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的事情沒那麽容易調查清楚。


    光是路途遙遠,又難以安插人手進入敵人的內部。


    就注定了這是一個耗時漫長的事情。


    不過在大明內部的那些西方鼓吹者,調查起來倒是要容易得多。


    調查出來的結果。


    跟朱慈烺預料的差不多。


    那些最開始給鼓吹西方的家夥,果然個個都很有錢。


    有錢到他們大手大腳花出去的錢財,遠遠超出了他們的綜合收入。


    因為大明朝廷全麵放開了海禁,並且還鼓勵大家出海經商。


    所以現在出海的商人實在太多了。


    無數的貨物被運往了西歐,那就導致利潤不斷的下降。


    根據情報部門統計的各種消息,現在前往西歐做生意的利潤平均是在2~3倍左右。


    最高的頂多也就是四五倍。


    這還隻是毛利潤,還沒有拋掉來迴所花費的各種運營成本。


    可是有些家夥,卻像是每一次都掙了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潤一樣。


    比如一個姓林的海商,他是在江南豪強都被滅掉或遠走海外之後,僥幸沒有受到波及的中小商人。


    按照情報部門的調查,他原本的所有資產加起來,估計也就不到20萬兩銀子左右。


    那可是所有的資產,包括了他擁有的田地商鋪和房產,還有海船以及庫存的貨物和作坊等等。


    其中各種固定資產就占了絕大部分。


    流動資金估計最多隻有兩三萬兩銀子而已。


    結果那家夥趁著這兩年形勢好,前後往西歐跑了三趟。


    每一次過去都比上一次帶的貨物更多,賺迴來的錢自然也會更多。


    那麽就按他3萬兩銀子的流動資金來算。


    第一趟去了迴來讓他賺了5倍,那也就十五萬兩銀子。


    之後第2次再來個5倍就是75萬兩,第3次再翻5倍,那也才370多萬兩銀子。


    結果那家夥花了多少銀子你知道嗎?


    第1次迴來之後就購買了不少海船,並且還是高價購買的。


    因為造船的周期比較長,他想要快速擴大生意規模,那就隻能高價買船。


    那家夥光是買船的銀子就超過了20萬兩。


    隨後他還拿出大筆的銀子雇傭人手並采購貨物,然後再次前往西歐做生意。


    初步預計他的花費超過了40萬兩銀子。


    而在他第1次西行的時候,他的貨物和船隻數量這些都是有記錄的。


    總共才2萬兩銀子左右的貨物,來迴一趟就變成了四五十萬兩銀子?


    這明顯跟當時的行情不相符。


    然後那個家夥第2次迴來之後。


    不但又高價購買了大量的海船,更是到處購置土地商鋪和作坊等等。


    加上他雇傭人手和進貨的銀子。


    總花費超過了300萬兩銀子。


    到了他第3次迴來之後。


    並沒有繼續擴大生意規模,而是保持著差不多的態勢。


    林姓海商就把生意交給了他手下的人,他自己則開始四處散錢廣交朋友。


    那個家夥自己和他結交的朋友,就是鼓吹西方多麽牛皮的群體之一。


    這個事情明顯就是有問題的。


    而在問題的背後還有問題,那就是他的銀子究竟是從哪裏來的?


    因為西歐地區的金礦銀礦,本身是比較少的。


    雖然自大海時代開啟之後,紅毛鬼們在海外掠奪了巨額的財富。


    卻也不足以讓他們如此豪橫。


    因為那個姓林的海商隻是其中之一,類似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


    向來掠奪成性,根本不吃一絲虧的紅毛鬼,有錢了他們也不會這麽大方啊。


    所以背後真正的金主究竟是誰?


    朱慈烺越想越覺得是出現了未知的變數。


    所以才讓情報部門繼續調查此事。


    隨後他就帶著人悄悄的迴了京城。


    因為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他覺得有些事情真的要加快進度了。


    否則怕是會來不及啊!


