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雲開月明,神醫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作者:安知小鍋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
郭淩峰不卑不亢地站在大殿中央,麵對著太醫令的質疑和一眾老臣的側目,他心中毫無懼色。
“皇上,這郭淩峰所用之法,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分明是妖言惑眾,還請皇上明察!”太醫令義正辭嚴地上前一步,指著郭淩峰帶來的那些瓶瓶罐罐,老臉上滿是憤慨,“我大梁醫者,皆遵循古法,傳承千年,豈容他如此肆意妄為!”
“皇上,臣所言,句句屬實,絕非妖術!”郭淩峰從容應對,他從藥箱中取出幾樣藥材,一一展示給眾人看,“這些都是民間常見的草藥,隻是經過臣的特殊處理,便可發揮出更加顯著的療效。臣所創之醫術,並非憑空捏造,而是建立在對人體和草藥的深入研究之上,每一個步驟,都有其科學依據。”
“荒謬!人體奧妙,豈是爾等草民所能妄言?”太醫令怒斥道,他身後的幾名禦醫也紛紛附和,對郭淩峰的言論嗤之以鼻。
郭淩峰沒有理會他們的嘲諷,而是轉身麵向皇帝,沉聲道:“皇上,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臣所創之醫術,是否有效,並非憑幾句空談就能斷定,而是要看實際效果!”
語畢,他從懷中取出一封封書信,這些都是他治好的病人親筆書寫的感謝信,字裏行間都充滿了感激之情。
“這些都是臣治好的病人,他們可以為臣作證!”郭淩峰將書信一一呈上,眼神堅定,“臣懇請皇上給臣一個機會,讓臣證明自己的清白,也讓這新的醫術能夠造福更多百姓!”
皇帝接過書信,一封封仔細地翻閱著,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顯然內心正在進行著激烈的鬥爭。
殿外,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一個瘦弱的身影跌跌撞撞地衝進了金鑾殿。
“皇上,民女要為郭神醫作證!他的醫術是真的,是救命的良方啊!”那少女跪倒在地,聲嘶力竭地哭喊著,她的話語中充滿了真誠和絕望,讓人動容。
皇帝的目光落在那少女身上,他認出了她,正是幾日前自己在禦花園中遇到的那個身患重病的女孩。如今,她雖然臉色還有些蒼白,但精神狀態明顯好了很多。
“你……”皇帝剛想開口詢問,那少女便掙紮著跪行到他麵前,顫抖著手,從懷中掏出一塊玉佩,高高舉起,“這是郭神醫送給民女的,他說,如果有一天他遇到危險,就讓民女帶著這塊玉佩進宮求見皇上,皇上一定會明白一切!”
皇帝接過玉佩,仔細端詳著,這塊玉佩他再熟悉不過,正是他賜給皇後的信物……
“皇後……”皇帝喃喃自語,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他猛地抬頭,看向身旁的太監總管,沉聲問道:“皇後娘娘現在何處?”
“迴皇上,皇後娘娘正在慈寧宮……”
太監總管的話還沒說完,皇帝便起身,大步流星地朝慈寧宮走去。
慈寧宮內,皇後聽聞皇帝的來意,鳳顏震驚。她接過玉佩,仔細摩挲,淚水漸漸模糊了雙眼。“這孩子,就是這般固執,做好事也不肯留名……”
原來,郭淩峰送給那名少女的玉佩,正是皇後多年前不慎遺失之物。當年皇後微服出巡,偶遇瘟疫肆虐,便將隨身攜帶的這枚玉佩贈予了一位年輕醫者,希望他能用自己微薄之力救治百姓。而這位年輕醫者,正是郭淩峰的師父。
“皇上,臣妾可以證明,郭淩峰所言非虛。他所用的醫術,正是當年那位年輕醫者所創,並傳授於他。”皇後語氣堅定,看向皇帝的眼神中充滿了懇求,“當年若非那位醫者,恐怕臣妾早已……”
皇帝恍然大悟,他握緊手中的玉佩,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郭淩峰在朝堂上的據理力爭,想起那名少女聲嘶力竭的哭喊,更想起郭淩峰遞交上來的那一封封飽含感激的書信。
“傳朕旨意,宣郭淩峰,還有……陶夭夭進宮!”
