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敵人火力太猛,明軍撤退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作者:囉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明朝末年。
倭寇的數量多得令人咋舌。
其中固然有眾多落草為寇的假倭寇。
但是正兒八經的倭寇數量也很多。
當那三四百艘大小不同的戰船逐漸逼近時。
孫維藩凝望著這浩蕩的場景,心中不禁揣測,恐怕所有的倭寇都匯集到此了吧?
不然敵人哪來的這麽多戰船?
孫維藩舉起望遠鏡,仔細地觀察了好一會兒。
發現敵人所擁有的火炮數量並不多,僅僅隻有一小部分戰船上裝配著火炮。
這讓孫維藩稍微鬆了一口氣。
否則麵對幾百門火炮的狂轟濫炸,孫維藩他們就隻能幹脆撤退了。
因為硬撐下去那就是送死……
不過這倒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對方說到底隻是一群海盜。
他們也舍不得那麽多的錢去買火炮。
不過孫維藩發現對方的每一艘戰船上,基本上都配備著八牛弩。
由此可見朝廷大軍常用的作戰方式,已經被這些海盜學會了。
對方的火炮比孫維藩他們多了兩三倍。
這個還能想辦法應對
對方的八牛弩數量相比孫維藩他們,竟然多出了近乎十倍左右。
這個事情可就不好辦了,看來這場仗不好打啊!
現在朝廷大軍唯一能夠倚仗的優勢,便是他們所使用的炸藥了。
炸藥的威力要比火藥更大。
孫維藩此次帶來的炸藥數量相當充足。
但是敵人的火力密度太恐怖,這樣子也不好對付。
孫維藩腦海裏麵不斷在想著辦法,看能不能想辦法更好地進行防禦?
可是想了好一會兒,都沒有什麽好辦法。
而敵人的戰船正在快速接近……
……
敵人的戰船正在不斷駛向碼頭。
戰場上的緊張氣氛仿佛凝固了一般。
首先發動攻擊的是敵人的大炮。
“轟轟轟轟轟……”
一連串震耳欲聾的炮聲驟然響起。
一顆接一顆實心的炮彈,唿嘯著狠狠砸了過來。
敵人的戰船處於波濤起伏的海麵上,隨著海浪的湧動而微微搖晃。
再加上這個時代的大炮射擊精度原本就不怎麽樣。
敵人發射出的炮彈落在碼頭上。
在地麵砸出一個又一個小土坑,有的炮彈砸在了棧橋上,瞬間使得棧橋木屑四濺。
還有的炮彈幹脆落入海水之中,濺起一片高高的水花。
萬幸的是這一輪炮擊,對朝廷大軍沒有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傷亡。
就敵人開炮的同時,明軍僅有的十幾門火炮也不甘示弱地開火了。
敵人的戰船在海麵上不斷地移動變換位置,明軍射出的炮彈同樣也打得不準。
有一大半的炮彈都落空了。
不過仍有幾枚炮彈砸中了敵人的戰船。
隻聽得“哢嚓”一聲巨響,戰船立刻被砸出一個窟窿。
從第一輪相互對轟的結果來看。
反倒是兵力更少,火炮也更少的明軍略占上風。
但這僅僅隻是這場戰鬥的開端。
敵人的戰船繼續堅定不移地靠近碼頭,並持續不斷地對著碼頭猛烈開火。
隨著雙方之間距離的不斷拉近。
敵人炮擊的精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在一片震耳欲聾的大炮轟鳴聲中。
敵人的炮轟終於取得了一些效果。
有一些炮彈準確地砸在了明軍的陣地上,將陣地前方的木製擋車砸碎或者是砸翻在地。
又將用沙袋修築的陣地砸得土石飛濺。
那些木質的擋拆中間都有兩個小孔,是給明軍士兵專門留著的觀察孔和射擊孔。
隻要有擋車擋著的話,敵人的炮彈就傷不到他們。
但是現在很多擋車沒了。
有幾個猝不及防的士兵,被四處飛濺的碎石子和木屑傷到了。
明軍的火炮緊接著再次開火。
又成功地將敵人的多艘戰船砸出大小不一的窟窿。
