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崇禎瞎操心,疏忽的關鍵點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作者:囉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慈烺聽到外麵傳來崇禎的聲音。
頓時不高興地皺了一下眉頭。
不過崇禎太上皇都已經闖到禦書房外麵來了,朱慈烺就幹脆讓人把他請了進來。
倒是想看看這家夥究竟要幹嘛?
崇禎進來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問道:“禮部臨時倉庫起火的事情寡人已經知道了,這個事情看起來確實充滿了蹊蹺,但是你要調查可以慢慢查,怎麽能如此衝動地封閉整個京城呢?”
朱慈烺冷笑一聲:“嗬嗬!太上皇的消息還真是靈通得很嘛!怎麽?你這是在教朕如何做事?”
崇禎朱由檢氣得臉色發青:“逆子,不管再怎麽說我都是你的父親,你就這樣對待你的父親?你不怕天打雷劈嗎?”
朱慈烺一臉不屑:“怕的話我就不會這樣說話了,說吧,你過來究竟有什麽事情?”
崇禎太上皇強壓著怒火:“我能有什麽事情?還不是為了這大明江山操心!你這樣子動不動就封閉城門,全城搜索。
很容易鬧得人心惶惶,市麵上的生活物資價格可能又會開始暴漲,從而容易引起官吏和百姓的怨氣,這對朝廷和你都沒有任何好處……”
朱慈烺目光銳利地盯著崇禎問道:“是誰告訴你這些消息的,又是誰鼓動你過來的?”
崇禎太上皇怒目圓睜:“沒有人鼓動寡人,寡人看著你胡作非為實在看不下去了,所以過來勸你改正。”
“嗬嗬!”朱慈烺再次冷笑一聲。
緊緊盯著崇禎的雙眼說道:“如果你真的懂得如何治理江山的話,大明江山何至於淪落到今天這個淒慘的樣子?
如果你所想的都是正確的,那你為什麽沒有得到你想要的結果?茂名都爛成什麽樣子了,你不知道嗎?你不會對比一下嗎?”
崇禎太上皇被這番話刺激得渾身顫抖:“你、你這個逆子!”
二傻子此刻感覺像是被戳到了肺管子。
他勤勤懇懇當了十幾年的皇帝,結果大明江山的局勢卻每況愈下,越來越糟糕。
這無疑是說到他的痛處了。
朱慈烺毫不留情地說道:“太上皇可知道上個月的商稅收了多少?整整收了 390 萬兩銀子,這僅僅是一個月的稅收,並且整體的稅率遠遠超過了 30 稅 1。
而不論是京城,還是朝廷控製的其他城市,做生意的商人依然非常活躍,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如果全國上下都這樣收商稅的話,每個月的商稅至少有六七百萬兩銀子。
你說有那麽多的銀子的話,朝廷可以養多少軍隊?可以打造多少兵器?還有什麽事情是做不成的?而你在位的時候,可有收到過一兩銀子的商稅?所以太上皇請迴吧!朕清楚自己在做什麽。”
崇禎朱由檢心急如焚:“你、這樣做早晚要出大亂子,這會出大事的啊!”
朱慈烺斬釘截鐵地說道:“這些不是你該操心的事情,朕清楚自己的對手是誰,朕從來沒有小看過他們,既然對手已經出招了,朕怎麽能不接招呢?
朕做事自有朕的分寸,別說是封閉京師的城門,就算朕再封城幾天,誰又敢有意見?凡是敢於阻擋朕中興大明者,必誅之。”
這不僅僅是朱慈烺內心的真實想法。
此時此地把這些話這樣直白地說出來。
同時也是對崇禎太上皇的嚴厲警告。
崇禎被氣得渾身發抖:“你、你這個逆子,你好自為之……”
崇禎皇太上皇被氣得不輕。
接著轉身拂袖而去……
……
在崇禎太上皇走後。
朱慈烺立刻吩咐道:“派人去搞清楚,太上皇和太後今天都見了什麽人,說了什麽話?”
