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改革的想法很多。


    需要改革的地方也同樣很多。


    不過最先改革的卻是商稅。


    說起來這大明皇朝的商稅,那就是一個笑話。


    在朱元璋和朱棣時期,在商稅的稅率非常低的情況下,能夠收上來的高稅都少得可憐。


    後麵想收商稅那就更別想了!


    這也是朝廷為什麽沒錢的原因,同時也是天啟皇帝,為什麽讓魏忠賢拚命去搞錢的原因。


    因為隨著土地兼並越來越嚴重,光靠從農民身上收稅,能收幾個大子呀?


    而什麽山西八大晉商,還有什麽海商鹽商之類的。


    個個都比朝廷還要富有,卻根本不用交稅。


    所以哪個皇帝要是敢征收商稅的話,立馬有文武大臣跳出來喊高喊與民爭利。


    宋朝之所以富有,就是因為他們商業發達,並且征收商稅,


    到了元朝的時候實行包稅製。


    所謂的包續製簡單來說就是某一個省份,假設每年的稅收是200萬兩銀子。


    那麽這200萬的銀子的稅收,直接分配給當地的官吏和世家大族,以及各種利益集團。


    他們隻要拿出200萬的銀子來交給朝廷就行。


    至於他們在當地怎麽征稅,又收了多少銀子的稅收,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元朝的統治雖然殘暴。


    但真正禍害老百姓的人,其實是地方上的世家大族以及各種利益集團,還有那些貪官汙吏。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


    所有到了一定規模和有一定能量的大商人,那都是跟世家大族以及那些貪官汙吏有勾結的。


    真正交稅的其實還是老百姓。


    後麵就玩崩了,然後公逼民反了唄!


