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了這些事情之後。


    朱慈烺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思索著該給孩子取個什麽樣的名字?


    朱棣一係的家譜,目前共有20個字輩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靜、迪、先、獻?。


    按照字輩,朱慈烺的下一代是“和”字輩。


    這個字輩倒是可以繼續沿用。


    但是對於金木水火土循環的取名規則,朱慈烺覺得沒必要墨守成規了。


    “朱和宇?”朱慈烺低聲念道。


    “宇”字代表宇宙,廣闊無垠,寓意著孩子胸懷寬廣,擁有遠大的誌向。


    同時按照宇宙二字的解釋,宇字本身就代表著空間。


    朱慈烺心中有著宏偉的抱負,希望他的兒子也不會太差勁。


    不出什麽驚天意外的話。


    在朱慈烺將接班人培養起來之前,他所打下的疆土將會無比浩瀚,必定遠超蒙古帝國時期。


    統一全球那都是大概率事件。


    而這個皇長子不出意外的話,將來會成為朱慈烺的接班人。


    自然要有足夠寬廣的胸懷和遠大的誌向,才有能力掌控這個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


    否則,即便坐上了皇位,也不過是個任人擺布的傀儡皇帝罷了。


    孩子的名字有了。


    朱慈烺又想到沈幼楚還得進行封賞。


    如今後位空懸,都不用他自己主動提出來。


    想必大臣們得知沈幼楚誕下皇長子後,定會有人提議封沈幼楚為皇後。


    如此一來,剛出生的朱和宇便成為了朱慈烺的嫡長子。


    按照立嫡立長的規則。


    朱和宇天然就是大明皇朝的下一任接班人。


    不過朱慈烺並沒有現在就立太子的打算。


    畢竟孩子還太小,一切都還充滿了變數。


    朱慈烺在盡力培養孩子的同時,也要觀察這個孩子是否具備成為合格君主的潛質?


    所以現在不用著急,當務之急是保證孩子能夠平安健康地成長。


    朱慈烺正沉浸在對孩子未來的思考與規劃之中。


    就在這時,李若璉神色匆匆地前來求見。


    看著李若璉焦急的模樣。


    朱慈烺心中暗自思忖,看樣子這應該是又出什麽事情了!


    於是趕緊接見了李若璉……


    ……


    李若璉快步走進禦書房。


    依照規矩恭恭敬敬地行禮說道:“老臣參見陛下。”


    朱慈烺微微抬手:“李愛卿平身,瞧你這般急匆匆的模樣,是不是哪裏又出了狀況?”


    李若璉直起身子,神色凝重地迴道:“啟稟陛下,剛剛收到最新軍情,東察合台汗國派兵向東,悍然侵犯我大明疆域。”


    “東察合台汗國?”朱慈烺聽聞此言,微微皺眉。


    轉身看向掛在牆上的大幅地圖。


    目光在地圖上看了幾眼。


    才確定其位置大致在後世的新疆一帶。


    在明朝時期新疆的大部分地區,連同中亞的部分地盤,都歸屬東察合台汗國統治。


    這個東察合台汗國,乃是由蒙古察合台的後代在天山南北建立的政權。


    蒙古人於神州大地建立的元朝,早在兩百多年前就已覆滅。


    然而其他蒙古分支在各地建立的諸多國度,卻依舊統治著廣袤的領土。


    東察合台汗國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建奴已被盡數擊退,蒙古大草原也已納入朝廷掌控。


    大明朝廷的軍隊無人可擋,已經殺到了大草原深處的烏蘭巴托。


    按理來說,東察合台汗國肯定得知了這些消息。


    這個時候他們本應小心翼翼,夾起尾巴做人,竟然還敢進犯大明疆土?


    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冷笑。


    心中暗道:嘿嘿,事出反常必有妖,說不定又是江南利益集團在背後搞鬼。


    而且對方挑選的這個時間點頗為微妙,如今已是天武元年的金秋十月。


    古詩雲:“胡天八月即飛雪,北風吹地百草折。”


    對於習慣了中原氣候,既不適應滿天風沙,又不耐嚴寒的明朝大軍而言。


    在這個時節出戰那是極為不利的……


    ……


    朱慈烺腦海中思緒飛轉。


    迅速梳理著相關信息。


    隨後開口問道:“對方此番出動了多少兵力?”


    李若璉趕忙迴道:“啟稟陛下,據前線密探傳來的消息,敵人此次共出動了五萬騎兵,如餓狼般殺入我邊境,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手段極其兇殘。


    敵軍行軍速度極快,大軍所過之處,糧草、錢財和壯勞力都被洗劫一空。稍有不順從者,即刻遭到斬殺。如今邊境已有不少村鎮,慘遭屠戮,變得空無一人……”


    朱慈烺聽聞,眼中閃過一絲怒色。


    冷冷地笑了起來:“嗬嗬!朕本來打算先解決江南的偽明朝廷,再慢慢收拾這些跳梁小醜。既然他們如此急著找死,那朕就成全他們好了。”


    他稍作停頓,語氣堅定地命令道:“立刻傳旨給第十六兵團的李定國,令他率領五萬將士即刻出戰。還有駐紮在寧夏銀川的衛時春,命他帶領第十兵團的兩萬精銳,再加上五萬已歸順的蒙古騎兵。


    總共出動12萬兵馬,組成西征大軍,迅速向西進發,務必痛擊來犯之敵……”


    李若璉領命道:“老臣遵旨……”


    言罷他便匆匆轉身離去,趕緊去傳達皇帝的旨意。


    朱慈烺知道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帷幕,而這不是隻把部隊派出去就完事了。


    還需要兵部、戶部和工部等諸多部門緊密配合。


    於是他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共同商議此事。


    待大臣們齊聚禦書房,朱慈烺把他之前下達的命令,告訴了文武大臣。


    又神色嚴肅地說道:“東察合台汗國公然侵犯我大明疆土,此仇不報,我大明威嚴何在?這仗肯定是要打的,而且必須把敵人打疼、打怕,讓他們不敢再犯。


    工部要全力提供精良的兵器和充足的武器彈藥,前線的武器裝備會被部隊帶走,工部要及時給補充過去。


    正式的調兵遣將命令,需由兵部立刻下達,戶部則要保障糧草供應,確保前線將士無後顧之憂。”


    眾臣趕緊說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同時在心裏想著:一般的皇帝可沒有這個本事。


    也就是朱慈烺威望夠高,才能憑借口頭命令讓部隊行動起來。


    要是換成別的皇帝這樣子做的話。


    非但不能調動部隊,反而還會被文官一頓噴。


    但是麵對強勢無比的朱慈烺。


    大家隻能乖乖的選擇配合。


    隻有孫傳庭有點不解的問道:“陛下,從四川調李定國出戰,時間上會不會來不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囉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囉說並收藏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