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左右為難的李自成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作者:囉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一邊。
在京城保衛戰的時候。
李自成他們遭遇了慘敗,隻得狼狽而逃。
整整被明軍追殺了幾十裏地,其狀之慘,那是狼狽不堪。
並且李自成手下的大將,這一迴全部都經曆了潰敗,導致大軍士氣低落。
李自成他們隻能暫時撤往保定,然後開始收攏那些四下逃散的潰兵。
接著李自成他們派出人手去打探消息,發現明軍並沒有追擊而來。
這讓李自成他們高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許多。
所以李自成他們也沒有急著匆忙離去,而是就在保定附近駐紮下來。
光是收容潰兵,整頓隊伍就用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
等到部隊收攏得差不多了,李自成他們一清點人數。
發現幾十萬的大軍,竟然隻剩下了十幾萬人。
其他的人要麽是在戰場上戰死了,要麽是被俘了,要麽就是當了逃兵。
幸好其中大部分精銳都還在,這讓李自成心裏稍微有了點底。
隻要精銳在手,李自成也不怕沒有兵力補充。
然後李自成召集大家議事,商議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其他的將領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也基本都恢複了精氣神。
大家看起來麵色都好多了。
不像是剛剛被敗退下來的時候那樣,一個二個都是垂頭喪氣的,看起來鬥誌全無。
看著手下的將領和軍師,先後來到了議事大廳。
李自成滿意地微微點頭。
等到宋獻策和田見秀聯袂而來,所有人就都到齊了。
緊接著會議開始……
……
李自成拋出了問題後。
其他人竟然全都陷入了沉默。
對於接下來的何去何從,大家心裏其實都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
隻是這些大將之間也沒有達成一致,他們各有各的想法。
李過的兒子李來亨率先站了出來:“啟稟闖王,末將想親自帶著數百親兵,混入京師去營救家父,還請闖王允許。”
李自成聽到這個問題就頭疼不已。
他當然也想要去營救李過,袁宗第和李岩等人。
可問題是能夠救得出來嗎?
希望實在是太渺茫了啊!
宋獻策開口勸道:“李將軍,我和闖王也很想救出李過將軍,但大明京師太過兇險,此一去、多半就迴不來了!
不但救不了李過將軍他們,還把自己給陷了進去,這又是何必呢?還請小李將軍三思而後行。”
李來亨一臉堅定:“末將很清楚此去風險頗多,但是末將非去不可,否則良心難安啊!”
李自成歎氣道:“我能夠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李過將軍多半已經遇害了。或者是被關押在重兵把守之地,你憑著幾百人怎麽可能救得出來?
而如果是帶著大軍過去的話,不用我說你也知道會是怎樣的後果,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才行啊!”
李來亨急切地說道:“啟稟闖王,末將這段時間並沒有閑著,已經派出精銳的兄弟去打探消息去了。
今天我剛剛收到了最新的消息,明軍並沒有把家父關押起來,而是讓他們去修路修水溝,反正就是幹各種體力活,我父親也在幹活的隊伍之中。
並且我們還打聽到了另一個消息,明寫把俘虜的那些將士們全部都當做勞力來使用,並且將會到城外去新修水利,這就是我們最好的機會了……”
李自成驚訝道:“此事當真?”
李來亨斬釘截鐵地迴答:“不敢欺瞞闖王,此事千真萬確。”
宋獻策沉思片刻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還真有機會。隻是敵人防範如此鬆懈,我擔心這是敵人設下的圈套啊!”
李來亨毫不猶豫地說:“丞相說的對,這確實有可能是對方的圈套。所以我們不能出動大軍,我也不想連累其他的人。
末將想帶著幾百親兵,親自走一趟,如果能夠營救成功那當然最好,如果這是敵人的圈套,那麽我們也不會損失太大。”
牛金星附和道:“闖王、我覺得李將軍說的不錯,此事可以一試。”
宋獻策點頭道:“確實可以一試。”
李自成下定決心:“既然如此,那麽事不宜遲,你趕緊帶著親兵出發吧!此行首先要以自己的安全為重,明白嗎?”
