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步步為營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作者:安知小鍋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尚書手中的信,如同一道閃電,在寂靜的禦書房中炸響。他義憤填膺,痛斥郭淩峰意圖謀反,證據確鑿,不容抵賴。信中詳細記錄了郭淩峰與邊疆將領的書信往來,字裏行間都透露著反叛的意圖。
皇上臉色鐵青,將信紙重重地拍在桌案上,怒喝道:“郭淩峰,你可知罪?!”
郭淩峰卻絲毫不顯慌亂,他從容地跪下,朗聲道:“皇上明鑒,臣對皇上忠心耿耿,天地可鑒,日月可表!這封信,分明是有人栽贓陷害!”
“栽贓陷害?證據確鑿,你還要狡辯?”趙尚書冷笑道,“皇上,此等亂臣賊子,絕不能輕饒!”
“皇上,”郭淩峰不慌不忙地從袖中掏出一份名單,雙手呈上,“這是臣暗中調查的結果,趙尚書這些年,貪贓枉法,結黨營私,欺壓百姓,罪證確鑿!”
皇上接過名單,越看臉色越難看。這份名單上,詳細記錄了趙尚書這些年的所作所為,觸目驚心。
趙尚書見狀,心中暗叫不好,但仍然強作鎮定:“一派胡言!皇上,此人滿口謊言,分明是想轉移視線,逃避罪責!”
“皇上,”郭淩峰不理會趙尚書的狡辯,繼續說道,“臣懇請皇上,徹查此事,還臣一個清白!”
皇上陷入沉思,他深知趙尚書的為人,但也相信郭淩峰不會無的放矢。這場較量,已經從明麵上的爭鋒相對,變成了暗中的博弈。
就在這時,禦書房外傳來一陣喧鬧聲。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地跑進來,跪倒在地:“皇上,城中……城中……”
“城中怎麽了?快說!”皇上不耐煩地問道。
“城中百姓,聯名上書,狀告趙尚書貪汙賑災款,導致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小太監的聲音顫抖著,顯然是被眼前的景象嚇壞了。
皇上聞言,猛地站起身來,怒火衝衝地盯著趙尚書。而此時,趙尚書的臉上,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從容,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懼。
這一切,都在郭淩峰的意料之中。他早就料到趙尚書會狗急跳牆,所以提前安排了這一切。城中的“民怨”,正是由陶夭夭一手策劃的。她以郭府的名義,在城中施粥賑災,並將趙尚書貪汙賑災款的罪行公之於眾,成功激起了民憤。
郭淩峰知道,這隻是第一步。他要做的,是將趙尚書徹底扳倒,永絕後患。他看了一眼癱坐在椅子上的趙尚書,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李管家,”郭淩峰壓低聲音,對門外候著的李管家說道,“可以開始了……”禦書房外,李管家躬身而立,聽到郭淩峰的吩咐,他微微頷首,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李管家在郭府服侍多年,深諳府中上下關係,更對郭淩峰忠心耿耿。這些年,他親眼目睹了這位少爺的成長與蛻變。如果說以前的少爺隻是一個玩世不恭的紈絝子弟,那麽現在的少爺,則像一把鋒芒內斂的寶劍,一旦出鞘,必將光芒萬丈。
李管家按照郭淩峰的指示,將府中精幹的人手調遣到各個關鍵位置,確保計劃萬無一失。他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
夜幕降臨,郭府書房內燈火通明。郭淩峰秘密會見了三位朝廷重臣——戶部尚書王大人、吏部侍郎劉大人和禦史中丞張大人。
“三位大人,今日請諸位前來,實乃事關重大,”郭淩峰起身,向三位大人深深一揖,“趙尚書的罪行,想必各位也略有耳聞……”
接下來,郭淩峰將自己掌握的證據,以及趙尚書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毫無保留地告訴了三位大人。三位大人聽聞此言,皆是義憤填膺,他們早就對趙尚書的專橫跋扈心存不滿,隻是苦於沒有證據,才一直隱忍不發。
“郭公子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王大人拍案而起,義正言辭地說道。
“不錯,趙尚書的所作所為,簡直令人發指,絕不能讓他逍遙法外!”劉大人和張大人也紛紛表示支持。
郭淩峰得到了三位大人的承諾,心中大定。他知道,有了這些人的支持,扳倒趙尚書隻是時間問題。
翌日清晨,城門口便聚集了大批百姓。他們群情激憤,高舉著狀告趙尚書的萬民書,要求皇上嚴懲貪官汙吏。人群中,一個嬌小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身穿素衣,頭戴帷帽,卻掩蓋不住傾城之姿。她正是陶夭夭。
