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大會—師說》


    杏壇盛會啟新章,政法淩雲當自強。


    律海滔滔承正脈,國徽熠熠立新綱。


    殿堂巍巍思千載,圭臬明明照八荒。


    莫道書生空論道,擎天自有筆如槍。


    ……


    漢東大學大禮堂階梯教室後台,此時的高育良剛換好一身樸素的深藍色中山裝,正由自己的愛徒祁同偉替自己整理儀容儀表。


    “同偉啊,最近小度、虎子和趙公子那邊,情況如何?”


    祁同偉聞言笑道:“老師放心,一切安好。”


    “小度那邊學習成績原本就很優秀,現如今加上我和陽陽的輔導,考上漢大不成問題。”


    “虎子那邊…畢竟是底子差了點兒,不過好在初中的知識還比較簡單,現如今至少幾次測驗一直都在進步。”


    “隻不過…可能虎子並不是適合學習的料子,最多…也能成為個中等生。”


    高育良聞言笑道:“教育的宗旨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增長知識,而不是為了那個分數。”


    “能到中等即可,畢竟他未來要走的路,並不需要多少的知識積累。”


    “對了,瑞龍呢?”


    見自家老師提起趙瑞龍,祁同偉那臉上的笑意是止也止不住,都快樂出聲來了。


    “哎呀,老師呀,咱們的這位趙公子啊,可是個妙人兒。”


    “渾身上下就剩一張嘴硬了。”


    “那待人接物…呲呲…嘴上是懟天懟地懟空氣,可實際上就是小孩子爭強好勝,太愛臉麵罷了。”


    “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我也發現了,對於那孩子,請將不如激將。”


    “現如今利用他爭強好勝愛麵子的性子,學習成績倒是進步的挺快,按照這個情況下去,應該能差不多夠分數線。”


    “隻不過剩下的…如果還是剛壓線或者差一點的話,後續可能就要靠他的父親,咱們的趙副省長‘發力’了。”


    高育良聞言一樂,饒有興致地看了祁同偉一眼。


    “來吧,我的愛徒。”


    “自古寒門出貴子。”


    “說說你對類似瑞龍這樣的二代三代子弟,怎麽看?”


    “老是想聽一聽你此時…不…確切來說,應該是現階段的真實想法。”


    祁同偉聞言,心知這是老師在考教自己,沉思一陣迴答道:“老師。”


    “不得不說…投胎是個技術活。”


    高育良噗呲一樂:“你小子…還有呢?”


    祁同偉笑道:“投胎已經能夠解決他人生中百分之九十的事情了,對於我們這種普通人來說…足夠誇張了。”


    “不過…老師,我現在心態還不錯。”


    “人各有命!”


    “以前我認為我的命不夠好,畢竟從小吃不飽也穿不暖,為了一日三餐發愁。”


    “之前拚了命的學習,就是為了能夠在將來通過知識去改變命運。”


    “但是現如今…能夠遇到老師您,遇到陽陽,我的命…還是不錯的。”


    “尤其是…遇到您!”


    “您教會我的,遠不隻是知識,而是人生的真諦。”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曾經的我患得患失,是因為得到的不容易,失去的很容易。”


    “但現如今,我覺得得與失並非那麽重要,隻要我曾經全力以赴過,就足夠了。”


    高育良聞言欣慰得點了點頭,現如今的祁同偉才是他最中意的祁同偉。


    超越了曾經的毛頭小子,也勝過了後來的勝天半子。


    “同偉啊,老師送你一句話。”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何事。”


    “牢記: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全力以赴!”


    “好啦,陪老師去見見你的師弟師妹們吧。”


    “今天這個日子,對於我們漢大政法係,對於未來的漢大政法學院——至關重要!”


    ……


    五分鍾後,戴著金絲邊眼鏡、身著一身中山裝、蹬著擦的鋥光瓦亮的黑皮鞋地高育良,闊步走入禮堂階梯教室。


    當他出現的一瞬間,整個禮堂階梯教室,全部沸騰了。


    數百名學子大聲唿喚著“高老師好”,高育良也邊走邊不時和學生們熱情打著招唿,揮手示意。


    在祁同偉的一路護送下,高育良登上講台中央,開場主持人陳陽已經準備就緒,舉起了話筒。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對於我們漢大政法係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更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經漢東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龍國教育部備案批準,漢東大學政法學院籌備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


    “下麵,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最敬愛的高育良老師講話致辭。”


    隨著台下傳來熱烈的掌聲,高育良在講台前站定,調整了一下話筒。


    “哈哈,剛才的主持人,是我的學生之一,漢大政法係的團總支書記,你們的校花學姐——陳陽同學!”