李來亨抱拳:“末將遵命……”
接著李來亨就轉身匆匆走了。
然後出去之後帶著幾百精銳。
立刻向著京師趕去……
……
接著李自成和手下的大將們。
繼續商議接下來要去哪裏?
李自成手下的這些得力幹將,基本上分成了兩大派。
其中一派認為應該退迴陝西,迴到西安去,因為那裏現在才是他們的大本營。
另一派的人則認為應該繼續南下,因為迴陝西去糧草供應是個大問題,所以他們需要南下去獲取更多的糧草才行。
現在整個長江以北,到處都是天災人禍。
糧食產量少得可憐。
並且經曆了這幾年的動蕩之後,到處都是一片爛攤子。
主張南下的將領當中,有人提出幹脆殺到江南去。
因為目前隻有江南那邊,才有足夠的糧草可以養活他們了。
隻是這種想法讚同的人太少。
大家都知道江南更富饒,但是江南地區不好打呀!
所以雙方爭來爭去,最後也沒能吵出一個結果來。
主要是李自成本身也在搖擺不定,左右為難。
因為李自成是在西安那邊稱王的,稱王之後接著就北上攻打京城。
現在不但攻打京城失敗了。
難道還要連西安也保不住了嗎?
這對李自成的聲望,將會造成致命的打擊。
但是如果他們帶著大軍迴西安那邊去的話。
那邊卻早已赤地千裏,民不聊生。
連基本的糧草都很難籌集到手,迴去了又能怎麽辦?
難道要幹等著餓死?
而如果是揮師南下的話,短時間之內就沒有辦法迴西安那邊去了。
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等於放棄了大順政權最大的城池。
這會進一步削弱李自成的威望。
但是不繼續南下的話,又要去哪裏弄糧草?
所以在大家都散了之後。
李自成又找來了牛金星和宋獻策。
準備先開個小會達成一致。
再決定今後的去與留……
在京城保衛戰的時候。
李自成他們遭遇了慘敗,隻得狼狽而逃。
整整被明軍追殺了幾十裏地,其狀之慘,那是狼狽不堪。
並且李自成手下的大將,這一迴全部都經曆了潰敗,導致大軍士氣低落。
李自成他們隻能暫時撤往保定,然後開始收攏那些四下逃散的潰兵。
接著李自成他們派出人手去打探消息,發現明軍並沒有追擊而來。
這讓李自成他們高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許多。
所以李自成他們也沒有急著匆忙離去,而是就在保定附近駐紮下來。
光是收容潰兵,整頓隊伍就用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
等到部隊收攏得差不多了,李自成他們一清點人數。
發現幾十萬的大軍,竟然隻剩下了十幾萬人。
其他的人要麽是在戰場上戰死了,要麽是被俘了,要麽就是當了逃兵。
幸好其中大部分精銳都還在,這讓李自成心裏稍微有了點底。
隻要精銳在手,李自成也不怕沒有兵力補充。
然後李自成召集大家議事,商議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其他的將領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也基本都恢複了精氣神。
大家看起來麵色都好多了。
不像是剛剛被敗退下來的時候那樣,一個二個都是垂頭喪氣的,看起來鬥誌全無。
看著手下的將領和軍師,先後來到了議事大廳。
李自成滿意地微微點頭。
等到宋獻策和田見秀聯袂而來,所有人就都到齊了。
緊接著會議開始……
……
李自成拋出了問題後。
其他人竟然全都陷入了沉默。
對於接下來的何去何從,大家心裏其實都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
隻是這些大將之間也沒有達成一致,他們各有各的想法。
李過的兒子李來亨率先站了出來:“啟稟闖王,末將想親自帶著數百親兵,混入京師去營救家父,還請闖王允許。”
李自成聽到這個問題就頭疼不已。
他當然也想要去營救李過,袁宗第和李岩等人。
可問題是能夠救得出來嗎?
