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大地風雲變幻的時候。


    高麗半島那邊。


    袁宗第他們終於等到了雨過天晴。


    下雨的這10多天。


    袁宗第他們沒有任何行動,這就給了敵人足夠的反應時間。


    整個高麗半島的敵人,也就是高麗的那些王公大臣,還有統兵將領和利益集團。


    利用這10多天的時間。


    紛紛逃去了漢城。


    高麗王在漢城那邊組織兵馬,準備對明軍發起反攻。


    高麗棒子號稱有30萬大軍。


    說是要把明軍一起趕出半島。


    口號喊得很響亮,聲勢搞得很大,卻待在漢城附近根本不敢北上。


    袁宗第卻一點都不著急。


    先是讓人傳令告訴已經殺瘋了的鄭鳳壽。


    讓鄭鳳壽率領著他麾下的部隊,立刻向著漢城挺進。


    準備在漢城附近跟敵人決戰。


    鄭鳳壽一邊四處大殺特殺,一邊不斷招募青壯入伍。


    現在鄭鳳壽的手下,總共有著6萬多的兵力。


    比之前增加了2萬多人。


    這才10多天的時間而已,鄭風壽麾下的兵力就差不多增加了一半。


    袁宗第相信等到鄭鳳壽他們,揮師南下到達漢城附近的時候。


    鄭鳳壽他們的兵力肯定會更多。


    畢竟鄭鳳壽在高麗半島還是有些威望的。


    在這個時期的高麗半島,鄭鳳壽就算是最能打的將領了。


    加上現在鄭鳳壽又投靠了強大無比的明軍。


    所以願意追隨鄭鳳壽的人自然不少。


    至於說歸附明軍這個事情。


    高麗半島向來是大明的藩屬國。


    所以大部分高麗人心裏也沒有任何抵觸。


    隻有那些既得利益者,為了保住他們的利益才會選擇反擊。


    在袁宗第看來這就是大勢所趨。


    他們這是在替天行道……


    ……


    袁宗第相當的淡定。


    收到消息確認鄭鳳壽他們已經南下了。


    袁宗第才帶著大軍慢慢的出發。


    並且原計劃是留2萬人在平壤。


    現在形勢有了變化之後,袁宗第隻留了1萬兵馬在平壤城守著。


    剩下的七萬大軍都跟著他南下了。


    隨著明軍開始出擊。


    在平壤與漢城之間的鬆林,石橋裏,海州和開城等城池,能逃的人趕緊都逃跑掉了。


    剩下幾個老弱病殘看著城門。


    明軍的部隊一到就立刻望風而降。


    袁宗第他們都沒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


    但是袁宗第卻不會因此而心慈手軟。


    所到之處,對於該清理的目標,照樣全部都給清理幹淨。


    該弄到手的財富和糧食物資,那也必須得弄到手。


    如果有人敢於不服從命令。


    那就直接送去見閻王爺好了。


    並且那些城池的青壯和兵馬,全部都被組織起來變成仆從軍。


    跟著明軍一起拿下去攻打漢城。


    明軍的主力部隊,帶著一大票的仆從軍,跟鄭鳳壽他們的大軍一東一西。


    同時向著漢城不斷挺進。


    這給漢城的敵人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朝鮮王李倧其實心裏慌的一批。


    李倧乃是李氏朝鮮王朝的第16任君主(1623年-164袁宗第年在位)。


    字和伯,號鬆窗,乳名天胤。本貫全州,生於海州,是朝鮮宣祖李昖之孫,定遠君(朝鮮元宗)李琈之子,光海君李琿之侄。


    在他上位的時候,就是推翻光海君李琿上位的。


    但李倧也隻是內鬥內行。


    對外的話那就不行了。


    早在崇禎十年的時候,李倧就對建奴行三叩九拜之大禮,變成了建奴的走狗。


    並且這一次他也不是真的想要反擊。


    說白了隻不過是想做一做樣子,以此來為自己爭取談判的籌碼。


    隻是看著明軍來真的了。


    李倧趕緊準備派人去議和。


    並且這一次情況不同以往,必須得派一個夠分量的人去議和才行。


    可是朝鮮王李倧環顧左右。


    卻沒有一人敢接下這個任務。


    因為明軍在北邊做的事情,早就已經傳到了漢城這邊來。


    這一迴殺入高麗半島的明軍,就是打敗了建奴的那支精銳大軍。


    不但戰鬥力超級強悍。


    並且其帶兵的將領相當殘暴。


    自從他們渡過鴨綠江之後,這一路上占據了的所有城池。


    全都被血洗了一遍。


    是普通老百姓的話還稍微好一些,至少還能給你留條活路。


    如果是有錢有勢的家夥的話,那基本上都難逃一死。


    所以現在跑出去找明軍議和,那跟主動去送死實在沒什麽區別。


    李倧看著大家都不吭聲。


    非常生氣地說道:“明軍即將兵臨城下,到時候被攻破了漢城的話,會有什麽結果你們都很清楚,現在議和就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結果你們卻全都當起了縮頭烏龜,難道要本王親自去請求議和嗎?還是說你們想要抵抗到底,誓與漢成共存亡?”


    麵對朝鮮王李倧的質問。


    他手下的那些大臣全都低頭不語。


    因為他們都知道明軍不太可能答應議和。


    氣勢洶洶的明軍,這明顯是衝著滅國而來的。


    所以朝鮮王朝的那些大臣,已經在心裏想著要怎麽樣投降了?


    甚至有人想著幹脆把朝鮮王李倧拿下,作為他們投降明軍的投名狀。


    說不定還能獲得一個不錯的待遇。


    而朝鮮王李倧,也很清楚他手下的這幫貨色將會幹什麽?


    朝鮮王李倧冷笑道:“嗬嗬!你們是不是在想著明軍到來之後,就趕緊向明軍投降啊?


    本王剛剛已經下令,讓人封閉了漢城的所有城門,任何人沒有本王的允許都不得進出。到時候明軍真的攻破城門的話,各位認為你們的下場會如何?”


    聽到李倧竟然這麽狠。


    想要拉著所有人一起陪葬。


    李倧的舅舅具宏、表兄具仁垕,還有最早支持他的大臣金瑬、崔鳴吉、張維、李貴等人。


    作為當初造反把李倧推上位的得力幹將。


    看向李倧的目光變得冰冷無比。


    李貴裝作猶豫了一下。


    上前行禮說道:“王上說得對,現在我們應該同舟共濟,老臣願意擔任求和使者,前期麵見明軍主將。


    隻是這一次情況大有不同,我們肯定不能空著手去,否則很難達成目的。請問王上,我們該獻上何等寶物?”


    李倧皺著眉頭問道:“你們可知這位袁宗第將軍,他有什麽具體的喜好?如果不了解其喜好的話,隻怕獻上的寶物也未必有用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囉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囉說並收藏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