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旭日東升,朝霞給連綿起伏的群山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郭淩峰起了個大早,簡單的用過早膳後,便帶著孫淼和一眾工匠師傅來到了水利工程的堤壩上。


    “孫淼,這水壩的維護工作可馬虎不得,你要定期組織人手巡查,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及時處理。”郭淩峰指著遠處波光粼粼的水麵,神色凝重。


    孫淼是水利工程的總設計師,對工程的每個細節都了如指掌,他恭敬地迴答道:“大人放心,下官明白這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一定會盡心盡力,做好維護工作,確保它能長久地造福百姓。”


    郭淩峰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掃過那些參與了工程建設的工匠們,他們大多是當地的百姓,此時此刻,他們臉上都洋溢著自豪和喜悅。


    “各位師傅們辛苦了,”郭淩峰的聲音洪亮而溫暖,“水利工程能夠順利完工,離不開大家的汗水和付出,本官在此謝過大家了!”


    說罷,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人言重了,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工匠們連忙迴應,眼中滿是感激。


    水利工程的成功,不僅為當地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內地商人的目光。他們看到了這裏巨大的商機,紛紛前來投資興業。一時間,邊疆地區原本蕭條的經濟開始複蘇,各地市場也逐漸繁榮起來。


    這天,郭淩峰正在府衙處理公務,管家匆匆來報:“大人,門外有一位叫大牛的想要見您。”


    “大牛?”郭淩峰放下手中的公文,沉吟片刻,“讓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一個高大壯碩的身影出現在郭淩峰麵前,正是當初參與修建水壩的民工大牛。


    “大人,您還記得我啊!”大牛憨厚地撓了撓頭,黝黑的臉上露出了幾分局促和期待。


    “當然記得,你可是當初修建水壩的功臣啊!”郭淩峰笑著說道,“怎麽,今天來府衙是有什麽事嗎?”


    大牛深吸了一口氣,似乎在鼓足勇氣,然後開口道:“大人,我……我想……”


    “你想說什麽?”郭淩峰看著大牛欲言又止的樣子,心中隱約猜到了幾分。


    “大人,我……我想組建一支施工隊!”大牛終於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水利工程讓我學會了很多建築方麵的知識,我希望能帶著鄉親們一起幹活,改善大家的生活!”


    郭淩峰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大牛的想法正中他的下懷。“好!有誌氣!”郭淩峰用力拍了拍大牛的肩膀,“本官支持你!你需要什麽盡管說,本官一定盡力幫助你!”


    有了郭淩峰的承諾,大牛的施工隊很快便組建起來。他們從修繕房屋、道路開始,逐漸承接了一些規模較小的工程項目。在郭淩峰的暗中支持和指導下,大牛的施工隊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當地一支不可或缺的建設力量。


    水利工程帶來的變化,不僅讓普通百姓受益,也讓一些原本固守成規的鄉紳看到了新的希望。鄉紳周福便是其中之一。他家世代居住於此,坐擁良田千頃,但卻一直吝嗇小氣,不舍得為鄉裏做貢獻。


    這天,郭淩峰邀請周福到府衙議事。“周老爺,你看這水利工程建成後,百姓的生活是不是蒸蒸日上啊?”郭淩峰指著窗外熱鬧的街景,意味深長地說道。


    周福看著眼前欣欣向榮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他不得不承認,郭淩峰的到來確實給這個地方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周老爺,古人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如今邊疆百廢待興,正是需要你我共同努力的時候啊!”郭淩峰語重心長地說道。


    周福沉思良久,最終點了點頭:“郭大人所言極是,老夫願盡綿薄之力,為家鄉的建設出一份力!”


    在郭淩峰的建議下,周福出資修建了一所學堂,並聘請了經驗豐富的教書先生,為當地的孩子們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機會。消息傳開,百姓們紛紛稱讚周福的善舉,周福也因此獲得了久違的尊重和認可。


    看著眼前這一切,郭淩峰欣慰地笑了。他知道,這隻是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要讓這片土地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新的問題擺在了郭淩峰的麵前......


    水利工程不僅灌溉了田地,也為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漁民李三是第一個嚐到甜頭的人。往年因為水源不穩定,他隻能捕撈些小魚小蝦勉強糊口。水利工程建成後,水質提升,水位穩定,李三嚐試著在自家魚塘裏養起了魚苗。


    “郭大人,您真是活菩薩啊!”李三激動地握著郭淩峰的手,渾濁的雙眼閃爍著淚光,“自從水好了之後,我這魚塘的產量翻了三番不止,今年又能過個肥年啦!”


    李三的成功經曆很快在周邊傳開,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效仿他的做法,紛紛加入到漁業養殖的行列中。郭淩峰還特意邀請經驗豐富的漁民傳授養殖技術,並鼓勵大家成立合作社,共同發展。一時間,邊疆地區的漁業發展得紅紅火火,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百姓安居樂業,百業興旺,這正是郭淩峰想要看到的景象。然而,隨著各項事業的不斷推進,一個新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麵。


    “大人,這是最近收集上來的項目申請。”師爺將一摞厚厚的卷宗放到郭淩峰的桌上,“修橋鋪路、興修水利、發展教育、推廣農業新技術……百姓的熱情很高,但我們現在缺少足夠的人才來支持這些項目的開展啊!”


    郭淩峰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陷入沉思。人才,這片廣袤土地上最缺乏的,也是最需要的,正是人才啊!


    “來人!”郭淩峰猛地起身,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吩咐下去,準備好筆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知小鍋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知小鍋鍋並收藏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