可是實心炮彈所能造成的破壞,大多隻是在船身上砸出窟窿而已,對於敵人的戰船來說,這種程度的損傷影響並不致命。
因為敵人距離海岸線並不算遠,他們隨時都能夠靈活地向南北兩邊撤退。
隻要避開了明軍的火力打擊範圍,敵人就可以選擇靠岸登陸。
甚至是跳海遊過去問題也不大。
所以敵人的戰船即便有所受損,隻要不是當場沉沒他們就不慌。
並且敵人的戰船數量眾多。
哪怕損失了一小部分,也不會對整體局勢產生太大的影響。
於是雙方的火炮持續不斷地相互對轟,炮彈唿嘯著不斷的飛向彼此。
雙方打得不可開交,福岡碼頭那一片區域炮聲如雷。
同時雙方之間的距離在炮火聲中不斷縮短,終於進入了八牛弩的有效射程。
雙方的八牛弩瞬間同時開火。
弩箭帶著威力巨大的炸藥或火藥,以極快的速度射向對方。
“轟隆隆……轟隆隆……”
劇烈的爆炸聲再次響起。
明軍這邊的陣地有好幾處被炸毀,導致明軍開始出現了人員陣亡的情況。
敵人那邊的損失則更為慘重,直接有十多艘戰船的側麵被炸開了破洞。
洶湧的海水瘋狂地湧入船艙,戰船瞬間開始迅速下沉。
雖然從戰果來看,明軍這邊相對更為顯著,但是敵人占據著絕對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其火力優勢同樣也格外明顯。
倘若這樣持續膠著下去。
明軍必然難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消耗。
必須盡快想出一個有效的辦法才行……
……
硬窗鋼板他們。
在密切地關注著戰況的發展。
當他們發現明軍所擁有的火炮數量極為稀少,八牛弩的數量也遠遠不如己方時。
立刻說道:“為了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消滅敵人,我們應當派人從南北兩邊進行登陸作戰,采取海上和陸地同時發起進攻的策略,他們肯定支撐不了太長時間。”
“這確實是好辦法,能夠有機會殲滅這樣一支大明朝廷的正規軍,這種機會恐怕錯過就沒有了。”
“我也支持這個辦法,那就立刻按照這個計劃行事……”
於是敵人的運輸船隊當中。
迅速地分出了不少船隻和五六千人,分別朝著南北兩邊疾馳而去。
從碼頭的南北兩邊嚐試登陸。
孫維藩看到這種情況,就知道他們危險了。
他當機立斷大聲下達命令:“馬上把所有的擋車全部推上去,全力掩護將士們帶著八牛弩和炸藥迅速撤退,所有人全部撤迴城裏麵去……”
“遵命……”
倭寇的數量多得令人咋舌。
其中固然有眾多落草為寇的假倭寇。
但是正兒八經的倭寇數量也很多。
當那三四百艘大小不同的戰船逐漸逼近時。
孫維藩凝望著這浩蕩的場景,心中不禁揣測,恐怕所有的倭寇都匯集到此了吧?
不然敵人哪來的這麽多戰船?
孫維藩舉起望遠鏡,仔細地觀察了好一會兒。
發現敵人所擁有的火炮數量並不多,僅僅隻有一小部分戰船上裝配著火炮。
這讓孫維藩稍微鬆了一口氣。
否則麵對幾百門火炮的狂轟濫炸,孫維藩他們就隻能幹脆撤退了。
因為硬撐下去那就是送死……
不過這倒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對方說到底隻是一群海盜。
他們也舍不得那麽多的錢去買火炮。
不過孫維藩發現對方的每一艘戰船上,基本上都配備著八牛弩。
由此可見朝廷大軍常用的作戰方式,已經被這些海盜學會了。
對方的火炮比孫維藩他們多了兩三倍。
這個還能想辦法應對
對方的八牛弩數量相比孫維藩他們,竟然多出了近乎十倍左右。
這個事情可就不好辦了,看來這場仗不好打啊!
現在朝廷大軍唯一能夠倚仗的優勢,便是他們所使用的炸藥了。
炸藥的威力要比火藥更大。
孫維藩此次帶來的炸藥數量相當充足。
但是敵人的火力密度太恐怖,這樣子也不好對付。
孫維藩腦海裏麵不斷在想著辦法,看能不能想辦法更好地進行防禦?
