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在這片邊陲小城,本就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節,而今年的臘月仿佛被老天爺上了發條一般,寒風肆虐得格外瘋狂。自西伯利亞一路唿嘯而來的冷風,像是脫韁的野馬,裹挾著地麵上的細碎沙粒,以不可阻擋之勢橫衝直撞。這些被風卷起的沙粒,如同無數顆子彈,劈裏啪啦地砸在街邊商鋪的玻璃櫥窗上,發出清脆而又刺耳的聲響,仿佛要將那堅固的玻璃擊碎。
此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夜幕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緩緩地籠罩了整個小城。街邊“西北味道”熟食店的霓虹燈,在暮色的映襯下開始一閃一閃起來。那霓虹燈的光線並不耀眼,卻透著一種靈動的氣息,紅的、黃的、綠的光芒交織在一起,如同一個個調皮的小精靈,在這寒冷的夜晚裏歡快地跳躍著,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目光,仿佛在訴說著店內美食的誘人滋味。
在繁華的都市裏,臘月或許隻是日曆上一個普通的月份;但在這祁連山北麓的邊陲小城,臘月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它意味著一年的勞作即將結束,是人們歡聚一堂、迎接新年的重要時刻。而“西北味道”我們這家店,就像是這座小城溫暖的港灣,承載著人們對家鄉味道的思念,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在“西北味道”的後廚裏,一片忙碌而又火熱的景象。我正專注地把整扇羊排碼進鹵桶,我的動作嫻熟而又利落,每一塊羊排都被我整齊地擺放著,仿佛在完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鹵桶裏,濃鬱的鹵湯在炭火的煮沸下不停地翻滾著,升騰起的熱氣彌漫在整個後廚,形成了一層淡淡的霧氣。
熱氣像是一群調皮的小仙子,直往上冒,糊在我的睫毛上,結成了細密的水珠,讓我的眼睛看起來濕漉漉的,透著一種朦朧的美感。就在我專注地碼放著羊排時,眼神突然有點發直,思緒像是被一陣無形的風吹迴到了過去。我仿佛看到了小時候,奶奶那慈祥而又溫暖的身影,正緊緊握著我的小手,一步一步地教我如何調配鹵料的配比。
奶奶的聲音仿佛還在耳邊迴蕩:“孩子,這八角多了會蓋住其他香料的味道,少了又不夠提香;草果呢,要挑飽滿的,煮出來的香味才醇厚;桂皮就更有講究了,十年以上的桂皮,那香味才能透到骨子裏,讓鹵出來的肉香飄萬裏……”迴憶中的場景總是那麽溫馨美好,我沉浸在其中,仿佛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手中的動作也不自覺地慢了下來。
鹵料,對於“西北味道”來說,是獨特風味的關鍵所在,更是家族傳承的秘訣。每一種香料的選擇、用量,都經過了幾代人的摸索和改良,承載著家族的記憶和鄉愁。奶奶的教導,就像一顆種子,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讓我對這門手藝充滿了熱愛和敬畏。
正當我沉浸在對奶奶的迴憶中時,“嘩啦”一聲,後廚的布簾被猛地掀開。劉兵像一陣風似的衝了進來,他身上那件厚厚的羽絨服的肩頭落滿了雪花,遠遠望去,就像頂著兩團潔白的棉花,在這寒冷的冬天裏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劉兵手裏還高高舉著手機,屏幕停在外賣平台接單界麵。他漲紅了臉,大聲喊道:“訂單爆單了!”他那一口濃鬱的河南口音,在這嘈雜的後廚裏顯得格外響亮。仔細一看,他的鼻尖凍得跟個紅櫻桃似的,兩個臉蛋也被凍得紅彤彤的,但那眼底閃爍著的雀躍的光芒,卻怎麽也藏不住。
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劉兵接著說道:“剛接了二十單醬驢肉禮盒,今晚得熬夜趕工咯!”聽到這個消息,後廚裏原本忙碌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起來。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興奮和喜悅的神情,畢竟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訂單。
自從疫情開始以來,“西北味道”熟食店就像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小船,生意變得異常冷清。顧客寥寥無幾,外賣訂單也少得可憐。大家都在為生計發愁,為餐館的未來擔憂。如今,終於迎來了這樣一個“爆單”的好消息,無疑給大家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動力。