    而到了明朝之後。


    那些大商人過習慣了好日子。


    他們寧願拿出錢來行賄那些官吏,也死活不願意給朝廷交稅。


    這就導致官僚集團和世家大族,以及各種利益層都跟商人勾結在一起。


    朝廷想要收商稅那就是千難萬難。


    朱慈烺雖然通過抄家滅族,搞到了8000多萬兩個銀子。


    但是麵對明朝如今的爛攤子。


    有著8000多萬兩銀子也支撐不了太久。


    所以朱慈烺的第1項改革措施就是收商稅。


    為朝廷開辟新的財源。


    並且新的商稅政策收稅比例相當高。


    原先是統一的30稅一,也就是3%左右的商稅,這麽低的稅收都還沒人願意上稅。


    這讓朱慈烺非常的惱火。


    朱慈烺實行了階梯式的稅收政策。


    小攤小販路邊小店之類的,每月的營業額低於50兩銀子,按照原先的30稅一來收稅。


    50兩~100兩銀子,那就是4%的商稅,100兩~200兩銀子,那就是6%的商稅。


    然後就這麽向上遞增,最高的稅收額度達到了30%。


    另外還按品種來進行劃分,比如經營糧食、衣服和車馬店之類的商家,那收稅就相對較低。


    經營酒水香料這些的商家,那就全部都是高稅收,最高稅率達到了45%。


    這個方案一經公布,立刻就引起了一片嘩然。


    但是沒關係,朱慈烺手上牢牢地掌握著兵權。


    並且還有錦衣衛跟東廠在配合著,已經開始在京城和周邊地區,開始推行新的稅收政策。


    如果不想在這些地方做生意的,可以搬走,朝廷和各部門的人員都不會阻攔。


    但是想要在這些地方做生意,那就必須按規矩來交稅。


    以後朱慈烺他們實際控製的地盤擴展到哪裏,這樣的政策就會推廣並執行到哪裏去。


    朱慈烺相信過習慣了好日子的很多豪商大族,肯定都會接受不了。


    那些家夥隻要敢跳出來搞事情,朱慈烺就會趁機把他們都給清理掉。


    朱慈烺玩的是陽謀。


    並且稅收改革僅僅是一個開始,後麵還有更多的改革,會觸及更多人的利益。


    世家大族和各種利益集團,忍得了一次兩次,不可能每一次都忍得住。


    所以朱慈烺非常的清楚,這種重大的改革其實就是一場戰爭。


    而朱慈烺已經做好了發起戰爭的準備……


    ……


    朱慈烺手中牢牢地掌控著兵權。


    真正掌握了兵權的皇帝,往往就能順勢進一步掌控稅收和財政大權,以及至關重要的人事任免權。


    隻要將這幾種權力緊握在手,那麽掌控整個朝堂便不再是難事。


    那些不聽話的臣子,直接換掉即可。


    想怎麽花錢也全憑自己做主。


    如此一來,文武大臣想要通過錢財的使用。來左右皇帝的決策和行動,就變得極為艱難。


    這才是真正的有錢任性,有了兵權更是無所顧忌。


    武宗皇帝朱厚照,不就是因為企圖染指兵權,結果莫名其妙地落水,之後又蹊蹺地病死了嗎?


    所以朱慈烺這麽多年的精心謀劃,第一步便是掌握兵權。


    在成功掌握了兵權,並且控製了京城和皇宮之後。


    他不但對朝堂上的文武大臣進行了徹底的清理,就連皇宮大內也被反複清查了好幾遍。


    如今整個皇宮大內之中,除了少數伺候崇禎太上皇、皇太後等人的貼身宮女太監之外。


    其他被查出有問題的人被殺掉了一大批,那些沒查出有問題但讓人覺得可疑的人,也都被發配去了別的地方,比如去鳳陽守陵。


    現在皇宮裏麵的宮女太監。


    絕大部分都是重新精心挑選而來的。


    直接來了一場規模浩大的大換血。


    這一切都是為了杜絕其他勢力的探子混入其中,畢竟朱慈烺可不想重蹈,最後來了個落水的悲劇!


    而在成功掌握了兵權,控製了京師和皇宮之後。


    第二步便是想辦法籌集錢財,獲取大量的銀子。


    就如同後世最為強大的燈塔國,憑借著軍事霸權和美元霸權,哪怕財政赤字高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依舊能夠過得逍遙自在。


    後世這些都有著現成的例子。


    朱慈烺自然知道應該怎麽做。


    已經掌握了兵權的朱慈烺。


    對於稅收方麵的改革,那是給予了極高的重視。


    新的稅收政策剛剛公布。


    瞬間就在京城引起了軒然大波,一片嘩然之聲。


    但對於想要在京師核心地帶謀生的商家而言,卻不得不按照新規矩來執行。


    其中也有人心存僥幸,想著通過做假賬的方式,從而少繳納稅款。


    朱慈烺給戶部下麵新設立的稅務司,精心安排了一批精通賬目和稅收的年輕人。


    那些人可都是經過朱慈烺悉心培訓的天子門生,不但能力超凡出眾,頭腦清晰敏銳,而且對朱慈烺更是忠心耿耿。


    有了他們配合著東廠和錦衣衛的行動。


    嘿嘿!


    倘若哪個商家膽敢做假賬,處罰倒也並非極其嚴重,隻需要多交十倍的稅費就行了。


    朱慈烺出手極其幹脆利落。


    主經過一番波折與整頓之後。


    新稅收政策,已經在京城地區得以順利地推行並執行了下去。


    很快,那些商家就察覺到了其中的不同之處。


    如今雖然稅收有所提高。


    但是隻要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地交稅。


    那就再也沒有了其他紛繁雜亂的費用,沒有了名目眾多的攤派,也沒有人膽敢上門肆意吃拿卡要。


    如此一來,做生意反而變得更加順暢好做了。


    於是,那些商家也就漸漸地接受了新的稅收政策。


    這就使得朝廷開始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而稅收改革僅僅隻是一個開端,在這之後,還有更多重大的改革。


    等待著逐步推行下去。


    弊政不除,改革不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囉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囉說並收藏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