    “哦,她還找了個校草,就是你們的小窮光蛋大師兄——祁同偉!”


    此話一出,會場內爆發出一片哄笑聲,隻不過這陣哄笑聲,大部分都沒有惡意。


    坐在台下的祁同偉,滿臉笑意地握住了自己女友陳陽的手,麵對老師的玩笑,他並沒有生氣,也沒有怪罪。


    因為他從來沒有在意或者避諱過自己的窮苦出身,沒有避諱過自己的農民的孩子。


    高育良又道:“但是,身為你們的學姐,我的愛徒之一,今天我不得不批評陳陽同學你幾句。”


    這話一出,原本哄笑的會場,瞬間又變得鴉雀無聲起來,同學們都開始麵麵相覷,即便是陳陽也是心頭咯噔一緊。


    難道…自己做錯什麽事,讓高老師不高興了?


    就在眾人疑惑之時,隻見高育良輕笑道:“平時我講課的時候,你叫我一聲高老師,我不挑你的理。”


    “出了辦公室和教室的門兒,你叫什麽什麽?”


    “叫什麽高老師?”


    “工作的時候——稱職務!”


    “叫我高院長!”


    高育良話音剛落,全場又再一次爆發出了劇烈的笑聲、噓聲和起哄聲。


    陳陽聞言頓時心頭一鬆,感情老師這是借機活躍氣氛呢。


    祁同偉看了看台上的自家老師,笑的前仰後合。


    高育良見把會場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過來了,也趕忙介入了正題之中。


    “好啦,氣氛足夠活躍了,下麵咱們該談談正事了。”


    講話稿內容——


    各位同誌、同仁、同學們:


    春意漸濃時,正是法理精研季。


    今天的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站在漢大政法係,這座曆經六十載春秋的殿堂前。


    麵對在座的三百餘位,心懷法治報國理想的同仁學子,我不禁想起《商君書》開篇所言。


    “法者,國之權衡也。”


    值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龍國教育部、漢東省委省政府批準、漢東省教育廳大力支持,各級政法係統全力配合。


    在以艾前進書記、正強校長為首的漢東大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


    研究決定,擬將漢大政法係,升格為漢東大學政法學院。


    這個決定,既是對我們六十載辦學傳統的傳承,更是麵向新時代的開拓。


    此刻,請先讓我們共同探討政法教育的曆史脈絡、時代使命與發展路徑。


    高育良輕輕推了推眼鏡,手扶講台,目光深邃地看向參會學子們。


    一、溯古觀今:政法教育的曆史經緯。


    龍國古代政法思想的精髓,在《尚書·呂刑》中可見端倪。


    “明於五刑,以弼五教。”


    這是西周時期形成的禮、刑相輔體係,開創了東方政法文明的先河。


    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傳人——韓(非)子雲:“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這種法治精神穿越千年,至今仍在警示我們:政法教育必須秉持公正之道。


    從古至今,從西到東,從外到內,從雅典學院到稷下學宮,從嶽麓書院到京師大學堂。


    人類文明發展史,不斷印證著培根所言:“法學家的智慧是國家的珍寶。”


    1906年沈家本主持修訂《大清刑律》,開創龍國近代法學教育先河。


    1937年西南聯大法商學院在抗戰烽火中堅持辦學,培養出王鐵崖等法學大家。


    這些先輩在民族危難之際堅守法治火種,恰如《管子》所雲:


    ——“法者,天下之程式,萬世之儀表。”


    今天,當百年變局之際,與世紀之交之際相交。


    當技術革命重塑社會形態,當改革開放煥發新活力,當我們既要走出去,還要看清楚。


    我們籌建政法學院,正是要續寫這份跨越時空的政法教育傳承。


    這不是簡單的名稱更迭,而是要在改革開放的春天的故事裏,重構“明德尚法”的精神譜係。


    高育良頓了頓,喝了口水,繼續講解道:


    二、經世致用:改革開放新時代的三大使命擔當


    第一重使命,在於全力服務改革開放時代背景下,全麵依法治國的戰略布局。


    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強調:“法律應該和政t性質相符合。”


