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遺書
進擊的人類,反攻異族母星 作者:舞蹈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駕駛新型戰機執行任務了,張鬆陽內心還有幾分雀躍。
熊莘莘看著胡青英的脖子:“團長,您還是傷員,這次就不用執行任務了吧?”
胡青英“哧拉”一下撕掉頸椎固定架,並嫌棄地丟進垃圾桶:“我的脖子早就好了,不影響執行任務!——張鬆陽,你的遺書呢,快交上來!”
張鬆陽一愣,“我還沒死呢,要什麽遺書?”
胡青英瞪眼道:“你死了還能寫遺書麽,沒有現在就去寫!”
“執行任務,都要寫遺書的。”熊莘莘提醒道。
“就一個護航任務,不至於吧?”
“不寫就在這待著,別想出任務!”
張鬆陽不情不願地去寫了,胡青英在後麵喊:“快點,你隻有九分鍾時間!”
十分鍾後,所有準備工作結束,但全團37架戰機卻隻有35名飛行員,這還是加上胡青英之後的人數。隨後旁邊又有兩個“紅隼”機群匯入,是一團和二團的機群,整個二旅共116架戰機。慢飛了5分鍾,側方又匯合了一個旅的無人機群,238架戰機以1g的加速度向著地球方向飛去。
“團長,左側的無人機群是哪個旅?”孫石磊在頻道裏問。
“是十二旅的,跟咱們一起執行任務。”
“這陣仗可夠大的啊!”
“雖然指揮部總是會往高了估量對手,但也不能大意,因為這次敵人出動了一千多架戰機,它們分頭行動還好說,如果集中攻擊某一個運輸艦隊,那麻煩可就大了。”
“如果地球那邊能夠把所有運輸機統一到一起,或許就沒有那麽麻煩了。”
“不一定,那樣就有可能會引來外星人的戰艦!”
……
一個小時以後,機群來到中國上空1200公裏處。地麵應該是剛下過一場雪,一派的銀裝素裹,城市的輪廓掩映其中,長江像是一條長長的蚯蚓,穿過多座城市,將南方和北方劃出明顯的界限。頻道裏有些沉默,包括無人機旅的控製員在內,大家都很久沒有迴地麵看看了,在太空港不知四季,不知不覺,祖國的冬天已經來臨。
領隊的杜海川正在跟大氣層內護航的空軍方麵交接。此時距離運輸機隊還有1000公裏左右,從雷達上麵看不到異常目標,空軍方麵做了交接,戰機就返航了。杜海川又帶領機群飛了一段距離,就遠遠看到了排成雁形陣列的十架運輸機,隨後機群轉向,與無人機群分別護在運輸機兩翼,護航任務正式開始。
運輸機加速度很慢,張鬆陽估算了一下時間,到達港口需要大約4個小時。在雷達頁麵看了一眼,發現右側似乎有移動目標,就在頻道問胡青英:“團長,咱們右側8000公裏處的移動目標,有標注嗎?”
過了一會,胡青英迴答道:“那是俄羅斯的運輸機隊,和他們護航的戰機。”
是友非敵,那就放心了。
又過了一會,雷達從後方的地球另一側探測到移動目標,張鬆陽繼續問,胡青英過了得有一分鍾,才迴答道:“那是歐盟的運輸機隊。”
“為什麽張隊長總是率先發現周圍目標,我們後發現呢?”孫石磊疑惑道。
“咳咳!戰機的雷達配置問題。”
“歐盟運輸機隊的前方,是他們的護航機群嗎?”
“張鬆陽,你哪來那麽多問題!”胡青英惱道。
“發現不明情況,總得弄清楚吧?”張鬆陽道。
“隻要不是衝咱們來的,你就別管了!有突發狀況聽命令就是了!”
“好的,團長!”
歐盟運輸機隊前方的目標大約有300多到400的數量,這些人派這麽多戰機護航,也不知道運送的是什麽寶貝。張鬆陽一邊胡思亂想,忽然就在公共頻道收到了杜海川的語音:“全體注意,小心警戒,右前方出現敵機目標,數量在380架左右!”
從外麵都能看到護航機群的一陣騷動,但杜海川又接著說道:“它們目前的目標是歐盟運輸機隊,歐盟已經發出求援信息,請十二旅派兩個團趕去支援,其他人小心戒備!”