劉兵,這個樸實憨厚的河南漢子,自從和我合作“西北味道”後,就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他每天早起晚睡,兢兢業業地工作著,為了店麵的生意付出了很多努力。這一次的爆單,對他來說,不僅是生意上的成就,更是一種對自己努力的肯定。
這可是三年來頭一迴見著這麽熱鬧的景象。2022年深冬,在這祁連山北麓的旮旯裏,原本冷清寂靜的小城,因為“解封”的消息,仿佛重新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雪粒子在寒風中肆意飛舞著,就像是大自然撒下的碎銀子;而街道兩旁店鋪裏飄出的煙火氣,卻又給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調。
這些雪粒子摻和著解封後的煙火氣,又重新落進了這座邊陲小城。我望著操作間裏重新轉動的真空包裝機,心中百感交集,一下子想起了三年前和奶奶視頻通話的事兒。
那是一個同樣寒冷的冬天,我在“西北味道”的後廚忙碌著,奶奶在家裏通過視頻通話,把老花鏡推到頭頂,眼神專注而又認真地對著鏡頭,手指頭點來點去地數著:“八角四錢、草果三顆、桂皮得用十年以上的……”奶奶一邊說著,一邊比劃出相應的手勢,仿佛我就站在她的身邊。
疫情的這三年,就像一道巨大的鴻溝,隔開了親人間的相聚,也給許多行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西北味道”也不例外,熬過了一個個艱難的日子。如今,隨著疫情的解封,小城的生活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熱鬧,這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期盼已久的喜悅。而奶奶那些關於鹵料配比的教導,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在這艱難的日子裏,始終堅守著家族的手藝和傳承的使命。
就在這時候,店鋪深處傳來一陣風鈴輕響。這清脆悅耳的聲音,在熱鬧的餐館裏顯得格外動聽,仿佛是大自然奏響的美妙樂章。喲,原來是蒙著羊皮襖的巴圖大叔跺著腳進來了。他身材高大魁梧,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那絡腮胡上的羊油都結成了冰碴,在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巴圖大叔大聲說:“兩份羊肚包肉,我要帶去牧區過冬宰節。”他的聲音洪亮而又富有穿透力,充滿了對節日的期待和喜悅。過冬宰節,是牧區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這個節日裏,人們會宰殺牲畜,準備豐盛的食物,迎接新年的到來。羊肚包肉作為一種傳統的美食,自然是過節時必不可少的佳肴。
說完,巴圖大叔從懷裏掏出個溫熱的銅酒壺,小心翼翼地往我跟前一推,笑著說:“小子,給你帶的馬奶酒。”那銅酒壺在他懷裏捂了很久,還帶著他身上的體溫,酒壺的表麵被擦得發亮,泛著一層淡淡的光澤。
馬奶酒,對於牧區的人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傳承。巴圖大叔和我相識已久,一直非常敬重我的為人和手藝。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裏,他特意帶來馬奶酒,表達了對我的祝福和感謝。
在這個邊陲小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漢族、藏族、蒙古族等各個民族的人們和諧相處,共同創造了這片土地獨特的文化和風情。像巴圖大叔這樣的牧民,與鎮上的居民有著深厚的情誼,他們之間的往來和交流,不僅豐富了彼此的生活,也讓這個小城變得更加溫暖和美好。
我正拿著不鏽鋼漏勺呢,聽到巴圖大叔的話,指尖猛地一縮。那漏勺仿佛有千斤重,“當啷”一聲掉進了鹵湯裏,濺起了一朵小小的水花。一股濃鬱的鹵香味頓時彌漫開來,但此時此刻,我卻絲毫沒有心思去感受這熟悉的味道。
為啥呢?因為三天前的視頻裏,那一幕慘痛的場景始終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奶奶戴著唿吸麵罩,虛弱地躺在縣醫院走廊加床上,那雙手枯瘦得跟柴火棍兒似的。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奶奶還是惦記著店裏的生意,比劃著教我改良五香粉比例。她的眼神裏充滿了擔憂和不舍,仿佛有無數的牽掛和囑托想要對我說。
