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身邊帶著方正化。


    周圍還隱藏著一些高手。


    另外就是善於觀察和分析情報的德妃劉遠芳。


    這個時候天氣還相對較冷,劉遠方穿著厚衣服女扮男裝,這也倒沒有那麽引人注意。


    三人坐在一家名叫雲德軒的茶館的角落裏,默默的喝著茶。


    看著很多人在大堂裏高談闊論。


    並且外麵還不斷地有人趕來。


    朱慈烺之所以會過來湊熱鬧。


    是因為他得到了情報,曆史上的明末清初五大學者,也就是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和朱舜水等人。


    就是今天這場聚會的主角。


    在李自成圍攻京城的時候。


    黃宗羲與顧炎武、還有方以智本身就在京城。


    王夫之和朱舜水兩人,則是後麵隨著時局的變化。


    他們想到京城來看看新的皇帝和新的大明朝廷,究竟跟以前有何不同之處?


    同時也是想看一看,有沒有機會一展胸中抱負?


    這些人都很有才華。


    原本就有比較響亮的名聲。


    到了京城之後自然就很快就相互認識了,並且現在已經變成了好友。


    其中最幸運最理智的人還是顧炎武。


    因為他當初也是國子監的學員。


    但是當初國子監的大部分人,都跑去宮門口跪著逼宮的時候。


    顧炎武選擇了冷眼旁觀,他並沒有跟著那些家夥亂來,他是發自內心的不認同那些家夥的所作所為。


    而這也讓他有幸逃過了一劫。


    要是他當時也參與了逼宮,那麽朱慈烺可不會對他網開一麵。


    甚至那個時候的朱慈烺,根本沒有注意到顧炎武的存在。


    也是後麵讓錦衣衛調查之後。


    才知道顧炎武當時正是國子監的生員……


    ……


    大家正在討論著的時候。


    門外又走進來一個文人。


    朱舜水:“王兄你可來晚了啊,快快進來跟大家認識一下,不少人還不認識王兄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就是王夫之,字而農,號薑齋,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人,乃是我們誌同道合的好友。”


    其他的讀書人紛紛站起來拱手行禮:“見過王兄,認識王兄當真,三生有幸。”


    “王兄之名早就如雷貫耳,今日有幸一見,吾輩之榮幸。”


    “聞名不如見麵,王兄果然風采不凡……”


    王夫之趕緊客氣地拱手迴禮:“諸位過獎了過獎了,多謝各位抬愛,剛才聊的是什麽?不如大家繼續,別因為王某而打擾了大家的雅興。”


    黃宗羲:“生員不得議改,咱們今天隻是好友相聚,隨便閑聊一下,大家隨意。”


    顧炎武:“黃兄說得對,大家不用太過拘束,咱們就是好友相聚,相互閑聊而已。剛才我們說到了朝廷大軍取得的勝利,這一次大勝當真振奮人心啊!


    陛下英明神武,朝廷大軍英勇善戰,直接拿下了長江以北的所有地盤,甚至大西南也即將迴歸朝廷的懷抱,吾皇聖明。”


    “吾皇聖明……”其他人也跟著齊聲說道。


    方以智:“此事不論是販夫走卒還是官吏商賈,甚至三歲孩童都已知曉,並且大家都在拍手稱快。那麽各位可知其中原因,大家為何拍手稱快呢?”


    說到這裏,大堂裏麵安靜下來。


    有些人是確實不太明白,而有更多的人是心裏明白卻不敢直說。


    這裏是公共場合,人多眼雜,他們心裏多少有一點顧忌。


    王夫之:“哈哈哈,看各位都這麽謙虛,那就由我來開個頭吧!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京城周邊地區到處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包括一些中小型水庫,還有很多用以灌溉莊稼的溝渠。”


    “自然是知道的,那麽大的動靜,怎麽可能不知道?”


    “對對對,此事我們都知道……”


    王夫之:“朝廷組織了大量的人力來修建水利工程,除了闖賊那邊的俘虜,還有從遼東與高麗半島押迴來的那些俘虜之外,其他人去做工都是有工錢可以拿的。


    並且工錢每月都會按時發放,從來都不拖欠,也不會克扣,所有幹活的人包括那些俘虜在內,朝廷還提供飯食。而新修水利工程的地方,可不僅僅是京師周邊。


    遠的到了陝甘之地,南邊到了中原地區,東邊到了山東半島,至遼東地區都在大量興修水利,大家想一想,那得是多麽龐大的開銷啊?那麽錢從哪裏來呢?”


    大家當然知道錢從哪裏來,不就是靠抄家滅族嗎?


    另外就是清洗地方豪強以及各種利益集團,還有大量收起商稅。


    對此有人認同,也有人認為殺戮過甚。


    私下裏也有不少人對這些事情都是有意見的。


    但是這裏是公共場合,又是在京城之中。


    說不定大廳裏麵就有錦衣衛和東廠的暗探。


    所以其他人又沉默了下來。


    朱舜水:“看來大家還是放不開,那就我來說一說,試問各位,貪官汙吏該不該殺?通敵賣國者該不該殺?倚仗權勢侵占民田,並且魚肉鄉裏欺壓百姓的人,各位認為該不該殺?”


    “該殺,殺的好。”出身貧寒的學子立刻大聲喊道。


    其他人也跟著紛紛開口:“確實該殺,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竟然敢公開違抗朝廷旨意,他們就該死。”


    “陛下英明神武,殺的好……”


    朱舜水:“既然大家都認為殺得好,那麽此事就不用再多提,朝廷公開的各地案例很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具體的情況大概是個什麽迴事?大家心裏也都有數。


    現在我們就來說一說商稅的問題,自大明洪武年間就定下了商稅是三十稅一,但是商稅一直都是空有其名,很難收到稅收。直到當今陛下登基之後,這種情況才有了改變……”


    王夫之正在說著商稅的事情。


    門口處又進來了一個老頭子。


    老頭子左手拿著本子,右手拿著最近才推出的一支硬筆。


    看起來隨時都準備記錄的樣子。


    老頭子進來之後張望了一下,就往角落裏邊走去。


    準備悄悄的在一邊觀望,順便進行他的記錄。


    結果那個家夥到了角落之後,突然看到了朱慈烺。


    朱慈烺也看到了對方。


    沒想到在這裏還會遇到老熟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囉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囉說並收藏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