“收到!”
“收到!”
右翼的無人機群有三分之二的戰機立即側翻轉向,空出的位置由胡青英的三團填補。
“張鬆陽,原來你剛才看到的確實是敵機,幹得不錯。不過以後看到敵機要早點報告,知道了麽?”
“是!但是我……”
“沒有但是!看到敵機再報告,友機就別打擾我!”
“收到!”
張鬆陽癟癟嘴,果然這女人都不怎麽講道理,我要是能夠區分友軍還是敵軍,還問你幹嘛。
不過也不是完全不能區分,比如看數量,看速度,看來向,看它們的目標方向,這裏麵似乎也有學問呀嘿!
從中國和俄羅斯過去支援歐盟的戰機有100多架,他們配合歐盟的戰機突出隊伍前去迎敵,但是那群敵機卻忽然一分為二,向著兩個不同方向飛去,三方的混合機群不敢追擊,又慢慢返迴運輸機左右。鑒於敵機都沒有遠離,中國和俄羅斯的戰機就在三方運輸機隊的中間地帶徘徊,並沒有立即返迴本部。
很快,分成兩部分的敵機開始分別從兩個方向向歐盟運輸機隊快速靠近,人類方麵倒也默契,歐盟機群主動迎戰其中之一,另一群敵機則是完全交給了中俄來援的機群。
但是這群讚比格列戰機一改往日硬衝硬打的風格,也變得圓滑起來,隻見被中俄援軍挑中的讚比格列機群又遠遠地轉向避開,並且再次一分為二,“三叉戟”戰機向北,飛翼無人機向南。中俄援軍有些懵,這是要鬧哪一出?正在他們無所適從的時候,杜海川緊急聯絡了雙方援軍的臨時指揮,讓他們不要管敵人是什麽打法,隻要在確保自身無恙的情況下,看好歐盟的運輸機隊就好。
但是這次的情況也超出了杜海川的預料,隻見與中俄聯合機群對線的那隊敵機在分開之後,忽然分別向著歐盟護航機群的左右兩翼殺去,歐盟機群瞬間就陷入了三麵合圍之中!
熊莘莘看著胡青英的脖子:“團長,您還是傷員,這次就不用執行任務了吧?”
胡青英“哧拉”一下撕掉頸椎固定架,並嫌棄地丟進垃圾桶:“我的脖子早就好了,不影響執行任務!——張鬆陽,你的遺書呢,快交上來!”
張鬆陽一愣,“我還沒死呢,要什麽遺書?”
胡青英瞪眼道:“你死了還能寫遺書麽,沒有現在就去寫!”
“執行任務,都要寫遺書的。”熊莘莘提醒道。
“就一個護航任務,不至於吧?”
“不寫就在這待著,別想出任務!”
張鬆陽不情不願地去寫了,胡青英在後麵喊:“快點,你隻有九分鍾時間!”
十分鍾後,所有準備工作結束,但全團37架戰機卻隻有35名飛行員,這還是加上胡青英之後的人數。隨後旁邊又有兩個“紅隼”機群匯入,是一團和二團的機群,整個二旅共116架戰機。慢飛了5分鍾,側方又匯合了一個旅的無人機群,238架戰機以1g的加速度向著地球方向飛去。
“團長,左側的無人機群是哪個旅?”孫石磊在頻道裏問。
“是十二旅的,跟咱們一起執行任務。”
“這陣仗可夠大的啊!”
“雖然指揮部總是會往高了估量對手,但也不能大意,因為這次敵人出動了一千多架戰機,它們分頭行動還好說,如果集中攻擊某一個運輸艦隊,那麻煩可就大了。”
“如果地球那邊能夠把所有運輸機統一到一起,或許就沒有那麽麻煩了。”
“不一定,那樣就有可能會引來外星人的戰艦!”
