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號選手,你確定跳這支舞麽?”
“是的。”
工作人員把公羊甜甜的信息錄入平板後,便徑直走向444號選手,說道:
“決賽要進行才藝比拚,現在需要你在詩詞歌賦,舞蹈音樂,書畫藝術三大類中選擇一個自己的強項。”
“雕塑算書法藝術麽。”
“算,決賽分為三個小組,每組四人,以淘汰賽方式選出小組冠軍,代表本組出現,最終由文東施小姐在三人中做出選擇。為了加快比賽進程,你還需要在書法藝術中再選擇一項,作為小組決賽的項目。”
“書法吧。”
“順序可以更換,決定後將不能改變,需要更換麽?”
馬德稱心中思量道:決賽還是用自己最拿手的吧,便答道:
“先書法,後雕塑。”
隻見工作人員立即在平板上錄入信息,最後說道:
“雕塑這一項可能有變,因為888號選手還未確定決賽項目,如果他做出其他選擇,會再通知你,原則上選手都要選擇相同的才藝,進行比拚。”
這時一輛6座無人車已經駛到無人區,在工作人員的催促下,所有人都上了車,駛向沃爾瑪廣場,準備決賽的比拚。
在沃爾瑪廣場內,觀眾都圍繞在廣場中心,興致勃勃地看著工作人員搭建舞台,因為舞台要同時進行兩場比賽,所以把原舞台移動到了廣場中央,進行擴建。
此時原舞台基本移動到位,隻剩下四輛載屏車在調整位置,沒多久便拚接成一塊舞台大屏。緊接著就見一個個邊長為一米的立方體金屬框架,挨次向大屏後側移動,類似俄羅斯方塊一樣,迅速排滿五排,形成一個台麵,與前台一樣大小,兩個舞台隻是被大屏隔開。
這就是舞台機器人,機器人框架由輕鋼構成,輕便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強度。機器人頂部被一塊乳白色塑料包裹,高度可以自由升降,但是幅度不大。在機器人的底部是一個方盒子,是它的控製係統,主要控製四個萬象輪和頂部的升降,每個機器人雖然都可以在平板上遠程操作,但是現場操作顯然效率更高,操作人員可以更直觀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雖然每個機器人四個支柱裝有磁吸對齊裝置,但是隻能保證機器人連接到一起,還需要工作人員進行人工檢查校正,確保沒有差錯後,將舞台機器人底部下麵的扳手拉起,這樣機器人的萬向輪將被鎖死,平板將無法控製它的移動。
前六位選手乘坐無人車到達廣場的時候,新舞台已經搭起,工作人員根據選手提供的信息也已定下小組賽的順序與名單,緊接著就聽到語音廣播:
“本次相親活動的決賽將分為a、b、c三組,每組四人,每第一名獲得一個名額,一共產生三個名額,文小姐將從這三個人中,選出最後的勝利者。由a組到c組依次進行,請a組選手在工作人員的指示下有序登台。
a組(音樂舞蹈類)名單如下:
123號俞陌聲vs321號鍾天明;
1號司空見慣vs520號公羊甜甜。
b組(詩詞歌賦類)名單如下:
666號方詠vs1313號飛揚;
1314號別恨生vs315紀小嵐。
c組(書畫藝術類)名單如下:
69號畫良辰vs888號陸五漢;
68書千秋vs444號馬德稱。
當飛揚乘坐的第二輛無人車剛駛入沃爾瑪廣場,工作人員就立即上前問道:
“1號,321號,520號你們三位快點上台。”
三名選手跟著工作人員準備登台時,公羊甜甜突然發現換衣手環已經關機,便要求先去公共充電樁充下電,不然無法進行比賽,並保證一會就迴來。在工作人員的同意下,
因此a組隻有三名選手登台,司空見慣獨自在站舞台上覺得無趣,就又下台去找工作人員要把椅子。而舞台另一側,比賽已經正式開始。
“有請321號選手鍾天明閃亮登場。”
伴隨著金聖歎的一聲呐喊,鍾天明拄著拐杖登上舞台,而123號選手俞陌聲已經閉目養神,靜靜地站在舞台另一側。
當兩人麵對麵時,誰也沒有說話,時間就這樣一秒一秒的過去,兩人依舊像雕塑一樣對峙著,金聖歎看看時間已經過去五分鍾了,心想:你倆這是在比內功麽,咱們這可是才藝比拚,不是武林大會。怕冷了場的金聖歎立即走到他倆中間說道:
“兩位選手都選擇了古琴,那就以樂曲論高低,技高者勝。雖然是比賽,但我希望兩位選手以溝通交流的方式進行才藝比拚,請兩位先相互介紹一下吧。”
金聖歎左右看了看兩位後,俞陌聲此時才睜開眼睛,摸了摸後背的琴囊緩緩說道:
“此琴名曰‘繞梁’,乃百年梧桐所製,長三尺六寸五,至今未開囊彈奏。”
聞聽此話,鍾天明扶了扶眼鏡,說道:
“‘繞梁’是古代四大名琴,據史料記載,‘繞梁’已被楚莊王用鐵如意擊碎,從此消失於世。俞先生此琴為何以‘繞梁’命名?”
