官佩服。隻是,這國庫空虛,百廢待興,這教育之事,是不是耗費了些?”
“劉大人此言差矣,”郭淩峰毫不退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乃立國之本,隻有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才能讓國家更加富強,百姓更加安居樂業。眼下的這點投入,與未來相比,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話雖如此,但也不能不顧眼前!”劉全猛地一拍桌子,厲聲道,“本官已經決定,削減教育預算,將這筆銀兩用於賑災救災!”
“不可!”郭淩峰斷然拒絕,“教育事關重大,豈能如此兒戲?劉大人若要削減預算,除非從我的屍體上踏過去!”
兩人針鋒相對,氣氛劍拔弩張。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教育家孫先生站了出來,躬身說道:“兩位大人息怒,老朽倒是有個想法,或許可以解決眼前的困境。”
郭淩峰和劉全同時看向孫先生,等待著他的下文。孫先生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教育改革,人人有責。我們可以發動社會各界力量,鼓勵富商巨賈捐資助學,同時也可以鼓勵一些有經驗的匠人到學堂授課,傳授一些實用的技能,這樣既能減輕朝廷的負擔,又能讓更多人參與到教育改革中來,可謂一舉兩得啊!”
郭淩峰眼前一亮,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他當即表示讚同:“孫先生所言極是,就按你說的辦!”
劉全見郭淩峰如此堅決,知道今日無法得逞,隻得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送走了劉全,郭淩峰心中的陰霾並沒有散去。他知道,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他看著書桌上堆積如山的公文,還有窗外那一張張求知若渴的年輕麵孔,心中暗暗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將教育改革進行到底!
這時,李梅老師匆匆忙忙地走進了他的房間,欲言又止。
“郭大人……”李梅老師麵露難色,欲言又止。
郭淩峰放下手中批閱了一半的公文,溫和地問道:“李老師,可是在教學中遇到了什麽困難?”
李梅老師歎了口氣,說道:“孩子們求知若渴,我也盡心盡力想要將所學傳授給他們,可是……”她頓了頓,從身後拿出一摞已經有些破舊的書冊,“我們現在所用的教材,還是之前那些陳舊的內容,有些知識點已經過時了,而且數量也不夠,很多孩子都沒有課本可用。”
郭淩峰接過教材,翻看了一下,眉頭微微皺起。他知道,李梅老師反映的問題並非個例,而是整個教育體係都麵臨的難題。之前因為劉全從中作梗,教育經費被大幅削減,教材的印刷和更新自然也受到了影響。
“李老師,你放心,我會盡快想辦法解決教材的問題。”郭淩峰鄭重承諾道。
李梅老師感激地點點頭,但她心中依然放心不下。迴到學堂後,她看著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心中暗暗下定決心:既然沒有教材,那她就自己編寫!她挑燈夜戰,將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知識的理解融入其中,一筆一劃地編寫著新的教材。雖然辛苦,但她心中卻充滿了希望,因為她相信,知識就是力量,隻有讓孩子們掌握了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與此同時,郭淩峰也在為籌措教育經費而奔波。他積極聯絡城中的富商巨賈,希望他們能夠慷慨解囊,支持教育事業。然而,大多數商人都對他的提議反應冷淡,他們更關心自己的生意和利益,對教育的投入並不感興趣。
就在郭淩峰一籌莫展之際,城中卻發生了一件讓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富家子弟王鵬,那個曾經讓所有老師都頭疼的紈絝子弟,竟然帶著他組織的藝術社團,在城中心廣場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慈善演出。
演出當晚,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王鵬和他的夥伴們表演了精心準備的歌舞、戲曲,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喝彩。演出結束後,王鵬走上舞台,向眾人宣布,他們將把這次演出的所有收入全部捐贈給城中的學堂,用於購買書籍和文具。
王鵬的舉動引起了全城轟動,人們紛紛讚揚他的善舉,許多原本對教育漠不關心的商賈也深受感動,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一時間,捐款如潮水般湧來,郭淩峰看著堆積如山的物資,心中充滿了希望。
然而,就在郭淩峰為教育改革取得的進展感到欣慰的時候,他卻不知道,在城中一處簡陋的民房裏,一群貧苦的孩子正圍坐在閃爍的油燈下,他們麵前沒有課本,隻有一張張粗糙的紙張,上麵抄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昏暗的油燈下,趙玲明亮的雙眸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家境貧寒,無力購買書籍,但她對知識的渴望卻無比強烈。白天,她會去學堂旁聽,努力將老師講解的內容記在心裏。晚上,她就著微弱的燈光,一筆一劃地將白天聽到的知識點抄錄下來,反複研讀。
“大家不要灰心,知識就在我們手中!”趙玲召集了幾個同樣無力購買教材的孩子,成立了一個學習互助小組,“我們可以互相幫助,一起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學習小組的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卻是一樣的強烈。他們互相借閱筆記,共同探討難題,在學習中互相鼓勵,共同進步。雖然條件艱苦,但他們卻從不放棄,因為他們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照亮未來。
與此同時,皇城之中,一場關於教育改革的激烈辯論正在朝堂之上展開。
“陛下,微臣以為,郭大人提出的教育改革勞民傷財,實屬不妥!”劉全站出來反對,“我朝自古以來以農為本,將大量資源投入教育,隻會讓百姓荒廢農耕,不利於國家穩定。”
“劉大人此言差矣!”郭淩峰不甘示弱地反駁道,“知識就是力量,隻有讓百姓接受教育,才能提高生產力,國家才能更加富強!難道劉大人希望我朝子民永遠愚昧無知嗎?”