……
一個小時以後,機群來到中國上空1200公裏處。地麵應該是剛下過一場雪,一派的銀裝素裹,城市的輪廓掩映其中,長江像是一條長長的蚯蚓,穿過多座城市,將南方和北方劃出明顯的界限。頻道裏有些沉默,包括無人機旅的控製員在內,大家都很久沒有迴地麵看看了,在太空港不知四季,不知不覺,祖國的冬天已經來臨。
領隊的杜海川正在跟大氣層內護航的空軍方麵交接。此時距離運輸機隊還有1000公裏左右,從雷達上麵看不到異常目標,空軍方麵做了交接,戰機就返航了。杜海川又帶領機群飛了一段距離,就遠遠看到了排成雁形陣列的十架運輸機,隨後機群轉向,與無人機群分別護在運輸機兩翼,護航任務正式開始。
運輸機加速度很慢,張鬆陽估算了一下時間,到達港口需要大約4個小時。在雷達頁麵看了一眼,發現右側似乎有移動目標,就在頻道問胡青英:“團長,咱們右側8000公裏處的移動目標,有標注嗎?”
過了一會,胡青英迴答道:“那是俄羅斯的運輸機隊,和他們護航的戰機。”
是友非敵,那就放心了。
又過了一會,雷達從後方的地球另一側探測到移動目標,張鬆陽繼續問,胡青英過了得有一分鍾,才迴答道:“那是歐盟的運輸機隊。”
“為什麽張隊長總是率先發現周圍目標,我們後發現呢?”孫石磊疑惑道。
“咳咳!戰機的雷達配置問題。”
“歐盟運輸機隊的前方,是他們的護航機群嗎?”
“張鬆陽,你哪來那麽多問題!”胡青英惱道。
“發現不明情況,總得弄清楚吧?”張鬆陽道。
“隻要不是衝咱們來的,你就別管了!有突發狀況聽命令就是了!”
“好的,團長!”
歐盟運輸機隊前方的目標大約有300多到400的數量,這些人派這麽多戰機護航,也不知道運送的是什麽寶貝。張鬆陽一邊胡思亂想,忽然就在公共頻道收到了杜海川的語音:“全體注意,小心警戒,右前方出現敵機目標,數量在380架左右!”
從外麵都能看到護航機群的一陣騷動,但杜海川又接著說道:“它們目前的目標是歐盟運輸機隊,歐盟已經發出求援信息,請十二旅派兩個團趕去支援,其他人小心戒備!”
“收到!”
“收到!”
右翼的無人機群有三分之二的戰機立即側翻轉向,空出的位置由胡青英的三團填補。
“張鬆陽,原來你剛才看到的確實是敵機,幹得不錯。不過以後看到敵機要早點報告,知道了麽?”
“是!但是我……”
“沒有但是!看到敵機再報告,友機就別打擾我!”
“收到!”
張鬆陽癟癟嘴,果然這女人都不怎麽講道理,我要是能夠區分友軍還是敵軍,還問你幹嘛。
不過也不是完全不能區分,比如看數量,看速度,看來向,看它們的目標方向,這裏麵似乎也有學問呀嘿!
從中國和俄羅斯過去支援歐盟的戰機有100多架,他們配合歐盟的戰機突出隊伍前去迎敵,但是那群敵機卻忽然一分為二,向著兩個不同方向飛去,三方的混合機群不敢追擊,又慢慢返迴運輸機左右。鑒於敵機都沒有遠離,中國和俄羅斯的戰機就在三方運輸機隊的中間地帶徘徊,並沒有立即返迴本部。
很快,分成兩部分的敵機開始分別從兩個方向向歐盟運輸機隊快速靠近,人類方麵倒也默契,歐盟機群主動迎戰其中之一,另一群敵機則是完全交給了中俄來援的機群。
但是這群讚比格列戰機一改往日硬衝硬打的風格,也變得圓滑起來,隻見被中俄援軍挑中的讚比格列機群又遠遠地轉向避開,並且再次一分為二,“三叉戟”戰機向北,飛翼無人機向南。中俄援軍有些懵,這是要鬧哪一出?正在他們無所適從的時候,杜海川緊急聯絡了雙方援軍的臨時指揮,讓他們不要管敵人是什麽打法,隻要在確保自身無恙的情況下,看好歐盟的運輸機隊就好。
但是這次的情況也超出了杜海川的預料,隻見與中俄聯合機群對線的那隊敵機在分開之後,忽然分別向著歐盟護航機群的左右兩翼殺去,歐盟機群瞬間就陷入了三麵合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