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鬥的持續,天庭與巫族雙方皆損失慘重。南天門下,屍橫遍野,鮮血匯聚成河,流淌在那滿是瘡痍的大地上。
帝俊看著疲憊不堪且傷亡眾多的妖族大軍,心中滿是憂慮,對伏羲說道:“兄長,如此下去,我天庭雖能抵擋,卻也元氣大傷,這洪荒日後恐再無寧日。”
伏羲麵色凝重,望著八卦盤,緩緩道:“巫族亦是強弩之末,隻是雙方皆不肯罷休,才陷入此等僵局。若要破局,非得有一方先退。”
而在巫族陣營,帝江看著周圍死傷大半的巫族戰士,心中亦在滴血。燭九陰在旁歎道:“帝江,再這般打下去,我巫族精銳怕是要折損殆盡,這洪荒大地也將被我們的鮮血徹底染紅。”
帝江緊咬牙關,他雖心有不甘,卻也知曉繼續戰鬥的後果。沉默良久,他仰天怒吼:“天庭,今日暫且放過你們。兒郎們,撤兵!” 這一聲怒吼,飽含著無奈與憤恨。
十二祖巫帶領著殘餘的巫族大軍緩緩退去,他們的身影在血霧中顯得格外落寞。玄冥望著戰場,喃喃道:“此仇不報,我巫族誓不罷休。”
天庭這邊,眾人望著巫族退去的方向,亦是鬆了一口氣。東皇太一收起東皇鍾,說道:“此次大戰,雖擊退巫族,可我天庭亦是損失慘重,當務之急,是休養生息,整頓軍備。”
帝俊點頭稱是:“太一所言極是。傳令下去,救治傷員,加固天庭防禦,同時派人密切關注巫族動向。”
而此時的紫霄宮中,鴻鈞道祖的聲音仿若天音,穿透層層空間與迷霧,直達每一位洪荒大能的耳畔。“吾之三次講道,乃大道之機緣,諸般因果,皆可於其中探尋。有緣者,速來紫霄宮,莫負此千載難逢之盛會。”
在昆侖山,三清亦有所感應。老子神色平靜,然眼中精芒閃爍,緩聲道:“鴻鈞道祖再次講道,此乃洪荒盛事,吾等當速往,想必此次道機,更勝往昔,於我等證道之路,或有莫大助益。”
元始天尊微微點頭,神色莊重:“正是如此,道祖講道,合該我等虔誠聆聽,不容有失,隻盼能於其中悟得那玄之又玄之妙理,以完我等大道宏願。”
通天教主則目光熾熱,大笑道:“哈哈,此次講道,定是精彩絕倫,吾定要於紫霄宮中,暢論大道,看那洪荒諸般人物,又有何高見。”
遠在五莊院的鎮元子,正於人參果樹下靜坐冥思,忽聞此聲,長身而起,目光中透著一絲驚喜與期待。“鴻鈞道祖講道,此乃吾等感悟天地至理之良機。紅雲賢弟,你我一同前往,可莫要遲了。”
一旁的紅雲亦是滿臉興奮,連連點頭:“鎮元大仙所言極是,這等機緣,錯過便是莫大損失。” 說罷,二人腳踏祥雲,向著紫霄宮的方向飄然而去。
天庭中,女媧剛剛結束對妖族傷員的救治,聽聞鴻鈞講道之訊,神色一動。她轉頭對身旁的侍女說道:“此次講道,關乎洪荒未來走向,我必須前去。你且在此好生照料,若有緊急之事,可傳訊於我。” 言罷,她周身五彩霞光一閃,便消失在原地,隻留下一道絢麗的光影劃破天際。
而在那西方極樂世界,準提與接引相對而坐,二人同時睜開雙眼,眼中滿是對大道的渴望。準提率先開口:“師兄,鴻鈞道祖此次講道,定能為我西方指引明路,使我教大興有望。” 接引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願我等能於此次講道中,領悟無上佛法,度化更多有緣之人。”