隻見她走到人群中央,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鄉親們,趙尚書貪贓枉法,欺壓百姓,導致我等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陶夭夭的聲音清脆悅耳,卻又帶著一股莫名的感染力,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陶夭夭的聲音宛如一股清泉,在喧鬧的人群中格外清晰。她講述了自己家破人亡的遭遇,聲淚俱下地控訴著趙尚書的罪行。百姓們聽得義憤填膺,紛紛附和,群情激昂。
“我本是小戶人家,家中世代經營著一家糧鋪,日子雖不富裕,但也算得上衣食無憂。可是自從趙尚書上任以來,便開始巧立名目,加重賦稅,我家的糧鋪也被迫關門,父母也因交不出賦稅,活活被逼死!”陶夭夭說到此處,早已泣不成聲,但她仍然強忍著悲痛,繼續說道,“像我這樣遭遇的人家,還有很多很多!趙尚書魚肉百姓,罪惡滔天,懇請皇上為民做主,嚴懲貪官!”
百姓們被陶夭夭真摯的情感所打動,群情激憤,紛紛高唿“嚴懲貪官”、“還我公道”。人群中,一些原本對趙尚書心存畏懼的人,此刻也都被這股正義的力量所感染,加入了聲討的行列。
與此同時,郭府書房內,郭淩峰正與王大人等人進行著最後的演練。他將明日朝堂之上可能出現的狀況,以及應對之策,事無巨細地與眾人推演了一遍又一遍。
“王大人,明日你負責呈遞萬民書,並陳述趙尚書的罪狀。切記,言辭要懇切,證據要確鑿,務必引起皇上重視。”郭淩峰神色嚴肅,語氣沉穩,仿佛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正在部署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
“劉大人,你則負責彈劾趙尚書徇私舞弊,任人唯親,致使朝綱敗壞,吏治腐敗。”
“張大人,你負責揭露趙尚書貪汙受賄,結黨營私,危害國家利益……”
郭淩峰逐一安排,確保每一個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務,以及應對突發狀況的預案。他深知,明日的朝堂,將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
夜已深,郭府書房的燈火依然通明。郭淩峰站在窗前,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光,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黎明即將到來,而他也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趙尚書……”郭淩峰低聲呢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明日,便是你的末日……”
郭府書房內,氣氛凝重,一根燃盡的燭芯終於抵不住自身的重量,無力地倒在燭台上,發出細微的“啵”的一聲,房間的光線隨之一暗。郭淩峰卻似沒有察覺,依舊緊盯著桌上攤開的卷宗,那是他們連夜整理的,關於趙尚書罪證的全部內容。
“公子,時候不早了,您早些休息吧,明日還要早起上朝。”李管家端著一盞新茶,輕手輕腳地走進書房,語帶擔憂地勸道。郭淩峰連日來的操勞,他都看在眼裏,心中不免擔憂。
“李叔,我沒事。”郭淩峰抬起頭,揉了揉眉心,接過茶盞輕抿了一口,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流下,驅散了些許疲憊。他放下茶盞,目光再次落在那堆卷宗上,眼中閃過一抹精光,“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翌日清晨,天還未亮,郭府上下便已忙碌起來。郭淩峰一身官服,腰佩玉帶,更顯得豐神俊朗,隻是眉宇間帶著一絲掩蓋不住的疲憊。他簡單地用過早膳,便帶著李管家出門上朝去了。
今日的朝堂,氣氛格外不同。往日裏那些官員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笑風生,而今日卻都顯得格外沉默,一個個低著頭,眼觀鼻鼻觀心,仿佛都在刻意迴避著什麽。
郭淩峰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這一切,心中冷笑。看來,趙尚書倒行逆施多年,早已是天怒人怨,就連這些平日裏與他稱兄道弟的官員們,此時也恨不得與他劃清界限。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尖銳的太監唱喏聲響起,打破了朝堂上詭異的寂靜。
就在這時,郭淩峰向前邁出一步,沉聲說道:“臣,有本要奏!”
