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的氣氛在學堂裏久久不散,然而郭淩峰心中卻始終縈繞著一絲不安。張強的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他也明白,這隻是改革的第一步。教育改革真正的成功,在於讓所有孩子,無論出身、無論地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機會。


    於是,在一片讚譽聲中,郭淩峰踏上了前往偏遠地區的旅程。他輕車簡從,一路顛簸,深入到那些被繁華遺忘的角落。眼前的景象,卻令他心中一沉。


    破敗的學堂,屋頂透著天光,牆角堆滿了雜物。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正趴在缺胳膊少腿的桌子上,用粗糙的毛筆費力地描摹著。


    “先生,您來了!”一位老先生顫巍巍地迎上來,渾濁的眼中滿含著期待和心酸,“這些孩子,都渴望讀書,渴望走出大山……”


    郭淩峰環顧四周,心中五味雜陳。這裏沒有朗朗書聲,沒有朝氣蓬勃的麵孔,隻有簡陋的教室和渴望知識的眼神。他深知,教育資源的匱乏,就像一隻無形的手,扼住了這些孩子們的命運。


    “我會盡力幫助你們。”郭淩峰鄭重地承諾道。他決定在這些地區建立教育援助中心,為他們提供書籍、文具、桌椅等基礎設施,並定期派遣優秀的教師前來授課,同時,他也積極爭取朝廷的支持,加大對偏遠地區的教育投入。


    消息傳開,百姓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他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然而,當郭淩峰將計劃呈報朝廷時,卻遭到了部分官員的質疑。


    “大人,您的想法固然好,但國庫空虛,如何負擔得起如此龐大的開支?”


    “是啊,大人,這樣做會不會導致資源浪費,反而影響了其他地區的教育發展?”


    郭淩峰早有準備,他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方案,並列舉了大量的調查數據,證明教育投資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教育是百年大計,隻有讓所有孩子都擁有平等的學習機會,才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才能實現長治久安!”郭淩峰擲地有聲地說道。


    他的話語,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沉悶的朝堂。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朱熹緩緩起身,他走到郭淩峰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淩峰,你的決心令人欽佩……”


    朱熹的目光掃過那些麵露質疑之色的官員,沉聲道:“諸位,老夫行走天下多年,深知教育資源匱乏對百姓的傷害。郭大人今日之舉,看似勞民傷財,實則功在千秋!難道,我朝要眼睜睜看著那些孩子,因為出身貧寒,便失去讀書識字的機會嗎?”


    一番話擲地有聲,令反對者啞口無言。


    “當然,”朱熹話鋒一轉,轉向郭淩峰,語重心長地說道,“淩峰,你的想法很好,但也要注意方法。資源的合理分配至關重要,切不可顧此失彼,造成新的不公平。”


    郭淩峰深以為然,躬身道:“先生教誨,學生銘記於心。”


    這場朝議,最終以支持郭淩峰的教育援助計劃落下帷幕。學政原本對郭淩峰的激進行為頗有微詞,但經過此次事件,他開始反思自身。朱熹的教誨,郭淩峰的堅持,以及那些偏遠地區孩子們的渴望眼神,都深深觸動了他。


    “大人,”一日,學政主動拜訪郭淩峰,神情中帶著一絲敬佩,“您為教育事業奔走唿號,令人敬佩。下官也願盡綿薄之力,為那些孩子做些事情。”


    郭淩峰聞言大喜,二人經過一番商討,決定在學政的統籌下,製定更加完善的教育資源分配製度,加大對偏遠地區的扶持力度,並建立起長效的監督機製,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消息傳開,整個朝廷都為之震動。誰也沒有想到,一場關於教育改革的爭論,竟會引發如此深遠的變革。


    然而,就在郭淩峰為教育援助計劃四處奔波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傳來……


    “大人,您看,那是……”隨從指著遠處緩緩走來的兩隊人馬,驚訝地合不攏嘴。遠處,兩隊人馬一前一後,緩緩走來。隊伍前方,是身著華服的富家子弟,一個個麵帶傲氣,卻難掩眉宇間的疲憊;而隊伍後方,則是衣衫襤褸的貧苦學子,他們雖然步履蹣跚,但眼神中卻充滿了希望的光芒。


    “是那些天才學生和貧苦學子!”隨從一眼就認出了他們,“他們怎麽來了?”


    還沒等郭淩峰迴答,為首的一位天才學生便幾步上前,躬身行禮道:“郭大人,我們聽聞您在為教育援助計劃奔波,深感欽佩,特來加入您的隊伍,為那些和我們一樣渴望讀書的孩子盡一份綿薄之力!”


    話音剛落,身後的貧苦學子們也齊聲說道:“我們也願意出一份力!”


    看著眼前這些滿腔熱忱的年輕人,郭淩峰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教育改革的道路絕不會一帆風順,但有了這些誌同道合的夥伴,他便有了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


    然而,現實遠比想象中更加殘酷。


    當郭淩峰帶著教育援助團隊抵達一處偏遠地區時,卻遭到了當地豪強的阻撓。


    “郭大人,我們敬重您是朝廷命官,但您這教育改革,可是要動了我們的根基啊!”一個肥頭大耳的鄉紳,挺著圓滾滾的肚子,滿臉橫肉地叫囂道,“我們這些年來,哪家不是把孩子送去私塾讀書?您這要辦免費學堂,這不是斷了我們的財路嗎?”


    其他豪強也紛紛附和,言語間充滿了威脅和恐嚇。麵對這些地方勢力的阻撓,郭淩峰並沒有退縮,他深知,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關鍵,如果連眼前的困難都克服不了,又談何實現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


    他目光堅定地掃視著一張張貪婪的麵孔,緩緩開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知小鍋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知小鍋鍋並收藏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