方正化連忙應道:“老奴遵旨……”
接著方正化趕緊去安排了。
朱慈烺拿起錦衣衛和東廠的密報,仔細研究著關於教育內容改革的各方反應。
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這些東西朱慈烺之前就已經看過一遍,現在又重新再看一遍。
卻依然沒能有什麽收獲。
而方正化沒多久就傳來了消息:“啟稟皇上,今天早上周奎父子入宮覲見太上皇和皇太後,言及城門被封閉之事,說這樣太過擾民,影響了正常的生產和經營活動。”
朱慈烺冷哼一聲:“哦,原來是周家父子,他們有什麽生產活動,又有什麽經營活動呀?
朕不是已經下了旨意,給周家每個月提供的生活物資,不能超過十兩銀子嗎?”
方正化趕忙迴道:“迴稟陛下,前些時日皇太後給了周奎 5000 兩的銀票,周奎的兒子周鑒,這些天經常去城外買地……”
原來是手上有了銀子,又開始想辦法圈地了。
朱慈烺留了周家父子一命。
這已經是極其仁慈了。
既然他們如此不安分,那就得想個辦法讓他們安分下來。
朱慈烺緩緩說道:“方大伴,禮部的臨時庫房都有人敢放火,可見那些賊人的膽子有多大了!
你說周鑒這樣經常出城,並且還是帶著銀子出城去買地,要是被有心人給盯上了的話,出點什麽事情那多不好啊?可千萬別像他爹一樣,直接被人打斷了雙腿,這樣的話,以後還怎麽生活呀?”
方正化心領神會:“皇爺放心,奴婢知道該怎麽做了。”
朱慈烺嚴肅地說道:“嗯,動作利落一點,不要留下什麽尾巴。”
“老奴明白。”
方正化說完又匆匆離去了。
這真是能者多勞了……
……
朱慈烺卻在想著另一個問題
京城的貪官汙吏和地主豪強。
之前就已經被狠狠地清理了一遍。
而京城周邊的絕大部分土地,全部都已經收歸朝廷所有
軍功授田的事情又還沒有來得及開始。
目前隻有少部分土地分給了無地白老百姓,那些老百姓手上的土地也不多,一家人頂多有個二三十畝。
誰有那麽多的土地可以賣給周家呀?
這個事情還真是巧得很啊!
不對。
這個事情肯定不對勁。
朱慈烺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別人如果想要對付他的話。
方方麵麵都會發力來對付他。
可是幕後黑手真把他給幹掉的話,那麽將會扶持什麽人上位呢?
除了崇禎那個二傻子之外。
最有可能的當然就是他的那些兄弟了。
崇禎還是生了不少兒子的。
除了朱慈烺這個長子之外,次子早已夭折。
朱慈烺仔細想了一下他的那些好弟弟。
三弟朱慈炯生於崇禎五年(1632 年),在崇禎十六年(1643 年)封為定王。
這就是後來的反清人士,經常掛在嘴邊的朱三太子了。
朱慈炯目前已經 12 歲,很有可能會成為有心人扶持的目標。
往下就是 4 弟朱慈炤,同樣生於崇禎五年(1632 年),在崇禎十五年(1642 年)三月封為永王。
這家夥封王的時間竟然更早一些。
看來其中也有貓膩啊!
並且這個家夥是跟“朱三太子”同一年生的,年紀也都差不多,他也很有可能成為有心人的目標。
五弟朱慈煥生於崇禎九年(1636 年),曆史上滿清修史為掩人耳目,對外宣稱其虛歲五歲時病死。
實際上他隱姓埋名逃亡了一生,最後在山東汶上縣被捕,被康熙帝淩遲處死,全家無一幸免。
這就是反清人士口中的“朱五太子”了。
另外還有 6 弟朱慈燦和一個七弟,不過這兩人也都早就夭折了。
目前就隻剩下了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還有才 8 歲的朱慈煥。
之前朱慈烺忽略了這幾個弟弟。
現在看來要高度重視起來才行了,因為這些驕傲很有可能成為敵人的突破口。
這是他疏忽了的一個很重要的點……
頓時不高興地皺了一下眉頭。
不過崇禎太上皇都已經闖到禦書房外麵來了,朱慈烺就幹脆讓人把他請了進來。
倒是想看看這家夥究竟要幹嘛?
