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出城追擊,勝局已定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作者:囉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站在城牆上的朱慈烺。
看到此戰勝局已定,目光中透露出堅定與果斷。
立刻命令英國公張世澤,宣城伯衛時春等人,率領步兵出城追擊。
於是,又有三萬多步兵如洶湧的潮水一般,很快殺出城去。
而最先出擊的周遇吉,懷寧侯孫維藩,還有惠安伯張慶臻。
各自率領著一支騎兵,如同三把利劍一般,以銳不可當之勢直插敵陣。
同時孫傳庭和曹變蛟他們率領的火槍兵,也在沉著冷靜地向著敵方穩步推進。
經過剛才的戰鬥之後。
那些參戰的火槍兵都變得沉穩了很多。
已經開始逐步適應殘酷的戰場了。
城牆上的將士們看到這一幕,個個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本來以為這是一場艱苦卓絕的大戰。
沒想到才開戰的第一天,僅僅是半個早上的時間。
就逼著李自成的幾十萬大軍,開始狼狽地往後撤退了。
有人激動得難以自抑,大聲喊了起來:“陛下英明,大明萬勝……”
“陛下英明,大明萬勝……”其他人也被這情緒感染,跟著齊聲高喊起來。
而駐守其他城門的將士們。
雖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
但是聽到這激動人心的高喊聲,就知道肯定是打了勝仗了。
於是其他方向負責守城的將士們,也紛紛跟著高喊起來。
“陛下英明,大明萬勝……”
此起彼伏的高喊聲,在整個京城的上空四處迴蕩,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城內的老百姓受到這熱烈氣氛的感染之後,也跟著齊聲高喊起來。
城內的所有人聽到這喊聲。
全部都變得振奮不已,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
而在養心殿裏麵修養身體的崇禎太上皇,聽到這喊聲之後卻是愣了一下。
心想難道這是打了勝仗了?
李自成的大軍有那麽容易打敗的嗎?
那可是幾十萬大軍,怎麽可能輕易就被打退了呢?
崇禎太上皇在位期間。
曾經花費了無數的心思和錢糧,耗費了大量的兵力,想要徹底擊敗李自成。
卻一直都沒有能夠成功。
反而是李自成他們越戰越強,隊伍越來越龐大。
如今更是率領著幾十萬大軍打到了京城來。
朱慈烺僅用幾個時辰的時間,就打退了敵人的大軍?
崇禎覺得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聽著京城上空不斷迴蕩的高喊聲,這明顯是打了勝仗的節奏!
崇禎皇帝實在是想不通,朱慈烺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崇禎迴想起當天在金鑾殿上。
朱慈烺誅殺那些大臣之時的果斷,並且提前收集好了那些大臣的罪證。
心想這個逆子謀定而後動。
並且行事殺伐果決,或許在如今這種亂局之下,由朱慈烺來當皇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既然想不通其中的關竅。
崇禎太上皇也不想那麽多了,繼續躺著休養身體。
他還想把身體給養好之後。
看看朱慈烺這個敢造反的逆子,究竟會把這大明江山變成什麽樣?
否則崇禎不甘心呐……
……
而在京城之外。
明軍總共才出動了 4500 名火槍兵。
加上朱慈烺派出的 9000 名騎兵,還有英國公張世澤他們,後麵帶著出去追擊敵人的 3萬5千多步兵。
總兵力加起來才4萬 9千多人。
此刻卻追著 10 倍以上的敵軍四處追殺,而絕大部分的敵軍正在不顧一切地拚命逃竄。
除了朱慈烺之外。
沒有人能想到戰局會變成這樣子。
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千年古史之中,凡是以少勝多的戰例,那肯定都會被載入史冊。
相信今天發生的這一戰。
同樣也會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無數的後人都會來研究這一場大戰。
站在朱慈烺側後方的方正化。
看著自始至終都是一臉淡定從容的朱慈烺,心裏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那真的是連綿不絕啊!