陶夭夭接到聖旨,心中忐忑,卻也隱隱感覺到一絲希望。她進宮後,皇後屏退左右,拉著她的手,慈祥地說道:“孩子,你受委屈了。本宮相信淩峰,也相信你。”
皇後的一番話語,如同一股暖流,驅散了陶夭夭心中的陰霾。她跪謝皇後恩典,心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在皇後的幫助下,陶夭夭的身份地位得到了提升,她在後宮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更重要的是,她成為了郭淩峰最堅強的後盾,為他掃清了許多障礙。
金鑾殿上,氣氛再次發生了變化。
“皇上,微臣願為郭神醫作證!”名醫華佗站了出來,他德高望重,醫術高超,在朝野享有極高的聲譽。
“郭神醫的醫術,微臣也曾有所耳聞,他所創的針灸之術,以及對草藥的運用,都頗為獨到,實乃我大梁醫術界的一大進步!”華佗的一番話,擲地有聲,令在場眾人無不側目。
“微臣也願為郭神醫作證!”
“微臣也願!”
……
越來越多的民間醫生站了出來,他們都是親眼見證過郭淩峰醫術的人,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向皇帝和朝臣們證明著郭淩峰醫術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一股強大的改革力量,正在這金鑾殿上悄然形成。太醫令臉色蒼白,他看著眼前的一幕,知道大勢已去,卻仍然心有不甘。他猛地抬起頭,指著那些支持郭淩峰的人,聲嘶力竭地吼道:“你們……你們都被他騙了!他隻是一個江湖騙子,他的醫術……”
“夠了!”皇帝怒喝一聲,打斷了太醫令的話,“來人,將太醫令……”
“將太醫令押入大牢,徹查!”皇帝怒氣衝衝,指著太醫令的鼻子,恨聲道,“朕看你是被豬油蒙了心,竟敢如此阻撓醫術革新,置百姓生死於不顧!”
太醫令被侍衛拖了下去,他還在不停地掙紮著,叫喊著,但已無人理會。大殿上,皇帝環視一周,目光最終落在了郭淩峰身上,沉聲道:“郭愛卿,你放心,朕會全力支持你的醫術革新,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郭淩峰躬身行禮,“謝皇上!微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皇上厚望!”
隨後,皇帝下令,徹查藥材壟斷一案。那些囤積居奇、哄抬藥價的藥商,被一一繩之以法,他們的財產被充公,壟斷的藥材也被重新分配,用以救治百姓。郭淩峰提出的治療方案,終於得以順利實施。
宮外,那名患病少女在郭淩峰的精心治療下,漸漸恢複了健康。她的氣色一天比一天好,臉上也重新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看著眼前這個充滿活力的少女,所有人都忍不住感歎,郭淩峰的醫術,真是神乎其神!
“郭神醫,謝謝你,謝謝你救了我!”少女跪倒在郭淩峰麵前,淚流滿麵。
郭淩峰將她扶起,微笑著說道:“醫者仁心,這是我應該做的。你能夠恢複健康,我也很高興。”
少女擦幹眼淚,堅定地說道:“郭神醫,我要像你一樣,學習醫術,救死扶傷,讓更多的人擺脫病痛的折磨!”
少女的經曆,成為了醫術革新的最好宣傳。她勇敢地站出來,向所有人講述自己的故事,講述郭淩峰是如何妙手迴春,將她從死亡線上拉迴來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並接受郭淩峰的醫術,他們親切地稱唿他為“神醫”,將他視為救命恩人。
在皇後的授意下,陶夭夭將少女接到宮中,悉心照顧,並教導她宮廷禮儀。少女聰明伶俐,很快便博得了皇後和一眾妃嬪的喜愛,成為了後宮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她和陶夭夭的友誼,也在日複一日的相處中,愈加深厚。
這天,郭淩峰進宮為皇後診脈,恰好遇到陶夭夭和少女在禦花園中散步。
“淩峰哥哥!”少女遠遠地看到郭淩峰,便開心地跑了過來。
陶夭夭看著少女天真爛漫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欣慰,她轉頭看向郭淩峰,眼波流轉,欲言又止……
“淩峰哥哥!”少女歡快的聲音打破了禦花園的寧靜,也打斷了陶夭夭欲言又止的神情。她看著少女雀躍地撲向郭淩峰,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宛若一朵盛開的牡丹,嬌豔動人。
郭淩峰寵溺地揉了揉少女的頭發,柔聲問道:“在宮裏住得還習慣嗎?”