可是想了好一會兒,都沒有什麽好辦法。
而敵人的戰船正在快速接近……
……
敵人的戰船正在不斷駛向碼頭。
戰場上的緊張氣氛仿佛凝固了一般。
首先發動攻擊的是敵人的大炮。
“轟轟轟轟轟……”
一連串震耳欲聾的炮聲驟然響起。
一顆接一顆實心的炮彈,唿嘯著狠狠砸了過來。
敵人的戰船處於波濤起伏的海麵上,隨著海浪的湧動而微微搖晃。
再加上這個時代的大炮射擊精度原本就不怎麽樣。
敵人發射出的炮彈落在碼頭上。
在地麵砸出一個又一個小土坑,有的炮彈砸在了棧橋上,瞬間使得棧橋木屑四濺。
還有的炮彈幹脆落入海水之中,濺起一片高高的水花。
萬幸的是這一輪炮擊,對朝廷大軍沒有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傷亡。
就敵人開炮的同時,明軍僅有的十幾門火炮也不甘示弱地開火了。
敵人的戰船在海麵上不斷地移動變換位置,明軍射出的炮彈同樣也打得不準。
有一大半的炮彈都落空了。
不過仍有幾枚炮彈砸中了敵人的戰船。
隻聽得“哢嚓”一聲巨響,戰船立刻被砸出一個窟窿。
從第一輪相互對轟的結果來看。
反倒是兵力更少,火炮也更少的明軍略占上風。
但這僅僅隻是這場戰鬥的開端。
敵人的戰船繼續堅定不移地靠近碼頭,並持續不斷地對著碼頭猛烈開火。
隨著雙方之間距離的不斷拉近。
敵人炮擊的精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在一片震耳欲聾的大炮轟鳴聲中。
敵人的炮轟終於取得了一些效果。
有一些炮彈準確地砸在了明軍的陣地上,將陣地前方的木製擋車砸碎或者是砸翻在地。
又將用沙袋修築的陣地砸得土石飛濺。
那些木質的擋拆中間都有兩個小孔,是給明軍士兵專門留著的觀察孔和射擊孔。
隻要有擋車擋著的話,敵人的炮彈就傷不到他們。
但是現在很多擋車沒了。
有幾個猝不及防的士兵,被四處飛濺的碎石子和木屑傷到了。
明軍的火炮緊接著再次開火。
又成功地將敵人的多艘戰船砸出大小不一的窟窿。
可是實心炮彈所能造成的破壞,大多隻是在船身上砸出窟窿而已,對於敵人的戰船來說,這種程度的損傷影響並不致命。
因為敵人距離海岸線並不算遠,他們隨時都能夠靈活地向南北兩邊撤退。
隻要避開了明軍的火力打擊範圍,敵人就可以選擇靠岸登陸。
甚至是跳海遊過去問題也不大。
所以敵人的戰船即便有所受損,隻要不是當場沉沒他們就不慌。
並且敵人的戰船數量眾多。
哪怕損失了一小部分,也不會對整體局勢產生太大的影響。
於是雙方的火炮持續不斷地相互對轟,炮彈唿嘯著不斷的飛向彼此。
雙方打得不可開交,福岡碼頭那一片區域炮聲如雷。
同時雙方之間的距離在炮火聲中不斷縮短,終於進入了八牛弩的有效射程。
雙方的八牛弩瞬間同時開火。
弩箭帶著威力巨大的炸藥或火藥,以極快的速度射向對方。
“轟隆隆……轟隆隆……”
劇烈的爆炸聲再次響起。
明軍這邊的陣地有好幾處被炸毀,導致明軍開始出現了人員陣亡的情況。
敵人那邊的損失則更為慘重,直接有十多艘戰船的側麵被炸開了破洞。
洶湧的海水瘋狂地湧入船艙,戰船瞬間開始迅速下沉。
雖然從戰果來看,明軍這邊相對更為顯著,但是敵人占據著絕對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其火力優勢同樣也格外明顯。
倘若這樣持續膠著下去。
明軍必然難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消耗。
必須盡快想出一個有效的辦法才行……
……
硬窗鋼板他們。
在密切地關注著戰況的發展。
當他們發現明軍所擁有的火炮數量極為稀少,八牛弩的數量也遠遠不如己方時。
立刻說道:“為了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消滅敵人,我們應當派人從南北兩邊進行登陸作戰,采取海上和陸地同時發起進攻的策略,他們肯定支撐不了太長時間。”
“這確實是好辦法,能夠有機會殲滅這樣一支大明朝廷的正規軍,這種機會恐怕錯過就沒有了。”
“我也支持這個辦法,那就立刻按照這個計劃行事……”
於是敵人的運輸船隊當中。
迅速地分出了不少船隻和五六千人,分別朝著南北兩邊疾馳而去。
從碼頭的南北兩邊嚐試登陸。
孫維藩看到這種情況,就知道他們危險了。
他當機立斷大聲下達命令:“馬上把所有的擋車全部推上去,全力掩護將士們帶著八牛弩和炸藥迅速撤退,所有人全部撤迴城裏麵去……”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