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不會穿 作者:離殤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家村最受氣的小媳婦兒方秀英跟丈夫仳離了,不是被休,不是和離,而是官府強製執行的義絕。
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整個耀州。
有人說劉三兒弄丟了那麽好的媳婦兒,以後怕是要打一輩子光棍兒了。
有人說方秀英太不懂事,丟了夫家和娘家的臉,連帶著兩個村子的人都跟著她抬不起頭。
而林青青遭受的非議,比劉三兒和石秀英兩個人加起來還多呢!
“一個流放的犯人,也敢管起咱們村子裏的閑事來。劉三兒好不好的,上頭有父母和兩個哥哥管教。如果家裏的人管不了他,還有村長呢!她一個外人,算哪根蔥啊,竟然鬧得驚動了官府。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嗎?”
“誰說不是呢?那女人看著就不是個好東西,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她幹了這缺德事,就不怕遭了報應?”
“從京城被發配到寧古塔,不就是她最大的報應嗎?
…… ……
方秀英做好了挨罵的準備,但是沒想到會連累林青青跟她一道挨罵。
她心中十分過意不去,央求牛大嫂在天黑的時候悄悄去見林青青。
她被罵的白天都不敢出門見人了。
“林姑娘,真是對不住,給你帶來麻煩了。”方秀英拱肩縮背地站著。
像是個犯了大錯的孩子。
“你沒有給我帶來什麽麻煩,就是給陸家帶來麻煩了。”林青青不以為然地擺擺手。
陸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謾罵,一群滿口仁義道德的人,遇上山野村夫,那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林姑娘,你婆家人難為你了?他們,是罰你了,還是打你了?”方秀英緊張地問。
陸家那麽多人,如果一起發難,林姑娘肯定吃了大虧啊!
“我又不是你,沒那麽好欺負,他們一家子都打不過我一個。”林青青晃了晃拳頭。
她在進陸家門的第一天,那家人就見識到她的潑辣狠厲了。
方秀英愕然瞪大了眼睛,“林姑娘,你,你還敢跟婆婆動手不成?”
她以為那天林青青是被劉三兒的無恥行徑給氣到了,情急之下才動手打人的。
沒想到,她生起氣來,連自家的人都打。
“沒有,陸家是書香門第,我一向都是以理服人的。”林青青微微一笑。
論心機論武力,她在陸家都不會吃虧的。
“那就好,我這幾天吃不下睡不著,就怕你想不開。都是我的錯,害你跟著我受人侮辱。”方秀英囁嚅著。
“我為什麽會想不開?你有什麽錯?”林青青奇怪地問。
方秀英被問住了,是啊,她有什麽錯?
“林姑娘,這世道就是這樣的,不管男人做錯了什麽,他們都覺得是女人的錯。”方秀英搖頭苦笑。
雖然大家都知道劉三兒不是好東西,但是依然認為這就是她的命,她就該忍氣吞聲過一輩子。
“那就證明給大家看,你沒錯啊!不要理會那些閑言碎語,隻要你跟女兒越來越好,那些指責你的人會慢慢閉上他們的嘴。”林青青循循善誘。
“林姑娘,我算過了,我每天賺的錢,除去吃住的費用,還能剩下一半兒呢!”方秀英眼中有了幾分光彩。
“所以啊,挺直腰杆兒做人。不偷不搶,靠自己雙手活下去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記住,隻要自己強大了,就無懼風雨。”林青青微微一笑。
方秀英連連點頭,林姑娘就是最好的榜樣。
她能做到的就是努力賺錢,希望女兒日後能長成她這樣的人。
一個月後,辛苦勞作的大姑娘小媳婦在牛大嫂手裏領到了第一筆餉銀。
方秀英賺得最多,足足有五百文。
當然,這裏麵也有巧兒的功勞,小丫頭已經能熟練地給她娘打下手了。
其他人領到了一百到三四百文錢不等。
“青青妹子,你是不知道,那些男人看到自家婆娘拿迴了錢,一個個笑得嘴巴都咧到耳根子了。可不要小看這幾百文錢,這些錢能給一家大小換一身新衣服,還能買幾斤肉,沽幾斤酒。