突然,手機劇烈晃動起來,緊接著傳來護士那聲急促的“病危通知”。這聲音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劃破了寂靜的夜空,也刺痛了我的心。然而,還沒等我從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中緩過神來,唿嘯的救護車鳴笛又將這聲音撕成了碎片,隻留下無盡的恐懼和絕望。
我一直以來都把奶奶視為自己最親近的人,是奶奶手把手地教她做美食,傳授給我家族的手藝和智慧。隻不過那時我看不上這樣的東西,也不太在意。我心中覺得要做大生意才算好的。這時才體會到奶奶的用心良苦。奶奶就像一棵大樹,為我遮風擋雨;又像一盞明燈,照亮我人生的道路。可如今,奶奶卻突然病倒,甚至到了病危的時刻,這讓我感到無比的自責和痛苦,我恨自己沒能在奶奶身邊好好照顧她,恨自己總是忙於店裏的生意而忽略了奶奶的身體。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奶奶依然心心念念的還是店裏的事情,這種無私的愛和奉獻,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親情的珍貴和偉大。我也更加堅定了要傳承奶奶的手藝,把“西北味道”餐館經營好的決心。
這事兒還沒完,國道227線就像條凍僵的灰蛇,靜靜地趴在山坳間。道路兩旁的山峰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仿佛戴上了一頂白色的帽子。我蜷在那輛破舊大巴的最後一排,懷裏緊緊抱著羊肚包肉,這肉隔著三層棉布,還往外滲著溫熱呢。那溫熱的感覺,就像奶奶的愛,時刻溫暖著我的心田。
車一路顛啊顛,車身不停地搖晃著,就像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行駛的小船。窗外的景色在黑暗中飛速掠過,偶爾能看到一些被冰雪覆蓋的樹木和房屋,仿佛一幅寂靜的水墨畫。手機屏幕亮了,家族群消息一個接一個地彈出來,像一顆顆炸彈,在我的心裏炸開。
“老太太臨走前攥著你的照片”,看到這條消息,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我仿佛看到了奶奶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緊緊握著我的照片,眼神裏充滿了思念和牽掛。“縣裏暴雪封山,殯儀館冰櫃都滿了”,這意味著奶奶的後事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麻煩。“初七必須下葬”,時間如此緊迫,讓我感到無比的焦急和無奈。
“咯噔”一下,車輪碾過冰坎,我額頭重重磕在車窗上。我下意識地摸了摸額頭,手上黏糊糊的,有液體往下淌,可我好像都感覺不到疼。此刻,我的心思全在奶奶身上,這點傷痛與內心的痛苦相比,根本算不了什麽。
三天前風雪夜的畫麵在我腦海裏直閃,那是一段讓我終身難忘的經曆。那時候我在雪地裏跑了三十裏路去攔車,凜冽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割著我的臉,雪花不停地灌進我的衣領裏,讓我感到寒冷刺骨。有輛皮卡車陷在雪窩裏,我毫不猶豫地徒手扒著車窗求司機捎我一程,指甲縫裏滲出血珠,眨眼就凝成冰晶。但司機卻無奈地搖了搖頭,無能為力地開走了。我沒有放棄,繼續在雪地裏奔跑著,我的雙腳早已麻木,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但我心中隻有一個信念:一定要盡快趕到奶奶身邊。
在這艱難的旅途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和親情的珍貴。我明白了,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都不能放棄對親人和夢想的追求。
“姑娘,擦擦吧。”鄰座的阿媽遞過來一塊繡著經文的帕子。我這才發現,自己的淚水早把圍巾濕透了,那圍巾緊緊地貼在臉上,冰冷而又潮濕。我抬起頭,看到鄰座的藏族老婦人正微笑著看著我,那笑容裏充滿了溫暖和安慰。
老婦人腕間的蜜蠟珠子,在昏暗的燈光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當她伸手遞帕子時,蜜蠟珠子擦過我的手背,那細膩的觸感讓我的心裏湧起一股暖流。老婦人笑著說:“轉山的人都知道,風雪再大,山神會給孝心開路。”這句話就像一顆定心丸,給了我莫大的勇氣和力量。
在藏族的文化中,轉山是一種重要的宗教活動,人們相信通過轉山可以洗清罪孽,獲得神靈的庇佑。老婦人用這個比喻來安慰我,告訴我隻要心中有孝心,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順利見到奶奶。