七年前朱慈烺開始擺爛的時候。
向崇禎皇帝提出了一個唯一的要求,那就是把方正化給調到了朱慈烺的身邊去。
所以這幾年的時間,方正化是親眼看著朱慈烺一步步崛起的。
朱慈烺布局和謀劃的很多事情,也都是由方正化經手去執行的。
所以方正化對朱慈烺的事情特別了解。
而也正是因為了解的事情太多太真實,方正化反而越發的敬佩朱慈烺。
一個 10 歲左右的少年。
在朝局徹底糜爛,並且朝堂內外沒有任何助力,又不受皇帝和大臣待見的情況之下。
硬是以一己之力,暗中打造了一支強軍,並一舉造反成功登上皇位。
接著迅速穩定局勢,整頓軍伍。
坦然地迎戰10倍以上的敵人。
在如此倉促的情況下。
今天竟然打出了這樣一場大勝仗,那麽朱慈烺這皇位是徹底坐穩了。
大明江山將會變得不一樣了……
……
方正化在心裏感慨了一番。
接著把目光投向城外的戰場上。
看到城外的大戰還在繼續。
劉宗敏帶著殘部,拚了命地向著李岩那邊靠攏,想要合兵一處。
然後再想辦法逃離戰場。
因為他們的戰馬不多,大部分都是步兵,劉宗敏本身也受傷了,大腿上被打中了一槍。
所以他們隻能把希望寄托在李岩那邊。
目前李自成派出來的三支隊伍,隻有李岩那邊還保持著陣型和戰鬥力了。
而周遇吉跟惠安伯張慶臻。
立刻按照事先製定的作戰計劃,帶著麾下的騎兵去包抄李岩他們的後路。
所以劉宗敏跟李岩他們還沒有會合在一起,就已經被騎兵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李岩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麵對著好幾千騎兵的包圍。
雖然他們人數上占據優勢,但是想要突圍出去已經是千難萬難。
而在李岩他們的後方,排著整齊隊伍,邁著整齊步伐的火槍兵。
正在向著李岩他們那邊不斷推進。
緊緊跟在李岩身邊的紅娘子非常焦急:“夫君,帶著親兵我們一起走,否則就來不及了!”
李岩一臉堅決:“讓我丟下兄弟們逃走,我李岩做不到!”
紅娘子無奈地在心裏歎了一口氣。
緊接著又振作起來:“那就拚死一戰,無論是生是死,妾身都始終陪著夫君……”
李岩大聲喝道:“聽我號令,大家向左突進,去跟劉將軍他們會合。殺……”
“殺……”
於是李岩率領著本部人馬。
拚命地向左突擊,去跟中路的劉宗敏他們會合。
而周遇吉看到已經攔住了敵人的退路。
對惠安伯張慶臻打了個手勢,讓惠安伯張慶臻率領他的部下,繼續攔住敵人的退路。
周遇吉則率領著 2000 精銳騎兵。
向著李自成他們那邊義無反顧地殺了過去。
久經沙場的周遇吉很清楚。
別看敵人的大軍現在亂成一團。
如果不乘勝追擊的話,隻要被敵軍穩住了陣腳。
那麽接下來可就不好打了。
畢竟李自成那邊有好幾十萬的大軍。
在兵力上是占據了絕對優勢的。
所以周遇吉想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
對李自成的大軍展開追殺,使得敵人的大軍進一步混亂起來。
這樣才能保住今天這一戰的勝利果實。
否則搞不好形勢可能會有所反複……
看到此戰勝局已定,目光中透露出堅定與果斷。
立刻命令英國公張世澤,宣城伯衛時春等人,率領步兵出城追擊。
於是,又有三萬多步兵如洶湧的潮水一般,很快殺出城去。
而最先出擊的周遇吉,懷寧侯孫維藩,還有惠安伯張慶臻。
各自率領著一支騎兵,如同三把利劍一般,以銳不可當之勢直插敵陣。
同時孫傳庭和曹變蛟他們率領的火槍兵,也在沉著冷靜地向著敵方穩步推進。
經過剛才的戰鬥之後。
那些參戰的火槍兵都變得沉穩了很多。
已經開始逐步適應殘酷的戰場了。
城牆上的將士們看到這一幕,個個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本來以為這是一場艱苦卓絕的大戰。
沒想到才開戰的第一天,僅僅是半個早上的時間。
就逼著李自成的幾十萬大軍,開始狼狽地往後撤退了。
有人激動得難以自抑,大聲喊了起來:“陛下英明,大明萬勝……”
“陛下英明,大明萬勝……”其他人也被這情緒感染,跟著齊聲高喊起來。
而駐守其他城門的將士們。
雖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
但是聽到這激動人心的高喊聲,就知道肯定是打了勝仗了。
於是其他方向負責守城的將士們,也紛紛跟著高喊起來。
“陛下英明,大明萬勝……”
此起彼伏的高喊聲,在整個京城的上空四處迴蕩,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城內的老百姓受到這熱烈氣氛的感染之後,也跟著齊聲高喊起來。
城內的所有人聽到這喊聲。
全部都變得振奮不已,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
而在養心殿裏麵修養身體的崇禎太上皇,聽到這喊聲之後卻是愣了一下。
心想難道這是打了勝仗了?
李自成的大軍有那麽容易打敗的嗎?
那可是幾十萬大軍,怎麽可能輕易就被打退了呢?
崇禎太上皇在位期間。
曾經花費了無數的心思和錢糧,耗費了大量的兵力,想要徹底擊敗李自成。
卻一直都沒有能夠成功。
反而是李自成他們越戰越強,隊伍越來越龐大。
如今更是率領著幾十萬大軍打到了京城來。
朱慈烺僅用幾個時辰的時間,就打退了敵人的大軍?
崇禎覺得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聽著京城上空不斷迴蕩的高喊聲,這明顯是打了勝仗的節奏!