“習慣,皇後娘娘和夭夭姐姐對我可好了!”少女甜甜地說道,還不忘親昵地挽住陶夭夭的手臂。
陶夭夭看著眼前這幅兄友妹恭的畫麵,嘴角不禁泛起一絲笑意。她清了清嗓子,輕聲說道:“淩峰,你來的正好,我正想跟你說說推廣醫術的事情。”
郭淩峰收起笑容,正色道:“夭夭,你放心,我已經和皇上商量過了,他會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我的醫術,並且建立專門的醫學院,培養更多的醫者。”
“太好了!”少女興奮地拍手叫好,“這樣一來,就不會再有人因為生病而受苦了!”
陶夭夭欣慰地看著少女,又轉頭看向郭淩峰,眼中充滿了欽佩之情,“淩峰,你做到了,你真的改變了這個世界。”
郭淩峰淡淡一笑,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這還遠遠不夠,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郭淩峰的醫術革新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他親自編寫醫書,詳細講解各種疾病的症狀、病因和治療方法,並派出門下弟子,前往各地傳授醫術。同時,他還積極推動建立公共衛生設施,改善百姓的生活環境,從根本上降低疫病的發生率。
經過幾年的努力,郭淩峰的醫術革新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國各地的疫病發生率大幅降低,民眾的健康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郭淩峰也因此獲得了“神醫”的美譽,受到萬民敬仰。
而他和陶夭夭的感情,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升溫。陶夭夭親眼目睹了郭淩峰為百姓奔波勞碌,不辭辛勞,她被他的醫德和才華深深吸引,一顆芳心早已暗許。郭淩峰也感受到了陶夭夭的深情,他感激她一直以來的陪伴和支持,更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
這一日,郭淩峰在自家醫館中,看著絡繹不絕前來求醫的百姓,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轉頭看向身旁的陶夭夭,眼中充滿了柔情蜜意,“夭夭,我……”
“郭神醫,我們來啦!”屋外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幾名年輕的學徒興衝衝地跑了進來。
郭淩峰不卑不亢地站在大殿中央,麵對著太醫令的質疑和一眾老臣的側目,他心中毫無懼色。
“皇上,這郭淩峰所用之法,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分明是妖言惑眾,還請皇上明察!”太醫令義正辭嚴地上前一步,指著郭淩峰帶來的那些瓶瓶罐罐,老臉上滿是憤慨,“我大梁醫者,皆遵循古法,傳承千年,豈容他如此肆意妄為!”
“皇上,臣所言,句句屬實,絕非妖術!”郭淩峰從容應對,他從藥箱中取出幾樣藥材,一一展示給眾人看,“這些都是民間常見的草藥,隻是經過臣的特殊處理,便可發揮出更加顯著的療效。臣所創之醫術,並非憑空捏造,而是建立在對人體和草藥的深入研究之上,每一個步驟,都有其科學依據。”
“荒謬!人體奧妙,豈是爾等草民所能妄言?”太醫令怒斥道,他身後的幾名禦醫也紛紛附和,對郭淩峰的言論嗤之以鼻。
郭淩峰沒有理會他們的嘲諷,而是轉身麵向皇帝,沉聲道:“皇上,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臣所創之醫術,是否有效,並非憑幾句空談就能斷定,而是要看實際效果!”
語畢,他從懷中取出一封封書信,這些都是他治好的病人親筆書寫的感謝信,字裏行間都充滿了感激之情。
“這些都是臣治好的病人,他們可以為臣作證!”郭淩峰將書信一一呈上,眼神堅定,“臣懇請皇上給臣一個機會,讓臣證明自己的清白,也讓這新的醫術能夠造福更多百姓!”