我接過帕子,輕輕地擦去臉上的淚水,感激地看了老婦人一眼。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禱著,希望奶奶能夠平安無事,希望自己能夠盡快趕到奶奶身邊。窗外的風雪依舊很大,但我卻覺得自己不再那麽害怕和孤獨了。這位陌生老婦人的關心和鼓勵,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有了勇氣去麵對接下來的一切。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困難的旅途中,我感受到了陌生人之間的溫暖和善意。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讓我更加堅信,在這個世界上,愛和希望永遠都不會消失。
過了一會兒,車燈“唰”地一下刺破濃霧。濃霧像一層厚厚的帷幕,被車燈輕易地撕開了一個口子,露出了前方的道路。我一下子撲到車窗上,眼睛緊緊地盯著前方,就看見縣醫院那褪色的紅十字,在雪幕裏一會兒現一會兒隱的,就像一顆閃爍不定的星星,讓人捉摸不透。
救護車頂上的積雪足有半尺厚,仿佛給救護車戴上了一頂厚重的帽子。那積雪在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潔白的光芒,給這個寒冷的夜晚增添了一份淒涼的美感。我的心跳不由得加速,我的手緊緊地抓住車窗的邊緣,指關節都泛白了。我的唿吸變得急促起來,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擔憂,不知道奶奶現在究竟怎麽樣了。
車終於停在了醫院門口,我連滾帶爬地衝進太平間。太平間裏彌漫著一股冰冷的氣息,那股寒意仿佛能夠穿透人的骨頭。停屍床鐵架的冷氣,直往骨頭縫裏鑽,讓我不禁打了個寒顫。我的腳步有些踉蹌,每走一步都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我哆哆嗦嗦地掀開白布,奶奶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麵容出現在我的眼前。奶奶耳後的褐斑還在老地方,就像歲月留下的印記。可是,奶奶的嘴角再也不會因為我說“鹽重了”而微微下撇了。她的麵容是那樣的安詳,仿佛在沉睡一般。我呆呆地看著奶奶,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不停地滾落下來。我伸出顫抖的手,輕輕地撫摸著奶奶的臉龐,那冰冷的觸感讓我的心都碎了。
此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夜幕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緩緩地籠罩了整個小城。街邊“西北味道”熟食店的霓虹燈,在暮色的映襯下開始一閃一閃起來。那霓虹燈的光線並不耀眼,卻透著一種靈動的氣息,紅的、黃的、綠的光芒交織在一起,如同一個個調皮的小精靈,在這寒冷的夜晚裏歡快地跳躍著,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目光,仿佛在訴說著店內美食的誘人滋味。
在繁華的都市裏,臘月或許隻是日曆上一個普通的月份;但在這祁連山北麓的邊陲小城,臘月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它意味著一年的勞作即將結束,是人們歡聚一堂、迎接新年的重要時刻。而“西北味道”我們這家店,就像是這座小城溫暖的港灣,承載著人們對家鄉味道的思念,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在“西北味道”的後廚裏,一片忙碌而又火熱的景象。我正專注地把整扇羊排碼進鹵桶,我的動作嫻熟而又利落,每一塊羊排都被我整齊地擺放著,仿佛在完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鹵桶裏,濃鬱的鹵湯在炭火的煮沸下不停地翻滾著,升騰起的熱氣彌漫在整個後廚,形成了一層淡淡的霧氣。
熱氣像是一群調皮的小仙子,直往上冒,糊在我的睫毛上,結成了細密的水珠,讓我的眼睛看起來濕漉漉的,透著一種朦朧的美感。就在我專注地碼放著羊排時,眼神突然有點發直,思緒像是被一陣無形的風吹迴到了過去。我仿佛看到了小時候,奶奶那慈祥而又溫暖的身影,正緊緊握著我的小手,一步一步地教我如何調配鹵料的配比。
奶奶的聲音仿佛還在耳邊迴蕩:“孩子,這八角多了會蓋住其他香料的味道,少了又不夠提香;草果呢,要挑飽滿的,煮出來的香味才醇厚;桂皮就更有講究了,十年以上的桂皮,那香味才能透到骨子裏,讓鹵出來的肉香飄萬裏……”迴憶中的場景總是那麽溫馨美好,我沉浸在其中,仿佛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手中的動作也不自覺地慢了下來。