皇上臉色鐵青,將信紙重重地拍在桌案上,怒喝道:“郭淩峰,你可知罪?!”
郭淩峰卻絲毫不顯慌亂,他從容地跪下,朗聲道:“皇上明鑒,臣對皇上忠心耿耿,天地可鑒,日月可表!這封信,分明是有人栽贓陷害!”
“栽贓陷害?證據確鑿,你還要狡辯?”趙尚書冷笑道,“皇上,此等亂臣賊子,絕不能輕饒!”
“皇上,”郭淩峰不慌不忙地從袖中掏出一份名單,雙手呈上,“這是臣暗中調查的結果,趙尚書這些年,貪贓枉法,結黨營私,欺壓百姓,罪證確鑿!”
皇上接過名單,越看臉色越難看。這份名單上,詳細記錄了趙尚書這些年的所作所為,觸目驚心。
趙尚書見狀,心中暗叫不好,但仍然強作鎮定:“一派胡言!皇上,此人滿口謊言,分明是想轉移視線,逃避罪責!”
“皇上,”郭淩峰不理會趙尚書的狡辯,繼續說道,“臣懇請皇上,徹查此事,還臣一個清白!”
皇上陷入沉思,他深知趙尚書的為人,但也相信郭淩峰不會無的放矢。這場較量,已經從明麵上的爭鋒相對,變成了暗中的博弈。
就在這時,禦書房外傳來一陣喧鬧聲。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地跑進來,跪倒在地:“皇上,城中……城中……”
“城中怎麽了?快說!”皇上不耐煩地問道。
“城中百姓,聯名上書,狀告趙尚書貪汙賑災款,導致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小太監的聲音顫抖著,顯然是被眼前的景象嚇壞了。
皇上聞言,猛地站起身來,怒火衝衝地盯著趙尚書。而此時,趙尚書的臉上,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從容,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懼。
這一切,都在郭淩峰的意料之中。他早就料到趙尚書會狗急跳牆,所以提前安排了這一切。城中的“民怨”,正是由陶夭夭一手策劃的。她以郭府的名義,在城中施粥賑災,並將趙尚書貪汙賑災款的罪行公之於眾,成功激起了民憤。
郭淩峰知道,這隻是第一步。他要做的,是將趙尚書徹底扳倒,永絕後患。他看了一眼癱坐在椅子上的趙尚書,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李管家,”郭淩峰壓低聲音,對門外候著的李管家說道,“可以開始了……”禦書房外,李管家躬身而立,聽到郭淩峰的吩咐,他微微頷首,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李管家在郭府服侍多年,深諳府中上下關係,更對郭淩峰忠心耿耿。這些年,他親眼目睹了這位少爺的成長與蛻變。如果說以前的少爺隻是一個玩世不恭的紈絝子弟,那麽現在的少爺,則像一把鋒芒內斂的寶劍,一旦出鞘,必將光芒萬丈。
李管家按照郭淩峰的指示,將府中精幹的人手調遣到各個關鍵位置,確保計劃萬無一失。他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
夜幕降臨,郭府書房內燈火通明。郭淩峰秘密會見了三位朝廷重臣——戶部尚書王大人、吏部侍郎劉大人和禦史中丞張大人。
“三位大人,今日請諸位前來,實乃事關重大,”郭淩峰起身,向三位大人深深一揖,“趙尚書的罪行,想必各位也略有耳聞……”
接下來,郭淩峰將自己掌握的證據,以及趙尚書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毫無保留地告訴了三位大人。三位大人聽聞此言,皆是義憤填膺,他們早就對趙尚書的專橫跋扈心存不滿,隻是苦於沒有證據,才一直隱忍不發。
“郭公子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王大人拍案而起,義正言辭地說道。
“不錯,趙尚書的所作所為,簡直令人發指,絕不能讓他逍遙法外!”劉大人和張大人也紛紛表示支持。
郭淩峰得到了三位大人的承諾,心中大定。他知道,有了這些人的支持,扳倒趙尚書隻是時間問題。
翌日清晨,城門口便聚集了大批百姓。他們群情激憤,高舉著狀告趙尚書的萬民書,要求皇上嚴懲貪官汙吏。人群中,一個嬌小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身穿素衣,頭戴帷帽,卻掩蓋不住傾城之姿。她正是陶夭夭。
隻見她走到人群中央,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鄉親們,趙尚書貪贓枉法,欺壓百姓,導致我等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陶夭夭的聲音清脆悅耳,卻又帶著一股莫名的感染力,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陶夭夭的聲音宛如一股清泉,在喧鬧的人群中格外清晰。她講述了自己家破人亡的遭遇,聲淚俱下地控訴著趙尚書的罪行。百姓們聽得義憤填膺,紛紛附和,群情激昂。
“我本是小戶人家,家中世代經營著一家糧鋪,日子雖不富裕,但也算得上衣食無憂。可是自從趙尚書上任以來,便開始巧立名目,加重賦稅,我家的糧鋪也被迫關門,父母也因交不出賦稅,活活被逼死!”陶夭夭說到此處,早已泣不成聲,但她仍然強忍著悲痛,繼續說道,“像我這樣遭遇的人家,還有很多很多!趙尚書魚肉百姓,罪惡滔天,懇請皇上為民做主,嚴懲貪官!”
