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提議
在六零當神仙的那些年 作者:莊周的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嚴格把守的會議室內,氣氛異常嚴肅。
聽完萬誌成的意見,桌上的四位領導,其中兩人都表達出明確的反對意見。
坐在最中間的大領導一直認真聽著,在兩人說完各方麵的憂慮後,看向了另一位還沒開口的六十歲左右老者。
“老馮,你怎麽看?”
馮姓老者穿著簡單的綠jun裝,肩章上繡著代表jun部最高級別的紋飾,滿是歲月滄桑的臉上是和屋內幾人同款的慎重。
又沉思了半刻,馮遠征才緩緩開口道,“以這位目前幫我們做的那些,我們給予的那點迴報,隻能說是九牛一毛,根本什麽都算不上。
萬誌成同誌說的有一點我很讚同……
我們不能老讓別人幫忙,自己卻根本不想付出半點……
這種相處模式繼續走下去,就算是普通人都會心生不滿和厭煩,更別提這位可以看透人心的真神……
明明是向著我們的存在,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一些心思,硬生生把這位給推遠了。
我們花國人向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這位單從在旱災中立下的功勞,就足已經值得我們進最大力量去迴報。
這位的存在,是風險,但同時也是場莫大的機遇…
我們如果前怕狼,後怕虎,最後隻會一場空……”
頓了頓,馮遠征語氣中帶上些許淩厲,“未來的事情本就不可控,盯著我們的敵人也從來不止一個……
我們既然能打下頭頂上的這片天,那麽不管未來想擋住這片天的是誰……我們,還有花國的萬萬人都會站出來……
…我們與其擔心未知的敵人是誰,實力如何,怎麽應對,不如抓住現在機會,先讓我們的拳頭變的更硬……”
聽馮遠征說完,會議桌上其他人的神情都有些動容。
坐在最中央的老者依舊沒有評價,也沒有發表自己看法,而是把目光又放迴到了萬誌成身上。
“萬同誌,你的建議我們已經收到,請你放心,我們會慎重考慮……”
大領導這句話中的“慎重考慮”明顯和之前持反對意見領導口中的“慎重考慮”不同,萬誌成緊繃的神情微鬆,抬手又鄭重敬了個禮後,隨即離開。
在萬誌成離開後,這間會議室內的大門又緊閉了好幾個小時。
期間,還有其他人員神色匆匆地緊急趕來。
楊家村。
村口大槐樹下。
楊豐收已經被楊國安從石磨上攙扶了下來。
不知道罵了幾輪的村民們雖然已經得知小鬼子蓋的那座邪塔被他們的小姑奶奶毀掉,但仍憤怒又激動地一個個臉紅脖子粗止不住的咒罵。
混在人群中的調皮孩子們此刻也被周圍大人激動的情緒震的不敢說話,懵懂聽著身邊家人偶爾看向自己時,飽滿濃烈情緒的話語。
“狗娃,老子以後送你去當兵!你以後見著這些小鬼子,一定記住給你兩個叔,還有小姑報仇!”
“愛黨,你沒姥姥姥爺就是因為這些畜生,還有你舅舅們,你本來該有三個舅舅的,現在就隻剩下一個……”
“鐵牛,鬼子就是把你大爺爺一家全害沒的人,你記住,鬼子沒一個好東西!”
“狗剩,記著你是老楊家的種,以後有出息了也學小姑奶奶去鬼子老窩裏收拾那些狗日的,給咱老楊家折在那些畜生手裏的人命報仇!”
“小崽子,是爺們,就一定給我記住這些鬼子欠咱們的賬!”
楊家村男女老少或憤怒或悲傷地發泄著憤悶情緒的時候,留守在楊家村四人組也一直站在人群邊緣默默聽著。
雖然沒有加入村民們的略顯粗俗的憤怒討論,但四人組不約而同握緊的拳頭也同時證明著自己內心不停翻湧的波瀾。
在聽到村民們陸續說到想送孩子以後去送當兵時,四人組眼神微動,但還沒等四人進一步交換想法,一些恨不得立馬衝出去手刃鬼子的村民就喊到了四人組的名字。
一直留守在楊家村的四人組並沒有向村民隱瞞自己的身份,楊家村村民們都知道村民那四個幹活很利索的板正小夥是部隊上派來幫他們小姑奶奶沒事傳個口信的。
“前幾天有個虎頭村的來咱找小姑奶奶,我聽她說鎮上最近就有部隊上的在招人,這不知道咱村的娃娃們能不能也去試試……”
“大隊長!我家大娃最近長的挺壯實,年齡也合適,你把我家大娃帶到鎮上給領導們看看吧!”
“我家老三也行,平常幹活麻利又有勁!大隊長,把我家老三也帶上!”
“我記得前兩年,咱村有後生報名去當兵來著,不是一個都沒通過嗎?”