在我那裏幹活的姐妹們在男人麵前硬氣起來了,男人們也都改了脾氣。就怕一不小心,也落得跟劉三兒一樣的下場。
連帶著對我都客氣起來了,那些姐妹更是把我當做了大能人。妹子,這功勞是你的,可惜啊,我不敢說出去。”牛大嫂有些遺憾。
“嫂子,我不要什麽功勞,我隻希望寧古塔盡快的繁榮起來。”林青青渾不在意地擺擺手。
第一批保暖輕便的棉鞋,通過商道,正運往京城。
她準備全部送給窮苦的百姓。
林青青沒有想到她的一個善念,一次善舉,會帶給她豐厚的迴報。
今年的冬天,來得格外早,也格外冷。
冬至的那天,京城附近的幾座州府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
北風唿嘯,攜裹著大片大片的雪花漫天飛舞。
像扯斷了的棉絮,無休無止漫無目標的灑落下來。
山川白茫茫的一片,河麵結了一層厚厚的冰。
樹木銀裝素裹,風吹過的時候,“簌簌”的雪塊掉落下來,吹得人睜不開眼睛。
這場雪持續了三天,壓壞了許多茅草屋。
窮苦的百姓家裏沒有隔夜糧,又沒了房子,被迫沿街乞討。
沒等朝廷開倉放糧呢,顧晨在長街搭了席棚,施粥布善。
一夜之間,京城四九城各個街道上,都有顧家的粥棚。
流離失所的百姓,有了一碗熱粥,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與此同時,錦繡坊沿街向災民發放棉鞋。
皮革製成的鞋子,又保暖又不怕雪水浸濕,給災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一時之間,睿王府和錦繡坊聲名鵲起,被譽為“積德行善”之人。
消息傳入前朝後宮,皇上深感意外,想不到顧晨那個終日隻知道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竟然還有一顆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
皇後更是喜得在菩薩麵前拜了幾拜,這孩子終於長進了。
隻要他能借這個機會入了皇上的眼,該是他的東西誰都搶不去。
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整個耀州。
有人說劉三兒弄丟了那麽好的媳婦兒,以後怕是要打一輩子光棍兒了。
有人說方秀英太不懂事,丟了夫家和娘家的臉,連帶著兩個村子的人都跟著她抬不起頭。
而林青青遭受的非議,比劉三兒和石秀英兩個人加起來還多呢!
“一個流放的犯人,也敢管起咱們村子裏的閑事來。劉三兒好不好的,上頭有父母和兩個哥哥管教。如果家裏的人管不了他,還有村長呢!她一個外人,算哪根蔥啊,竟然鬧得驚動了官府。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嗎?”
“誰說不是呢?那女人看著就不是個好東西,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她幹了這缺德事,就不怕遭了報應?”
“從京城被發配到寧古塔,不就是她最大的報應嗎?
…… ……
方秀英做好了挨罵的準備,但是沒想到會連累林青青跟她一道挨罵。
她心中十分過意不去,央求牛大嫂在天黑的時候悄悄去見林青青。
她被罵的白天都不敢出門見人了。
“林姑娘,真是對不住,給你帶來麻煩了。”方秀英拱肩縮背地站著。
像是個犯了大錯的孩子。
“你沒有給我帶來什麽麻煩,就是給陸家帶來麻煩了。”林青青不以為然地擺擺手。
陸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謾罵,一群滿口仁義道德的人,遇上山野村夫,那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林姑娘,你婆家人難為你了?他們,是罰你了,還是打你了?”方秀英緊張地問。
陸家那麽多人,如果一起發難,林姑娘肯定吃了大虧啊!
“我又不是你,沒那麽好欺負,他們一家子都打不過我一個。”林青青晃了晃拳頭。
她在進陸家門的第一天,那家人就見識到她的潑辣狠厲了。
方秀英愕然瞪大了眼睛,“林姑娘,你,你還敢跟婆婆動手不成?”
