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兵分三路、大軍出擊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作者:囉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少林他們的船隻終於靠岸之後。
孫維藩不但見到了孫少林,還見到了馬祥麟和周遇吉。
孫維藩趕緊趕忙迎了上去。
離開大明的時間稍微長一些,見到了認識的人就感覺特別親切。
雙方先是相互熱情又簡單地寒暄之後。
孫維藩神色嚴肅地把最新的情況,仔細地跟他們一一說明。
孫維藩:“你們來的真是時候,本洲島那邊如今正需要大量的兵力支援,我們這邊雖然能夠勉強抽調出來不少兵力,但是苦於沒有足夠的船隻,一時間根本沒辦法將兵力送過去!
現在好了,不但兵力非常充足,有了水師船隊的配合之後,也能更快地把兵力運送過去。”
孫少林微笑著說道:“這叫來得早,不如來的巧,活該敵人倒黴。”
馬祥麟不禁感慨萬千:“這恰恰充分說明了陛下明見萬裏,高瞻遠矚,把我們派遣過來是極其正確的。”
周遇吉問道:“懷寧侯對這邊的局勢和情況了解得更為詳紐,您覺得我們接下來應當從哪裏下手才好?”
孫維藩伸手指向地圖詳細地解說道:“本洲島那邊的敵人數量眾多,不過主要集中在東京灣和名古屋這兩個地方。其他區域雖說也有敵人分布,但遠沒有這麽密集。
而且東京灣和名古屋都位於東海岸,依我之見,咱們應當派遣大部分兵力朝著東邊行進,然後從東海岸直接發起猛烈的進攻,到時候水路和陸路同時推進,將敵人的主力部隊徹底殲滅。”
其他人紛紛圍攏過來。
仔細地圍著地圖觀察研究了一番。
都覺得孫維藩提出的這個策略很是可行。
直接朝著敵人的核心區域進發,將其主力部隊一舉殲滅。
如此一來,後續的諸多事宜處理起來就會輕鬆許多。
馬祥麟讚同地說道:“我看這個方案切實可行,從北邊的江浦那裏穿越海峽,隨後便能直接抵達東海岸,這樣也不會耗費過多的時間。”
周遇吉果斷地說道:“那就這麽敲定下來,我率領一部人馬去攻打名古屋,東京灣就交由馬將軍負責了。”
馬祥麟麵露遲疑之色:“我們兩個把名古屋和東京灣都拿下了,這會不會不太妥當,難免有爭搶戰功的嫌疑啊!”
周遇吉毫不在意地大手一揮:“那就先把他們打得元氣大傷,讓敵人喪失戰鬥力。”
孫維藩一臉正色地說道:“此刻哪裏還用得著考慮這麽多,什麽搶功不搶功的?咱們所有人都是在為陛下和朝廷效力,切莫因為這些小節而耽誤了陛下的大事,這才是最為關鍵的。我堅信尚可喜將軍,對此定然是能夠充分理解的。”
孫少林深表認同:“我完全讚同懷寧侯的看法,盡快將敵人剿滅才是當務之急,其他的統統都是細枝末節,絕不能讓這些瑣事影響到陛下的戰略部署。”
馬祥麟聽了也不再糾結,爽快地朗聲道:“好,那就這麽定了。”
周遇吉也幹脆利落地應道:“一切都聽懷寧侯的安排。”
孫少林:“那魷先卸下一部分物資存放在福崗這邊,然後把前去支援的大軍全部帶上,我們盡快出發。”
孫維藩貼心地問道:“你們在海上漂泊了這麽多天,可謂是身心俱疲,要不要先休整一下?”