鹵料,對於“西北味道”來說,是獨特風味的關鍵所在,更是家族傳承的秘訣。每一種香料的選擇、用量,都經過了幾代人的摸索和改良,承載著家族的記憶和鄉愁。奶奶的教導,就像一顆種子,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讓我對這門手藝充滿了熱愛和敬畏。
正當我沉浸在對奶奶的迴憶中時,“嘩啦”一聲,後廚的布簾被猛地掀開。劉兵像一陣風似的衝了進來,他身上那件厚厚的羽絨服的肩頭落滿了雪花,遠遠望去,就像頂著兩團潔白的棉花,在這寒冷的冬天裏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劉兵手裏還高高舉著手機,屏幕停在外賣平台接單界麵。他漲紅了臉,大聲喊道:“訂單爆單了!”他那一口濃鬱的河南口音,在這嘈雜的後廚裏顯得格外響亮。仔細一看,他的鼻尖凍得跟個紅櫻桃似的,兩個臉蛋也被凍得紅彤彤的,但那眼底閃爍著的雀躍的光芒,卻怎麽也藏不住。
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劉兵接著說道:“剛接了二十單醬驢肉禮盒,今晚得熬夜趕工咯!”聽到這個消息,後廚裏原本忙碌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起來。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興奮和喜悅的神情,畢竟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訂單。
自從疫情開始以來,“西北味道”熟食店就像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小船,生意變得異常冷清。顧客寥寥無幾,外賣訂單也少得可憐。大家都在為生計發愁,為餐館的未來擔憂。如今,終於迎來了這樣一個“爆單”的好消息,無疑給大家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動力。
劉兵,這個樸實憨厚的河南漢子,自從和我合作“西北味道”後,就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他每天早起晚睡,兢兢業業地工作著,為了店麵的生意付出了很多努力。這一次的爆單,對他來說,不僅是生意上的成就,更是一種對自己努力的肯定。
這可是三年來頭一迴見著這麽熱鬧的景象。2022年深冬,在這祁連山北麓的旮旯裏,原本冷清寂靜的小城,因為“解封”的消息,仿佛重新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雪粒子在寒風中肆意飛舞著,就像是大自然撒下的碎銀子;而街道兩旁店鋪裏飄出的煙火氣,卻又給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調。
這些雪粒子摻和著解封後的煙火氣,又重新落進了這座邊陲小城。我望著操作間裏重新轉動的真空包裝機,心中百感交集,一下子想起了三年前和奶奶視頻通話的事兒。
那是一個同樣寒冷的冬天,我在“西北味道”的後廚忙碌著,奶奶在家裏通過視頻通話,把老花鏡推到頭頂,眼神專注而又認真地對著鏡頭,手指頭點來點去地數著:“八角四錢、草果三顆、桂皮得用十年以上的……”奶奶一邊說著,一邊比劃出相應的手勢,仿佛我就站在她的身邊。
疫情的這三年,就像一道巨大的鴻溝,隔開了親人間的相聚,也給許多行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西北味道”也不例外,熬過了一個個艱難的日子。如今,隨著疫情的解封,小城的生活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熱鬧,這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期盼已久的喜悅。而奶奶那些關於鹵料配比的教導,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在這艱難的日子裏,始終堅守著家族的手藝和傳承的使命。
就在這時候,店鋪深處傳來一陣風鈴輕響。這清脆悅耳的聲音,在熱鬧的餐館裏顯得格外動聽,仿佛是大自然奏響的美妙樂章。喲,原來是蒙著羊皮襖的巴圖大叔跺著腳進來了。他身材高大魁梧,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那絡腮胡上的羊油都結成了冰碴,在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巴圖大叔大聲說:“兩份羊肚包肉,我要帶去牧區過冬宰節。”他的聲音洪亮而又富有穿透力,充滿了對節日的期待和喜悅。過冬宰節,是牧區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這個節日裏,人們會宰殺牲畜,準備豐盛的食物,迎接新年的到來。羊肚包肉作為一種傳統的美食,自然是過節時必不可少的佳肴。