她以為那天林青青是被劉三兒的無恥行徑給氣到了,情急之下才動手打人的。
沒想到,她生起氣來,連自家的人都打。
“沒有,陸家是書香門第,我一向都是以理服人的。”林青青微微一笑。
論心機論武力,她在陸家都不會吃虧的。
“那就好,我這幾天吃不下睡不著,就怕你想不開。都是我的錯,害你跟著我受人侮辱。”方秀英囁嚅著。
“我為什麽會想不開?你有什麽錯?”林青青奇怪地問。
方秀英被問住了,是啊,她有什麽錯?
“林姑娘,這世道就是這樣的,不管男人做錯了什麽,他們都覺得是女人的錯。”方秀英搖頭苦笑。
雖然大家都知道劉三兒不是好東西,但是依然認為這就是她的命,她就該忍氣吞聲過一輩子。
“那就證明給大家看,你沒錯啊!不要理會那些閑言碎語,隻要你跟女兒越來越好,那些指責你的人會慢慢閉上他們的嘴。”林青青循循善誘。
“林姑娘,我算過了,我每天賺的錢,除去吃住的費用,還能剩下一半兒呢!”方秀英眼中有了幾分光彩。
“所以啊,挺直腰杆兒做人。不偷不搶,靠自己雙手活下去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記住,隻要自己強大了,就無懼風雨。”林青青微微一笑。
方秀英連連點頭,林姑娘就是最好的榜樣。
她能做到的就是努力賺錢,希望女兒日後能長成她這樣的人。
一個月後,辛苦勞作的大姑娘小媳婦在牛大嫂手裏領到了第一筆餉銀。
方秀英賺得最多,足足有五百文。
當然,這裏麵也有巧兒的功勞,小丫頭已經能熟練地給她娘打下手了。
其他人領到了一百到三四百文錢不等。
“青青妹子,你是不知道,那些男人看到自家婆娘拿迴了錢,一個個笑得嘴巴都咧到耳根子了。可不要小看這幾百文錢,這些錢能給一家大小換一身新衣服,還能買幾斤肉,沽幾斤酒。
在我那裏幹活的姐妹們在男人麵前硬氣起來了,男人們也都改了脾氣。就怕一不小心,也落得跟劉三兒一樣的下場。
連帶著對我都客氣起來了,那些姐妹更是把我當做了大能人。妹子,這功勞是你的,可惜啊,我不敢說出去。”牛大嫂有些遺憾。
“嫂子,我不要什麽功勞,我隻希望寧古塔盡快的繁榮起來。”林青青渾不在意地擺擺手。
第一批保暖輕便的棉鞋,通過商道,正運往京城。
她準備全部送給窮苦的百姓。
林青青沒有想到她的一個善念,一次善舉,會帶給她豐厚的迴報。
今年的冬天,來得格外早,也格外冷。
冬至的那天,京城附近的幾座州府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
北風唿嘯,攜裹著大片大片的雪花漫天飛舞。
像扯斷了的棉絮,無休無止漫無目標的灑落下來。
山川白茫茫的一片,河麵結了一層厚厚的冰。
樹木銀裝素裹,風吹過的時候,“簌簌”的雪塊掉落下來,吹得人睜不開眼睛。
這場雪持續了三天,壓壞了許多茅草屋。
窮苦的百姓家裏沒有隔夜糧,又沒了房子,被迫沿街乞討。
沒等朝廷開倉放糧呢,顧晨在長街搭了席棚,施粥布善。
一夜之間,京城四九城各個街道上,都有顧家的粥棚。
流離失所的百姓,有了一碗熱粥,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與此同時,錦繡坊沿街向災民發放棉鞋。
皮革製成的鞋子,又保暖又不怕雪水浸濕,給災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一時之間,睿王府和錦繡坊聲名鵲起,被譽為“積德行善”之人。
消息傳入前朝後宮,皇上深感意外,想不到顧晨那個終日隻知道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竟然還有一顆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
皇後更是喜得在菩薩麵前拜了幾拜,這孩子終於長進了。
隻要他能借這個機會入了皇上的眼,該是他的東西誰都搶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