崇禎進來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問道:“禮部臨時倉庫起火的事情寡人已經知道了,這個事情看起來確實充滿了蹊蹺,但是你要調查可以慢慢查,怎麽能如此衝動地封閉整個京城呢?”
朱慈烺冷笑一聲:“嗬嗬!太上皇的消息還真是靈通得很嘛!怎麽?你這是在教朕如何做事?”
崇禎朱由檢氣得臉色發青:“逆子,不管再怎麽說我都是你的父親,你就這樣對待你的父親?你不怕天打雷劈嗎?”
朱慈烺一臉不屑:“怕的話我就不會這樣說話了,說吧,你過來究竟有什麽事情?”
崇禎太上皇強壓著怒火:“我能有什麽事情?還不是為了這大明江山操心!你這樣子動不動就封閉城門,全城搜索。
很容易鬧得人心惶惶,市麵上的生活物資價格可能又會開始暴漲,從而容易引起官吏和百姓的怨氣,這對朝廷和你都沒有任何好處……”
朱慈烺目光銳利地盯著崇禎問道:“是誰告訴你這些消息的,又是誰鼓動你過來的?”
崇禎太上皇怒目圓睜:“沒有人鼓動寡人,寡人看著你胡作非為實在看不下去了,所以過來勸你改正。”
“嗬嗬!”朱慈烺再次冷笑一聲。
緊緊盯著崇禎的雙眼說道:“如果你真的懂得如何治理江山的話,大明江山何至於淪落到今天這個淒慘的樣子?
如果你所想的都是正確的,那你為什麽沒有得到你想要的結果?茂名都爛成什麽樣子了,你不知道嗎?你不會對比一下嗎?”
崇禎太上皇被這番話刺激得渾身顫抖:“你、你這個逆子!”
二傻子此刻感覺像是被戳到了肺管子。
他勤勤懇懇當了十幾年的皇帝,結果大明江山的局勢卻每況愈下,越來越糟糕。
這無疑是說到他的痛處了。
朱慈烺毫不留情地說道:“太上皇可知道上個月的商稅收了多少?整整收了 390 萬兩銀子,這僅僅是一個月的稅收,並且整體的稅率遠遠超過了 30 稅 1。
而不論是京城,還是朝廷控製的其他城市,做生意的商人依然非常活躍,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如果全國上下都這樣收商稅的話,每個月的商稅至少有六七百萬兩銀子。
你說有那麽多的銀子的話,朝廷可以養多少軍隊?可以打造多少兵器?還有什麽事情是做不成的?而你在位的時候,可有收到過一兩銀子的商稅?所以太上皇請迴吧!朕清楚自己在做什麽。”
崇禎朱由檢心急如焚:“你、這樣做早晚要出大亂子,這會出大事的啊!”
朱慈烺斬釘截鐵地說道:“這些不是你該操心的事情,朕清楚自己的對手是誰,朕從來沒有小看過他們,既然對手已經出招了,朕怎麽能不接招呢?
朕做事自有朕的分寸,別說是封閉京師的城門,就算朕再封城幾天,誰又敢有意見?凡是敢於阻擋朕中興大明者,必誅之。”
這不僅僅是朱慈烺內心的真實想法。
此時此地把這些話這樣直白地說出來。
同時也是對崇禎太上皇的嚴厲警告。
崇禎被氣得渾身發抖:“你、你這個逆子,你好自為之……”
崇禎皇太上皇被氣得不輕。
接著轉身拂袖而去……
……
在崇禎太上皇走後。
朱慈烺立刻吩咐道:“派人去搞清楚,太上皇和太後今天都見了什麽人,說了什麽話?”