說完,巴圖大叔從懷裏掏出個溫熱的銅酒壺,小心翼翼地往我跟前一推,笑著說:“小子,給你帶的馬奶酒。”那銅酒壺在他懷裏捂了很久,還帶著他身上的體溫,酒壺的表麵被擦得發亮,泛著一層淡淡的光澤。
馬奶酒,對於牧區的人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傳承。巴圖大叔和我相識已久,一直非常敬重我的為人和手藝。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裏,他特意帶來馬奶酒,表達了對我的祝福和感謝。
在這個邊陲小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漢族、藏族、蒙古族等各個民族的人們和諧相處,共同創造了這片土地獨特的文化和風情。像巴圖大叔這樣的牧民,與鎮上的居民有著深厚的情誼,他們之間的往來和交流,不僅豐富了彼此的生活,也讓這個小城變得更加溫暖和美好。
我正拿著不鏽鋼漏勺呢,聽到巴圖大叔的話,指尖猛地一縮。那漏勺仿佛有千斤重,“當啷”一聲掉進了鹵湯裏,濺起了一朵小小的水花。一股濃鬱的鹵香味頓時彌漫開來,但此時此刻,我卻絲毫沒有心思去感受這熟悉的味道。
為啥呢?因為三天前的視頻裏,那一幕慘痛的場景始終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奶奶戴著唿吸麵罩,虛弱地躺在縣醫院走廊加床上,那雙手枯瘦得跟柴火棍兒似的。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奶奶還是惦記著店裏的生意,比劃著教我改良五香粉比例。她的眼神裏充滿了擔憂和不舍,仿佛有無數的牽掛和囑托想要對我說。
突然,手機劇烈晃動起來,緊接著傳來護士那聲急促的“病危通知”。這聲音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劃破了寂靜的夜空,也刺痛了我的心。然而,還沒等我從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中緩過神來,唿嘯的救護車鳴笛又將這聲音撕成了碎片,隻留下無盡的恐懼和絕望。
我一直以來都把奶奶視為自己最親近的人,是奶奶手把手地教她做美食,傳授給我家族的手藝和智慧。隻不過那時我看不上這樣的東西,也不太在意。我心中覺得要做大生意才算好的。這時才體會到奶奶的用心良苦。奶奶就像一棵大樹,為我遮風擋雨;又像一盞明燈,照亮我人生的道路。可如今,奶奶卻突然病倒,甚至到了病危的時刻,這讓我感到無比的自責和痛苦,我恨自己沒能在奶奶身邊好好照顧她,恨自己總是忙於店裏的生意而忽略了奶奶的身體。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奶奶依然心心念念的還是店裏的事情,這種無私的愛和奉獻,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親情的珍貴和偉大。我也更加堅定了要傳承奶奶的手藝,把“西北味道”餐館經營好的決心。
這事兒還沒完,國道227線就像條凍僵的灰蛇,靜靜地趴在山坳間。道路兩旁的山峰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仿佛戴上了一頂白色的帽子。我蜷在那輛破舊大巴的最後一排,懷裏緊緊抱著羊肚包肉,這肉隔著三層棉布,還往外滲著溫熱呢。那溫熱的感覺,就像奶奶的愛,時刻溫暖著我的心田。
車一路顛啊顛,車身不停地搖晃著,就像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行駛的小船。窗外的景色在黑暗中飛速掠過,偶爾能看到一些被冰雪覆蓋的樹木和房屋,仿佛一幅寂靜的水墨畫。手機屏幕亮了,家族群消息一個接一個地彈出來,像一顆顆炸彈,在我的心裏炸開。
“老太太臨走前攥著你的照片”,看到這條消息,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我仿佛看到了奶奶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緊緊握著我的照片,眼神裏充滿了思念和牽掛。“縣裏暴雪封山,殯儀館冰櫃都滿了”,這意味著奶奶的後事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麻煩。“初七必須下葬”,時間如此緊迫,讓我感到無比的焦急和無奈。