“琴已碎,曲未終。”
鍾天明聽後,仔細打量著眼前這位兩眼如炬,氣定神閑的老人,那一身中式白色綢緞套裝顯露出一股儒雅之風,沉默片刻後,又問道:
“想當年俞伯牙因為失去知音,而自毀其琴,再未彈奏,從此隱居於草節灣村,先人之雅量,吾輩望塵莫及。不知俞先生是否來自草節灣村?”
“是的。”
鍾天明麵露驚訝,立即說道:
“恕在下眼拙,竟不知先生是俞伯牙後人,今日能與先生一起同台獻藝,是鍾某的榮幸。”
隻見鍾天明把手中一個特殊的拐杖,放倒在地。說是拐杖,倒不如說是一個機械盒子,當鍾天明用手觸摸了下眼鏡框後,拐杖立即變成一個金屬質感的銀白色古琴,說是古琴,也隻是外形相似,其實是一個ai機械古琴。
鍾天明喊道:
“過來。”
隻見古琴從地麵立刻飛到鍾天明手中,隻見他撫摸著鋥明瓦亮的機械古琴,說道:
“我手中這張古琴,叫做‘天籟’,世間僅此一台,不僅可奏自然之聲,也可見心靈之聲。”
俞陌聲此時好奇地問道:
“此琴可見我心聲?”
“可以,‘天籟’可以用畫麵呈現奏曲人的任何心聲,如果畫麵並不是俞先生胸中之錦繡,我願意認輸。”
此時就見俞陌聲取下琴囊,抱入懷中,歎道:
“我從十五歲才開始跟著師傅學習古琴,立誌成為一名古琴大師,二十五歲才覺剛剛入門,四十歲才略有小成,也就是在四十歲這一年,師傅把‘繞梁’傳給了我後,便含恨而逝。我知道,師傅並不是因為一生沒能彈奏此琴而悔恨,而是感歎此琴並沒有遇到一個知音而悲痛。
師傅離世後,我也離開的村子,這二十五年來,我踏遍城市鄉村,穿過大街小巷,尋找一位可以讓我打開這琴囊的知音,以告慰師傅的在天之靈。”
“千金易得,知音難尋。鍾某聽說名琴有五不彈:疾風甚雨不彈,於塵市不彈,對俗子不彈,不坐不彈,不衣冠不彈。沒有古琴彈奏的環境,又怎麽可能引來知音。”
“哎,何為俗,何為雅,遊走的這二十五年來,讓我明白,那隻是一些繁文縟節罷了,隻要心存敬意便可,心中有淨土,琴中生佳音。執著尋找知音之人,不如彈奏知音之樂,而懂我之樂,曉我之心之人,自會進入這知音樂境。又何必苦苦尋找他在哪,知曉他是誰呢。”
就見俞陌聲小心翼翼地打開琴囊,一張黑色古琴猶如金蟬脫殼一般,褪去身上那件飽經風霜的外衣,露出那古韻生香的芳容。此時俞陌聲席地而坐,將古琴置於雙腿之上,然後用手輕輕的撥了一下琴弦,搖了搖頭,緊接著又動了下助聽器後,歎了口氣,又搖了搖頭。
“是的。”
工作人員把公羊甜甜的信息錄入平板後,便徑直走向444號選手,說道:
“決賽要進行才藝比拚,現在需要你在詩詞歌賦,舞蹈音樂,書畫藝術三大類中選擇一個自己的強項。”
“雕塑算書法藝術麽。”
“算,決賽分為三個小組,每組四人,以淘汰賽方式選出小組冠軍,代表本組出現,最終由文東施小姐在三人中做出選擇。為了加快比賽進程,你還需要在書法藝術中再選擇一項,作為小組決賽的項目。”
“書法吧。”
“順序可以更換,決定後將不能改變,需要更換麽?”