“你……”劉全被郭淩峰的話語噎住,一時語塞。
“陛下,請您明鑒!”郭淩峰轉向皇帝,拱手說道,“教育乃百年大計,關係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懇請陛下能夠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讓所有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為我朝培養更多棟梁之材!”
郭淩峰慷慨激昂的陳詞在朝堂上迴蕩,最終打動了皇帝。最終,皇帝下旨,撥專款用於教育改革,並嚴厲斥責了劉全等阻撓教育改革的官員。
消息傳迴城中,百姓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李梅老師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她知道,這來之不易的勝利,離不開郭淩峰的堅持和努力,更離不開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
郭淩峰看著堆積如山的書籍和文具,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教育改革的道路還很漫長,但他相信,隻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讓教育之花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得更加絢爛。
然而,就在郭淩峰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時候,他的心腹匆匆趕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郭淩峰的笑容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大人,不好了!劉大人他……”心腹麵色凝重,語氣急促,欲言又止。
“劉全怎麽了?可是又在阻撓教育改革?”郭淩峰劍眉微蹙,心中隱約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劉大人他……他將您撥給城外幾所學堂的款項,挪用了!”心腹深吸一口氣,終於將這個壞消息說了出來,“說是要修繕城防,可……”
“可惡!”郭淩峰猛地一拍桌子,怒火中燒,“這個劉全,簡直是目無王法,置百姓福祉於不顧!”
他深知,城防固然重要,但教育才是百年大計,若是任由劉全這般胡作非為,辛苦爭取來的教育改革成果將毀於一旦。
“大人息怒!現在當務之急是想辦法彌補損失,不能讓孩子們的希望落空啊!”心腹擔憂地看著郭淩峰,生怕他氣壞了身子。
郭淩峰強壓下心中的怒火,來迴踱步,腦海中飛速運轉,思考著對策。
“對了!”郭淩峰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個人,“孫先生博學多才,又心係教育,或許他能幫上忙!”
他立刻提筆寫了一封信,派人快馬加鞭地送往城外孫先生的住處。
信中,郭淩峰將教育改革遇到的困境和自己的擔憂和盤托出,希望孫先生能夠助他一臂之力。
孫先生收到信後,立即趕迴城中,與郭淩峰商議對策。
“郭大人不必憂心,老夫雖然年邁,但還可以盡綿薄之力。”孫先生捋著胡須,語氣堅定地說道,“老夫這就迴去變賣家產,籌措資金,支援教育!”
“孫先生高義,郭某感激不盡!”郭淩峰感動不已,深深地向孫先生鞠了一躬。
有了孫先生的支持,郭淩峰的信心倍增,他一邊安撫受到影響的學堂和師生,一邊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深知,這場教育改革的阻力遠不止劉全一人,還有許多根深蒂固的觀念需要改變,許多潛在的困難需要克服。
“大人,您看這個……”心腹將一幅畫卷遞到郭淩峰麵前,神情古怪。
郭淩峰疑惑地接過畫卷,緩緩打開,畫卷上是一幅色彩鮮豔、構圖奇特的畫作。畫中的人物形態誇張,色彩大膽,充滿了奇思妙想。
“這是……”郭淩峰仔細辨認著畫卷上的落款,一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王鵬?”
“這…這是那個紈絝子弟畫的?”郭淩峰難以置信地問道,他怎麽也沒想到,那個整天遊手好閑的富家子弟,竟然還有如此驚人的繪畫天賦。
心腹點點頭,壓低聲音說道:“這幅畫是王公子偷偷畫的,本來想送給陶小姐,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