皇帝接過書信,一封封仔細地翻閱著,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顯然內心正在進行著激烈的鬥爭。
殿外,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一個瘦弱的身影跌跌撞撞地衝進了金鑾殿。
“皇上,民女要為郭神醫作證!他的醫術是真的,是救命的良方啊!”那少女跪倒在地,聲嘶力竭地哭喊著,她的話語中充滿了真誠和絕望,讓人動容。
皇帝的目光落在那少女身上,他認出了她,正是幾日前自己在禦花園中遇到的那個身患重病的女孩。如今,她雖然臉色還有些蒼白,但精神狀態明顯好了很多。
“你……”皇帝剛想開口詢問,那少女便掙紮著跪行到他麵前,顫抖著手,從懷中掏出一塊玉佩,高高舉起,“這是郭神醫送給民女的,他說,如果有一天他遇到危險,就讓民女帶著這塊玉佩進宮求見皇上,皇上一定會明白一切!”
皇帝接過玉佩,仔細端詳著,這塊玉佩他再熟悉不過,正是他賜給皇後的信物……
“皇後……”皇帝喃喃自語,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他猛地抬頭,看向身旁的太監總管,沉聲問道:“皇後娘娘現在何處?”
“迴皇上,皇後娘娘正在慈寧宮……”
太監總管的話還沒說完,皇帝便起身,大步流星地朝慈寧宮走去。
慈寧宮內,皇後聽聞皇帝的來意,鳳顏震驚。她接過玉佩,仔細摩挲,淚水漸漸模糊了雙眼。“這孩子,就是這般固執,做好事也不肯留名……”
原來,郭淩峰送給那名少女的玉佩,正是皇後多年前不慎遺失之物。當年皇後微服出巡,偶遇瘟疫肆虐,便將隨身攜帶的這枚玉佩贈予了一位年輕醫者,希望他能用自己微薄之力救治百姓。而這位年輕醫者,正是郭淩峰的師父。
“皇上,臣妾可以證明,郭淩峰所言非虛。他所用的醫術,正是當年那位年輕醫者所創,並傳授於他。”皇後語氣堅定,看向皇帝的眼神中充滿了懇求,“當年若非那位醫者,恐怕臣妾早已……”
皇帝恍然大悟,他握緊手中的玉佩,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郭淩峰在朝堂上的據理力爭,想起那名少女聲嘶力竭的哭喊,更想起郭淩峰遞交上來的那一封封飽含感激的書信。
“傳朕旨意,宣郭淩峰,還有……陶夭夭進宮!”
陶夭夭接到聖旨,心中忐忑,卻也隱隱感覺到一絲希望。她進宮後,皇後屏退左右,拉著她的手,慈祥地說道:“孩子,你受委屈了。本宮相信淩峰,也相信你。”
皇後的一番話語,如同一股暖流,驅散了陶夭夭心中的陰霾。她跪謝皇後恩典,心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在皇後的幫助下,陶夭夭的身份地位得到了提升,她在後宮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更重要的是,她成為了郭淩峰最堅強的後盾,為他掃清了許多障礙。
金鑾殿上,氣氛再次發生了變化。
“皇上,微臣願為郭神醫作證!”名醫華佗站了出來,他德高望重,醫術高超,在朝野享有極高的聲譽。
“郭神醫的醫術,微臣也曾有所耳聞,他所創的針灸之術,以及對草藥的運用,都頗為獨到,實乃我大梁醫術界的一大進步!”華佗的一番話,擲地有聲,令在場眾人無不側目。
“微臣也願為郭神醫作證!”
“微臣也願!”
……
越來越多的民間醫生站了出來,他們都是親眼見證過郭淩峰醫術的人,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向皇帝和朝臣們證明著郭淩峰醫術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一股強大的改革力量,正在這金鑾殿上悄然形成。太醫令臉色蒼白,他看著眼前的一幕,知道大勢已去,卻仍然心有不甘。他猛地抬起頭,指著那些支持郭淩峰的人,聲嘶力竭地吼道:“你們……你們都被他騙了!他隻是一個江湖騙子,他的醫術……”
“夠了!”皇帝怒喝一聲,打斷了太醫令的話,“來人,將太醫令……”
“將太醫令押入大牢,徹查!”皇帝怒氣衝衝,指著太醫令的鼻子,恨聲道,“朕看你是被豬油蒙了心,竟敢如此阻撓醫術革新,置百姓生死於不顧!”
太醫令被侍衛拖了下去,他還在不停地掙紮著,叫喊著,但已無人理會。大殿上,皇帝環視一周,目光最終落在了郭淩峰身上,沉聲道:“郭愛卿,你放心,朕會全力支持你的醫術革新,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郭淩峰躬身行禮,“謝皇上!微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皇上厚望!”