崇禎皇帝實在是想不通,朱慈烺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崇禎迴想起當天在金鑾殿上。
朱慈烺誅殺那些大臣之時的果斷,並且提前收集好了那些大臣的罪證。
心想這個逆子謀定而後動。
並且行事殺伐果決,或許在如今這種亂局之下,由朱慈烺來當皇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既然想不通其中的關竅。
崇禎太上皇也不想那麽多了,繼續躺著休養身體。
他還想把身體給養好之後。
看看朱慈烺這個敢造反的逆子,究竟會把這大明江山變成什麽樣?
否則崇禎不甘心呐……
……
而在京城之外。
明軍總共才出動了 4500 名火槍兵。
加上朱慈烺派出的 9000 名騎兵,還有英國公張世澤他們,後麵帶著出去追擊敵人的 3萬5千多步兵。
總兵力加起來才4萬 9千多人。
此刻卻追著 10 倍以上的敵軍四處追殺,而絕大部分的敵軍正在不顧一切地拚命逃竄。
除了朱慈烺之外。
沒有人能想到戰局會變成這樣子。
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千年古史之中,凡是以少勝多的戰例,那肯定都會被載入史冊。
相信今天發生的這一戰。
同樣也會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無數的後人都會來研究這一場大戰。
站在朱慈烺側後方的方正化。
看著自始至終都是一臉淡定從容的朱慈烺,心裏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那真的是連綿不絕啊!
七年前朱慈烺開始擺爛的時候。
向崇禎皇帝提出了一個唯一的要求,那就是把方正化給調到了朱慈烺的身邊去。
所以這幾年的時間,方正化是親眼看著朱慈烺一步步崛起的。
朱慈烺布局和謀劃的很多事情,也都是由方正化經手去執行的。
所以方正化對朱慈烺的事情特別了解。
而也正是因為了解的事情太多太真實,方正化反而越發的敬佩朱慈烺。
一個 10 歲左右的少年。
在朝局徹底糜爛,並且朝堂內外沒有任何助力,又不受皇帝和大臣待見的情況之下。
硬是以一己之力,暗中打造了一支強軍,並一舉造反成功登上皇位。
接著迅速穩定局勢,整頓軍伍。
坦然地迎戰10倍以上的敵人。
在如此倉促的情況下。
今天竟然打出了這樣一場大勝仗,那麽朱慈烺這皇位是徹底坐穩了。
大明江山將會變得不一樣了……
……
方正化在心裏感慨了一番。
接著把目光投向城外的戰場上。
看到城外的大戰還在繼續。
劉宗敏帶著殘部,拚了命地向著李岩那邊靠攏,想要合兵一處。
然後再想辦法逃離戰場。
因為他們的戰馬不多,大部分都是步兵,劉宗敏本身也受傷了,大腿上被打中了一槍。
所以他們隻能把希望寄托在李岩那邊。
目前李自成派出來的三支隊伍,隻有李岩那邊還保持著陣型和戰鬥力了。
而周遇吉跟惠安伯張慶臻。
立刻按照事先製定的作戰計劃,帶著麾下的騎兵去包抄李岩他們的後路。
所以劉宗敏跟李岩他們還沒有會合在一起,就已經被騎兵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李岩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麵對著好幾千騎兵的包圍。
雖然他們人數上占據優勢,但是想要突圍出去已經是千難萬難。
而在李岩他們的後方,排著整齊隊伍,邁著整齊步伐的火槍兵。
正在向著李岩他們那邊不斷推進。
緊緊跟在李岩身邊的紅娘子非常焦急:“夫君,帶著親兵我們一起走,否則就來不及了!”
李岩一臉堅決:“讓我丟下兄弟們逃走,我李岩做不到!”
紅娘子無奈地在心裏歎了一口氣。
緊接著又振作起來:“那就拚死一戰,無論是生是死,妾身都始終陪著夫君……”
李岩大聲喝道:“聽我號令,大家向左突進,去跟劉將軍他們會合。殺……”
“殺……”
於是李岩率領著本部人馬。
拚命地向左突擊,去跟中路的劉宗敏他們會合。
而周遇吉看到已經攔住了敵人的退路。
對惠安伯張慶臻打了個手勢,讓惠安伯張慶臻率領他的部下,繼續攔住敵人的退路。
周遇吉則率領著 2000 精銳騎兵。
向著李自成他們那邊義無反顧地殺了過去。
久經沙場的周遇吉很清楚。
別看敵人的大軍現在亂成一團。
如果不乘勝追擊的話,隻要被敵軍穩住了陣腳。
那麽接下來可就不好打了。
畢竟李自成那邊有好幾十萬的大軍。
在兵力上是占據了絕對優勢的。
所以周遇吉想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
對李自成的大軍展開追殺,使得敵人的大軍進一步混亂起來。
這樣才能保住今天這一戰的勝利果實。
否則搞不好形勢可能會有所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