馬德稱心中思量道:決賽還是用自己最拿手的吧,便答道:
“先書法,後雕塑。”
隻見工作人員立即在平板上錄入信息,最後說道:
“雕塑這一項可能有變,因為888號選手還未確定決賽項目,如果他做出其他選擇,會再通知你,原則上選手都要選擇相同的才藝,進行比拚。”
這時一輛6座無人車已經駛到無人區,在工作人員的催促下,所有人都上了車,駛向沃爾瑪廣場,準備決賽的比拚。
在沃爾瑪廣場內,觀眾都圍繞在廣場中心,興致勃勃地看著工作人員搭建舞台,因為舞台要同時進行兩場比賽,所以把原舞台移動到了廣場中央,進行擴建。
此時原舞台基本移動到位,隻剩下四輛載屏車在調整位置,沒多久便拚接成一塊舞台大屏。緊接著就見一個個邊長為一米的立方體金屬框架,挨次向大屏後側移動,類似俄羅斯方塊一樣,迅速排滿五排,形成一個台麵,與前台一樣大小,兩個舞台隻是被大屏隔開。
這就是舞台機器人,機器人框架由輕鋼構成,輕便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強度。機器人頂部被一塊乳白色塑料包裹,高度可以自由升降,但是幅度不大。在機器人的底部是一個方盒子,是它的控製係統,主要控製四個萬象輪和頂部的升降,每個機器人雖然都可以在平板上遠程操作,但是現場操作顯然效率更高,操作人員可以更直觀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雖然每個機器人四個支柱裝有磁吸對齊裝置,但是隻能保證機器人連接到一起,還需要工作人員進行人工檢查校正,確保沒有差錯後,將舞台機器人底部下麵的扳手拉起,這樣機器人的萬向輪將被鎖死,平板將無法控製它的移動。
前六位選手乘坐無人車到達廣場的時候,新舞台已經搭起,工作人員根據選手提供的信息也已定下小組賽的順序與名單,緊接著就聽到語音廣播:
“本次相親活動的決賽將分為a、b、c三組,每組四人,每第一名獲得一個名額,一共產生三個名額,文小姐將從這三個人中,選出最後的勝利者。由a組到c組依次進行,請a組選手在工作人員的指示下有序登台。
a組(音樂舞蹈類)名單如下:
123號俞陌聲vs321號鍾天明;
1號司空見慣vs520號公羊甜甜。
b組(詩詞歌賦類)名單如下:
666號方詠vs1313號飛揚;
1314號別恨生vs315紀小嵐。
c組(書畫藝術類)名單如下:
69號畫良辰vs888號陸五漢;
68書千秋vs444號馬德稱。
當飛揚乘坐的第二輛無人車剛駛入沃爾瑪廣場,工作人員就立即上前問道:
“1號,321號,520號你們三位快點上台。”
三名選手跟著工作人員準備登台時,公羊甜甜突然發現換衣手環已經關機,便要求先去公共充電樁充下電,不然無法進行比賽,並保證一會就迴來。在工作人員的同意下,
因此a組隻有三名選手登台,司空見慣獨自在站舞台上覺得無趣,就又下台去找工作人員要把椅子。而舞台另一側,比賽已經正式開始。
“有請321號選手鍾天明閃亮登場。”
伴隨著金聖歎的一聲呐喊,鍾天明拄著拐杖登上舞台,而123號選手俞陌聲已經閉目養神,靜靜地站在舞台另一側。
當兩人麵對麵時,誰也沒有說話,時間就這樣一秒一秒的過去,兩人依舊像雕塑一樣對峙著,金聖歎看看時間已經過去五分鍾了,心想:你倆這是在比內功麽,咱們這可是才藝比拚,不是武林大會。怕冷了場的金聖歎立即走到他倆中間說道:
“兩位選手都選擇了古琴,那就以樂曲論高低,技高者勝。雖然是比賽,但我希望兩位選手以溝通交流的方式進行才藝比拚,請兩位先相互介紹一下吧。”
金聖歎左右看了看兩位後,俞陌聲此時才睜開眼睛,摸了摸後背的琴囊緩緩說道:
“此琴名曰‘繞梁’,乃百年梧桐所製,長三尺六寸五,至今未開囊彈奏。”
聞聽此話,鍾天明扶了扶眼鏡,說道:
“‘繞梁’是古代四大名琴,據史料記載,‘繞梁’已被楚莊王用鐵如意擊碎,從此消失於世。俞先生此琴為何以‘繞梁’命名?”