帝俊率領天庭眾人在途中,心中暗自思忖:“此次鴻鈞講道,各方大能齊聚,定是暗流湧動。我天庭雖新經大戰,但絕不能失了顏麵,且看能否在講道中尋得鞏固天庭根基之法。” 伏羲在旁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輕聲道:“陛下不必憂慮,我等且以聆聽大道為主,若有機緣,自會降臨。”
在三仙島之上,淩虛靜立在二十四品淨世白蓮之上,聽到鴻鈞道祖的聲音,微微抬起頭,目光深邃而悠遠,輕聲說道:“鴻鈞道祖第三次講道,此乃洪荒之盛事,天地秩序或於此次講道中有新的演變。吾雖逍遙於三仙島,然大道之行,不可不察。且去紫霄宮,看這洪荒諸般變數,又將如何在道祖的講道中,尋得各自的歸宿與機緣。”
十二祖巫聽聞鴻鈞講道之訊,帝江冷哼一聲:“我巫族自盤古父神開天辟地以來,憑借自身之力在洪荒立足,何需去聽那鴻鈞老兒講道。”
祝融亦大聲道:“正是,我等祖巫神通廣大,豈要依賴他人的道。這鴻鈞講道,不去也罷。”
蓐收點頭稱是:“我巫族有自己的修煉之法與傳承,那紫霄宮的機緣,未必就適合我們。”
玄冥周身寒氣彌漫,不屑地說道:“莫要以為鴻鈞講道就有多麽了不起,我等的力量,亦是源於盤古父神,無需他來指引。”
句芒手撫木杖,平靜道:“此次大戰我巫族雖有損傷,但根基未動,與其去聽道,不如好好休整,謀劃來日與天庭再戰。”
強良揮舞著狼牙棒,吼道:“對,再戰天庭才是正事,那鴻鈞的道,與我等無關。”
燭九陰幽聲說道:“諸位祖巫且莫衝動,此鴻鈞道祖畢竟是洪荒中深不可測的存在,他的講道或許真有獨到之處,或許能為我巫族找到應對天庭的新方法。”
帝江卻不以為然:“燭九陰,你莫要長他人誌氣。我巫族有十二祖巫在此,還有眾多大巫,何懼天庭。這鴻鈞講道,不去!”
後土見眾祖巫意見不一,緩緩開口:“諸位兄長,鴻鈞道祖的講道,或許能為這洪荒帶來新的變化。我巫族雖強大,但也不可固步自封。我想去聽聽,看是否能從中為我巫族謀取一些益處,也為這洪荒的安寧盡一份力。”
帝江看著後土,皺眉道:“後土妹子,你為何如此執著?我巫族的路,應由我們自己走。”
後土堅定地說道:“兄長,如今洪荒局勢複雜,天庭與我巫族爭鬥不斷,若能在道祖講道中尋得平衡之法,減少生靈塗炭,亦是好事。我心意已決,還望兄長成全。”
帝江沉思片刻,無奈道:“既然後土妹子執意要去,那你便去吧。但需小心謹慎,莫要被那鴻鈞道祖所迷惑。”
紫霄宮中,祥光瑞靄彌漫,諸般靈韻流轉。眾大神通者陸續抵達,各尋其位而坐。
三清率先步入,老子麵容淡然,目光深邃,於前排蒲團上安然落座,他身周似有清氣環繞,仿若與這紫霄宮的道韻相唿應。元始天尊神色冷峻,不苟言笑,衣袂飄飄間盡顯威嚴,其坐下之時,周圍空間微微波動,似在彰顯其不凡。靈寶天尊則目光熾熱,帶著對大道的急切探尋之意,他剛一入座,便閉目養神,似在提前感悟即將開啟的講道氛圍。
鎮元子與紅雲相伴而來,鎮元子手持拂塵,風度翩翩,他輕步走到一處位置,坐下後,人參果樹的虛影在其身後若隱若現,仿佛在為其加持。紅雲滿臉笑意,眼神中透著對此次講道的期待,在鎮元子身旁落定,與周圍相識之人點頭示意。
女媧蓮步輕移,她周身五彩霞光與紫霄宮的祥瑞之光相互交融,更顯其聖潔高貴。她坐下後,微微閉目,似在靜心等待道祖現身。