方正化連忙應道:“老奴遵旨……”
接著方正化趕緊去安排了。
朱慈烺拿起錦衣衛和東廠的密報,仔細研究著關於教育內容改革的各方反應。
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這些東西朱慈烺之前就已經看過一遍,現在又重新再看一遍。
卻依然沒能有什麽收獲。
而方正化沒多久就傳來了消息:“啟稟皇上,今天早上周奎父子入宮覲見太上皇和皇太後,言及城門被封閉之事,說這樣太過擾民,影響了正常的生產和經營活動。”
朱慈烺冷哼一聲:“哦,原來是周家父子,他們有什麽生產活動,又有什麽經營活動呀?
朕不是已經下了旨意,給周家每個月提供的生活物資,不能超過十兩銀子嗎?”
方正化趕忙迴道:“迴稟陛下,前些時日皇太後給了周奎 5000 兩的銀票,周奎的兒子周鑒,這些天經常去城外買地……”
原來是手上有了銀子,又開始想辦法圈地了。
朱慈烺留了周家父子一命。
這已經是極其仁慈了。
既然他們如此不安分,那就得想個辦法讓他們安分下來。
朱慈烺緩緩說道:“方大伴,禮部的臨時庫房都有人敢放火,可見那些賊人的膽子有多大了!
你說周鑒這樣經常出城,並且還是帶著銀子出城去買地,要是被有心人給盯上了的話,出點什麽事情那多不好啊?可千萬別像他爹一樣,直接被人打斷了雙腿,這樣的話,以後還怎麽生活呀?”
方正化心領神會:“皇爺放心,奴婢知道該怎麽做了。”
朱慈烺嚴肅地說道:“嗯,動作利落一點,不要留下什麽尾巴。”
“老奴明白。”
方正化說完又匆匆離去了。
這真是能者多勞了……
……
朱慈烺卻在想著另一個問題
京城的貪官汙吏和地主豪強。
之前就已經被狠狠地清理了一遍。
而京城周邊的絕大部分土地,全部都已經收歸朝廷所有
軍功授田的事情又還沒有來得及開始。
目前隻有少部分土地分給了無地白老百姓,那些老百姓手上的土地也不多,一家人頂多有個二三十畝。
誰有那麽多的土地可以賣給周家呀?
這個事情還真是巧得很啊!
不對。
這個事情肯定不對勁。
朱慈烺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別人如果想要對付他的話。
方方麵麵都會發力來對付他。
可是幕後黑手真把他給幹掉的話,那麽將會扶持什麽人上位呢?
除了崇禎那個二傻子之外。
最有可能的當然就是他的那些兄弟了。
崇禎還是生了不少兒子的。
除了朱慈烺這個長子之外,次子早已夭折。
朱慈烺仔細想了一下他的那些好弟弟。
三弟朱慈炯生於崇禎五年(1632 年),在崇禎十六年(1643 年)封為定王。
這就是後來的反清人士,經常掛在嘴邊的朱三太子了。
朱慈炯目前已經 12 歲,很有可能會成為有心人扶持的目標。
往下就是 4 弟朱慈炤,同樣生於崇禎五年(1632 年),在崇禎十五年(1642 年)三月封為永王。
這家夥封王的時間竟然更早一些。
看來其中也有貓膩啊!
並且這個家夥是跟“朱三太子”同一年生的,年紀也都差不多,他也很有可能成為有心人的目標。
五弟朱慈煥生於崇禎九年(1636 年),曆史上滿清修史為掩人耳目,對外宣稱其虛歲五歲時病死。
實際上他隱姓埋名逃亡了一生,最後在山東汶上縣被捕,被康熙帝淩遲處死,全家無一幸免。
這就是反清人士口中的“朱五太子”了。
另外還有 6 弟朱慈燦和一個七弟,不過這兩人也都早就夭折了。
目前就隻剩下了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還有才 8 歲的朱慈煥。
之前朱慈烺忽略了這幾個弟弟。
現在看來要高度重視起來才行了,因為這些驕傲很有可能成為敵人的突破口。
這是他疏忽了的一個很重要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