孫少林:“我在海上征戰已久,倒是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不過馬將軍和周將軍他們可能需要休整一番。”
馬祥麟沉吟了一下說道:“那就休整一晚吧,明日清晨再出發,否則將士們疲憊不堪,到了地也會嚴重影響戰鬥力。”
周遇吉也點頭說道:“確實需要休整一下,很多將士都難以適應海上的顛簸生活,讓他們上岸好好睡上一覺。”
孫維藩:“好,我馬上吩咐下去,立刻讓人妥善安排……”
他們商議好了之後,命令立刻傳達下去。
福岡的駐軍瞬間全部忙碌起來,紛紛化身為臨時的炊事兵。
熱火朝天地忙著給大軍準備豐盛的飯菜。
而從海船上下來的將士們。
大多數都顯得腳步虛浮,走路踉踉蹌蹌,看起來像是喝醉了的樣子。
顯然暈船的症狀比較嚴重。
到了用餐的時候,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毫無胃口。
這些將士可都是久經沙場、身經百戰的老兵。
他們心裏非常清楚,即便沒有胃口也必須強迫自己進食,否則體力難以恢複,後續又怎能上陣殺敵?
有時在殘酷的戰場上。
哪怕四周盡是觸目驚心的殘肢斷臂,鮮血滿地流淌,他們也要鼓足勇氣,拚命地大口吃飯。
因為隻有吃飽了才有力氣作戰。
否則很可能因此而死在敵人的刀下……
……
十幾萬的大軍。
再加上水師艦隊的數萬人。
全部都在福岡進行休整。
福岡城內的所有房屋都住滿了人還是不夠。
還有大量的士兵住在倉庫區域,或者是在城外臨時搭建起帳篷。
但即便如此,能夠睡在堅實的陸地上,總歸是比睡在搖晃的海船上要好得多。
經過了一個晚上的充分休息之後。
等到第二天清晨太陽升起之時,將士們的精神狀態都有了顯著的好轉。
接著,大軍有條不紊地登上海船,分成三路大軍依次出發了。
其中兩支隊伍朝著本州島的東海岸挺進,目標直指東京灣和名古屋。
而第三支隊伍則沿著西海岸一路向北行進。
這一路隊伍不僅要給尚可喜他們提供支援。
還準備派出一部分兵力前往本州島的最北端,然後從北向南橫推而下。
對敵人形成兩麵夾擊的態勢,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將敵人徹底消滅幹淨。
在明朝大軍強大無比的絕對實力麵前,這一迴小鬼子想必是難以掀起什麽風浪了。
而這也正是朱慈烺再次增兵的目的。
就是要讓這一場東征戰役盡快結束……
孫維藩不但見到了孫少林,還見到了馬祥麟和周遇吉。
孫維藩趕緊趕忙迎了上去。
離開大明的時間稍微長一些,見到了認識的人就感覺特別親切。
雙方先是相互熱情又簡單地寒暄之後。
孫維藩神色嚴肅地把最新的情況,仔細地跟他們一一說明。
孫維藩:“你們來的真是時候,本洲島那邊如今正需要大量的兵力支援,我們這邊雖然能夠勉強抽調出來不少兵力,但是苦於沒有足夠的船隻,一時間根本沒辦法將兵力送過去!
現在好了,不但兵力非常充足,有了水師船隊的配合之後,也能更快地把兵力運送過去。”
孫少林微笑著說道:“這叫來得早,不如來的巧,活該敵人倒黴。”
馬祥麟不禁感慨萬千:“這恰恰充分說明了陛下明見萬裏,高瞻遠矚,把我們派遣過來是極其正確的。”
周遇吉問道:“懷寧侯對這邊的局勢和情況了解得更為詳紐,您覺得我們接下來應當從哪裏下手才好?”
孫維藩伸手指向地圖詳細地解說道:“本洲島那邊的敵人數量眾多,不過主要集中在東京灣和名古屋這兩個地方。其他區域雖說也有敵人分布,但遠沒有這麽密集。
而且東京灣和名古屋都位於東海岸,依我之見,咱們應當派遣大部分兵力朝著東邊行進,然後從東海岸直接發起猛烈的進攻,到時候水路和陸路同時推進,將敵人的主力部隊徹底殲滅。”
其他人紛紛圍攏過來。
仔細地圍著地圖觀察研究了一番。
都覺得孫維藩提出的這個策略很是可行。
直接朝著敵人的核心區域進發,將其主力部隊一舉殲滅。
如此一來,後續的諸多事宜處理起來就會輕鬆許多。
馬祥麟讚同地說道:“我看這個方案切實可行,從北邊的江浦那裏穿越海峽,隨後便能直接抵達東海岸,這樣也不會耗費過多的時間。”
周遇吉果斷地說道:“那就這麽敲定下來,我率領一部人馬去攻打名古屋,東京灣就交由馬將軍負責了。”
馬祥麟麵露遲疑之色:“我們兩個把名古屋和東京灣都拿下了,這會不會不太妥當,難免有爭搶戰功的嫌疑啊!”