“當兵這麽稀罕的事,選不上正常的很……咱村的娃娃前兩年都不行,我看再去也是費功夫……咱們還不如好好種地,多種出點糧食給那些當兵的吃,他們吃飽了去打鬼子,肯定也有我們一份功……”
“…前兩年不行又不是現在不行,咱村現在都是有大福氣的,這次肯定能有娃娃們選上!
“唉,你們找大隊長有個屁用啊,我看他連這事根本都不知道……”
“!白同誌,咱們問白同誌啊!他們就是當兵的,肯定有辦法讓咱娃娃們也去當兵!”
“白同誌?!雷同誌?你們在哪呢?”
“在這兒在這兒!他們在這兒!”
站在角落的四人組很快被村民們七手八腳推到了人群中間,一些村民們也立刻拉著家裏同樣激動的大小夥子們迅速圍了過來。
“白同誌,這是我家大娃,你看看這個子,一看就是當兵的好苗子……我這幾天讓他多吃兩口飯,肯定能長的更壯實……”
“我家這孩子從小就想當兵殺鬼子,同誌,你們就把他帶去吧,隨便你們怎麽修理……”
“龔同誌,我家老四管你喊哥的,你可得照顧照顧他……”
“小白同誌,你們現在住的那屋子以前可是我家二舅的,我上次還給你們菜種咧!你們幫幫我家愛國……迴頭嬸子給你們烙餅子吃……”
“汪同誌,你看,這小子可是我們楊家村跑最快的,小姑奶奶還誇過他呐!”
“我大孫子之前是小姑奶奶護衛隊的!去當兵肯定沒問題!”
村民們給四人組熱情推銷著自家適齡小夥,也毫不避諱的各種拉關係。
四人組又是搖頭又是擺手,說了好幾遍自己管不了這事,但村民們依舊緊緊圍著四人組各種展示自家孩子,最後還是楊國安幾聲訓斥把四人組暫時解救了出來。
接下來的幾天,村裏人像是終於找到了什麽難得的契機,四人組無時無刻都能遇到熱情的村民。
就算已經極力躲避,但村民們依舊能從各種犄角旮旯裏毫無預兆地突然出現,並上前套近乎。
甚至半夜三更巡邏的時候,四人組都能偶遇好幾波村民。
楊國安這個大隊長在向上麵公設打聽情況,得知自己村在這次征兵中並沒有名額後,也去找了四人組兩次,想給自己村的小夥子們爭取機會。
聽完萬誌成的意見,桌上的四位領導,其中兩人都表達出明確的反對意見。
坐在最中間的大領導一直認真聽著,在兩人說完各方麵的憂慮後,看向了另一位還沒開口的六十歲左右老者。
“老馮,你怎麽看?”
馮姓老者穿著簡單的綠jun裝,肩章上繡著代表jun部最高級別的紋飾,滿是歲月滄桑的臉上是和屋內幾人同款的慎重。
又沉思了半刻,馮遠征才緩緩開口道,“以這位目前幫我們做的那些,我們給予的那點迴報,隻能說是九牛一毛,根本什麽都算不上。
萬誌成同誌說的有一點我很讚同……
我們不能老讓別人幫忙,自己卻根本不想付出半點……
這種相處模式繼續走下去,就算是普通人都會心生不滿和厭煩,更別提這位可以看透人心的真神……
明明是向著我們的存在,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一些心思,硬生生把這位給推遠了。
我們花國人向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這位單從在旱災中立下的功勞,就足已經值得我們進最大力量去迴報。
這位的存在,是風險,但同時也是場莫大的機遇…
我們如果前怕狼,後怕虎,最後隻會一場空……”
頓了頓,馮遠征語氣中帶上些許淩厲,“未來的事情本就不可控,盯著我們的敵人也從來不止一個……
我們既然能打下頭頂上的這片天,那麽不管未來想擋住這片天的是誰……我們,還有花國的萬萬人都會站出來……
…我們與其擔心未知的敵人是誰,實力如何,怎麽應對,不如抓住現在機會,先讓我們的拳頭變的更硬……”
聽馮遠征說完,會議桌上其他人的神情都有些動容。
坐在最中央的老者依舊沒有評價,也沒有發表自己看法,而是把目光又放迴到了萬誌成身上。
“萬同誌,你的建議我們已經收到,請你放心,我們會慎重考慮……”
大領導這句話中的“慎重考慮”明顯和之前持反對意見領導口中的“慎重考慮”不同,萬誌成緊繃的神情微鬆,抬手又鄭重敬了個禮後,隨即離開。
在萬誌成離開後,這間會議室內的大門又緊閉了好幾個小時。
期間,還有其他人員神色匆匆地緊急趕來。
楊家村。
村口大槐樹下。
楊豐收已經被楊國安從石磨上攙扶了下來。
不知道罵了幾輪的村民們雖然已經得知小鬼子蓋的那座邪塔被他們的小姑奶奶毀掉,但仍憤怒又激動地一個個臉紅脖子粗止不住的咒罵。
混在人群中的調皮孩子們此刻也被周圍大人激動的情緒震的不敢說話,懵懂聽著身邊家人偶爾看向自己時,飽滿濃烈情緒的話語。
“狗娃,老子以後送你去當兵!你以後見著這些小鬼子,一定記住給你兩個叔,還有小姑報仇!”
