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處罰耿忠明,如何治理大草原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作者:囉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耿忠明這次損失了幾萬人。
直接戰死的人就有1萬多,受傷致殘的也有好幾千人。
加起來就是2萬多人了。
自從天武皇帝朱慈烺登基以來,明朝大軍四處征戰。
對內鎮壓了叛軍,清理了各種利益集團。
對外收複了遼東,拿下了高麗半島和扶桑,還有南邊的東南半島以及徒步高原等地區。
大明朝廷的各大兵團,經曆的戰鬥那可是相當的多了。
卻從來沒有任何一次大戰,會讓一個兵團損失如此慘重!
而這種情況本來應該是可以避免的。
雖然說在這個時代缺乏檢驗水源的技術手段。
但是如果耿忠明小心一些的話,讓他手下的人分批吃飯喝水。
先讓少部分人試一試,確認沒有問題了再讓大部隊喝水吃飯。
那麽耿忠明他們肯定不會有這麽慘重的損失。
看來明朝大軍這幾年,還是打仗打得太過順利了。
所以讓耿忠明他們才會放鬆了警惕。
以為隻要有著強大的火力,那就可以無人可敵了。
不然的話大軍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肯定要先搞清楚周圍的地理環境,順便確認一下水源是否安全?
結果卻搞得耿忠明和孔有德,率領的兩大兵團都拉肚子拉得沒了力氣。
敵人要是再稍微給力一點。
比如衛拉特盟的三大頭領聯起手來同時出擊,那麽這兩大兵團就完蛋了。
到時候不光是損失了大量的兵馬,還會影響到朝廷的戰略安排。
所以朱慈烺看到戰報之後,心裏是很不高興的。
朱慈烺讓人叫來了兵部尚書孫傳庭:“孫愛卿,草原上傳迴來的戰報,你應該都清楚了吧?”
孫傳庭恭敬的說道:“啟稟陛下,戰報上的內容臣已經了解,正準備向陛下請示此事。”
朱慈烺:“哦、這麽說來,孫愛卿已經有了想法?”
孫傳庭:“啟稟陛下,臣想要將此事做成案例,在各大兵團之間通報,讓大家都提高警惕,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還有就是皇家軍事學院那邊,也可以把這個事情加入教學案例,以此來警醒後人。至於對耿忠明該如何處罰,還請皇上示下?”
朱慈烺聽得點了點頭。
孫傳庭果然是心思剔透之人。
他所說的這些,正是朱慈烺準備讓他做的事情。
朱慈烺說道:“關於耿忠明的處罰,你們兵部先拿個方案出來給朕過目,其他的就按照你的這個想法來實施就好。”
孫傳庭:“陛下聖明,微臣遵旨……”
隨後兩人又討論了一下前線的戰事。
出征呂宋地區的大軍也傳迴來戰報。
那邊的情況更加複雜,所以戰鬥進程相對比較慢。
不過明朝大軍的損失很小。
他們主要是以強大的火力開路,先占領目的地是重要城市和港口。
後續才會慢慢的清理當地的土著。
所以對於那邊的事情,朱慈烺並沒有多說什麽。
反而是讓孫傳庭提醒他們以安全為主……
……
處罰耿忠明隻是小事。
把這個事情在各大兵團通報,並且納入皇家軍事學院的教學案例。
這個反而會更讓他更加難受。
因為他一不小心就成了反麵教材,這可是大明20多個兵團當中的僅此一例。
隻要這個事情落實下去了,那麽耿忠明可謂是大名鼎鼎,無人不知了。
而孫傳庭他們很快拿出了處罰方案。
建議耿忠明的品級不變,但是職位降低半級,由兵團長降為副兵團長,暫時以副兵團長的職位統領第十三兵團。
同時罰俸一年,取消一切年終獎勵。
朱慈烺看了之後覺得這個方案也不錯,那就點頭同意了。