此時,準提與接引二人也匆匆趕來。準提神色匆匆,額頭上微微見汗,他那身金色的僧袍在行走間獵獵作響,手中的七寶妙樹似乎也感應到了紫霄宮的神聖,微微顫動,散發著淡淡的佛光。
接引則麵容祥和,寶相莊嚴,他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帶著一種奇異的韻律。二人進入大殿後,急忙入座後,雙手合十,默默念誦經文,似在平複趕路帶來的心境波動,也在提前與這紫霄宮的道韻相契合,準備聆聽鴻鈞道祖的無上妙道。
帝俊與伏羲帶領天庭諸人進入紫霄宮,帝俊頭戴冕旒,身著帝袍,盡顯天帝威嚴,他目光掃視全場,而後穩步走向一處空位。伏羲則手持八卦盤,神色從容,在帝俊身旁坐下,開始默默推算此次講道的一些端倪。
淩虛腳踏二十四品淨世白蓮緩緩而來,白蓮散發著柔和的光芒,所過之處,道韻似乎更加清晰。他落於一方角落,卻自成一方小世界,周圍的靈氣流淌仿佛都遵循著某種獨特的韻律。
而後土孤身一人踏入紫霄宮,她雖身形略顯孤單,但步伐堅定。目光在宮中掃視一圈後,找了個相對偏僻卻能聽清道祖講道的位置坐下,她心中暗自期許,希望此次能從鴻鈞道祖的講道中找到為巫族謀福祉的契機,也為這洪荒的和平探尋一條可行之路。
眾人皆已就座,紫霄宮中靜謐得隻剩下眾人的唿吸聲與偶爾法寶的輕微嗡鳴。就在此時,一道耀眼的金光自紫霄宮深處亮起,如同一輪新生的太陽,瞬間驅散了所有的陰影。鴻鈞道祖現出身來,他高坐於蓮台之上,周身被混沌之氣環繞,看不清麵容,隻覺其身形高大巍峨,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
帝俊看著疲憊不堪且傷亡眾多的妖族大軍,心中滿是憂慮,對伏羲說道:“兄長,如此下去,我天庭雖能抵擋,卻也元氣大傷,這洪荒日後恐再無寧日。”
伏羲麵色凝重,望著八卦盤,緩緩道:“巫族亦是強弩之末,隻是雙方皆不肯罷休,才陷入此等僵局。若要破局,非得有一方先退。”
而在巫族陣營,帝江看著周圍死傷大半的巫族戰士,心中亦在滴血。燭九陰在旁歎道:“帝江,再這般打下去,我巫族精銳怕是要折損殆盡,這洪荒大地也將被我們的鮮血徹底染紅。”
帝江緊咬牙關,他雖心有不甘,卻也知曉繼續戰鬥的後果。沉默良久,他仰天怒吼:“天庭,今日暫且放過你們。兒郎們,撤兵!” 這一聲怒吼,飽含著無奈與憤恨。
十二祖巫帶領著殘餘的巫族大軍緩緩退去,他們的身影在血霧中顯得格外落寞。玄冥望著戰場,喃喃道:“此仇不報,我巫族誓不罷休。”
天庭這邊,眾人望著巫族退去的方向,亦是鬆了一口氣。東皇太一收起東皇鍾,說道:“此次大戰,雖擊退巫族,可我天庭亦是損失慘重,當務之急,是休養生息,整頓軍備。”
帝俊點頭稱是:“太一所言極是。傳令下去,救治傷員,加固天庭防禦,同時派人密切關注巫族動向。”
而此時的紫霄宮中,鴻鈞道祖的聲音仿若天音,穿透層層空間與迷霧,直達每一位洪荒大能的耳畔。“吾之三次講道,乃大道之機緣,諸般因果,皆可於其中探尋。有緣者,速來紫霄宮,莫負此千載難逢之盛會。”
在昆侖山,三清亦有所感應。老子神色平靜,然眼中精芒閃爍,緩聲道:“鴻鈞道祖再次講道,此乃洪荒盛事,吾等當速往,想必此次道機,更勝往昔,於我等證道之路,或有莫大助益。”