    “當前我國法律體係已形成‘1+4’基本框架,但基層法治人才缺口仍達20.3%。”


    “各地公檢法司專業政法工作人員在編人數,遠少於實際需求數量,所以,我們新學院將重點關注行政係統中‘公檢法司’基幹力量的培養工作。”


    為全省政法係統,竭力培養綜合型、複合型、專業型政法人才,做好政法後備幹部儲備工作。


    第二重使命,在於應對全球治理體係變革。


    格勞秀斯《戰爭與和平法》奠定了現代國際法基礎,而今隨著改革開放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們要麵對不僅是傳統的政法問題,更會涉及很多外籍人士、外企,甚至是外籍組織。


    在與日俱增的國際法人才需求下,學院將增設全球治理法治實驗班,參照海牙國際法學院培養模式,讓學生在模擬聯合國法庭中錘煉涉外法治能力,為以後出國深造、工作和學習,奠定基礎。


    第三重使命,關乎青年學子的價值塑造。


    柏拉圖在《法律篇》中提醒:“教育是把火炬代代相傳。”


    我們關注到,現階段,社會輿論場已經出現部分‘法律工具主義’傾。


    麵對該問題,我們政法學子,要用‘法律診所’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實習的過程中,親曆各類政法工作情況。


    如農民工維權案件,將扮演正反兩方,來親身體會《勞動法》第四十三條的溫度。


    隻有不斷錘煉,才是踐行‘學而行之’教育理念的生動注腳。


    “接下來,我代表我個人,也代表漢東大學政法學院籌備領導小組班子,向大家做出如下保證。”


    三、守正創新:政法學院的五大建設方略


    其一,構建“法政+政法+法+政”的交叉學科體係。


    效仿大學法學院與行政學院聯合培養模式,開設“政法+行政管理”的培養方式,培養綜合複合型人才。


    正如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倡言:“變法者,須通古今之變。”


    其二,打造‘旋轉門’師資機製。


    聘請現任漢東省內公檢法司幹部官官,擔任實務導師,並派出優秀青年教師,到基層公檢法司部門單位掛職鍛煉,加強合作。


    這種雙向流動,正是王夫之“知行相資以為用”的當代實踐。


    其三,建設智慧政法大學堂。運用理論+實踐,公檢法司幹部隊伍+政法學院教師團隊+政法學校優秀學生隊伍相互配合、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大前提,去踐行法治,讓各類法規製度、政法條文從課本走向實操。


    這既是對韓非子‘法與時轉則治’的唿應,更是迴應錢端升先生‘法治必須科學化’的期許。


    其四,深化紅色法治文化研究。


    我們將整理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檔案,開發‘馬錫五審判方式’虛擬仿真課程,讓學子們體會紅色法製的發展曆史進程,加強思想教育。


    必武同誌曾說:“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關鍵。”


    身為一名政法工作者,這種精神傳承,將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底色。


    其五,拓展“國內法與國際法合作”法律服務平台。


    隨著改革開放工作的持續深入,我們龍國會和越來越多的外部國家及其企業、公民產生交集和聯係。


    如何能夠利用好國內法,又能夠運用好國際法,這既是踐行《唐律疏議》“化外人相犯”條款的現代智慧,更是構建改革開放深入化和全球一體化的具體行動。


    四、繼往開來:對師生的三點期望


    (一)對青年教師,望諸君謹記沈家本“融會中西,貫通古今”的治學理念。


    (二)對莘莘學子,期盼你們既有張釋之“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的膽識”,又具宋魚水法官“辨法析理,勝敗皆服”的智慧。


    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夠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要時刻堅守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初心。


    (三)對全院同仁,讓我們共同踐行中山先生“憲法者,國家之構成法,人民權利之保證書”的囑托。


    同誌們,同仁們,同學們!


    《鹽鐵論》有雲:“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


    “從1952年法律政治專修科,到今日的政法學院籌建,我們始終在迴答同一個命題。”


    “如何讓法治文明薪火相傳?”


    “此刻,曆史把答案——寫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


    最後,請允許我用《商君書·開塞》的箴言與諸君共勉。


    “聖人不法古,不修今。”


    “法古則後於時,修今則塞於勢。”


    讓我們以籌建政法學院為契機,共同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法治篇章!


    謝謝大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高育良:牢不可破的漢大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東小閣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東小閣老並收藏穿越高育良:牢不可破的漢大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