“琴已碎,曲未終。”
鍾天明聽後,仔細打量著眼前這位兩眼如炬,氣定神閑的老人,那一身中式白色綢緞套裝顯露出一股儒雅之風,沉默片刻後,又問道:
“想當年俞伯牙因為失去知音,而自毀其琴,再未彈奏,從此隱居於草節灣村,先人之雅量,吾輩望塵莫及。不知俞先生是否來自草節灣村?”
“是的。”
鍾天明麵露驚訝,立即說道:
“恕在下眼拙,竟不知先生是俞伯牙後人,今日能與先生一起同台獻藝,是鍾某的榮幸。”
隻見鍾天明把手中一個特殊的拐杖,放倒在地。說是拐杖,倒不如說是一個機械盒子,當鍾天明用手觸摸了下眼鏡框後,拐杖立即變成一個金屬質感的銀白色古琴,說是古琴,也隻是外形相似,其實是一個ai機械古琴。
鍾天明喊道:
“過來。”
隻見古琴從地麵立刻飛到鍾天明手中,隻見他撫摸著鋥明瓦亮的機械古琴,說道:
“我手中這張古琴,叫做‘天籟’,世間僅此一台,不僅可奏自然之聲,也可見心靈之聲。”
俞陌聲此時好奇地問道:
“此琴可見我心聲?”
“可以,‘天籟’可以用畫麵呈現奏曲人的任何心聲,如果畫麵並不是俞先生胸中之錦繡,我願意認輸。”
此時就見俞陌聲取下琴囊,抱入懷中,歎道:
“我從十五歲才開始跟著師傅學習古琴,立誌成為一名古琴大師,二十五歲才覺剛剛入門,四十歲才略有小成,也就是在四十歲這一年,師傅把‘繞梁’傳給了我後,便含恨而逝。我知道,師傅並不是因為一生沒能彈奏此琴而悔恨,而是感歎此琴並沒有遇到一個知音而悲痛。
師傅離世後,我也離開的村子,這二十五年來,我踏遍城市鄉村,穿過大街小巷,尋找一位可以讓我打開這琴囊的知音,以告慰師傅的在天之靈。”
“千金易得,知音難尋。鍾某聽說名琴有五不彈:疾風甚雨不彈,於塵市不彈,對俗子不彈,不坐不彈,不衣冠不彈。沒有古琴彈奏的環境,又怎麽可能引來知音。”
“哎,何為俗,何為雅,遊走的這二十五年來,讓我明白,那隻是一些繁文縟節罷了,隻要心存敬意便可,心中有淨土,琴中生佳音。執著尋找知音之人,不如彈奏知音之樂,而懂我之樂,曉我之心之人,自會進入這知音樂境。又何必苦苦尋找他在哪,知曉他是誰呢。”
就見俞陌聲小心翼翼地打開琴囊,一張黑色古琴猶如金蟬脫殼一般,褪去身上那件飽經風霜的外衣,露出那古韻生香的芳容。此時俞陌聲席地而坐,將古琴置於雙腿之上,然後用手輕輕的撥了一下琴弦,搖了搖頭,緊接著又動了下助聽器後,歎了口氣,又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