元始天尊微微點頭,神色莊重:“正是如此,道祖講道,合該我等虔誠聆聽,不容有失,隻盼能於其中悟得那玄之又玄之妙理,以完我等大道宏願。”
通天教主則目光熾熱,大笑道:“哈哈,此次講道,定是精彩絕倫,吾定要於紫霄宮中,暢論大道,看那洪荒諸般人物,又有何高見。”
遠在五莊院的鎮元子,正於人參果樹下靜坐冥思,忽聞此聲,長身而起,目光中透著一絲驚喜與期待。“鴻鈞道祖講道,此乃吾等感悟天地至理之良機。紅雲賢弟,你我一同前往,可莫要遲了。”
一旁的紅雲亦是滿臉興奮,連連點頭:“鎮元大仙所言極是,這等機緣,錯過便是莫大損失。” 說罷,二人腳踏祥雲,向著紫霄宮的方向飄然而去。
天庭中,女媧剛剛結束對妖族傷員的救治,聽聞鴻鈞講道之訊,神色一動。她轉頭對身旁的侍女說道:“此次講道,關乎洪荒未來走向,我必須前去。你且在此好生照料,若有緊急之事,可傳訊於我。” 言罷,她周身五彩霞光一閃,便消失在原地,隻留下一道絢麗的光影劃破天際。
而在那西方極樂世界,準提與接引相對而坐,二人同時睜開雙眼,眼中滿是對大道的渴望。準提率先開口:“師兄,鴻鈞道祖此次講道,定能為我西方指引明路,使我教大興有望。” 接引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願我等能於此次講道中,領悟無上佛法,度化更多有緣之人。”
帝俊率領天庭眾人在途中,心中暗自思忖:“此次鴻鈞講道,各方大能齊聚,定是暗流湧動。我天庭雖新經大戰,但絕不能失了顏麵,且看能否在講道中尋得鞏固天庭根基之法。” 伏羲在旁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輕聲道:“陛下不必憂慮,我等且以聆聽大道為主,若有機緣,自會降臨。”
在三仙島之上,淩虛靜立在二十四品淨世白蓮之上,聽到鴻鈞道祖的聲音,微微抬起頭,目光深邃而悠遠,輕聲說道:“鴻鈞道祖第三次講道,此乃洪荒之盛事,天地秩序或於此次講道中有新的演變。吾雖逍遙於三仙島,然大道之行,不可不察。且去紫霄宮,看這洪荒諸般變數,又將如何在道祖的講道中,尋得各自的歸宿與機緣。”
十二祖巫聽聞鴻鈞講道之訊,帝江冷哼一聲:“我巫族自盤古父神開天辟地以來,憑借自身之力在洪荒立足,何需去聽那鴻鈞老兒講道。”
祝融亦大聲道:“正是,我等祖巫神通廣大,豈要依賴他人的道。這鴻鈞講道,不去也罷。”
蓐收點頭稱是:“我巫族有自己的修煉之法與傳承,那紫霄宮的機緣,未必就適合我們。”
玄冥周身寒氣彌漫,不屑地說道:“莫要以為鴻鈞講道就有多麽了不起,我等的力量,亦是源於盤古父神,無需他來指引。”
句芒手撫木杖,平靜道:“此次大戰我巫族雖有損傷,但根基未動,與其去聽道,不如好好休整,謀劃來日與天庭再戰。”
強良揮舞著狼牙棒,吼道:“對,再戰天庭才是正事,那鴻鈞的道,與我等無關。”
燭九陰幽聲說道:“諸位祖巫且莫衝動,此鴻鈞道祖畢竟是洪荒中深不可測的存在,他的講道或許真有獨到之處,或許能為我巫族找到應對天庭的新方法。”
帝江卻不以為然:“燭九陰,你莫要長他人誌氣。我巫族有十二祖巫在此,還有眾多大巫,何懼天庭。這鴻鈞講道,不去!”