百姓們被陶夭夭真摯的情感所打動,群情激憤,紛紛高唿“嚴懲貪官”、“還我公道”。人群中,一些原本對趙尚書心存畏懼的人,此刻也都被這股正義的力量所感染,加入了聲討的行列。
與此同時,郭府書房內,郭淩峰正與王大人等人進行著最後的演練。他將明日朝堂之上可能出現的狀況,以及應對之策,事無巨細地與眾人推演了一遍又一遍。
“王大人,明日你負責呈遞萬民書,並陳述趙尚書的罪狀。切記,言辭要懇切,證據要確鑿,務必引起皇上重視。”郭淩峰神色嚴肅,語氣沉穩,仿佛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正在部署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
“劉大人,你則負責彈劾趙尚書徇私舞弊,任人唯親,致使朝綱敗壞,吏治腐敗。”
“張大人,你負責揭露趙尚書貪汙受賄,結黨營私,危害國家利益……”
郭淩峰逐一安排,確保每一個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務,以及應對突發狀況的預案。他深知,明日的朝堂,將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
夜已深,郭府書房的燈火依然通明。郭淩峰站在窗前,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光,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黎明即將到來,而他也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趙尚書……”郭淩峰低聲呢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明日,便是你的末日……”
郭府書房內,氣氛凝重,一根燃盡的燭芯終於抵不住自身的重量,無力地倒在燭台上,發出細微的“啵”的一聲,房間的光線隨之一暗。郭淩峰卻似沒有察覺,依舊緊盯著桌上攤開的卷宗,那是他們連夜整理的,關於趙尚書罪證的全部內容。
“公子,時候不早了,您早些休息吧,明日還要早起上朝。”李管家端著一盞新茶,輕手輕腳地走進書房,語帶擔憂地勸道。郭淩峰連日來的操勞,他都看在眼裏,心中不免擔憂。
“李叔,我沒事。”郭淩峰抬起頭,揉了揉眉心,接過茶盞輕抿了一口,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流下,驅散了些許疲憊。他放下茶盞,目光再次落在那堆卷宗上,眼中閃過一抹精光,“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翌日清晨,天還未亮,郭府上下便已忙碌起來。郭淩峰一身官服,腰佩玉帶,更顯得豐神俊朗,隻是眉宇間帶著一絲掩蓋不住的疲憊。他簡單地用過早膳,便帶著李管家出門上朝去了。
今日的朝堂,氣氛格外不同。往日裏那些官員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笑風生,而今日卻都顯得格外沉默,一個個低著頭,眼觀鼻鼻觀心,仿佛都在刻意迴避著什麽。
郭淩峰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這一切,心中冷笑。看來,趙尚書倒行逆施多年,早已是天怒人怨,就連這些平日裏與他稱兄道弟的官員們,此時也恨不得與他劃清界限。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尖銳的太監唱喏聲響起,打破了朝堂上詭異的寂靜。
就在這時,郭淩峰向前邁出一步,沉聲說道:“臣,有本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