“咯噔”一下,車輪碾過冰坎,我額頭重重磕在車窗上。我下意識地摸了摸額頭,手上黏糊糊的,有液體往下淌,可我好像都感覺不到疼。此刻,我的心思全在奶奶身上,這點傷痛與內心的痛苦相比,根本算不了什麽。
三天前風雪夜的畫麵在我腦海裏直閃,那是一段讓我終身難忘的經曆。那時候我在雪地裏跑了三十裏路去攔車,凜冽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割著我的臉,雪花不停地灌進我的衣領裏,讓我感到寒冷刺骨。有輛皮卡車陷在雪窩裏,我毫不猶豫地徒手扒著車窗求司機捎我一程,指甲縫裏滲出血珠,眨眼就凝成冰晶。但司機卻無奈地搖了搖頭,無能為力地開走了。我沒有放棄,繼續在雪地裏奔跑著,我的雙腳早已麻木,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但我心中隻有一個信念:一定要盡快趕到奶奶身邊。
在這艱難的旅途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和親情的珍貴。我明白了,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都不能放棄對親人和夢想的追求。
“姑娘,擦擦吧。”鄰座的阿媽遞過來一塊繡著經文的帕子。我這才發現,自己的淚水早把圍巾濕透了,那圍巾緊緊地貼在臉上,冰冷而又潮濕。我抬起頭,看到鄰座的藏族老婦人正微笑著看著我,那笑容裏充滿了溫暖和安慰。
老婦人腕間的蜜蠟珠子,在昏暗的燈光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當她伸手遞帕子時,蜜蠟珠子擦過我的手背,那細膩的觸感讓我的心裏湧起一股暖流。老婦人笑著說:“轉山的人都知道,風雪再大,山神會給孝心開路。”這句話就像一顆定心丸,給了我莫大的勇氣和力量。
在藏族的文化中,轉山是一種重要的宗教活動,人們相信通過轉山可以洗清罪孽,獲得神靈的庇佑。老婦人用這個比喻來安慰我,告訴我隻要心中有孝心,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順利見到奶奶。
我接過帕子,輕輕地擦去臉上的淚水,感激地看了老婦人一眼。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禱著,希望奶奶能夠平安無事,希望自己能夠盡快趕到奶奶身邊。窗外的風雪依舊很大,但我卻覺得自己不再那麽害怕和孤獨了。這位陌生老婦人的關心和鼓勵,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有了勇氣去麵對接下來的一切。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困難的旅途中,我感受到了陌生人之間的溫暖和善意。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讓我更加堅信,在這個世界上,愛和希望永遠都不會消失。
過了一會兒,車燈“唰”地一下刺破濃霧。濃霧像一層厚厚的帷幕,被車燈輕易地撕開了一個口子,露出了前方的道路。我一下子撲到車窗上,眼睛緊緊地盯著前方,就看見縣醫院那褪色的紅十字,在雪幕裏一會兒現一會兒隱的,就像一顆閃爍不定的星星,讓人捉摸不透。
救護車頂上的積雪足有半尺厚,仿佛給救護車戴上了一頂厚重的帽子。那積雪在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潔白的光芒,給這個寒冷的夜晚增添了一份淒涼的美感。我的心跳不由得加速,我的手緊緊地抓住車窗的邊緣,指關節都泛白了。我的唿吸變得急促起來,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擔憂,不知道奶奶現在究竟怎麽樣了。
車終於停在了醫院門口,我連滾帶爬地衝進太平間。太平間裏彌漫著一股冰冷的氣息,那股寒意仿佛能夠穿透人的骨頭。停屍床鐵架的冷氣,直往骨頭縫裏鑽,讓我不禁打了個寒顫。我的腳步有些踉蹌,每走一步都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我哆哆嗦嗦地掀開白布,奶奶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麵容出現在我的眼前。奶奶耳後的褐斑還在老地方,就像歲月留下的印記。可是,奶奶的嘴角再也不會因為我說“鹽重了”而微微下撇了。她的麵容是那樣的安詳,仿佛在沉睡一般。我呆呆地看著奶奶,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不停地滾落下來。我伸出顫抖的手,輕輕地撫摸著奶奶的臉龐,那冰冷的觸感讓我的心都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