他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是該如何長久地穩定大草原的局勢?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這一點蒙古人早就已經證明過了。
當年的蒙古鐵騎那麽生猛,直接打到了歐洲的萊茵河畔去。
可是地盤太大了,他們根本顧不過來,那就隻能分成幾個龐大的汗國。
那就已經等於是陷入了內部分裂,隻是沒有相互開啟大戰,並維持著表麵上的從屬關係而已。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初的四大蒙古汗國是進一步的分崩離析,到了現在更是徹底沒落了。
蒙古人曾經的輝煌早已不複存在。
朱慈烺可不想走蒙古人的老路。
那就要加強對其他地區的控製力才行。
他看了看規劃中的亞歐大陸橋,以及正在修建中的鐵路。
朱慈烺思考了一會兒,決定給大草原增加幾條交通幹線。
大草原東部的話是用一條水泥公路,連接通往遼東的鐵路車站。
再從銀川和吐魯番地區,分別修建一條水泥公路北上,一直延伸到大草原的最深處去。
在草原深處的公路旁邊,再建立相應的驛站和衛所。
這樣運送兵力和物資就方便多了,安全方麵也有了極大的保障。
同時還要在大草原上推廣紅薯,土豆和南瓜等農作物。
這幾種高產農作物的特點是亦菜亦糧,可以為草原上的人解決糧食緊缺的問題。
如果產量富裕的話,還可以拿出一部分來喂養牲口。
南瓜和紅薯這兩種東西,拿來喂牛喂馬,或者是當做羊群的口糧,那可都是非常好的東西。
增加糧草供應,加強軍事力量的威懾,再讓其可以跟著朝廷的發展獲得實惠。
那麽就應該問題不大了。
大方向上就這樣,等到在實施的過程當中,如果發現有什麽問題,那還可以再進行調整。
既然大草原上的事情基本搞定了,朱慈烺就開始為西征做準備。
下一步擴張的重要目標就是哈薩克汗國。
隻是大草原上的孔有德和耿忠明,忽然傳來沙俄使者進入大明的消息。
這讓朱慈烺意識到變數出現了……
直接戰死的人就有1萬多,受傷致殘的也有好幾千人。
加起來就是2萬多人了。
自從天武皇帝朱慈烺登基以來,明朝大軍四處征戰。
對內鎮壓了叛軍,清理了各種利益集團。
對外收複了遼東,拿下了高麗半島和扶桑,還有南邊的東南半島以及徒步高原等地區。
大明朝廷的各大兵團,經曆的戰鬥那可是相當的多了。
卻從來沒有任何一次大戰,會讓一個兵團損失如此慘重!
而這種情況本來應該是可以避免的。
雖然說在這個時代缺乏檢驗水源的技術手段。
但是如果耿忠明小心一些的話,讓他手下的人分批吃飯喝水。
先讓少部分人試一試,確認沒有問題了再讓大部隊喝水吃飯。
那麽耿忠明他們肯定不會有這麽慘重的損失。
看來明朝大軍這幾年,還是打仗打得太過順利了。
所以讓耿忠明他們才會放鬆了警惕。
以為隻要有著強大的火力,那就可以無人可敵了。
不然的話大軍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肯定要先搞清楚周圍的地理環境,順便確認一下水源是否安全?
結果卻搞得耿忠明和孔有德,率領的兩大兵團都拉肚子拉得沒了力氣。
敵人要是再稍微給力一點。
比如衛拉特盟的三大頭領聯起手來同時出擊,那麽這兩大兵團就完蛋了。
到時候不光是損失了大量的兵馬,還會影響到朝廷的戰略安排。
所以朱慈烺看到戰報之後,心裏是很不高興的。
朱慈烺讓人叫來了兵部尚書孫傳庭:“孫愛卿,草原上傳迴來的戰報,你應該都清楚了吧?”
孫傳庭恭敬的說道:“啟稟陛下,戰報上的內容臣已經了解,正準備向陛下請示此事。”
朱慈烺:“哦、這麽說來,孫愛卿已經有了想法?”