    所以朱慈烺除了處理政務之外,隻要有時間就會經常往研究所那邊跑。


    他不斷的跟宋應星他們探索發動機和發動機。


    朱慈烺仔細的迴想相關的內容。


    因為他在穿越之前是個文科生,並且對於具體的技術問題也不了解。


    就隻能迴想其中的大概原理。


    通過一番迴憶和整理之後,他把雙缸發動機的理論也搞了出來。


    所謂的雙缸發動機,是指有兩個氣缸的發動機,它是由兩個相同的單缸排列在一個機體上,並共用一根曲軸輸出動力所組成。


    雙缸發動機是一種能夠把同一種形式的動能,轉化為另一種更有用的動能的機器。


    ——通常是把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


    朱慈烺他們研究知道的有時發動機,既適用於動力發生裝置,也可指包括動力裝置的整個機器,比如汽油發動機,航空發動機。


    在把雙缸發動機的理論基本搞出來之後。


    宋應星先帶著人進行理論認證。


    確認這個事情可行之後,立刻就投入了研究製造之中。


    朱慈烺相信隻要能搞出了雙缸發動機,那麽就可以繼續搞多缸發動機。


    這將會讓發動機的動力不斷增強。


    那麽製造坦克和裝甲車的進度就可以加快,甚至可以考慮造飛機的事情。


    天武皇帝就是想加快科技進步的速度,從而可以更快地橫掃一切敵人。


    等到把敵人都給打趴下之後。


    自然就能找到幕後黑手了。


    反之,如果被對方超越了大明朝廷的科技水平,甚至直接帶著更先進的武器裝備殺了過來。


    那麽想要找到幕後黑手就幾乎不可能了。


    還有就是沙皇俄國那邊。


    如果朱慈烺猜測的幕後黑手真的存在,那麽對方多半也會暗中支持沙皇俄國。


    如果對方有了技術水平相當,火力相差不大的武器裝備。


    那麽沙皇俄國將會是一個強大的對手,戰鬥民族的外號可不是憑空而來的。


    那些家夥的戰鬥意誌有多強大,在後世發生的戰爭之中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所以當意識到有變數出現的時候。


    朱慈烺就對沙皇俄國重視起來了。


    而對敵人的重視和尊重,就是要拚盡全力去將之打敗。


    而在遙遠的莫斯科那邊。


    大明使團的人也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


    以吳麟征為首的大明使團。


    跟著伊利瓦莫洛夫斯基他們,千裏迢迢的趕到了莫斯科。


    結果卻受到了阿列克謝一世?的冷遇。


    情況跟沙俄的使團,第1次去大明的時候有點類似。


    吳麟征他們沒有得到阿列克謝一世?的接見。


    阿列克謝一世?派了負責外交的大臣,每天就是拉著吳麟征他們喝酒。


    而沙皇俄國的人酒量都很好。


    吳麟征他們每天都被喝得醉醺醺的,想要談正事根本就沒機會。


    每次他們想要談正事的時候,對方總是端起酒杯來,說要先喝酒,等喝高興了再說。


    對方的人有沒有喝高興吳麟征他們不知道,反正他們每次都被喝醉了。


    這種事情連續發生幾次的話,那還勉強說得過去。


    吳麟征他們到達莫斯科半個多月。


    就直接醉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阿列克謝一世?和他手下的大臣,卻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


    如果他們真的不著急的話,為什麽又要連續派出團去大明呢?


    原本表示要為大明朝廷效力的伊利瓦莫洛夫斯基等人,這一路上都對吳麟征他們很恭敬。


    可是在迴到莫斯科之後沒兩天,那些家夥就立刻變了一副嘴臉。


    吳麟征就是覺得這個事情不正常。


    到了某天晚上的時候,吳麟征幾個主要成員直接裝醉。


    等到應付走了沙俄的官員之後。


    迴到使團住處關在房間裏。


    吳麟征嚴肅的問道:“伊利瓦莫洛夫斯基他們,明顯是已經轉變了立場,阿列克謝一世?好像很有底氣,這跟我們之前了解到的情況可不一樣。


    所以這肯定是出了其他的重大變故,各位覺得阿列克謝一世?的底氣來自哪裏?他為何又要這麽做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囉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囉說並收藏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