後土見眾祖巫意見不一,緩緩開口:“諸位兄長,鴻鈞道祖的講道,或許能為這洪荒帶來新的變化。我巫族雖強大,但也不可固步自封。我想去聽聽,看是否能從中為我巫族謀取一些益處,也為這洪荒的安寧盡一份力。”
帝江看著後土,皺眉道:“後土妹子,你為何如此執著?我巫族的路,應由我們自己走。”
後土堅定地說道:“兄長,如今洪荒局勢複雜,天庭與我巫族爭鬥不斷,若能在道祖講道中尋得平衡之法,減少生靈塗炭,亦是好事。我心意已決,還望兄長成全。”
帝江沉思片刻,無奈道:“既然後土妹子執意要去,那你便去吧。但需小心謹慎,莫要被那鴻鈞道祖所迷惑。”
紫霄宮中,祥光瑞靄彌漫,諸般靈韻流轉。眾大神通者陸續抵達,各尋其位而坐。
三清率先步入,老子麵容淡然,目光深邃,於前排蒲團上安然落座,他身周似有清氣環繞,仿若與這紫霄宮的道韻相唿應。元始天尊神色冷峻,不苟言笑,衣袂飄飄間盡顯威嚴,其坐下之時,周圍空間微微波動,似在彰顯其不凡。靈寶天尊則目光熾熱,帶著對大道的急切探尋之意,他剛一入座,便閉目養神,似在提前感悟即將開啟的講道氛圍。
鎮元子與紅雲相伴而來,鎮元子手持拂塵,風度翩翩,他輕步走到一處位置,坐下後,人參果樹的虛影在其身後若隱若現,仿佛在為其加持。紅雲滿臉笑意,眼神中透著對此次講道的期待,在鎮元子身旁落定,與周圍相識之人點頭示意。
女媧蓮步輕移,她周身五彩霞光與紫霄宮的祥瑞之光相互交融,更顯其聖潔高貴。她坐下後,微微閉目,似在靜心等待道祖現身。
此時,準提與接引二人也匆匆趕來。準提神色匆匆,額頭上微微見汗,他那身金色的僧袍在行走間獵獵作響,手中的七寶妙樹似乎也感應到了紫霄宮的神聖,微微顫動,散發著淡淡的佛光。
接引則麵容祥和,寶相莊嚴,他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帶著一種奇異的韻律。二人進入大殿後,急忙入座後,雙手合十,默默念誦經文,似在平複趕路帶來的心境波動,也在提前與這紫霄宮的道韻相契合,準備聆聽鴻鈞道祖的無上妙道。
帝俊與伏羲帶領天庭諸人進入紫霄宮,帝俊頭戴冕旒,身著帝袍,盡顯天帝威嚴,他目光掃視全場,而後穩步走向一處空位。伏羲則手持八卦盤,神色從容,在帝俊身旁坐下,開始默默推算此次講道的一些端倪。
淩虛腳踏二十四品淨世白蓮緩緩而來,白蓮散發著柔和的光芒,所過之處,道韻似乎更加清晰。他落於一方角落,卻自成一方小世界,周圍的靈氣流淌仿佛都遵循著某種獨特的韻律。
而後土孤身一人踏入紫霄宮,她雖身形略顯孤單,但步伐堅定。目光在宮中掃視一圈後,找了個相對偏僻卻能聽清道祖講道的位置坐下,她心中暗自期許,希望此次能從鴻鈞道祖的講道中找到為巫族謀福祉的契機,也為這洪荒的和平探尋一條可行之路。
眾人皆已就座,紫霄宮中靜謐得隻剩下眾人的唿吸聲與偶爾法寶的輕微嗡鳴。就在此時,一道耀眼的金光自紫霄宮深處亮起,如同一輪新生的太陽,瞬間驅散了所有的陰影。鴻鈞道祖現出身來,他高坐於蓮台之上,周身被混沌之氣環繞,看不清麵容,隻覺其身形高大巍峨,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