孫傳庭:“啟稟陛下,臣想要將此事做成案例,在各大兵團之間通報,讓大家都提高警惕,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還有就是皇家軍事學院那邊,也可以把這個事情加入教學案例,以此來警醒後人。至於對耿忠明該如何處罰,還請皇上示下?”
朱慈烺聽得點了點頭。
孫傳庭果然是心思剔透之人。
他所說的這些,正是朱慈烺準備讓他做的事情。
朱慈烺說道:“關於耿忠明的處罰,你們兵部先拿個方案出來給朕過目,其他的就按照你的這個想法來實施就好。”
孫傳庭:“陛下聖明,微臣遵旨……”
隨後兩人又討論了一下前線的戰事。
出征呂宋地區的大軍也傳迴來戰報。
那邊的情況更加複雜,所以戰鬥進程相對比較慢。
不過明朝大軍的損失很小。
他們主要是以強大的火力開路,先占領目的地是重要城市和港口。
後續才會慢慢的清理當地的土著。
所以對於那邊的事情,朱慈烺並沒有多說什麽。
反而是讓孫傳庭提醒他們以安全為主……
……
處罰耿忠明隻是小事。
把這個事情在各大兵團通報,並且納入皇家軍事學院的教學案例。
這個反而會更讓他更加難受。
因為他一不小心就成了反麵教材,這可是大明20多個兵團當中的僅此一例。
隻要這個事情落實下去了,那麽耿忠明可謂是大名鼎鼎,無人不知了。
而孫傳庭他們很快拿出了處罰方案。
建議耿忠明的品級不變,但是職位降低半級,由兵團長降為副兵團長,暫時以副兵團長的職位統領第十三兵團。
同時罰俸一年,取消一切年終獎勵。
朱慈烺看了之後覺得這個方案也不錯,那就點頭同意了。
他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是該如何長久地穩定大草原的局勢?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這一點蒙古人早就已經證明過了。
當年的蒙古鐵騎那麽生猛,直接打到了歐洲的萊茵河畔去。
可是地盤太大了,他們根本顧不過來,那就隻能分成幾個龐大的汗國。
那就已經等於是陷入了內部分裂,隻是沒有相互開啟大戰,並維持著表麵上的從屬關係而已。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初的四大蒙古汗國是進一步的分崩離析,到了現在更是徹底沒落了。
蒙古人曾經的輝煌早已不複存在。
朱慈烺可不想走蒙古人的老路。
那就要加強對其他地區的控製力才行。
他看了看規劃中的亞歐大陸橋,以及正在修建中的鐵路。
朱慈烺思考了一會兒,決定給大草原增加幾條交通幹線。
大草原東部的話是用一條水泥公路,連接通往遼東的鐵路車站。
再從銀川和吐魯番地區,分別修建一條水泥公路北上,一直延伸到大草原的最深處去。
在草原深處的公路旁邊,再建立相應的驛站和衛所。
這樣運送兵力和物資就方便多了,安全方麵也有了極大的保障。
同時還要在大草原上推廣紅薯,土豆和南瓜等農作物。
這幾種高產農作物的特點是亦菜亦糧,可以為草原上的人解決糧食緊缺的問題。
如果產量富裕的話,還可以拿出一部分來喂養牲口。
南瓜和紅薯這兩種東西,拿來喂牛喂馬,或者是當做羊群的口糧,那可都是非常好的東西。
增加糧草供應,加強軍事力量的威懾,再讓其可以跟著朝廷的發展獲得實惠。
那麽就應該問題不大了。
大方向上就這樣,等到在實施的過程當中,如果發現有什麽問題,那還可以再進行調整。
既然大草原上的事情基本搞定了,朱慈烺就開始為西征做準備。
下一步擴張的重要目標就是哈薩克汗國。
隻是大草原上的孔有德和耿忠明,忽然傳來沙俄使者進入大明的消息。
這讓朱慈烺意識到變數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