“愛黨,你沒姥姥姥爺就是因為這些畜生,還有你舅舅們,你本來該有三個舅舅的,現在就隻剩下一個……”
“鐵牛,鬼子就是把你大爺爺一家全害沒的人,你記住,鬼子沒一個好東西!”
“狗剩,記著你是老楊家的種,以後有出息了也學小姑奶奶去鬼子老窩裏收拾那些狗日的,給咱老楊家折在那些畜生手裏的人命報仇!”
“小崽子,是爺們,就一定給我記住這些鬼子欠咱們的賬!”
楊家村男女老少或憤怒或悲傷地發泄著憤悶情緒的時候,留守在楊家村四人組也一直站在人群邊緣默默聽著。
雖然沒有加入村民們的略顯粗俗的憤怒討論,但四人組不約而同握緊的拳頭也同時證明著自己內心不停翻湧的波瀾。
在聽到村民們陸續說到想送孩子以後去送當兵時,四人組眼神微動,但還沒等四人進一步交換想法,一些恨不得立馬衝出去手刃鬼子的村民就喊到了四人組的名字。
一直留守在楊家村的四人組並沒有向村民隱瞞自己的身份,楊家村村民們都知道村民那四個幹活很利索的板正小夥是部隊上派來幫他們小姑奶奶沒事傳個口信的。
“前幾天有個虎頭村的來咱找小姑奶奶,我聽她說鎮上最近就有部隊上的在招人,這不知道咱村的娃娃們能不能也去試試……”
“大隊長!我家大娃最近長的挺壯實,年齡也合適,你把我家大娃帶到鎮上給領導們看看吧!”
“我家老三也行,平常幹活麻利又有勁!大隊長,把我家老三也帶上!”
“我記得前兩年,咱村有後生報名去當兵來著,不是一個都沒通過嗎?”
“當兵這麽稀罕的事,選不上正常的很……咱村的娃娃前兩年都不行,我看再去也是費功夫……咱們還不如好好種地,多種出點糧食給那些當兵的吃,他們吃飽了去打鬼子,肯定也有我們一份功……”
“…前兩年不行又不是現在不行,咱村現在都是有大福氣的,這次肯定能有娃娃們選上!
“唉,你們找大隊長有個屁用啊,我看他連這事根本都不知道……”
“!白同誌,咱們問白同誌啊!他們就是當兵的,肯定有辦法讓咱娃娃們也去當兵!”
“白同誌?!雷同誌?你們在哪呢?”
“在這兒在這兒!他們在這兒!”
站在角落的四人組很快被村民們七手八腳推到了人群中間,一些村民們也立刻拉著家裏同樣激動的大小夥子們迅速圍了過來。
“白同誌,這是我家大娃,你看看這個子,一看就是當兵的好苗子……我這幾天讓他多吃兩口飯,肯定能長的更壯實……”
“我家這孩子從小就想當兵殺鬼子,同誌,你們就把他帶去吧,隨便你們怎麽修理……”
“龔同誌,我家老四管你喊哥的,你可得照顧照顧他……”
“小白同誌,你們現在住的那屋子以前可是我家二舅的,我上次還給你們菜種咧!你們幫幫我家愛國……迴頭嬸子給你們烙餅子吃……”
“汪同誌,你看,這小子可是我們楊家村跑最快的,小姑奶奶還誇過他呐!”
“我大孫子之前是小姑奶奶護衛隊的!去當兵肯定沒問題!”
村民們給四人組熱情推銷著自家適齡小夥,也毫不避諱的各種拉關係。
四人組又是搖頭又是擺手,說了好幾遍自己管不了這事,但村民們依舊緊緊圍著四人組各種展示自家孩子,最後還是楊國安幾聲訓斥把四人組暫時解救了出來。
接下來的幾天,村裏人像是終於找到了什麽難得的契機,四人組無時無刻都能遇到熱情的村民。
就算已經極力躲避,但村民們依舊能從各種犄角旮旯裏毫無預兆地突然出現,並上前套近乎。
甚至半夜三更巡邏的時候,四人組都能偶遇好幾波村民。
楊國安這個大隊長在向上麵公設打聽情況,得知自己村在這次征兵中並沒有名額後,也去找了四人組兩次,想給自己村的小夥子們爭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