隨後,皇帝下令,徹查藥材壟斷一案。那些囤積居奇、哄抬藥價的藥商,被一一繩之以法,他們的財產被充公,壟斷的藥材也被重新分配,用以救治百姓。郭淩峰提出的治療方案,終於得以順利實施。
宮外,那名患病少女在郭淩峰的精心治療下,漸漸恢複了健康。她的氣色一天比一天好,臉上也重新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看著眼前這個充滿活力的少女,所有人都忍不住感歎,郭淩峰的醫術,真是神乎其神!
“郭神醫,謝謝你,謝謝你救了我!”少女跪倒在郭淩峰麵前,淚流滿麵。
郭淩峰將她扶起,微笑著說道:“醫者仁心,這是我應該做的。你能夠恢複健康,我也很高興。”
少女擦幹眼淚,堅定地說道:“郭神醫,我要像你一樣,學習醫術,救死扶傷,讓更多的人擺脫病痛的折磨!”
少女的經曆,成為了醫術革新的最好宣傳。她勇敢地站出來,向所有人講述自己的故事,講述郭淩峰是如何妙手迴春,將她從死亡線上拉迴來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並接受郭淩峰的醫術,他們親切地稱唿他為“神醫”,將他視為救命恩人。
在皇後的授意下,陶夭夭將少女接到宮中,悉心照顧,並教導她宮廷禮儀。少女聰明伶俐,很快便博得了皇後和一眾妃嬪的喜愛,成為了後宮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她和陶夭夭的友誼,也在日複一日的相處中,愈加深厚。
這天,郭淩峰進宮為皇後診脈,恰好遇到陶夭夭和少女在禦花園中散步。
“淩峰哥哥!”少女遠遠地看到郭淩峰,便開心地跑了過來。
陶夭夭看著少女天真爛漫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欣慰,她轉頭看向郭淩峰,眼波流轉,欲言又止……
“淩峰哥哥!”少女歡快的聲音打破了禦花園的寧靜,也打斷了陶夭夭欲言又止的神情。她看著少女雀躍地撲向郭淩峰,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宛若一朵盛開的牡丹,嬌豔動人。
郭淩峰寵溺地揉了揉少女的頭發,柔聲問道:“在宮裏住得還習慣嗎?”
“習慣,皇後娘娘和夭夭姐姐對我可好了!”少女甜甜地說道,還不忘親昵地挽住陶夭夭的手臂。
陶夭夭看著眼前這幅兄友妹恭的畫麵,嘴角不禁泛起一絲笑意。她清了清嗓子,輕聲說道:“淩峰,你來的正好,我正想跟你說說推廣醫術的事情。”
郭淩峰收起笑容,正色道:“夭夭,你放心,我已經和皇上商量過了,他會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我的醫術,並且建立專門的醫學院,培養更多的醫者。”
“太好了!”少女興奮地拍手叫好,“這樣一來,就不會再有人因為生病而受苦了!”
陶夭夭欣慰地看著少女,又轉頭看向郭淩峰,眼中充滿了欽佩之情,“淩峰,你做到了,你真的改變了這個世界。”
郭淩峰淡淡一笑,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這還遠遠不夠,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郭淩峰的醫術革新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他親自編寫醫書,詳細講解各種疾病的症狀、病因和治療方法,並派出門下弟子,前往各地傳授醫術。同時,他還積極推動建立公共衛生設施,改善百姓的生活環境,從根本上降低疫病的發生率。
經過幾年的努力,郭淩峰的醫術革新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國各地的疫病發生率大幅降低,民眾的健康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郭淩峰也因此獲得了“神醫”的美譽,受到萬民敬仰。
而他和陶夭夭的感情,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升溫。陶夭夭親眼目睹了郭淩峰為百姓奔波勞碌,不辭辛勞,她被他的醫德和才華深深吸引,一顆芳心早已暗許。郭淩峰也感受到了陶夭夭的深情,他感激她一直以來的陪伴和支持,更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
這一日,郭淩峰在自家醫館中,看著絡繹不絕前來求醫的百姓,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轉頭看向身旁的陶夭夭,眼中充滿了柔情蜜意,“夭夭,我……”
“郭神醫,我們來啦!”屋外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幾名年輕的學徒興衝衝地跑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