周遇吉毫不在意地大手一揮:“那就先把他們打得元氣大傷,讓敵人喪失戰鬥力。”
孫維藩一臉正色地說道:“此刻哪裏還用得著考慮這麽多,什麽搶功不搶功的?咱們所有人都是在為陛下和朝廷效力,切莫因為這些小節而耽誤了陛下的大事,這才是最為關鍵的。我堅信尚可喜將軍,對此定然是能夠充分理解的。”
孫少林深表認同:“我完全讚同懷寧侯的看法,盡快將敵人剿滅才是當務之急,其他的統統都是細枝末節,絕不能讓這些瑣事影響到陛下的戰略部署。”
馬祥麟聽了也不再糾結,爽快地朗聲道:“好,那就這麽定了。”
周遇吉也幹脆利落地應道:“一切都聽懷寧侯的安排。”
孫少林:“那魷先卸下一部分物資存放在福崗這邊,然後把前去支援的大軍全部帶上,我們盡快出發。”
孫維藩貼心地問道:“你們在海上漂泊了這麽多天,可謂是身心俱疲,要不要先休整一下?”
孫少林:“我在海上征戰已久,倒是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不過馬將軍和周將軍他們可能需要休整一番。”
馬祥麟沉吟了一下說道:“那就休整一晚吧,明日清晨再出發,否則將士們疲憊不堪,到了地也會嚴重影響戰鬥力。”
周遇吉也點頭說道:“確實需要休整一下,很多將士都難以適應海上的顛簸生活,讓他們上岸好好睡上一覺。”
孫維藩:“好,我馬上吩咐下去,立刻讓人妥善安排……”
他們商議好了之後,命令立刻傳達下去。
福岡的駐軍瞬間全部忙碌起來,紛紛化身為臨時的炊事兵。
熱火朝天地忙著給大軍準備豐盛的飯菜。
而從海船上下來的將士們。
大多數都顯得腳步虛浮,走路踉踉蹌蹌,看起來像是喝醉了的樣子。
顯然暈船的症狀比較嚴重。
到了用餐的時候,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毫無胃口。
這些將士可都是久經沙場、身經百戰的老兵。
他們心裏非常清楚,即便沒有胃口也必須強迫自己進食,否則體力難以恢複,後續又怎能上陣殺敵?
有時在殘酷的戰場上。
哪怕四周盡是觸目驚心的殘肢斷臂,鮮血滿地流淌,他們也要鼓足勇氣,拚命地大口吃飯。
因為隻有吃飽了才有力氣作戰。
否則很可能因此而死在敵人的刀下……
……
十幾萬的大軍。
再加上水師艦隊的數萬人。
全部都在福岡進行休整。
福岡城內的所有房屋都住滿了人還是不夠。
還有大量的士兵住在倉庫區域,或者是在城外臨時搭建起帳篷。
但即便如此,能夠睡在堅實的陸地上,總歸是比睡在搖晃的海船上要好得多。
經過了一個晚上的充分休息之後。
等到第二天清晨太陽升起之時,將士們的精神狀態都有了顯著的好轉。
接著,大軍有條不紊地登上海船,分成三路大軍依次出發了。
其中兩支隊伍朝著本州島的東海岸挺進,目標直指東京灣和名古屋。
而第三支隊伍則沿著西海岸一路向北行進。
這一路隊伍不僅要給尚可喜他們提供支援。
還準備派出一部分兵力前往本州島的最北端,然後從北向南橫推而下。
對敵人形成兩麵夾擊的態勢,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將敵人徹底消滅幹淨。
在明朝大軍強大無比的絕對實力麵前,這一迴小鬼子想必是難以掀起什麽風浪了。
而這也正是朱慈烺再次增兵的目的。
就是要讓這一場東征戰役盡快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