希望實在是太渺茫了啊!
宋獻策開口勸道:“李將軍,我和闖王也很想救出李過將軍,但大明京師太過兇險,此一去、多半就迴不來了!
不但救不了李過將軍他們,還把自己給陷了進去,這又是何必呢?還請小李將軍三思而後行。”
李來亨一臉堅定:“末將很清楚此去風險頗多,但是末將非去不可,否則良心難安啊!”
李自成歎氣道:“我能夠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李過將軍多半已經遇害了。或者是被關押在重兵把守之地,你憑著幾百人怎麽可能救得出來?
而如果是帶著大軍過去的話,不用我說你也知道會是怎樣的後果,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才行啊!”
李來亨急切地說道:“啟稟闖王,末將這段時間並沒有閑著,已經派出精銳的兄弟去打探消息去了。
今天我剛剛收到了最新的消息,明軍並沒有把家父關押起來,而是讓他們去修路修水溝,反正就是幹各種體力活,我父親也在幹活的隊伍之中。
並且我們還打聽到了另一個消息,明寫把俘虜的那些將士們全部都當做勞力來使用,並且將會到城外去新修水利,這就是我們最好的機會了……”
李自成驚訝道:“此事當真?”
李來亨斬釘截鐵地迴答:“不敢欺瞞闖王,此事千真萬確。”
宋獻策沉思片刻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還真有機會。隻是敵人防範如此鬆懈,我擔心這是敵人設下的圈套啊!”
李來亨毫不猶豫地說:“丞相說的對,這確實有可能是對方的圈套。所以我們不能出動大軍,我也不想連累其他的人。
末將想帶著幾百親兵,親自走一趟,如果能夠營救成功那當然最好,如果這是敵人的圈套,那麽我們也不會損失太大。”
牛金星附和道:“闖王、我覺得李將軍說的不錯,此事可以一試。”
宋獻策點頭道:“確實可以一試。”
李自成下定決心:“既然如此,那麽事不宜遲,你趕緊帶著親兵出發吧!此行首先要以自己的安全為重,明白嗎?”
李來亨抱拳:“末將遵命……”
接著李來亨就轉身匆匆走了。
然後出去之後帶著幾百精銳。
立刻向著京師趕去……
……
接著李自成和手下的大將們。
繼續商議接下來要去哪裏?
李自成手下的這些得力幹將,基本上分成了兩大派。
其中一派認為應該退迴陝西,迴到西安去,因為那裏現在才是他們的大本營。
另一派的人則認為應該繼續南下,因為迴陝西去糧草供應是個大問題,所以他們需要南下去獲取更多的糧草才行。
現在整個長江以北,到處都是天災人禍。
糧食產量少得可憐。
並且經曆了這幾年的動蕩之後,到處都是一片爛攤子。
主張南下的將領當中,有人提出幹脆殺到江南去。
因為目前隻有江南那邊,才有足夠的糧草可以養活他們了。
隻是這種想法讚同的人太少。
大家都知道江南更富饒,但是江南地區不好打呀!
所以雙方爭來爭去,最後也沒能吵出一個結果來。
主要是李自成本身也在搖擺不定,左右為難。
因為李自成是在西安那邊稱王的,稱王之後接著就北上攻打京城。
現在不但攻打京城失敗了。
難道還要連西安也保不住了嗎?
這對李自成的聲望,將會造成致命的打擊。
但是如果他們帶著大軍迴西安那邊去的話。
那邊卻早已赤地千裏,民不聊生。
連基本的糧草都很難籌集到手,迴去了又能怎麽辦?
難道要幹等著餓死?
而如果是揮師南下的話,短時間之內就沒有辦法迴西安那邊去了。
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等於放棄了大順政權最大的城池。
這會進一步削弱李自成的威望。
但是不繼續南下的話,又要去哪裏弄糧草?
所以在大家都散了之後。
李自成又找來了牛金星和宋獻策。
準備先開個小會達成一致。
再決定今後的去與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